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4100多项科技成果拉满“创新浓度”
新华日报· 2025-09-11 22:14
□ 本报记者徐冠英张宣 谢诗涵杨易臻 实习生卢欣怡 初秋的南京,微风轻拂,舒适宜人。9月11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如 约启幕,几十位院士、百余家高校院所、数千家科技企业、超万名科技人员应邀相聚。集中发布4100多 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3600多条企业技术需求,组织4000多家企业与专家教授、技术经理人、金融机构 等对接洽谈,使大会主题"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融合发展打头阵"具体可感、内涵丰富。 江苏连续3年召开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聚焦产业重点方向和新领域新赛道,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今年的大会,有什么新面貌,又将催生哪些 新合作? 这一天,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也许是江苏创新浓度最高的地方。记者走进会场内的发布区,仿佛走进一座 硬核科创宝库,一系列科技成果让人目不暇接。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3项成果,是江苏 科技创新地基日渐坚实的缩影;7000吨级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国内首台10MW纯氢燃 气轮机整机等创新成果的模型,标注着江苏科技创新能力的高度。 这里的200余项标志性成果,可谓是近3年江苏产业科 ...
月月有项目!深圳发布“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19条措施
南方农村报· 2025-09-11 15:06
政策框架 - 深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印发《深圳市贯彻落实"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2][3] - 部署五大方面19项重点任务 推动实现促消费 促外贸 促文旅 促农民增收 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5][6][7] 产销对接机制 - 每年组织2次以上采购商到产区田间地头与生产主体对接[8] - 组织企业参加"南品北上 北品南下"系列活动及国内外重点农业展会 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展位支持[9] - 聚焦"深圳购物季"及中秋国庆等节庆消费热点 助力农产品产区对接深圳农业外贸企业 大型商超 电商平台等渠道[10][11] - 鼓励媒体持续开展短视频 直播带货 案例宣发等营销活动[11][12] 农业科技与品牌建设 - 开展"为深圳企业找市场"系列活动 推动媒体开展"携手共赢"产业对接 "百站万桩"专项行动 农业科技金融"百县行"主题跟踪报道[14][15] - 持续刊发"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深圳力量" 梳理涉农典型企业[15][16] - 擦亮大鹏"旅游+" 南山荔枝 沙井蚝 远洋渔业等产业品牌[16] - 扩大农业无人机 农业AI 生物育种等农业科技品牌影响[17] 新媒体营销体系 - 组建专业助农直播团队 协调企业负责人 种养殖户 村干部共同出镜开展助农带货[19] - 推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与对口地区合作打造直播带货平台[20] - 推出"土特产"系列品牌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个人IP[20][21] - 做大"深汕友农"等赋能平台[21] 科技与人才支撑 - 拓展AI赋能农业场景 推动深圳智能装备 网络设备 农业大模型 AI数字人等产品技术和服务输出[22] - 开设中小商家新媒体运营实战班 加大乡村经营人才培育力度[23] - 深化媒体系统改革 建立深圳农业媒体矩阵 加强与中央 省 市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沟通合作[24] 农文旅融合 - 激活乡村文创资源 支持媒体联合专业设计人员挖掘深圳古镇 古村落及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特色文化资源[26] - 建设产业强村 组织与报业 广电电商平台及小红书 抖音 拼多多等渠道平台对接 合作打造"渠道+终端"数字营销示范村[27][28][29][30] - 扩大海洋文化影响力 开发多元城乡旅游主题线路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目的地[32][33][34][35] 实施保障 - 建立"媒体+"协同联动机制 强化要素保障 平台赋能[38] - 力争实现月月有项目 季季有活动 年年有成果 助力拓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 高水平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39]
深圳出台“媒体+”行动方案,多举并措赋能“百千万工程”
南方农村报· 2025-09-11 15:06
核心观点 - 深圳出台《深圳市贯彻落实"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 推动媒体与农业深度融合 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出口出海 [1][2][3][4] 消费市场优势 - 依托深圳强大消费市场能力 组织采购商深入产区开展对接 每年组织2次以上采购商到产区建立产销合作关系 [9][30] - 支持企业参与"南品北上、北品南下"系列活动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重点农业展会 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展位支持 [10][30] - 聚焦中秋 国庆 春节等节庆消费热点 发展节庆经济 推动优质农产品进深销售 [10][11][31] 企业服务 - 开展"为深圳企业找市场"系列活动 组织参加文博会 食博会等重点展会 [32] - 系统梳理深圳农业科技 无人机 AI 生物育种等优势产业 推动"品牌—传播—渠道—市场—人才—生态"全链条共建 [13][14][15][32] - 持续宣传"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深圳力量" 分类梳理涉农典型企业 开展产品及技术宣传推广 [13][32] 新媒体推广 - 推进农产品质量分级 举办助农直播带货活动 打造"土特产"系列品牌 [16][17] - 鼓励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 推动抖音 快手 淘宝等平台与农业企业深度合作 [17][18][33] - 支持媒体给予流量支持和创作辅导 引导创作者围绕美食特产 文化习俗等进行宣传 [33] 科技人才支撑 - 拓展AI在农业中的应用 推动深圳智能装备 农业大模型等产品技术输出 [19][33] - 开设新媒体运营实战班 帮助经营主体提升营销能力 [20][33] - 加强乡村经营人才培养 开展数字营销基础技能培训 [20][33] 农文旅融合 - 挖掘乡村文创资源 融合传统工艺和时尚元素 设计开发系列文创产品 [23][34] - 建设产业强村 与电商平台对接合作打造数字营销示范村 [24][34] - 扩大海洋文化影响力 发展集食宿游赏 科普观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文化载体 [24][35] - 开发城乡旅游线路 打造山水游 海滨游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24][35]
