金融资产管理

搜索文档
银行转债快到期,券商突然狂买超百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4:26
信达证券买入浦发转债 - 信达证券管理的资管计划累计增持浦发转债1.1785亿张,占发行总量23.57%,面值117.85亿元,按最新收盘价112.451元计算市值达132.52亿元 [2][5] - 信达证券将持有的1.1785亿张浦发转债转让至信达投资账户,转让比例同样为发行总量的23.57% [2][5] - 浦发转债今年以来上涨3.17%,最新收盘价为112.451元 [5] 浦发转债基本情况 - 浦发转债发行总额500亿元,发行日期2019年10月28日,债券期限6年,将于2025年10月28日到期,目前剩余期限约4个月 [7] - 到期赎回价为110元(含最后一期利息),当前转股价值105.418元,转股溢价率6.67% [7] - 目前债券余额499.97亿元,显示基本未进行转股 [7] 交易背景与潜在影响 - 信达投资为中国信达子公司,后者为化解金融风险而成立的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7] - 类似案例:两年前中国华融在光大转债到期前溢价买入并转股,帮助光大银行化解偿付问题并成为战略投资者 [7] - 市场关注此次增持是否旨在帮助浦发银行解决转债转股问题 [7]
信达证券买入100多亿元浦发转债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4:19
浦发转债交易动态 - 浦发转债发行总额500亿元 债券余额499 97亿元 距离到期日2025年10月28日剩余约4个月 [1][5] - 信达证券管理的信丰1号资管计划累计增持1 1785亿张浦发转债 占发行总量23 57% 对应面值117 85亿元 按最新收盘价112 451元计算市值达132 52亿元 [1][3] - 信达证券将持有的1 1785亿张转债全部转让至信达投资账户 交易后信达投资持有比例仍为23 57% [1][3] 市场表现与条款分析 - 浦发转债最新收盘价112 451元 年内涨幅3 17% 转股价值105 418元 转股溢价率6 67% [3][5] - 到期赎回价110元(含利息) 当前价格高于赎回价但低于面值 债券余额接近发行总量显示转股率极低 [5] - 可转债单张面值100元 发行期限6年 到期日为2025年10月28日 [1][5] 战略意图与行业先例 - 信达投资母公司中国信达为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专门处理金融风险与银行改革事务 [5] - 类似案例:中国华融曾在光大转债到期前溢价购入超百亿元并转股 最终成为光大银行战略投资者 [5] - 市场关注信达投资大额增持是否旨在协助浦发银行解决到期转股压力 [5]
银行转债快到期,券商突然狂买超百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4:04
信达证券增持浦发转债 - 信达证券管理的资管计划累计增持浦发转债1 1785亿张 占发行总量23 57% 对应面值117 85亿元 按最新收盘价112 451元计算市值达132 52亿元 [2][4] - 增持后信达证券将全部1 1785亿张浦发转债转让至信达投资账户 [4] 浦发转债基本情况 - 浦发转债发行总额500亿元 债券期限6年 将于2025年10月28日到期 目前剩余期限约4个月 [5] - 最新收盘价112 451元 今年以来涨幅3 17% 到期赎回价110元(含利息) 转股价值105 418元 转股溢价率6 67% [5] - 当前债券余额499 97亿元 显示基本未发生转股 [6] 交易背景与潜在影响 - 信达投资作为中国信达子公司 此次大额增持可能旨在协助浦发银行解决转债转股问题 [6] - 类似案例中 中国华融曾在光大转债到期前溢价买入并转股 最终成为光大银行战略投资者 [6] 市场表现 - 浦发转债今年以来价格持续走高 最新收盘价较面值溢价12 451元 [5]
发挥功能优势 赋能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金融时报· 2025-06-26 01:47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主责主业,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优势,赋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 公司紧跟上海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聚焦防范化解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5] 科技金融布局 - 公司加强科技金融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瞄准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南商中国成立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将科创企业名单引入信贷全流程系统,差异化核定贷款成本,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93.76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较年初增长超5%) [2] - 公司通过市场化债转股、行业纾困基金等方式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累计投入资金超20亿元,纾困半导体企业20多家 [3] 重点行业支持 - 公司深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行业,投入超2亿元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大模型创新社区"模速空间"合作 [3] - 通过存量资产盘活、市场化债转股等模式支持新经济企业,投入超15亿元助力MEMS智能传感器、光电芯片等专精特新企业 [4] - 南商中国为氢燃料电池领域企业提供5000万元敞口授信,解决其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4] 城市更新与风险化解 - 公司累计投入24亿元参与低效楼宇盘活,协同系统内单位投入70多亿元纾困黄浦区城市更新项目 [5][6] - 通过债权收购、债务重组投入10.5亿元化解民营企业债务危机,落地16亿元法拍项目盘活烂尾工程 [6] - 南商中国为新能源行业民营企业提供8.3亿元授信,支持其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 [6] 协同与跨境服务 - 公司连续7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挥外资银行优势提供跨境金融服务 [6]
