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搜索文档
今年暑期档,有点冷
36氪· 2025-08-08 10:28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4年暑期档票房暴跌至116.43亿,较2023年创纪录的206.20亿缩水近一半,被称为十年来最差暑期档 [7][9] - 2025年暑期档前两个月总票房不到60亿,直到《南京照相馆》上映后预测票房超30亿才有所改善 [2][3] - 暑期档通常占全年票房近一半,2023年暑期档206.20亿占全年549.15亿票房的37.5% [7] 电影市场整体低迷 - 2025年上半年票房破亿新片仅23部,破10亿的仅有春节档三部 [12] - 3-6月连续四个月票房未突破20亿,场均人次仅2-4人,空场率接近40% [14] - 2024年全年票房425亿,回到十年前水平,57%观众全年仅观影一次 [28] 大尺度电影成为新趋势 - 《死神来了6》首次引进内地,代表院线电影尺度进一步开放 [17][23] - 2024年以来《周处除三害》《九龙城寨》等大尺度电影表现优异:《默杀》成本不足1亿收获13亿票房,《周处》成本1000万收获6亿 [22] - 恐怖片成本低回报高,如《电锯惊魂1》120万美元成本获1亿美元票房 [24] 行业结构性问题 - 影院经营困难:81%影院年票房不足500万,上海中型影厅日亏损达1.5万 [29] - 分账制度不合理:片方最终仅分得33%票房,行业整体年亏损可能达上百亿 [30][33][35] - 制作成本攀升:如《哪吒2》制作周期5年,《流浪地球》系列4年 [38] 观众行为变化 - 网络视听用户达10.74亿,短视频日均观看超2.5小时,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0亿 [41] - 头部短剧APP月活2.1亿同比增长179%,分流电影观众 [41] - 电影票40元成本相当于家庭日菜钱或数小时工资,时间成本高 [41]
暑期档票房破75亿元,VR大电影《封神前传》上海开播
第一财经· 2025-08-08 09:44
暑期档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暑期档(6月—8月)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6亿元 [2] - 票房前8名影片单片档期票房均已突破3亿,包括《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等 [2] - 暑期档定档影片达128部(含待映),其中剧情片45部,动画片29部 [2] - 动画类型基本盘稳固,头部影片竞争力突出,为全年电影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2] VR大电影发展前景 - VR大电影《封神前传》以4K技术还原殷商时期文物,观众可进行360度沉浸式互动体验 [3] - 观影时长约40分钟,通过三维建模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故事 [3] - 出品方认为沉浸式技术能加强观众体验感,情感性叙事可加深观众共鸣 [4] - VR电影形式虽未计入全国票房统计,但被业内视为具有较大发展前景 [3][4] 电影行业创新趋势 - 传统二维单向叙事电影面临票房与观众注意力挑战 [3] - 2025年春节档后市场缺乏头部大片带动,暑期档热度不温不火 [3] - 行业尝试通过技术升级(如VR)拓展电影创作边界和消费可能性 [4] - 沉浸式互动电影被认为可能代表未来电影发展方向 [4]
「长镜头」两部预测票房超18亿元!从“浪浪山”到“罗小黑2”:暑期档动画电影吸金进行时
华夏时报· 2025-08-08 09:06
电影票房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上映6天票房突破3亿元 专业机构预测总票房达13.59亿元[2] - 《罗小黑战记2》累计票房达3.83亿元 预测内地总票房为4.76亿元[3] - 《哪吒2》以154.45亿元票房成为全球影史动画片票房冠军 总观影人次达3.24亿[6][7] 影片口碑与评分 - 《浪浪山小妖怪》豆瓣开分8.6分 《罗小黑战记2》豆瓣评分8.7分 均高于《哪吒2》的8.6分[2][3] - 暑期档豆瓣评分超过8.5分的国产电影中动画电影占两席[2]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曾获猫眼购票评分9.3分 豆瓣评分8.3分[6] 制作与技术特点 - 《罗小黑战记2》制作周期历时六年 原画数量从首部7万张增至20万张 战斗场面采用每秒24帧手绘[4] - 国产动画电影实现艺术与技术全面飞跃 制作水准比肩国际一流 涵盖水墨与3D等多元风格[7] - 《长安三万里》以稳健艺术手法还原唐朝艺术风格与语言 获得新一代观众深度共情[6] 内容与叙事创新 - 《浪浪山小妖怪》以"妖怪职场生存记"为核心 完成对《西游记》经典叙事的颠覆性改写[5] - 《罗小黑战记2》扩展世界观 架构人类与妖精共存的当代社会图景 维持治愈内核的同时加入激烈冲突[4][5] - 国产动画题材覆盖神话新编、历史传奇、现实关怀与科幻想象 引发全年龄段情感共鸣[7]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动画市场十年间实现从"小众爱好"到"文化盛事"转型 连续创造票房神话与文化现象[6]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开启"国漫崛起"时代 后续《大鱼海棠》《姜子牙》等作品持续引爆观影热潮[6] - 动画电影IP基础与观众口碑成为热度关键因素 《哪吒2》凭借前作超50亿元体量及广泛受众实现票房突破[8] 市场环境分析 - 2023年暑期档前半程市场表现相对平淡 观众消费能力减弱及电影票价过高影响多部影片票房[7] - 二维动画影片《浪浪山小妖怪》与《罗小黑战记2》预测票房表现符合或超出预期[4][7] - 当前观众期待值集中于《南京照相馆》等主旋律电影 导致其他类型影片票房相对较低[7]