第五届全省科技兴农奖表彰奖励大会在济南召开
齐鲁晚报· 2025-09-11 10:3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通讯员 王健运 项,另有优秀专利奖4项。目前,"科技兴农奖"的品牌影响力与行业权威性显著提升,已成为推动全省 农业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重要引擎。 会上还举行了团体标准集中发布仪式,64项农业领域团体标准正式对外发布。部分获奖单位代表在会上 分享了成果转化的经验与做法。 据悉,山东省农业科技转化促进会是全省首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领域非营利性法人社会组织。近年来, 始终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核心需求,紧紧围绕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全链条全过程,提供科技咨询、转化中 介、成果评价、团体标准制定等多层次、精准化服务。 山东省农业科技转化促进会理事长吴修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并系统回顾了"科技兴农奖"设立五 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该奖项设立的初衷是表彰全省在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 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项目,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全省农业科技成 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强省建设。 第五届"科技兴农奖"评选工作共收到来自全省16个地市报送的申报材料179份。经专家评审和奖励委员 会审定,最终评选出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20名,以及优秀项目特 ...
AI养猪、纳米诊脉、仿生净水,农业科幻片正走进现实?
搜狐财经· 2025-09-11 09:17
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概况 - 大赛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拼多多和浙江大学共同主办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和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提供支持[4] - 从全球97个国家519份申请中选拔9支决赛团队 围绕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展开角逐[3] - 大赛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新力量 以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4] 获奖项目技术亮点 - 坦桑尼亚SafeSip团队获金奖 其禽业安全用水方案使家禽传染病下降67% 死亡率降低58% 月订购价仅6美元 小农户使用4.5个月可回本[5] - 中国团队银奖方案采用人工智能视觉技术 实现24小时猪群健康监测 1名饲养员年可管理1万头生猪[5] - 美国PlantPulse Patch团队获铜奖 通过纳米传感器提前2-3天预警作物病害 预计全球年损失减少超1000亿美元[5][6] 其他创新方案展示 - 匈牙利Agroloon项目利用高空智能气球实现超高清农田观测 成本远低于传统卫星[7] - 哥伦比亚AgroData Connect为拉美小农户打造AI精准农业平台 通过手机拍照实时判断作物状态[7] - 泰国团队结合卫星遥感与AI技术 精准预测秸秆焚烧风险并转化为碳资产[7] 拼多多农业战略升级 - 公司视角延伸至农研创新"最初一公里" 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力[8] - 推出覆盖全产业链的"千亿扶持"计划 未来三年投入资金用于农业科研创新和数字化技术推广[9] - 通过"多多好特产"专项深入数百个农特产区 为中小商家提供定制方案助力增产增收[10] 国际资源整合成效 - 前四届大赛累计发掘培育超过600个农业创新方案 推动面向小农户的创意项目落地[9] - 2022年荣获粮农组织年度创新奖 2024年作为亚洲企业代表分享数字农业实践经验[9] - 联合举办数字农业创新训练营 吸引来自八个国家的18位青年农业创业者参与技术交流[9]
中国芯力量丨藏粮于技的“芯”应用
新华社· 2025-09-11 08:18
农业科技赋能全产业链 - 芯片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精准化、高效化转型 实现"藏粮于技"战略理念 [1] 土壤检测技术 - 全球约95%粮食来自土壤 氮磷钾等15种土壤营养物质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 [2] - 传统土壤检测需数周时间 成本高且易受干扰 [2]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发3D微电极微流控芯片 实现现场快速定量检测 灵敏度高且时间短 [2][3] - 微流控芯片可在田间地头检测 十几分钟内完成土壤营养元素全面定量分析 解决传统技术难以检测磷含量难题 [3] - 该技术可制定合理施肥方案 追踪土壤养分变化 减少资源浪费和土壤污染 [3] 农作物病害管理 - 稻瘟病等真菌病害可在数十小时内导致数十亩稻田倒伏 稻曲病产生的黄曲霉素危害健康 [4] - 江苏大学研发载有气流控制芯片的孢子捕捉装置 识别率达85%以上 定位误差最大0.35米 [4] - 系统通过成像技术计算孢子数量 结合温湿度数据判断病害 精准指导农药喷洒 [4] 数字农业监测系统 - 河南新乡10万亩高标准农田采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 监测墒情/苗情/虫情/病情/肥情等数据 [6] - 智慧合杆配备摄像头/气象设备/杀虫灯/传感器 扫描范围达20公里 实时回传数据至数智大脑 [6] - 系统实现自动施药 农户通过App远程管理农田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6] 智能粮储技术 - 中科芯禾平仓机器人搭载雷达系统 实时构建三维粮面地图 实现自主避障和精准作业 [7] - 中粮科工绿色智能储粮技术支持远程监测 通过AI测算温度实现自动化通风降温除湿 [7] - 芯核粮安平台集成智能终端与AI预测 实现害虫靶向诱捕和预警防治 减少人工筛监和熏蒸次数 [7] - 信息化智能技术重塑传统粮仓管理 实现精准感知和自主决策通风 [7][8]
