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种植

搜索文档
众兴菌业: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2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07亿元,同比微降0.7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01.9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4.13% [2] - 基本每股收益0.1840元/股,同比增长145.33%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亿元,同比下降16.76% [2] - 总资产64.7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62% [2]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食(药)用菌研发、工厂化培植与销售,主要产品为金针菇和双孢菇 [3][5] - 金针菇收入3.21亿元,同比下降15.98%;双孢菇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9.10% [16] - 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项目实现收入484.51万元,占营收0.53% [3] - 积极推进冬虫夏草工厂化生态繁育项目,拓展业务多元化 [14][15] - 在甘肃、陕西、山东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布局合理 [11][12] 经营模式 - 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实现周年化生产 [7] - 采购模式为集团内部统一谈判,子公司分别签订合同 [7][8] - 销售模式主要为经销商买断式销售,同时探索商超直供等新渠道 [9] - 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拥有独立研发中心 [10] 行业地位 -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13] - 金针菇、双孢菇日产能处于行业前列 [13] - 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体系认证 [13] - 2022年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认定为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3] 投资与扩张 - 全资子公司众兴高科实施"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更新改造项目" [4] - 投资设立四川众兴,实施"食药用菌产业园西南总部基地项目" [4] - 全资子公司众安生物变更生产品种,改造实施冬虫夏草项目 [4] - 在建工程3.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43% [17] 研发与创新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2项 [11] - 研发投入559.57万元,同比下降19.77% [15] - 双孢菇事业部引进荷兰生物质秸秆营养成分监测仪及数据分析系统 [10]
众兴菌业: 半年报监事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24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五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08月15日以通讯方式召开,通知已于2025年08月04日通过电子邮件送达 [1] - 会议由监事会主席张天荣主持,应出席监事3名,实际出席3名,程序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 [1] 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2025年半年度报告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监事会认为报告编制程序合法,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2] -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报告于2025年08月16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及《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2] 续聘审计机构 - 审议通过续聘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认可其独立性、专业能力及过往服务表现 [2] -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议案需提交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2][3] 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 审议通过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议案,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 [3] - 议案需提交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相关公告于2025年08月16日披露于指定媒体 [3] 备查文件 - 《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为本次会议正式记录文件 [3]
众兴菌业(002772.SZ):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格隆汇APP· 2025-08-15 12:09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申请注册发行最高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1] - 发行债券目的包括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导向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1] - 发行债券还将用于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债务结构 [1] 债券发行背景 - 债券类型为科技创新债券 [1] - 发行市场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1]
众兴菌业(002772.SZ):上半年净利润6901.99万元 同比增长134.13%
格隆汇APP· 2025-08-15 12:09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08亿元,同比下降0.7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01.99万元,同比增长134.1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40.77万元,同比增长166.06% [1]
众兴菌业:上半年净利润6901.99万元 同比增长134.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1:44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9.08亿元 同比下降0.75%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01.99万元 同比增长134.13%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40.77万元 同比增长166.06% [1] - 基本每股收益0.1840元 [1] 盈利能力 - 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反映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 - 扣非净利润增速达166.06% 高于净利润总体增速 表明主营业务盈利质量改善明显 [1]
众兴菌业: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6902万元,同比增加134.1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1: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9.08亿元,同比减少0.7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902万元,同比增加134.13% [2] - 基本每股收益0.184元,同比增加145.33% [2]
小蘑菇撑开“致富伞”
金融时报· 2025-08-12 02:34
项目概况与运营模式 - 重庆接龙食用菌绿色循环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年产鲜菇200万斤 年产值达1330万元 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5万元 农户就业增收超百万元[1] - 项目采用企业+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低碳发展模式 由17个村集体共同联动[2] - 通过收购废弃农林秸秆作为菌包原材料 运用特定工艺制成生物质炭 避免传统秸秆露天焚烧或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2] 金融支持与创新机制 - 中国人民银行巴南分行指导建设银行巴南支行为项目提供4225万元农业转型贷款[1] - 创新推出裕农转型贷产品 将贷款利率与转型成效挂钩 最低可下调利率10个基点[3] - 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全面摸排农业企业转型资金需求 组建工作专班提供融资+融智全流程金融服务[2] 资金运用与转型成效 - 贷款资金主要用于推进低碳转型发展 加大对秸秆 废弃菌包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转化力度[3] - 建成食用菌智慧生产基地全套生产线 实现精准调控 精准作业 精准管理[3] - 预计项目二期2025年年底投产 可新增就业350人 年务工收入达1260万元 年助农增收总额突破1760万元[3] 社会效益与产业影响 - 项目带动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月收入达三四千元 与外出务工收入相当[1] - 形成产业增值—农民增收—生态改善的良性循环 实现产业强 生态美 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3][4] - 通过碳成效挂钩利率机制将绿色转型成效转化为融资优势 为农业转型金融与乡村振兴融合提供实践样本[1][4]
万辰集团: 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第十次专门会议审核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37
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2] - 交易定价以评估报告为参考并经双方协商确定[3] 合规性评估 - 交易方案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监管指引第9号等法规要求[1][2] - 符合《证券法》《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规范性文件规定[1][2] - 不构成重组上市且不适用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四十四条[2] 交易影响 - 有利于整合优质资产并增强利益协同[1] - 提升企业长期发展动能且不影响公司独立性[1] - 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2][3] 程序执行 - 全体三名独立董事实际参与专门会议[1] - 审计评估机构保持独立且报告符合客观公正原则[2] - 严格履行信息披露前保密义务并限定敏感信息知悉范围[2] 决议结果 - 独立董事同意将交易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3] - 关联董事需回避表决[3] - 交易文件合法有效且符合法律规定[2][3]
万辰集团: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阅报告-众环阅字(2025)0800001号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3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福建含羞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21日成立 初始注册资本2000万元 [1] - 2021年4月1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上市后总股本增至15350万股 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11710.14万股 [1] - 2024年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新增17699115股 总股本增至172393247股 [1] - 2024年实施两期股权激励计划 共授予709.569万股限制性股票 授予价格分别为12.07元/股和18.65元/股 [1]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公司总股本为179989761股 注册资本179989761元 [1] - 主营业务为金针菇 真姬菇 鹿茸菇等食用菌的生产销售以及量贩零食销售 [2]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以137922.5万元收购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 交易对价以自有及自筹资金一次性支付 [2] - 交易对方承诺目标公司2025-2027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2亿元 3.3亿元 3.5亿元 三年合计不低于10亿元 [2] - 备考财务报表专为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编制 假设重组已于2024年1月1日完成 [2] 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3]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消耗性生物资产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成本 [24] - 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20年 机器设备10年 电子设备3年 [34] - 研发支出研究阶段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满足特定条件方可资本化 [27] - 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28] 合并范围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公司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共计79家 [2]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抵销集团内部往来余额和交易 [7] - 子公司与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 按公司会计政策进行调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