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

搜索文档
开启“核能黄金时代”,美英签署多项协议,美国核能企业大举进军英国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01:35
部署多个项目,SMR成合作焦点 这批协议的核心是扩大两国合作并简化企业建设新核电站的流程,其中建设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成为焦点。 随着特朗普即将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一系列核能合作协议正在重塑大西洋两岸的能源版图。 9月15日,据媒体最新报道,美国和英国周日宣布了一系列广泛的核能合作协议,多家美国头部核能企 业将在海外建设项目。这些协议预计将在特朗普本周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正式签署,华盛顿特区的 英国大使馆在声明中确认了这一消息。 英国首相斯塔默对此表示,这些重要承诺将引领英国"走向核能的黄金时代",长期有助于降低家庭能源 账单,并在短期内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美国能源部长Chris Wright则强调,这些协议将"为美英两国的 商业准入释放巨大空间",从而加强全球能源安全与美国的能源主导地位。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17日至19日将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媒体认为,此访被视为斯塔 默政府努力与特朗普政府保持沟通、减轻特朗普政府部分政策对英国造成不利影响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美国Last Energy公司将与迪拜环球港务集团(DP World)合作,计划建立"世界上首批微型 模块化核电站之一"。 ...
Britain and US to sign nuclear power pact during Trump's visit
Reuters· 2025-09-15 00:05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ll sign a deal to work together on boosting nuclear power during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state visit this week, the British government said, helping secure invest... ...
上海:真金白银破解基础研究“不敢投”难题
科技日报· 2025-09-14 23:38
作为我国基础研究重镇,上海近年来围绕基础研究战略性布局、组织化实施和持续性投入机制等,开展 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2024年,上海市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例达11%左 右,高于全国6.91%的平均水平。但也要看的是,这一数据与国际创新型城市普遍达到的15%相比还有 一定差距。 为加快健全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引导科技领军企业发挥"出题人""阅卷人""答卷人"作用,《上海市 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日前出台。《若 干措施》面向上海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提升企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以机制和制度创新为 全国探路。 深入实施"探索者计划" 为帮助企业跨越从"想做"到"能做、敢做"的鸿沟,2021年,上海设立基础研究"探索者计划"。该计划通 过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将产业界的工程需求、工程难题转化为基础科学问题,从高校、科研院所寻求 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需求与基础研究融通。目前,"探索者计划"合作企业已从最初的2家拓展到如今的 22家,覆盖了生物医药、信息、航空、先进材料等多个领域。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是"探索者计划"的首批参与者之 ...
助力核电“粮仓”持续充盈
人民网· 2025-09-13 03:45
行业意义与战略价值 - 铀资源是核电粮仓和重要战略能源矿产 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3] - 国内天然铀需求量未来15年将增长3倍 达到目前全球天然铀总产量的一半以上[8] - 掌握先进铀矿采冶技术对建设绿色智能高效千吨级铀矿山具有重要战略意义[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自主研发国铀一号成套采铀技术 采用原地浸出采铀工艺实现颠覆性开采模式[3][4] - 创新二氧化碳和氧气地浸采铀理论与方法 使用近中性水溶液解决堵塞问题并提高本质安全度[6] - 研发数字建井工艺 将井网建造精度由米级提升至厘米级 矿山建设周期由4年缩短至1年[6] - 研发U型饱和再吸附铀富集工艺 将铀溶液浓度从每升几毫克富集至每升近百克[7] - 自主研制高吸附量国产化铀提取材料 打破国外垄断并实现重要指标超越[7] 资源开发成果 - 探获两个特大型铀矿 夯实5个大型铀矿基地资源基础[1] - 鄂尔多斯盆地成为我国铀资源最丰富基地 盘活国内数十万吨铀资源[3] - 建成国内首座单体千吨级铀矿大基地 生产能力由单体百吨级提升到单体千吨级[3][7] 工程进展与推广 -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一年内完成从开工建设到生产第一桶铀[8] - 技术正推广至内蒙古二连盆地 东北松辽盆地和新疆伊犁盆地等铀矿开发[8] - 未来技术将走出国门 推广到中亚非洲等地为世界复杂铀矿开发贡献智慧[8] 协同开采解决方案 - 提出先铀后煤时空错开科学开发方法 解决铀煤协同开采相互影响问题[7] - 研发水力帷幕地浸流场再造与地下核素迁移控制技术 扫除铀煤同采技术障碍[7] - 应用地浸采铀智能化分析控制系统 实现千里之外一键采铀一屏掌控新格局[7]