从“烂尾楼”到“地标性建筑” 中信金融资产产融协同纾困化险模式再下一城
金融时报· 2025-06-26 01:43
项目概况 - 五象航洋城商业综合体5月30日正式开业,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面积超13万平方米,开业3小时营业额破100万元,客流量超3万人次 [1] - 项目位于南宁五象新区总部基地黄金地带,是自治区级金融商务服务业聚集区,入驻金融机构157家、世界500强企业7家 [2] - 项目曾因流动性危机停工5年,导致70%商户退租,涉及12亿元贷款逾期风险及3300万元工程款拖欠 [2] 纾困模式 - 中信金融资产采用"出资+出智"产融协同模式,协调政府、法院、债权人等各方制定综合纾困方案,推动债务人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2] - 创新实施"司法重整+实质性重组",化解12.85亿元债务危机,消除破产重整中的不确定性 [3] - 联动中信集团6家单位(中信青岛资产、中信信托等)发挥重组盘活、资金监管等专业优势 [3] 社会经济效益 - 项目提供1100多个就业岗位,解决300多名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4] - 填补南宁自贸区CBD无大型商贸的空白,改变区域商业格局 [4] - 被广西高院列为破产审判经典案例,创新采用信托重整模式为大型企业重整提供新路径 [4] 战略意义 - 案例体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风险化解者"向"价值创造者"的转型实践 [4] - 中信金融资产表示将持续发挥金融救助"国家队"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5]
中国信达“割肉”华南城
搜狐财经· 2025-06-13 10:52
中国信达转让深基华智基金份额 - 中国信达拟转让持有的深基华智基金54.54%份额 [1] - 该基金为信达与深圳特区建发对华南城纾困设立 [1] - 深基华智基金已对特区建发及华南城提起诉讼并获法院受理 [1] 华南城纾困背景 - 2021年末华南城获特区建发19.1亿港元战略投资 认购29.28%股份 [4] - 2022年特区建发通过维好协议协助华南城实现美元债展期 并斥资12.57亿港元收购其物业公司50%股权 [4] - 特区建发牵头发起总规模110亿港元的深基华智基金 用于盘活华南城土地资源 [4] 纾困失败原因 - 2024年初华南城预告二次违约 特区建发公告称未对其并表 但经营正常 [6] - 深圳国资对房企支持转向以项目为中心 华南城因自持资产臃肿(占非流动资产近90%)且收入负增长 未能满足造血条件 [6] 中国信达处置动作 - 中国信达挂牌转让20.71亿元不良债权 含20亿元本金及7138.78万元未付收益 [8] - 抵押物为南宁华南城60套仓储物业 法院已冻结特区建发21.32亿元银行账户资金 [8]
鲁信创投: 鲁信创投关于全资子公司转让所持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收益权及表决权委托的关联交易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1:30
关联交易概述 - 山东高新投拟将持有的龙力生物9.79%股份对应的收益权以439.62万元转让给山东金资,同时将表决权委托给山东金资行使 [2][3]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山东金资为鲁信集团控股子公司,而鲁信集团持有鲁信创投69.57%股份 [2][3] - 过去12个月内公司与同一关联人关联交易金额超3,000万元,达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2][3] 关联方信息 - 山东金资主营业务包括不良资产处置、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等,截至2025年3月总资产1,139.44亿元,净资产701.86亿元,2025年1-3月净利润4.88亿元 [4][6] - 鲁信集团为控股股东,直接持有鲁信创投517,861,877股(占比69.57%) [2][3] 交易标的情况 - 龙力生物自2022年5月重整停牌至今未复牌,2024年审计报告显示总资产4.78亿元,净资产-58.32亿元,全年亏损5,784.06万元 [4][5] - 标的股份58,722,408股(占比9.79%)权属清晰,无质押或司法限制 [4][5] - 因龙力生物连续多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定价参考停牌前股价及重整计划草案协商确定为439.62万元 [5] 协议核心条款 - **收益权转让**:山东金资获得股份对应的卖出收益、股息红利、清算剩余财产等全部财产性权利,转让价款439.62万元一次性支付 [5][6][7] - **表决权委托**:山东金资可代理行使股东会表决权、董事提名权等权利,委托期限为协议生效日至龙力生物破产重整程序终结 [8][9] - 山东高新投需确保标的股份收益独立于自身资产,并在收到收益后5个工作日内划转至山东金资 [7][8] 交易影响 - 交易完成后公司当期投资收益预计增加15,783.31万元(含原权益法核算资本公积转入15,343.69万元) [10][11] - 山东高新投将终止对龙力生物的权益法核算,不再享有分红及经营管理权 [10][11] - 交易有利于压降不良资产率,符合长期发展战略 [10] 审议程序 - 董事会及独立董事会议已审议通过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需提交股东会审议且关联股东需回避 [11][12] - 原董事会审议的收益权转让议案取消,调整为收益权及表决权委托合并议案提交股东会 [12][13]
“五端”并举 助力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 中国信达累计化解房地产风险项目174个
