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运载

搜索文档
新目标!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运载火箭研制再突破
新华社· 2025-08-15 14:56
新一代载人登月运载火箭研制突破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系留点火试验 标志着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突破 [1] - 试验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组织实施 是继梦舟载人飞船逃逸试验和揽月着陆器验证试验后的又一进展 [1] 研制长征十号系列火箭的必要性 - 载人登月技术复杂度远超近地轨道任务 需两枚火箭分别发射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 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要求不低于27吨 [3] - 现役主力火箭运载能力不足:长征二号F近地轨道8.6吨 长征七号13.5吨 长征五号地月转移轨道8吨 均远低于27吨需求 [4] 载人登月任务对火箭系统的特殊要求 - 需更高可靠性与安全性 任务周期长环境极端 要求冗余设计逃逸系统智慧化故障诊断等更严苛标准 [5] - 需高精度发射与入轨 两枚火箭需严格时序发射 确保环月交会对接可行性 [5] - 需多任务构型适应性 兼顾登月任务和空间站运营需求 [5]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的技术特点 - 包括长征十号和长征十号甲两种构型 专门针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 [6] - 长征十号为三级火箭 直径5米高92.5米 带两个助推器 承担载人飞船和着陆器发射 [7] - 长征十号甲为两级火箭 直径5米高67米 一子级可回收重复使用 承担空间站载人货运任务 [7] - 采用先进传感器网络实时健康管理系统智能飞行控制算法 实现故障检测排除和任务重构 [7]
科学与健康|新目标!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运载火箭研制再突破
新华社· 2025-08-15 14:33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进展 - 我国成功完成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系留点火试验 这是继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后的又一重要突破 [2] -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采用"两次发射、环月对接"方案 需两枚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与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3] 现役火箭能力分析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8.6吨 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大幅降低 无法满足27吨需求 [3] -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3.5吨 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同样不足 [3]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8吨 虽能执行无人深空探测任务 但距离载人登月需求差距较大 [3]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技术特点 - 长征十号为三级火箭 直径5米 最大高度92.5米 捆绑两个助推器 用于载人登月任务 [7] - 长征十号甲为两级火箭 直径5米 最大高度67米 一子级可回收重复使用 用于空间站任务 [7] - 采用先进传感器网络和智能飞行控制算法 实现故障检测和任务重构 [7] 载人登月技术要求 - 需具备极高可靠性与安全性 要求冗余设计 逃逸系统和智慧化故障诊断能力 [4] - 需实现高精度发射与入轨 确保两枚火箭在严格时序内发射并精准入轨 [5] - 需兼顾多任务构型适应性 包括登月任务构型和空间站运营的无助推器构型 [5]
“长十火箭系留点火试验成功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新华社· 2025-08-15 14:01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技术进展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系留点火试验,推力规模达到近千吨,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奠定重要技术基础[1][2][3] - 长征十号火箭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登月版和近地版两种构型,登月版为带助推器的三级火箭,芯级直径5米,近地版为两级火箭,芯级直径5米且一子级可回收重复使用[2] - 系留点火试验是火箭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此次试验首次在发射场进行而非传统试车台,因现有试车台无法满足7台发动机同时点火的需求[2][3]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规划 - 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首次载人登月,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是专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1] - 长征十号火箭将承担梦舟Y载人飞船和揽月着陆器的发射任务,长征十号甲火箭将承担空间站工程中梦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2] -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已取得多项阶段性突破,包括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4] 火箭研制试验计划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试验分为"四步"进行,2024年6月已完成第一步3台发动机点火试车,本次系留点火试验为第二步[4] - 后续将开展第三步低空飞行试验和第四步入轨技术验证飞行,全面验证火箭性能[4] - 试验团队克服高温高湿环境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确保试验安全顺利进行[3]
秀我中国|长征十号首次系留点火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 2025-08-15 13:44