自主研发的“国铀一号”成套采铀技术让“呆矿”变“宝藏” 助力核电“粮仓”持续充盈(瞰前沿)
人民日报· 2025-09-12 21:57
核心观点 - 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重大铀矿找矿突破 探获两个特大型铀矿并夯实五个大型铀矿基地资源基础[1] - 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第一桶铀 标志着中国铀资源开发进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新阶段[1][2] - 自主研发的"国铀一号"成套采铀技术盘活国内数十万吨铀资源 使国内铀矿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2] 铀矿资源重要性 - 天然铀是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 被誉为核电"粮仓"[2] - 铀矿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前端 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2] - 掌握先进铀矿采冶技术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创新二氧化碳和氧气地浸采铀理论与方法 使用近中性水溶液解决堵塞问题并提高本质安全度[5][6] - 研发"数字建井"工艺 将井网建造精度由米级提升至厘米级 矿山建设周期由4年缩短至1年[6] - 采用高压水力定向切割技术精准控制化学试剂流向 显著提高资源回收率[6] - 研发U型饱和再吸附铀富集工艺 将铀溶液浓度从每升几毫克富集至每升近百克[6] - 自主研制高吸附量国产化铀提取材料 打破国外垄断并实现重要指标超越[6] - 提出"先铀后煤 时空错开"科学开发方法 研发水力帷幕地浸流场再造与核素迁移控制技术[6] 产能提升与工程进展 - 铀矿山生产能力由单体百吨级提升到单体千吨级[6] -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2022年7月开工 仅一年时间成功生产第一桶铀[7] - 该工程产能规模大、建设标准高、技术先进 提升中国天然铀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7] 资源开发现状 - 铀资源勘查重心由南方硬岩转向北方砂岩 鄂尔多斯盆地已成为中国铀资源最丰富基地[2] - 北方盆地发现和落实一批超大型、特大型和大型铀矿床[2] - 鄂尔多斯盆地矿体地质条件复杂 存在矿体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差、矿层与煤层叠置等特点[2]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15年国内天然铀需求量将增长3倍 达到目前全球天然铀总产量的一半以上[7] - "国铀一号"技术正推广至内蒙古二连盆地、东北松辽盆地和新疆伊犁盆地等铀矿资源开发[7] - 技术将支撑建成新一批天然铀生产基地 实现中国天然铀产能大幅增长[7] - 未来技术将走出国门 推广到中亚、非洲等地[7] 核电发展背景 - 中国核电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一[7] -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8] - 为实现"双碳"目标 未来中国需要4亿至5亿千瓦发电装机规模作为能源补充[8] - 核电在全生命周期单位碳排放量中极低 具有高效、稳定特征[8] - "华龙一号"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达100亿千瓦时 相当于每年等效减排二氧化碳800多万吨[8]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
新华社· 2025-09-12 15:31
立法框架与目标 - 为保障原子能研究、开发与和平利用,推进科技进步和产业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而制定本法 [1][3] -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的原子能研究、开发和利用活动 [3] -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 [5] 管理监督体系 - 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管理和监督 [6]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活动的支持与监督 [6] - 对原子能活动在科学技术奖励、产业发展、财政、税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6] 科研与技术开发 - 国家加强原子能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 [12] - 鼓励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14] - 制定并实施原子能科研与技术开发专项规划,提升核燃料循环、核反应堆等领域技术水平 [15] -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示范应用 [16] - 推动建立与原子能发展相适应的设备研制生产体系 [18] 核燃料循环体系 - 国家建立完整核燃料循环体系,实行乏燃料循环利用和放射性废物妥善处理 [19] - 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核燃料循环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 [20] - 核燃料循环设施建设项目由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审批或核准 [21] - 加强铀(钍)矿勘查,实行保护性开发 [22] - 经批准单位方可从事核燃料生产经营活动 [23] - 建立健全乏燃料贮存、运输和后处理管理制度 [24] - 允许核燃料循环产业相关企业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26] 核能应用发展 - 国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规范和促进核反应堆综合利用 [27] - 鼓励和支持先进核反应堆应用 [28] -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核电管理,组织编制国家核电发展规划 [28] - 支持核反应堆在动力、供热、海水淡化、制氢等多领域应用 [29] - 核设施营运单位需预提退役费用和放射性废物处置费用 [31] 核技术应用 - 支持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应用 [32] - 国务院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加强核技术应用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33] - 制定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鼓励先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34] - 对放射源、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 [35] - 建立核技术应用废旧放射源回收制度 [37] 安全监督管理 - 原子能活动必须遵循确保安全的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等原则 [38] - 建立符合受控热核聚变特点的监督管理制度 [39] - 建立健全核安保制度,防范核恐怖主义行为 [41] - 对核材料实行严格管制,建立国家核材料衡算与控制系统 [43] - 加强放射性物品运输通道及装备体系建设 [44] - 设立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实行分级管理和应急准备金制度 [45] 进出口管理 - 加强原子能领域进出口管理,履行国际义务,保证物项和平用途 [47] - 对核及核两用物项出口实行严格许可制度 [48] - 严格限制核扩散敏感物项出口,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开发 [49] - 核进口单位需严格执行进口规定,履行承诺义务 [50] - 禁止放射性废物和污染物品输入或经境内转移 [52] 法律责任与实施 - 对违规审批、未依法公开信息、未征求公众意见等行为给予处分 [53] - 未经批准从事核燃料生产经营活动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54] - 未开展安全保卫工作将责令整改并处以罚款 [55] - 未履行核进口承诺义务将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56] - 建立核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57] - 本法自2026年1月15日起施行 [39]
减少对美依赖 加拿大宣布首批重点基建项目
新华社· 2025-09-12 07:46
项目投资规模 - 加拿大政府宣布首批五个重点基础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超过600亿加元(约合430亿美元)[1][1] 项目领域分布 - 液化天然气领域涉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液化天然气厂二期工程[1] - 核能领域包括安大略省达林顿核电厂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建设项目[1] - 港口基建涵盖蒙特利尔港口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1] - 关键矿产开发涉及萨斯喀彻温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两个项目[1] - 未来发展规划包含多伦多市至魁北克市高速铁路项目[1] 政策支持机制 - 加拿大政府于今年8月成立重点项目办公室以简化监管评估和融资支持[1] - 相关项目审批时间将压缩至两年内[1] 经济背景动因 - 美国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导致加拿大经济受冲击[1] - 加拿大今年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萎缩1.6% 为七个季度以来首次下降[1] - 8月失业率达7.1% 创2016年以来非疫情期间最高水平[1] 战略目标导向 - 加拿大需要通过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振兴经济[1] - 政策目标包括提高生产率和减少对美国的依赖[1]