金融时报· 2025-06-12 03:18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导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 发挥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功能 加速风险化解进程 [1]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立足自身特点 聚焦不良资产主业领域 精耕细作提升质效 [1] 中国信达房地产风险化解成效 - 2022年至2025年3月末累计化解房地产风险项目174个 投入资金867亿元 实现保交房11.8万套 [1] -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21.3亿元 兑付房地产企业涉众理财产品23.3亿元 支付上游供应商欠款150.6亿元 [1] - 带动货值约4145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1] "五端"重组盘活法业务模式 - 资产端做加法:发挥不良资产尽调估值专业能力 识别问题资产难点堵点 提供综合化解决方案 提升资产价值 [2] - 负债端做减法:依托20多年债权债务清理优势 通过债务归集/整合/重组 缓解偿债压力 减轻房企经营负担 [2] - 权益端做调整:通过"股+债"方式改善项目公司股权结构 解决原股东运营纠纷 理顺管理关系 [3] - 成本端做优化:派驻专业管理运营团队 优化建安成本 强化费用管控 合理筹划税收 推动降本增效 [3] - 品牌端做注入:联合优质房企引入专业品牌 增强信誉加持 恢复购房人信心 激发市场活力 [3] 典型案例实施效果 - 河南郑州康桥集团项目:通过"股权收购+股权隔离+增量投入+联合建设"方式 实现6批次近6400户交付 [4] - 解决工程款19.9亿元 支付农民工工资5.5亿元 兑付集合信托15.4亿元 [4] - 预计盘活345亿元货值 带动上下游4000余人就业 [4] - 上海大兴街项目:化解45亿元存量银团贷款风险 解决欠缴拆迁费6亿元 完成1006户拆迁安置 [5] 三大工程建设参与 - 积极参与旧改危改 城中村改造 保障房建设项目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5] - 上海大兴街项目破解多方合作难题 助力城市更新 为黄浦区发展注入新资源与活力 [5]
发挥纾困盘活功能 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金融时报· 2025-06-12 03:13
中国长城资产纾困项目分析 项目背景与核心成果 - 中国长城资产成功完成对某能源净化及生物能源领域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纾困项目 该项目体现其服务实体经济与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定位 [1] - 被纾困企业面临三大核心问题:应收款项规模大(未披露具体金额)、债务纠纷多、主业受拖累 这些问题威胁其资本市场发展能力 [1] - 项目实现三重效应: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22亿元存量资产盘活)、产业升级(生物质能源方向)、科技创新动能激活 [1][2] 纾困措施与执行细节 - **资产盘活**: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22亿元低效存量资产 转化为现金流以减轻历史包袱 [2] - **债务重组**:分类处理超百笔存量债务 化解关联风险以稳定资本市场信用基础(未披露债务总额) [2] - **增量资金注入**:投入7.99亿元纾困资金 专项用于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 [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项目是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案例 通过"技术+资本"双轮驱动助力能源领域科技创新 [1][2] - 中国长城资产未来将强化问题企业纾困业务 重点服务科技创新领域 响应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3] - 纾困后企业实现: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核心研发重启、能源转型赛道竞争力提升 [2]
金融版图大变局!中央汇金成为八家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如何整合手中券商资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4:01
中央汇金金融版图扩容 - 证监会核准中央汇金成为长城国瑞、东兴证券、信达证券等8家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1] - 中央汇金通过控股中国信达、东方资产、长城资产三家AMC公司间接控制上述8家机构 [1] - 划转完成后中央汇金直接控股的券商增至7家(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等),参股券商达8家 [2][3] 中央汇金背景与股权结构 - 中央汇金为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代表国家行使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出资人权利 [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央汇金直接持有19家金融机构股权,原控股券商包括中金公司、申万宏源等4家 [2] - 通过本次划转中央汇金间接持有方正证券7.2%股份 [2] 市场整合预期 - 财信证券认为中央汇金控股AMC后将优化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4] - 中信证券预计"汇金系"券商股权调整将推动证券行业新一轮并购,重点关注同一实控人下的行政化并购机会 [5] - 2月17日划转消息公布后信达证券、东兴证券当日涨幅分别超7%和3% [6] 政策与行业影响 - 证监会鼓励通过并购重组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行业供给侧改革或加速 [4] - 中央汇金旗下券商牌照整合预期升温,可能推动建设一流投资银行的进程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