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盐化工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海化: 山东海化关于签署合作投资框架协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5 16:10
交易概述 - 山东海化拟以自有资金通过增资挂牌摘牌方式取得中盐碱业29%股权 投资总额23.2亿元 分两期支付(第一期19.745114亿元 第二期3.454886亿元)[1] - 交易基于各方资源互补优势共同开发天然碱矿产 已签署合作投资框架协议[1] - 投资事项不属于关联交易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2] 交易对手方 - 中盐化工为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金14.72亿元 主营化工产品生产销售及食盐业务[2] - 蒙盐集团为国有独资企业 注册资金2.95亿元 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全资控股 主营食盐生产批发及化工产品销售[2] - 两家企业均非失信被执行人 与山东海化无关联关系[3]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中盐碱业成立于2025年3月28日 注册资本4000万元 由中盐化工全资控股[4] - 公司以68.0866亿元竞得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28.85平方公里天然碱采矿权[4][6] - 采矿权经评估价值70.17亿元 但竞拍价68.0866亿元更符合市场价值[5] - 矿区矿物总量14.47亿吨(含盐量≤9.54%资源量5.21亿吨 共伴生天然碱9.26亿吨)[7] 项目开发规划 - 项目计划部署730口井 先期建设75个直平组合井组 2027-2028年分两年建成500万吨纯碱产能[8] - 后期扩建至121个井组 最终形成1000万吨/年产能规模[8] - 总投资261亿元 其中注册资本80亿元 剩余181亿元通过项目贷款筹集[8] - 预可研报告显示项目运营期总利润501.5亿元 生产期净利润382.4亿元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1%[9]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天然碱法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化学合成碱工艺(氨碱法/联碱法) 单位完全成本约822元/吨[9][15] - 项目投产后预计为山东海化带来年均4.82亿元股权投资回报[9][16] - 投资有助于实现合成碱与天然碱双线布局 规避单一工艺依赖风险[15] - 天然碱法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导向 氨碱法因高能耗高排放存在政策性退出风险[16] 实施进度安排 - 第一期资金需于2025年8月8日前支付 第二期于9月25日前支付[12] - 采矿权出让金需在合同签订后30日内缴纳 后续15个工作日内申请采矿权登记[6] - 中盐碱业需在12个月内编制开采方案及生态修复方案 推进立项环保等报批事项[9]
山东海化23亿元押注天然碱矿:从氨碱到天然碱的转身 能否避开陷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5:54
核心观点 - 山东海化拟以23.2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中盐碱业29%股权,跨界布局天然碱领域,以应对合成碱行业式微的挑战 [2][4] - 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9.50%至60.13亿元,归母净利润暴跌96.24%至3921.67万元,2025年Q1继续亏损6652.46万元,急需新利润增长点 [4][5][6] - 天然碱因成本低、环保优势显著,成为行业转型方向,通辽奈曼项目储量达14.47亿吨,计划建成500万吨产能,山东海化预计年均可分得4.82亿元净利润 [7][8][9] 交易细节 - 交易结构:中盐化工持股61%保持控股,山东海化持股29%,蒙盐集团持股10%,三方合计注资80亿元作为注册资本,剩余181亿元通过项目贷款筹集 [9][10][11] - 支付安排:山东海化分两期支付23.2亿元,首期19.75亿元需在2025年8月8日前完成 [11] - 产能规划: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行业重要产能(500万吨),中盐化工主导运营,山东海化通过股权分享红利 [13] 行业背景 - 合成碱(氨碱法)面临高成本(需消耗原盐、石灰石、煤炭)和环保压力(三废排放问题),行业竞争力持续下降 [6][7] - 天然碱工艺仅需碱矿溶采和煅烧脱水,成本优势显著,内蒙古塔木素矿开发已验证其经济可行性 [7][8] - 纯碱消费市场受建筑玻璃萎缩、光伏玻璃增速放缓影响,价格大幅下滑,行业供需格局改变 [2] 财务表现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3776.35万元,同比转亏(2023年为盈利9.82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2.61%骤降至0.76% [4][5] - 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44.46%至10.2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至4995.27万元(2024年为16.63亿元) [5][6]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1.17元/股降至2024年的0.04元/股,2025年Q1进一步亏损0.07元/股 [5][6] 项目风险与博弈 - 股权结构导致山东海化话语权有限,中盐化工掌握61%股权主导决策 [9][11] - 项目存在行政审批、投资收益不确定等风险,若摘牌失败或推进受阻,23.2亿元投资可能难以收回预期回报 [13] - 项目投产后可能冲击公司现有合成碱业务,但公司计划通过"合成碱+天然碱"双线发展平衡风险 [9][13]