江西秋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1 04:15
公司基本信息 - 江西秋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法定代表人为黄流贞 [1] - 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许可经营项目包括肥料生产 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并在许可有效期内开展 [1] - 一般经营项目包括生物有机肥料研发 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 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1] - 技术服务与推广涵盖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1] - 销售业务包括肥料销售和化肥销售 [1] - 环保相关服务包括畜禽粪污处理利用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 环保咨询服务 [1]
托普云农9月10日获融资买入573.85万元,融资余额1.8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15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10日公司股价上涨0.89% 成交额7730.80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573.85万元 融资偿还498.42万元 融资净买入75.42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82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9.52% [1] - 融券方面当日偿还100股 卖出200股 融券余量2600股 融券余额25.68万元 [1]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8833户 较上期增加26.84% [2] - 人均流通股2191股 较上期减少21.16% [2]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50亿元 同比增长17.46% [2] - 归母净利润5214.35万元 同比增长10.86%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 成立于2008年4月7日 [1] - 上市日期2024年10月17日 [1] - 主营业务为种植业体系农业检测仪器及农业物联网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1] - 收入构成:智慧农业项目70.63% 智能硬件设备27.76% 其他技术服务1.60% [1]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01.67万元 [3] - 博时创新经济混合A持股26.43万股 较上期增加1.17万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3.96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14.04万股 均为新进股东 [3] - 富国创新趋势股票A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全球农创客齐聚杭州:数字技术赋能小农户 智慧方案破解农业痛点
搜狐财经· 2025-09-10 23:13
全球农创客大赛获奖项目 - 坦桑尼亚SafeSip团队凭借五级仿生超滤系统结合太阳能IoT监测技术获得金奖 其方案针对东非七国禽类养殖水生病原体问题 可使家禽死亡率从58%大幅降低[3] - 中国猪群实时守护战团队开发AI视觉识别与多传感器融合装备获得银奖 系统通过识别猪咳嗽类型可提前7天预警呼吸道疾病 已处理20多万条养殖数据[3] - 美国PlanPulse Patch团队采用纳米材料VOC传感器获得铜奖 通过捕捉植物染病前释放的微量气体 可在病害症状出现前2-3天发出警报[5] 其他参赛创新方案 - 匈牙利团队利用高空智能气球搭建低成本农田监测系统 实时观测灌溉和病虫害情况[5] - 乌干达团队通过太阳能技术支持农田灌溉与冷链仓储解决方案[5] - 泰国团队结合卫星遥感与AI技术 精准预测秸秆焚烧风险[5] 农业创新技术特点 - 所有获奖方案均采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监测预警[3][5] - 创新方案注重包容性设计 特别关注资源有限的小农户需求 太阳能技术确保无电网地区可用性[3][5] - 解决方案呈现小型化精准化特征 能针对特定农业痛点提供定制化解决路径[3][5] 行业支持与发展趋势 - 拼多多宣布未来三年依托千亿扶持计划 支持全球农业创业者和工作者[6] - 公司将持续加码农研创新最初一公里 将农业作为长期核心战略[6] - 数字化创新方案正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气候变暖和资源减少等挑战提供新路径[5][6]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新农人”打造“超级棉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08:17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新农人"打造"超级棉田" 中新社新疆尉犁9月10日电 题:新疆"新农人"打造"超级棉田" 中新社记者 李京泽 戎睿 临近棉花采收季,位于新疆尉犁县阿西木和田地区的3000亩棉田长势正盛,饱满的棉花在秋日阳光下泛 出丝丝银白光泽。 从2021年到2024年,这片仅有两个"90后"青年全程管理的"超级棉田",在总产、单产上年年取得新突 破。特别是2024年,其亩产突破520公斤,达到全疆顶级水平。 棉田管理者之一艾海鹏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他告诉记者,在广州学习农学后,他就立志成为一名"新 农人",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引入农业生产,造福家乡。4年前,当艾海鹏带着智慧农业科技公司"极飞 科技"的技术回到尉犁县,提出要实现"两个人种收3000亩棉田"的目标时,很多棉农都认为这是不可能 完成的任务。 图为一台农业无人机正在新疆尉犁县"超级棉田"作业。 中新社记者 李京泽 摄 "'超级棉田'的成功在于让我们在创新中取得新经验:智慧农业本质上是一种农业耕种方式,是一套生 态体系,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艾海鹏说,这一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民提供一整套智慧农事解决方 案,为农产品降本增收。 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