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线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深交所最新监管动态!收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等六个典型会计案例
梧桐树下V· 2025-04-10 09:09
知识产权授权许可业务收入确认 - 技术转让收入确认应采用时点法而非时段法 因客户从已成型技术秘密中获得的利益不受公司后续研发活动影响 且合同明确约定后续改进成果不包含在授权范围内[4][5] - 收入确认时点需区分首付款与产量挂钩款项 首付款120万元在交付技术资料后确认 基于产量的80万元封顶款项在客户实际制种产出时确认[5] - 网络课程收入需与软件维护服务合并为单项履约义务 因客户无法脱离平台单独使用课程 且平台维护对课程使用有重大影响 应采用时段法确认收入[9][10] - 药品专利授权采用"一次性授权、分阶段收款"模式 若技术成熟且无重大后续研发活动 应采用时点法确认收入 收入确认时点需评估客户实际获利能力与上市审批障碍[11][13][14] 长期股权投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抵销 - 联营企业顺流交易未实现损益超出长投账面价值时 差额部分应确认为递延收益而非账外备查 以符合会计准则全额抵销原则[17][19][20] - 子公司转为联营企业时 合并报表视同全部股权处置 原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200万元随股权转让全部实现 无需继续抵销[21][22][23] - 联营企业转为子公司时 合并报表需对原20%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原抵销的160万元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转为已实现收益计入当期投资收益[24][26][27] - 跨越会计界限的股权变动(控制↔重大影响)均需重新计量公允价值 原未实现损益视为全部实现 合并层面不再抵销[28][29] 会计准则核心条款应用 - 时段法确认知识产权收入需同时满足三条件:合同要求重大影响活动、活动对客户产生利害影响、活动不导致商品转让[7][8] - 可变对价特许权使用费应在客户实际销售/使用与企业履约孰晚时点确认 例外情形为特许权使用费主导合同价值[8] - 可明确区分商品的判断需同时满足客户单独受益性与合同承诺可分离性 网络课程与软件服务的整合产出属于不可区分组合[10][11] - 控制权转移迹象包括法定所有权转移、实物占有、风险报酬转移等 影视剧母带交付不必然确认收入需结合播放限制条款[15][16]
「七天AI速成班」,盯上了我妈的养老金
36氪· 2025-04-09 11:03
AI培训骗局瞄准银发族 - AI"暴富"营销通过"七天AI速成班月入过万""不出镜月赚16万"等话术吸引老年人付费学习 大量老年人被引导交费学习AI课程 幻想开启副业[3][4] - 培训机构利用"仅剩3个名额"等饥饿营销手段 通过群发"身体健康"等问候营造信任感 使老年人掉入"银色"陷阱[5] - 课程内容被包装为"0基础速成""包教包会""创业增收"的固定套路 实际教授的是基础自媒体知识 却制造通过AI轻松变现的幻想[9][10][11] 培训机构操作手法 - 教育机构通过展示萌娃视频提供情感慰藉 在评论区留下销售联系方式 "985博士"等高知账号被批量复制 专门面向老年人推销课程[8] - 讲师进行过度自我包装 如自称"AI公司创始人""00后创业者"等 宣称月入六位数 实际课程内容掺水 资质存疑[14] - 采用"免费教学-案例洗脑-引导收费"的标准流程 通过收益截图、学员案例为收费铺垫 付费后出现内容掺水、售后失联等问题[14][15] 数字人视频产业链 - 数字人视频制作成本极低 电商平台报价每条视频仅2.98元 却可通过引流卖课获得高额回报 单次2000元培训费可覆盖600条视频成本[20][21] - 视频号成为主要投放平台 因中老年用户占比高 内容集中在养生、情感等垂直领域 通过简单制作即可获得高转化[19][21] - 产业链已形成完整流水线 从文案生成、数字人制作到选品分佣均可快速完成 最快3分钟产出成品视频[21] 行业现状与受害者情况 - 黑猫平台显示AI课程相关投诉达4168条 主要涉及虚假宣传、课程取消、退款困难等问题 维权难度大[16] - 典型案例包括老年人支付7500元学费及2000元设备费 但承诺的音频录制返现实为虚拟货币 无法提现[13][14] - 部分机构要求学员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并签订分成合同 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15]