山东海化23亿元押注天然碱矿:从氨碱到天然碱的转身,能否避开陷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5:48
核心观点 - 山东海化拟以23.2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中盐碱业29%股权,跨界布局天然碱领域,以应对合成碱行业衰退[1][2] - 公司面临合成碱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问题,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9.50%,净利润暴跌96.24%,2025年Q1继续亏损6652万元[3][4][5] - 天然碱工艺成本低、环保优势显著,通辽奈曼项目储量14.47亿吨,计划建成500万吨产能,预计年均贡献净利润4.82亿元[6][7][8] 交易细节 - 交易结构:中盐化工持股61%、山东海化29%、蒙盐集团10%,总注册资本80亿元,剩余181亿元通过项目贷款筹集[8][9][10] - 资金支付:山东海化分两期支付23.2亿元(首期19.75亿元在2025年8月8日前,二期3.45亿元在9月25日前)[10] - 产能分配:项目投产后山东海化可分享29%产能红利,但现有合成碱业务可能受冲击[12] 行业背景 - 合成碱劣势:氨碱法需消耗原盐/石灰石/煤炭,成本高且环保问题突出,行业产能过剩[2][5][6] - 天然碱优势:水溶开采工艺简单,成本仅为合成碱的50%-60%,内蒙古塔木素矿已验证经济性[6][7] - 市场现状:建筑玻璃需求萎缩导致纯碱价格下滑,光伏玻璃增速放缓加剧行业压力[1][2] 财务数据 - 2024年业绩:营收60.13亿元(-29.50%),归母净利润3921万元(-96.24%),扣非净利润亏损3776万元[3][4] - 2025年Q1:营收10.24亿元(-44.46%),归母净利润亏损6652万元(-142.75%)[4][5] - 现金流: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16.63亿元,同比改善(2023年为-3.34亿元)[4] 项目风险与博弈 - 股权博弈:中盐化工掌握61%控股权,主导项目决策权[9][12] - 执行风险:需完成产权交易所摘牌程序,且面临行政审批不确定性[12] - 产能冲击:500万吨新产能可能改变行业格局,挤压现有合成碱利润空间[12]
中盐化工拟对中盐碱业增资不超48.8亿元并为其引入不超39.2亿元战投
智通财经· 2025-08-05 10:03
资本运作 - 中盐化工拟对中盐碱业增资至注册资本80.00亿元 [1] - 公司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资金规模不超过39.20亿元 [1] - 中盐化工自身增资金额不超过48.80亿元 [1] 战略投资者 - 山东海化同意增资不超过23.2亿元 [1] - 内蒙古蒙盐盐业集团同意增资不超过8亿元 [1] - 其他投资人将通过产权交易所挂牌确定 [1] 合作基础 - 战略投资者深耕纯碱及盐产品加工领域多年 [1] - 投资者与中盐碱业业务高度关联且具备资金实力 [1] - 增资可降低财务费用并优化资本结构 [1] 项目发展 - 增资用于保障天然碱项目开发建设资金需求 [1] - 措施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并加速项目建成 [1] - 目标推动天然碱资源开发项目达产见效 [1]
中盐化工(600328.SH)拟对中盐碱业增资不超48.8亿元并为其引入不超39.2亿元战投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0:00
公司资本运作 - 中盐化工拟对中盐碱业增资至80亿元注册资本以支持天然碱项目开发[1] - 公司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资金规模不超过39.20亿元[1] - 中盐化工自身增资金额不超过48.80亿元[1] 战略投资者参与 - 山东海化同意增资不超过23.2亿元[1] - 内蒙古蒙盐盐业集团同意增资不超过8亿元[1] - 其他投资人将通过产权交易所挂牌确定[1] 战略合作价值 - 引入的投资者深耕纯碱和盐产品加工领域多年[1] - 增资可降低财务费用并优化资本结构[1] - 合作确保天然碱资源开发项目快速建成达产见效[1]
山东海化(000822.SZ)拟23.2亿元取得中盐碱业29%股权 参与天然碱资源开发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09:14
投资合作框架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通过增资挂牌摘牌方式取得中盐碱业29%股权 投资总额23 2亿元 [1] - 合作方包括中盐碱业 中盐化工及蒙盐集团 已签署合作投资框架协议 [1] 标的公司资产情况 - 中盐碱业于2025年6月16日竞得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地区天然碱采矿权 7月9日签署出让合同 采矿权成交价68 0866亿元 [1] - 标的公司成立后尚未实际开展经营活动 前期主要围绕采矿权获取开展可行性研究 [1] 项目规划与产能 - 天然碱矿项目计划部署730口井 先期建设75个直平组合井组(含75口水平井+150口直井) [2] - 2026-2027年进行钻井作业 2027-2028年分两年建成500万吨纯碱年产能 [2] - 后期通过121个井组及142口水平井侧钻上返实现产能接替 维持500万吨产能规模 [2] 配套工程与投资结构 - 地面工程将新建500万吨/年天然碱加工厂及配套公用设施 包括采集卤管网 供水管线 供电线路等 [2] - 项目总投资261亿元 其中80亿元为注册资本金 剩余181亿元通过银行项目贷款筹集 [2] 战略意义 - 参与天然碱资源开发可形成稳定投资收益 创造新利润增长点 [2] - 项目有助于对冲现有产品盈利下滑风险 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 [2]