暑期观影热 消费显活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7 22:52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截至8月6日突破75亿元 [4] 影片题材与内容 - 暑期档影片涵盖历史、悬疑、动作、喜剧、动画等多个类型 满足观众多元化需求 [5] - 国产影片《南京照相馆》自7月25日上映后持续领跑暑期档票房榜 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 [5] - 动画续作《罗小黑战记2》以柔和色彩和温暖笔触呈现冒险故事 《长安的荔枝》通过历史与现实对话展现人物奋斗 [7] 创新观影模式与体验 - 上海影视乐园大戏院升级为全国首家"实景商业院线影院" 开放《南京照相馆》1:1复刻南京街区片场 提供实景观影+沉浸体验+主题游园服务 [7] - 《长安的荔枝》推出"C味安荔"特殊场次 使用荔枝香味剂与木棉花雨增强观影沉浸感 [8] - 多地影院开展票根兑换活动 如遂宁市万达影城提供主题海报、卡片、钥匙扣等文创周边 [8] 电影衍生消费与IP开发 - 《长安的荔枝》联合商家推出联名荔枝冰淇淋、荔枝文创玩偶等周边产品 在影城、机场、书店及线上平台发售 [8] - 文旅场景重构与影视IP联名带动消费 如电影《东极岛》定档引发探岛热潮 带火民宿夜市和海岛体验项目 [9] 政府促消费举措 - 北京市投入1000万元惠民补贴通过猫眼平台发放观影优惠券 联动30个商圈开展消费互惠活动 [10] - 江苏省于7月18日至12月31日发放3000万元电影消费券 包含大众观影券、学生暑期券和文体联动券三种类型 [11] - 浙江省推行电影票根享受景区、餐饮、住宿优惠 如湖州市南浔古镇凭票根可免费入园并兑换文创产品 [10]
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40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尝试出海。王隽认为,电影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是衡量电影强国建 设的重要指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立了享誉世界影坛的中国动画学派,老一辈的动画师们用辛勤、 智慧和汗水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IP。这些IP走向世界,为很多国际国内观众所喜爱。王隽认为,非常重 要的是,电影从业者要用更开放的心态加入国际合作和交流。 "我们这一代电影人背负着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使命。"申奥认为,中国电影要快速完成从"中国符 号"到"中国精神"的升级,避免中国元素的堆砌,努力展示中国文化内核和中国精神。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8日 04 版) (责编:白宇、卫嘉) 对此,拍摄过《孤注一掷》《南京照相馆》等影片的电影导演申奥表示,电影经过多轮冲击,始终具备 着独特的技术优势与叙事优势。"电影因为有较长的篇幅,可以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可以有丰富 而复杂的人物,可以有深刻的主题。"申奥认为,电影在受到新冲击的同时,也应该发挥其独有优 势,"比如,它有大银幕的沉浸感、包裹感,有强烈画面特效的冲击和视听体验,还有不可取代的社交 属性。"他呼吁,电影工作者要努力拓宽电影受众的圈层、年龄、地域等,吸引更多 ...
电影行业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中国电影书写流光溢彩新篇章
经济日报· 2025-08-07 22:20
电影行业高质量发展 - 电影行业代表围绕"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主题展开讨论 强调内容创作和表现形式创新是保持电影魅力的关键 [1] - 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指出 需在内容创作上苦下功夫 探索新题材 拓展创作空间和表现形式 讲出动人故事以吸引观众 [1] - 导演申奥认为电影不仅是娱乐产品 更是传播社会价值和正能量的工具 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 [1] 电影与微短剧的互补关系 - 微短剧与电影存在强互补关系 未来微短剧将学习电影制作工艺 电影将借鉴微短剧快节奏叙事和情节跌宕特点 [1] - 两者共融共存可满足不同观众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形成多元立体的视频生态 [1] 动画电影与AI技术结合 - 动画电影与AI技术具有天然契合度 但电影核心仍在于情感共鸣 艺术表达和人文思考 依赖人类创作和判断 [1] 影视视效技术进步 - 中国影视视效技术显著进步 已完成《流浪地球2》《解密》《刺杀小说家》等大型视效电影制作 [2] - 视效公司强调以技术为支撑 讲好故事建立情感 未来将投入更震撼画面 更硬核技术和更热情态度于电影制作 [2] 影院经营创新方向 - 沉浸式观影体验是影院核心竞争力 需强化社交属性 发展票根经济 结合电影+文旅 电影+美食 电影+体育等模式 [2] - 通过多元化体验需求和产业融合促进电影行业发展 [2]
5名电影行业代表与中外记者交流—— 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15