BofA Raises BWX Technologies (BWXT)’s Price Target
Yahoo Finance· 2025-09-12 07:42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是核部件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 拥有政府运营和商业运营两大业务板块 [3] - 政府运营板块为美国海军核推进计划制造海军核反应堆和燃料 [3] - 商业运营板块设计制造商业核蒸汽发生器 热交换器 压力容器 反应堆部件及其他辅助设备 包括乏核燃料储存容器 [3] - 公司主要在美国 加拿大及其他国家销售 政府运营贡献大部分收入 [3] - 公司被列为最佳太空股之一 [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美国银行维持对公司股票的买入评级 [1] - 美国银行将目标价从155美元上调至220美元 上调幅度达42% [1] - 评级调整发生于8月13日 [1] 竞争优势与行业前景 - 公司在军事和太空核能部署领域具有独特定位 [1] - 公司海军核能部门仍处于高需求状态 [1] - 公司被列入当前最值得购买的10大太空探索股票 [1]
全球核能巨头的一纸危言,猛然敲醒整个西方
虎嗅· 2025-09-12 05:36
全球核能格局转变 - 当前全球核电新增产能主要由中国与俄罗斯掌握 欧美正重启核能以挣脱"核能去西方化"趋势 [1]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全球核电产量创新高 12座新核电机组中10座位于亚洲 7座由俄罗斯建造 [5] - 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越法国跃居全球第二 仅次于美国 [5]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发展 - SMR成为全球技术竞赛焦点 吸引谷歌 微软 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布局 [2] - 全球68种SMR设计正积极研发 但整体经济竞争力未证实 成本约130美元/兆瓦时 高于大型核电的75-110美元/兆瓦时 [32] - 韩国加快SMR战略推进 计划2026年投入运行"玲龙一号" 拓展供热 水处理等多元应用 [14][29] 中国核能崛起 - 截至2025年初中国拥有57座运行反应堆 26座在建 总装机容量达55.278GW [14] - 新一轮11座反应堆项目总投资控制在280亿欧元以内 建设周期缩至56个月以内 [14] - 计划至2035年将核装机提升至150-200GW 接近三倍增长 [14] 俄罗斯核能出口主导 - 俄罗斯在全球铀转化和浓缩市场份额分别达38%与46% 为欧美主要核燃料供应方 [16] - 全球20座在建海外核电机组中约七成由俄方承建 [16] - 采用打包服务 一体融资的"交钥匙"总包模式 降低东道国门槛 [17] 韩国核能出口突破 - 韩国财团中标捷克杜科瓦尼核电站新机组 合同金额170亿美元 击败法国EDF和美国西屋 [20] - 阿联酋240亿美元订单中四座APR-1400反应堆全部按期完工 无重大超支 [24] - 与美国西屋达成知识产权协议 获得捷克项目推进的法律清晰性但退出荷兰 瑞典等市场 [27][28] 美国核能战略调整 - 提出到2050年将核电装机容量扩大三倍目标 [53] - 推动监管改革 要求新建项目许可周期限定为18个月 并引入SMR快速通道 [57] - 计划2026年前建成3座试验反应堆 在军用基地部署4座电站服务数据中心与国防设施 [59] 欧洲核能发展挑战 - 欧盟核能占比近24% 为第一大电力来源 但政策协同缺失 融资机制缺位 [39][1] - 法国计划建设六台EPR2反应堆 但工业技能短缺成为重建最大障碍 [46][47] - 到2050年仅核电延寿与新建就需2410亿欧元 资金不足制约发展 [45] 科技巨头核能布局 - 微软投资16亿美元重启三哩岛核电站1号机组 谷歌签署协议购买Kairos Power开发的SMR电力 [72] - 科技行业推动电力需求激增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投资近700亿美元 增长16% [74] - 人工智能可能占2030年全球电力需求3%-4% 谷歌人工智能已占其能源消费10%~15% 约2.3TWh/年 [75] 核能成本竞争力 - 通过增容改造美国现有核电成本下降近30% [63] - 安大略电力公司SMR项目首单元电价约14.9美分/kWh 与风能 太阳能加储能方案的13.5至18.4美分相当 [80] - 美国目标将大型核反应堆发电成本降至60美元/MWh 中国建设周期约70个月 [80]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已在上海闵行区成立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4:36
9月11日,在中国核电上市十周年暨核能产业链协同交流会上,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副所 长张龙表示,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已在上海闵行区成立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正加速推进聚变事业工 程化、商业化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