雪天盐业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食盐包装袋(生态海盐)”
证券之星· 2025-08-01 21:07
专利授权 - 公司新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食盐包装袋(生态海盐)",专利申请号为CN202430736220.5,授权日为2025年7月 [1] - 专利摘要显示该产品用于食用盐包装,设计要点在于图案与色彩的结合 [1] - 今年以来公司新获得专利授权1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466.67% [1] 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2.47亿元,同比增长7.47% [1] 公司经营 - 公司共对外投资1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996次 [1]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186条,专利信息121条,著作权信息23条 [1]
苏盐井神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6.62% 筹码趋向集中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1:08
股东户数变化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为28,319户,较7月20日减少2,009户,环比下降6.62% [2] - 股东户数连续第4期下降 [2] 股价表现 - 截至发稿收盘价为10.67元,当日上涨1.81% [2] - 本期筹码集中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32% [2] - 期间共10个交易日,5次上涨5次下跌 [2] 一季度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12.68亿元,同比下降8.68% [2] - 净利润1.62亿元,同比下降28.80% [2] - 基本每股收益0.2066元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3% [2]
华源证券给予苏盐井神买入评级:优质盐化工区域龙头,盐穴储能价值或严重低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05:32
公司评级与业务亮点 - 华源证券给予苏盐井神买入评级 最新股价10 48元 [2] - 盐业龙头深耕"盐+储能"领域 具备低负债高现金流特征 盈利稳定性强 [2] - 盐碱钙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顺利 盐产品顺价机制稳定且存在增量空间 [2] 行业需求与业务发展 - 江苏省天然气需求规模居全国首位 季节性调峰储气需求旺盛 [2] - 盐穴储气业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新增库容将推动公司进入持续增长期 [2] - 压缩空气储能及小分子气体存储项目快速推进 盐穴资源利用领域持续拓展 [2]
2025年8月金股推荐:金股源代码
华源证券· 2025-08-01 04:04
核心观点 - 月度金股推荐覆盖公用、医药、传媒、电子、交运、农业、金属新材料、北交所等多个行业,精选各领域具备成长潜力的标的 [1] - 重点推荐标的包括苏盐井神、昂利康、阿里巴巴-W、中微公司等,分别基于盐穴储能、创新药平台验证、电商与云业务协同、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等核心逻辑 [1][4][6][9][14] 行业与公司要点 公用事业 - 苏盐井神深耕"盐+储能"产业链,传统盐化工业务现金流稳定,盐穴储气库一期即将投产打开第二成长曲线,未来规划投产100亿方储气库容 [4] - 公司同步推进压缩空气储能及小分子气体存储项目,持续开拓盐穴资源利用领域 [4] 医药 - 昂利康左益集采影响逐步出清,新品上市推动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4] - 创新药ALK-N001基于已验证的TMEA平台设计,毒素细胞毒性更强,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候选药物 [4] - 平台首款药物莱古比星3期数据表现优于一线化疗方案,验证平台有效性 [4] 传媒 - 阿里巴巴货架电商竞争趋缓,即时零售业务短期亏损但长期增长空间明确 [4] - 阿里云国内综合实力领先,营收增速持续提升,通义模型保持技术迭代优势 [5] 电子 - 中微公司受益先进存储扩产,订单饱满,营收持续高增长,新品推出强化竞争力 [6] 非银金融 - 中国人寿资产负债匹配优秀,25Q1分红险占新单期缴比例达51.72%,转型进度领先同业 [6] - 偿付能力采用老会计准则口径,未来资产重分类后有望释放偿付能力空间 [6] 汽车 - 理想汽车核心竞争力在于管理层战略判断能力,L系列维持销量基盘,i系列首款车型i8预计月销5k+辆 [9] - 智驾VLA技术布局有望提升销量,长期可拓展至机器人等端侧领域 [9] 交运 - 圆通速递6月业务量增速领先行业(同比增长15.8%),"反内卷"政策有望引导行业价格回升 [11] 农业 - 德康农牧通过技术驱动和模式创新构建平台型商业模式,服务1800万生猪养殖户,业务可延伸至黄鸡、牛羊等细分领域 [12] 金属新材料 - 洛阳钼业钴价困境反转,铜产量超预期,收购金矿项目Cangrejos提升远期估值 [15] 北交所 - 远航精密为镍基导体材料龙头,2019-2021年市场份额超50%,产业链延伸至FPCA领域 [14] - 受益固态电池技术革新,镍基集流体在硫化物路线中稳定性优于铜箔 [16] - 下游客户包括松下、LG、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动力电池及储能需求增长驱动主业发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