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电影行业已走过120年历程,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追求 [1] - 当前面临短视频、微短剧等新兴媒介的竞争压力,行业正在探索如何保持独特优势 [1] - 电影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与叙事优势,包括大银幕沉浸感、强烈视听体验和社交属性 [1] 电影内容创作方向 - 需要秉承匠心精神,在内容创作上苦下功夫,探索新题材和表现形式 [2] - 应深入反映时代变化和社会变迁,弘扬真善美,塑造鲜活形象和动人故事 [2] - 中国电影需要从"中国符号"升级为"中国精神",展示文化内核而不仅是元素堆砌 [4] 影院经营策略 - 沉浸式观影体验是核心竞争力,需通过技术升级强化大银幕声画优势 [2] - 应强化影院社交属性,通过丰富活动和氛围营造吸引观众 [2] - 可发展"票根经济",结合文旅、美食、体育等产业满足多元化体验需求 [2] AI技术在电影行业的应用 - AI在动画电影领域有天然契合度,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拓展创作可能性 [3] - AI不能替代人类创作,而是作为协作者推动从标准化生产走向个性化创作 [3] - AI已成为影视行业有力助手,未来将持续深入探索以更好服务创作者 [3] - 在《流浪地球2》拍摄中已应用AI技术,但强调技术需由人类情感和审美控制 [3] 中国电影国际化发展 - 电影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是衡量电影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 [4]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经典IP已成功走向世界,获得国内外观众喜爱 [4] - 需要以更开放心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4]
《南京照相馆》导演:微短剧与电影互补 可满足观众多元需求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16:01
电影行业动态 - 中国电影迎来诞生120周年纪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征程上的奋斗者"见面会 5位电影行业代表分享创作发行技术领域探索 [1] - 年轻导演申奥新作《南京照相馆》上映 该片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打造 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市民揭露日军罪证的故事 [1] - 申奥前作《孤注一掷》聚焦电信网络诈骗题材 通过真实采访和卷宗研究揭露诈骗产业链 上映后显著提升社会反诈意识 [1] 内容形式发展 - 微短剧与电影存在载体差异但内容核心相通 微短剧优势在于轻量化便捷性和快速更新 满足碎片化娱乐需求 电影优势在于宏大篇幅和沉浸体验 提供深度情感共鸣 [1] - 微短剧与电影呈现互补共融关系 类似传统演出与短视频的共存模式 不同艺术形式均具不可替代价值 [2] - 未来微短剧可借鉴电影制作工艺 电影可吸收微短剧紧凑叙事节奏 共同构建多元视频生态 适配不同观众场景需求 [2]
利用影城大流量带火一座城、电影也可以借鉴微短剧特点……看电影行业代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4:49
贵阳越界影城文旅融合策略 - 影城爆火后通过快速整改提升服务能力 包括清洗外立面 增加服务人员及志愿者 开通公交专线等[4] - 联动周边景区 住宿 餐饮商家推出凭电影票享受门票减免和消费折扣的优惠措施[4] - 引入贵阳特色小吃市集和非遗美食城 新增3000平方米体验空间 并打造XR影厅增强沉浸感[4] - 每周举办侗族大歌 安顺地戏等贵州非遗文化展演活动[4] - 积极参与当地文旅活动如赏花季 马拉松 咖啡节等提升品牌曝光[5] 微短剧与电影产业关系 - 微短剧具有轻量化 观看便捷 迭代快速等优势 电影则强在篇幅长度和沉浸体验[6] - 两者核心共同点在于内容质量要求 观众对完整故事和正向价值观的需求始终存在[6] - 存在互补而非单纯竞争关系 可借鉴彼此优势 如电影制作水准与微短剧叙事节奏[6] - 线下演出市场案例表明传统形式与新兴内容形态可实现共生共荣[6] - 未来将形成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多元视频生态格局[6]
暑期档票房破75亿元 VR大电影《封神前传》上海开播
第一财经· 2025-08-07 14:17
暑期档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暑期档(6月—8月)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6亿元 [1] - 票房前8名影片单片档期票房均突破3亿,包括《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等 [1] - 暑期档定档影片达128部(含待映),其中剧情片45部,动画片29部 [1] - 动画类型基本盘稳固,头部影片竞争力突出,为全年电影市场奠定基础 [1] 电影类型与市场趋势 - 剧情片和动画片是暑期档主要供给类型,分别占比35%和23% [1] - 丰富的类型供给有望满足多元观影需求,推动多轮观影热潮 [1] - 传统电影面临二维单向叙事的挑战,市场热度在2025年春节档后表现平淡 [2] VR电影的创新与前景 - VR大电影《封神前传》采用4K技术和三维建模,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 [1] - 观众可通过VR设备触碰虚拟文物,如鸮首和司母辛鼎,增强参与感 [1] - VR电影形式虽未计入全国票房统计,但被业内认为具有较大前景 [1] - 兴格传媒董事长杨文红认为360度沉浸式互动电影是未来发展方向 [2] - VR电影通过情感性叙事和沉浸式技术拓展电影创作边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