新东方-S:留学业务增长承压,K12表现稳健-20250331
交银国际· 2025-03-31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留学业务增长承压,K12表现稳健,调整2025财年3季度收入/利润预期,预计非甄选业务收入同比增22%,调整后运营利润率同比降约2.5个百分点,主要因留学相关业务增速低于预期及文旅投入 [2] - 预计2025财年非甄选业务收入增速25%/经营利润率11.5%,非学科保持快速增长拉动新业务增速,留学相关业务持续承压 [2] - 未来公司将增加青少年留学业务资源配置,随着降本增效举措效果显现及文旅业务减亏,长期利润率仍有提升空间 [2] - 对应2026年2月止12个月20倍市盈率,调整目标价至46港元/64美元(EDU US),公司现金流充沛,虽业务需调整,但品牌力及规模仍领先行业,现价对应2025/26日历年市盈率15/12倍,估值吸引,维持买入 [2] 各部分总结 盈利预测变动 | 年份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 留学咨询/备考(百万美元) | 高中(百万美元) | 新业务(百万美元) | 毛利(百万美元) | 毛利率 | 调整经营利润(百万美元) | 调整经营利润率 | 经调整净利润(百万美元) | 调整后净利润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Y25E | 4,902(-0.9%) | 1,182(1.2%) | 1,295(0.8%) | 1,268(-1.8%) | 2,663(0.0%) | 54.3%(+0.5ppt) | 503(0.8%) | 10.3%(+0.2ppt) | 474(-1.4%) | 9.7%(0.0ppt) | | FY26E | 5,670(-2.2%) | 1,264(-0.5%) | 1,494(0.0%) | 1,592(-5.5%) | 3,147(0.6%) | 55.5%(+1.6ppt) | 656(2.0%) | 11.6%(+0.5ppt) | 519(-12.5%) | 9.2%(-1.1ppt) | | FY27E | 6,420(-3.9%) | 1,359(-2.1%) | 1,685(-0.1%) | 1,904(-9.0%) | 3,612(-0.5%) | 56.3%(+2.0ppt) | 771(-4.7%) | 12.0%(-0.1ppt) | 620(-16.2%) | 9.7%(-1.4ppt) | [3] 2025财年3季度业绩预览 - 微调此前收入增速预期,预计3季度总收入同比增1.4%至12.2亿美元,对比市场预期Visible Alpha +2%/彭博+3% [7] - 非甄选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22%,主要因留学备考和咨询业务增速低于预期;估算非甄选业务调整后运营利润1.3亿美元,对应利润率12.5%,受留学相关调整及文旅投入影响同比降约2.5个百分点 [7] - 预计截止季度末教学点环比增约6%,符合此前2025财年扩张20 - 25%的预期 [7] 财务数据 损益表(百万元美元) | 年份 | 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毛利 | 销售及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 经营利润 | Non - GAAP标准下的经营利润 | 财务成本净额 | 其他非经营净收入/费用 | 税前利润 | 税费 | 净利润 | Non - GAAP标准的净利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 | 2,998 | (1,409) | 1,588 | (445) | (954) | 190 | 280 | 85 | 33 | 309 | (66) | 177 | 259 | | 2024 | 4,314 | (2,051) | 2,263 | (661) | (1,252) | 350 | 473 | 123 | 20 | 494 | (110) | 384 | 381 | | 2025E | 4,902 | (2,239) | 2,663 | (796) | (1,405) | 463 | 503 | 140 | (17) | 586 | (143) | 442 | 474 | | 2026E | 5,670 | (2,522) | 3,147 | (909) | (1,707) | 532 | 656 | 162 | (38) | 656 | (157) | 498 | 519 | | 2027E | 6,420 | (2,808) | 3,612 | (1,012) | (1,970) | 630 | 771 | 183 | (59) | 754 | (181) | 573 | 620 | [12] 资产负债简表(百万元美元) | 年份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有价证券 | 应收账款及票据 | 存货 | 其他流动资产 | 总流动资产 | 投资物业 | 物业、厂房及设备 | 无形资产 | 其他长期资产 | 总长期资产 | 总资产 | 应付账款 | 其他短期负债 | 总流动负债 | 长期贷款 | 长期应付账款 | 其他长期负债 | 总长期负债 | 总负债 | 股东权益 | 非控股权益 | 总权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 | 1,805 | 1,478 | 33 | 53 | 1,045 | 4,414 | 400 | 360 | 131 | 1,089 | 1,979 | 6,392 | 913 | 1,338 | 2,251 | 0 | 288 | 39 | 327 | 2,578 | 3,604 | 210 | 3,815 | | 2024 | 1,589 | 2,066 | 30 | 93 | 1,612 | 5,389 | 356 | 508 | 123 | 1,156 | 2,143 | 7,532 | 1,220 | 1,781 | 3,001 | 0 | 448 | 34 | 482 | 3,483 | 3,776 | 273 | 4,049 | | 2025E | 1,930 | 2,169 | 43 | 63 | 1,863 | 6,069 | 374 | 770 | 101 | 1,009 | 2,253 | 8,322 | 1,122 | 2,023 | 3,145 | 0 | 448 | 36 | 484 | 3,630 | 4,419 | 273 | 4,693 | | 2026E | 2,966 | 2,277 | 52 | 81 | 2,150 | 7,526 | 392 | 909 | 96 | 1,036 | 2,433 | 9,959 | 1,734 | 2,340 | 4,075 | 0 | 448 | 40 | 488 | 4,562 | 5,124 | 273 | 5,397 | | 2027E | 3,550 | 2,391 | 56 | 80 | 2,113 | 8,190 | 412 | 991 | 92 | 1,063 | 2,557 | 10,747 | 1,410 | 2,650 | 4,060 | 0 | 448 | 43 | 491 | 4,551 | 5,923 | 273 | 6,196 | [12]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美元) | 年份 | 税前利润 | 折旧及摊销 | 营运资本变动 | 税费 | 其他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资本开支 | 投资活动 | 其他投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负债净变动 | 权益净变动 | 股息 | 其他融资活动现金流 | 融资活动现金流 | 汇率收益/损失 | 年初现金 | 年末现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 | 301 | 125 | 538 | 66 | (59) | 971 | (143) | (690) | 796 | (37) | 0 | (181) | 0 | (66) | (247) | (76) | 1,195 | 1,805 | | 2024 | 435 | 107 | 519 | 110 | (47) | 1,123 | (249) | (121) | (783) | (1,154) | 0 | (76) | 0 | (85) | (160) | (25) | 1,805 | 1,589 | | 2025E | 590 | 318 | 172 | 143 | (246) | 977 | (490) | (127) | 6 | (611) | 0 | 0 | 0 | 0 | 0 | (25) | 1,589 | 1,930 | | 2026E | 676 | 372 | 683 | 157 | (190) | 1,698 | (510) | (133) | 6 | (637) | 0 | 0 | 0 | 0 | 0 | (25) | 1,930 | 2,966 | | 2027E | 774 | 432 | 90 | 181 | (221) | 1,256 | (514) | (140) | 7 | (647) | 0 | 0 | 0 | 0 | 0 | (25) | 2,966 | 3,550 | [13] 财务比率 | 年份 | 核心每股收益(美元) |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美元) | Non - GAAP标准下的每股收益(美元) | 每股账面值(美元) | 毛利率(%) | EBITDA利润率(%) | EBIT利润率(%) | 净利率(%) | 毛利率(%) - Non - GAAP标准 | EBITDA利润率(%) - Non - GAAP标准 | 经营利润率(%) - Non - GAAP标准 | 净利率(%) - Non - GAAP标准 | ROA(%) | ROE(%) | ROIC(%) | 流动比率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 | 0.106 | 0.105 | 0.154 | 2.138 | 53.0 | 10.5 | 6.3 | 5.9 | 53.0 | 13.5 | 9.3 | 8.6 | 4.2 | 6.8 | 5.8 | 2.0 | 10.4 | 3.2 | 11.9 | | 2024 | 0.232 | 0.230 | 0.228 | 2.264 | 52.5 | 10.6 | 8.1 | 8.9 | 52.5 | 13.4 | 11.0 | 8.8 | 5.5 | 9.7 | 9.1 | 1.8 | 10.4 | 3.2 | 11.9 | | 2025E | 0.270 | 0.269 | 0.288 | 2.682 | 54.3 | 15.9 | 9.4 | 9.0 | 54.3 | 16.8 | 10.3 | 9.7 | 6.0 | 10.8 | 8.1 | 1.9 | 10.4 | 3.2 | 11.9 | | 2026E | 0.308 | 0.306 | 0.319 | 3.147 | 55.5 | 15.9 | 9.4 | 8.8 | 55.5 | 18.1 | 11.6 | 9.2 | 5.7 | 10.3 | 9.2 | 1.8 | 10.4 | 3.2 | 11.9 | | 2027E | 0.354 | 0.352 | 0.381 | 3.637 | 56.3 | 16.5 | 9.8 | 8.9 | 56.3 | 18.7 | 12.0 | 9.7 | 6.0 | 10.7 | 9.5 | 2.0 | 10.4 | 3.2 | 11.9 | [13]
“中老年”也想靠AI赚钱
投中网· 2025-03-26 06:47
AI培训市场现状 - AI培训课程精准围猎老年人群体,通过"副业暴富"概念吸引中老年用户,课程价格从原价1.34万跳水至980元试学价[10]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与"AI课程"相关投诉达4062条,主要涉及虚假宣传、未兑现收益承诺及拒绝退款等问题[8] - 典型机构如北京祥风启航科技,成立仅3个月即推出AI课程,注册资本100万但课程内容被指抄袭网络免费资源[9][10] 课程运营模式 - 采用"洗脑三件套"策略:伪造学员收益截图、制造限时优惠焦虑、包装讲师为"六边形战士"专家形象[9] - 课程设计存在明显注水,21节课中重复内容占比高,实操环节仅教老年人使用免费App套模板[9] - 通过情感陪伴建立信任,设置专属班主任24小时跟进,售后持续推销豆包、GPT等延伸课程[6][9] 目标群体行为特征 - 老年人将AI学习视为社交货币,形成"趣缘群体"相互督促,课程完成率与复购率高于年轻人预期[13] - 