航天工程进展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系留点火试验 [2] - 试验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组织实施 时间为8月15日 [2] - 系留点火试验是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的重要阶段性突破 [2] 技术验证里程碑 - 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已圆满完成 [2] - 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已完成 [2] - 系列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登月关键技术持续取得突破 [2]
火箭飞行试验任务失利,蓝箭航天向客户致歉
新京报· 2025-08-15 11:54
发射任务结果 -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运载火箭于8月15日9时17分发射升空后出现飞行异常 任务失利 [1] - 本次任务是朱雀二号改进型的又一次飞行检验 为第5次飞行 [1] 公司应对措施 - 蓝箭航天表示任务失利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分析排查 [1] - 公司将基于全部飞行数据全面开展故障归因与技术改进工作 [1] - 公司向任务客户表示诚挚歉意 并向相关部门及合作伙伴致谢 [1] 历史发射记录 - 今年5月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火箭飞行试验任务失利 蓝箭航天回应: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分析排查
新浪财经· 2025-08-15 10:18
8月15日9时17分,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点火升空,火箭飞 行异常,飞行试验任务失利。蓝箭航天回应,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分析排查。本次任务是朱雀二号改进 型的又一次飞行检验。航天工程具有高复杂性和高挑战性,每一次任务都是推动技术进步和工程成熟的 重要实践,将以负责任的态度,会同任务相关方,基于全部飞行数据,全面开展故障归因与技术改进工 作,并在调查过程中保持信息的公开与透明。 ...
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突破
新京报· 2025-08-15 09:37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技术突破 -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首次系留点火试验成功完成 试验推力规模达到近千吨 是国内最大推力规模的全系统试车试验 [1] - 试验验证了一子级动力系统模块 重点考核多机并联 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 同时验证新型防热涂层和防热结构设计 [1] - 试验创新性利用发射场现有条件解决大推力载荷需求 突破现有试验台限制 [1]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进展 - 系留点火试验是继梦舟飞船逃逸试验和揽月着陆器验证试验后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的又一重要阶段性突破 [1] - 试验为后续大型地面试验和飞行任务积累经验 奠定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技术基础 [2]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技术参数 - 长征十号采用三级构型 直径5米 最大高度92.5米 捆绑两个助推器 用于发射梦舟Y载人飞船和揽月着陆器 [2] - 长征十号甲采用两级构型 直径5米 最大高度67米 一子级可回收重复使用 用于发射空间站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2] 火箭应用规划 - 长征十号系列将全面应用于载人航天工程 与梦舟飞船共同实现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更新换代 [2] - 该系列火箭是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 是实现2030年载人登月和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 [2]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圆满完成首次系留点火试验
央视新闻· 2025-08-15 07:20
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组织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系留点火试验,这是继圆满完成梦舟载人飞 船零高度逃逸试验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之后,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的又 一项重要阶段性突破。 ...
陕西固体发动机助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陕西日报· 2025-08-09 23:29
发射任务成功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于8月9日0时31分在山东日照附近近海海域点火升空并成功将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送入600千米、50度倾角的LEO轨道 [1]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商业火箭动力公司为此次发射提供全部四级固体发动机 [1] 航天四院技术贡献 - 航天四院承担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全部固体发动机、滚控发动机、压力传感器及自毁装置等关键产品研制 [1] - 火箭四级固体发动机采用高性能轻质复合材料壳体、宽摆角全柔性摆动喷管等多项核心技术,综合性能达世界一流水平 [1] 发动机技术参数 - 火箭一级发动机为高性能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整体式固体发动机,直径2.65米,装药量71吨,推力达200吨 [1] - 该发动机是目前国内参加飞行试验装药量最多、推力最大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 [1]
中国首型,海上发射成功!
观察者网· 2025-08-09 02:17
发射任务 -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于2025年8月9日0时31分在山东省日照市近海海域点火升空并成功将吉利星座04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 火箭技术 - 捷龙三号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 [3] - 火箭采用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布局 [3] - 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航天器 [3] 商业发射 - 这是捷龙三号火箭首次在日照近海海域实施发射 [3] - 发射点位的灵活拓展更好地满足商业发射市场的时效性需求 [3] - 中国火箭公司(一院所属)负责投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