课程满足老年人"被时代需要"的情感需求,部分用户明知内容浅显仍坚持学习,认为系统化教学有必要[6][13] - 政府政策推动下,正规老年大学开设AI课程价格更优(如广州DeepSeek班350元/期),但市场仍被投机机构主导[15] 行业乱象与深层原因 - 资质造假问题突出,新成立公司通过增加"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等经营范围快速切入市场[9] - 教学内容同质化严重,机构将Sora、Deepseek等热点概念轮番包装,核心内容仍为基础操作教学[16] - 真实需求未被满足,老年人数字鸿沟导致其更依赖情感化营销,机构利用该特点将技术培训异化为焦虑变现工具[12][17]
AI下乡,收割「中老年韭菜」
36氪· 2025-03-26 00:07
AI培训行业乱象 - AI培训机构针对老年人群体推出高价课程,如7天入门课程收费980元,但内容仅为年轻人5分钟可掌握的入门知识[4][5] - 课程营销采用"洗脑三件套":伪造学员收益截图、制造紧迫感、价格跳水策略,如原价1.34万课程最终降至980元[14] - 机构讲师简历造假现象普遍,如虚构"累计授课学员30000+,好评率99%"等数据,公司成立仅一年却宣称多年经验[13] - 课程内容大量抄袭网络免费资源,如1999元《AI短视频变现宝典》与博主半年前免费视频内容高度雷同[15] 培训机构运营模式 - 新成立公司快速切入市场,如北京祥风启航科技2024年3月成立,注册资本100万,业务范围涵盖AI软件开发与教育咨询[11] - 采用标准化运营流程:专属班主任跟进、固定话术模板、社群监督学习,如自动发送欢迎语并强调开营时间[11] - 课程设计注重形式而非内容,21节课表通过重复内容填充,如《账号定位》与《账号实操3》实质内容相同[13] - 拓展多元化变现渠道,除AI课程外还涉足情感思维账号运营、保健品带货等业务[18] 老年教育市场需求 - 老年人存在真实AI学习需求,如广州老年干部大学开设DeepSeek班,16次课收费350元,计划招生60人[21] - 政府政策支持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2020年国务院发文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20] - 老年人学习动机复杂,包含补贴家用、社交需求、存在感获取等多重因素[18][26] - 学习效果与年轻人存在显著差距,年轻人37秒完成的操作老年人需数小时[25] 行业监管缺失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AI课程相关投诉达4062条,主要问题为虚假宣传(50%)、未兑现收益承诺、拒绝退款等[10] - 培训机构普遍存在资质造假问题,如无正规培训资质却开展教学活动[20] - 课程结束后服务缺失现象严重,讲师团队集体失联成为常见投诉点[20] - 行业缺乏统一标准,教学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大量注水课程[24]
浅探量子之歌商业路径:从卖课卖保健品再并购潮玩的核心逻辑
36氪· 2025-03-25 09:34
浅探量子之歌商业路径:从卖课卖保健品再并购潮玩的核心逻辑 在线教育平台,也开始卖潮玩了。 3月24,量子之歌宣布对深圳熠起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etsvan")达成并购投资合作。由于此笔交易创下2025年中国潮玩行业在一级市场的最高融资 纪录,因此受到不小关注。 说到量子之歌,算是激进营销策略下吃到流量红利的典型代表,旗下拥有财商培训-启牛学堂、短视频培训-讲真学堂、中老年兴趣培训-千尺学堂等在线平 台。 流量红利之下,2023年1月25日,成立不到四年的量子之歌,成功登陆美国奈斯达克上市。 不过,翻开近年来量子之歌财报,随着流量红利的消退,企业的转型危机也如影随形。 据最新财报,2025财年二季报显示,量子之歌营收约为人民币7.27亿元,同比减少25.9%,环比减少10.3%。 市场对其价值评估,也反映在股价上,从发行价12.50美元/股,一路跌至目前不到3美元/股。 在传出并购Letsvan之前,量子之歌其实已经开始涉足中老年保健品、游学等业务;如今再布局潮玩,可见其转型心切。 与此同时,这些业务有着诸多共同点,都是毛利极高的产品,都需要巨额营销驱动,更为重要的,都是对"人性"的洞察。 营销驱动,主打 ...
销售额破500万,吴彦祖的明星IP路跑通了?
36氪· 2025-03-19 00:07
文章核心观点 - 吴彦祖英语课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创造明星卖课佳绩,其成功得益于跨界特殊性、合理定价、精细化运营及合适的合作伙伴,同时他集合商业广告、定制综艺和知识付费挖掘自身商业价值,为明星IP转化提供了范例 [8][19][23] 吴彦祖卖课情况 - 2月底《吴彦祖带你学口语》课程在高途App和雅识App上线,首发价398元,含84节课程,每节8 - 10分钟,主打“碎片化学习 + 明星教学”模式 [2] - 吴彦祖在抖音开设“吴彦祖教英语”账号宣传课程,获140多万粉丝,5条视频获近125万点赞,课程上线2天销售额突破200万元,上线5天突破500万元 [3] 吴彦祖卖课成功原因 - 吴彦祖解释教英语初心是促进文化交流,且自身美籍华裔、母语英语、好莱坞工作多年有教学优势 [7] - 跨界混搭使英语课备受瞩目,目前销售额超500万元,远超王力宏音乐课等成绩 [8] - 课程定价398元,平均每课时不到5元,价格合理叠加明星光环促进销售 [9] - 负面舆论体现消费者将其当知识付费而非单纯饭圈行为,心态转变是成功原因之一 [10][11] 明星卖课运营差异 - 卖课当成粉丝经济还是知识付费做是成败根本差别,关键在于运营实操 [13] - 王力宏课程开发投入高,但卖课走粉丝经济老路,直播流量高转化少 [14] - 吴彦祖新开设垂直账号筛选人群,为转化变现打基础 [16] - 吴彦祖不亲自直播,授权其他账号直播变现,带来持久精确转化 [18] - 吴彦祖与高途合作,高途有教育及直播短视频经验,利于卖课 [19] 吴彦祖抖音运营及商业价值挖掘 - 吴彦祖运营抖音账号10个月,短视频具“网感”,前4条视频获赞近2000万 [21] - 截至发稿,吴彦祖抖音52条视频总获赞近5000万,粉丝从300万涨至700万,获抖音官方支持 [22] - 吴彦祖通过内容运营获定制综艺offer,与奥迪和三角洲行动合作广告增加收入 [22] - 多数明星入驻抖音或停更,直播电商与本职冲突,吴彦祖集合多种形式挖掘商业价值提供范例 [23]
吴彦祖也缺钱了吗?
投中网· 2025-03-18 13:45
明星跨界教育行业 - 演员吴彦祖以"英语老师"身份入驻视频平台,推出398元84节英语口语课程,但实际每节课仅出现几分钟,引发消费者对"含祖量"过低的吐槽[6][7] - 课程由高途集团与雅识教育联合开发,吴彦祖间接持有雅识教育股份,既是代言人也是幕后老板,享受销售分成与股权增值双重收益[7][15] - 明星跨界教育本质是注意力套利,利用文化资本置换商业资本,对冲职业周期风险,如周杰伦教钢琴、刘涛带货成人培训等案例[10][11] 课程运营与市场表现 - 课程主打"场景化教学"标签,通过三条情景化视频迅速涨粉65万,话题阅读量破亿,5天销售额超500万元,预估年收入或超亿元[14] - 采用轻资产模式:吴彦祖负责5分钟情景示范,知识点由助教讲解,AI学伴提供语音陪练,实现成本控制与效益最大化[15] - 价格定位策略:平均每节课不足5元,远低于新东方等行业头部机构收费,主要吸引31-40岁粉丝群体[14][16] 高途教育财务与战略 - 高途教育2024年营收45.54亿元(同比增长53.8%),但亏损扩大至10.49亿元,已连续6季度亏损[19][21] - 吴彦祖课程推动高途股价20天内最高涨幅超50%,市值一度突破10亿美元,但公司仍面临转型压力[7][25][28] - 战略方向:计划将AI教学占比从20%提升至80%,拓展成人教育市场以打破K12标签,但技术成熟度仍是瓶颈[31][32] 行业模式与争议 - "明星+AI"模式引发教育泛娱乐化争议,被指挤压师资与教研投入,可能损害行业信誉[28][36][37] - 行业需平衡流量与教学质量,过度依赖明星效应可能导致技术研发和课程内容投入不足[38][40] - 短期看模式能带来股价上涨和现金流,但长期需解决"从追星到学习效果"的转化问题[35][36]
中国出海2.0:“新航海时代”大破局
远川研究所· 2025-03-18 12:4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出海进入2.0时代,从“Made in China”转向“中国方案”全球化落地,通过技术、本地化与生态三重突破,在政策赋能下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化未来 [3][5][17] 重新定义全球化的 “中国范式” - 出海2.0核心是“中国方案”全球化落地,是企业发展和中国转型的必然选择 [5] - 出海2.0要求企业从产品出口转向技术、标准和文化输出,源于中国多领域进展和独特优势 [5] - 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以技术打破欧美垄断,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5] 技术、本地化与生态的三重突破 - 传音深入调研非洲用户需求,以特色功能和本土化运营策略占据市场,形成完整产业链 [7] - 泡泡玛特以IP为核心,4年成为全球领先潮流文化娱乐集团,开设众多线下门店和机器人商店 [8] - 阿里巴巴国际站用AI帮助中小企业参与30万亿美元全球贸易市场,推出全流程AI推动外贸AI化 [9] - 科大讯飞以技术优势构建教育生态,推广中国在线教育模式至非洲20多国 [9] - 中国企业出海2.0靠技术构建护城河、本地化打破文化隔阂、生态整合延伸价值链 [10] 开放创新 赋能出海 “加速度” - 临港新片区首届中资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大会是技术与生态总结及政策与实践对话场域 [12] - 临港新片区5年形成70个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案例,四大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1% [12] - 临港新片区累计签约超570个前沿产业项目,投资额超6200亿元,引进人才约10万人 [12] - 临港新片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线下办事大厅挂牌运营,集聚287家专业服务机构 [13] - 平台运行半年接待企业咨询超500次,开展活动15场吸引超2000家企业参会 [14] - 临港新片区“走出去”平台为企业出海提供一站式赋能,推动高质量全球化布局 [15] 向海而生,文明对话的新起点 - 中国出海2.0是技术、规则与文明的全球对话,目标是构建包容性全球化未来 [17]
卖课被嘲,吴彦祖很缺钱吗
盐财经· 2025-03-15 10:35
文章核心观点 明星跨界教育行业引发关注,吴彦祖英语课背后是资本运作,虽带来短期流量和股价上涨,但教育需回归教学质量本质,否则难以留住真正想学英语的人 [3][29][31] 明星跨界教育现象 - 明星跨界风从餐饮、服装业吹到教育界,吴彦祖以“英语老师”身份入驻视频平台卖课 [1] - 吴彦祖用文化资本置换教育赛道商业资本,实现个人IP多元化,对冲演员职业生涯周期风险 [9] - 周杰伦、刘涛、张继科等名人也扎堆教育赛道,多在熟悉领域做延伸 [9] 吴彦祖英语课程情况 - 课程宣传“吴彦祖主讲”,实际其为“主理人”,仅进行短暂“剧情导学”,“阿祖AI陪练自由对话”程式化、机械感明显,“含祖量”低遭消费者吐槽 [1][2][3] - “吴彦祖教英语”账号初期靠三条情景化视频涨粉65万,话题阅读量破亿,课程定价398元共84节,平均每节不足5元,3月3 - 9日5天销售额超500万元,预估年收入或超亿元 [11] - 吴彦祖通过控股公司“雅识教育”间接持股课程,享受销售分成与股权增值双重收益 [12] 高途教育情况 - 高途教育与雅识教育联合开发课程,近20天内股价暴涨,市值一度突破10亿美元,但此前连亏6季度,2024年亏损10.49亿元 [3][4] - 高途教育业务转型不顺利,直播带货业务遇冷,线下扩张面临成本高、市场环境复杂、竞争激烈等挑战 [19][20] - 高途教育预计2025年经营亏损将较2024年大幅减少,股价上涨除课程推动外,其在AI教育领域的布局也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22] - 高途希望通过吴彦祖课程拓展成人教育市场,打破K12教培的固有标签 [25] 行业问题与挑战 - 明星与教育机构合作的商业模式初登场受关注,但模仿者增多流量效应会打折,若无法实现“从追星到学习效果”的转化,实验可能止步于资本市场的短暂狂欢 [27][29] - “明星示范 + AI陪练”模式存在吴彦祖出镜时间短且非专业、AI功能仅支持基础语音交互无纠错能力等问题,盲目效仿“轻内容、重营销”策略会损害行业信誉 [29][30] - 教育需回归“效果为王”本质,明星效应带来短期流量,无教学质量支撑用户会流失,课程质量不达标会反噬明星与平台口碑 [31] - 高途累计投诉达6674条,集中在“虚假宣传”“退费难”,过度依赖明星效应可能导致技术研发和课程内容建设投入不足,影响长期竞争力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