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甘肃庆城县 多维发力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招商引资机制创新 - 组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办公室,优化4条重点招商产业链,构建"1+N"全域招商联动体系 [1] - 建立县级领导带头招商机制,整合102个招商责任单位力量,推动招商责任全域覆盖 [1] - 创新构建"四张清单+三项机制"全链条管理体系,精准分类管理招商项目 [2] 招商项目储备与资源整合 - 围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文旅康养、数字经济等领域论证储备67个招商项目,总投资246亿元 [1] - 梳理可盘活资产127处、可利用土地2963亩,优化完善"两图两清单" [1] - 17个重点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包括天知百草中药生物技术研发与生产、北仓商贸城等项目 [2] 招商培训与对接活动 - 制定招商引资培训计划,组织学习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已开展10场培训 [2] - "走出去"26次对接企业132家,"请进来"68次对接企业196家 [2] - 组织专人梳理石油石化产业相关企业160家,赴多地实地考察对接 [2] 宣传推广与精准招商 - 创新制作各类招商宣传资料,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精准推送 [1] - 立足县域优势资源和产业导向,确保招商方向更明确、资源对接更高效 [1]
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股票(证券简称:西子洁能 证券代码:002534)连续三个交易日(2025年7月21日、7月22日、7月23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2] 公司关注及核实情况 - 公司核查后未发现公共传媒报道可能影响股价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3] - 前期披露信息无需更正或补充,经营环境及预计未来均无重大变化 [3]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或筹划阶段事项 [3] - 控股股东西子电梯集团、股东金润(香港)及实际控制人王水福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 [3] - 公司不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规定的情形 [4] 应披露信息说明 - 公司确认无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相关筹划、商谈等 [5] - 董事会未获悉需披露且可能影响股价的信息,前期披露信息无需修正 [5] 业绩披露安排 - 公司已于2025年7月11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无修正计划,拟于8月26日披露半年度报告 [6]
证券代码:002097 证券简称:山河智能 公告编号:2025-036
股票交易异常情况 - 山河智能股票在2025年7月22日和23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2] 公司关注与核实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3] - 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无需更正或补充,未发现可能影响股价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4] - 公司已披露的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5]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筹划中的事项 [5] - 公司不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的情形 [6] 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的说明 - 公司确认目前没有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相关筹划、商谈等 [7] - 董事会未获悉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且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7] - 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无需更正或补充 [7] 其他信息 - 公司计划于2025年8月30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目前编制工作有序进行,暂未触及业绩预告披露情形 [8]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8]
山河智能: 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16:24
股票交易异常情况 - 公司股票于2025年7月22日、2025年7月23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 公司关注及核实情况 - 公司董事会对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进行了核查,并向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函核实 [1]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买卖公司股票 [1] - 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媒体报道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1] -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1] 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确认目前没有任何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相关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 [1] - 公司未获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1] - 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1]
上半年大连市经济同比增长6.0% 量质齐升超预期
中国发展网· 2025-07-23 07:27
宏观经济表现 - 大连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4647亿元 同比增长6% 高于全国增速0.7个百分点 [1] - 第二产业增速达9.4% 显著高于第三产业4%和第一产业4.5%的增速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9% 股份制企业增长17.3% [1] 产业发展动态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9% 高端船舶和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 [3]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激增168% 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增长39.8% [2] - 新能源产业和低空经济稳步推进 新兴产业聚能起势 [3] 投资与消费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暴增226.1%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5.7亿元 增长7.4% 商品零售增长7.5% [2] - 计划开展1200场特色消费活动 重点培育赛事经济/演唱会经济等新增长点 [6] 科技创新进展 - 获批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建成6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 [3] - 英歌石科学城确定入驻398个细分领域实验室 [3] - 4家中试基地入选国家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3] 重点项目建设 - 推进中石油大石化易地改造/庄河核电/海上风电等项目前期工作 [5] - 加快建设金州湾国际机场/长海大桥/航运中心大厦等重大项目 [5] - 推动石化产业下游延伸 提升装备制造智能化水平 [6] 对外开放与营商环境 - 中欧班列发运7500余标箱 完成4架飞机保税融资租赁 [3] - 累计授信687.5亿元 放贷487.2亿元 小微企业融资指标全省第一 [4] - 加快自贸片区整合提升 推动保税混矿等新模式发展 [7] 民生与就业 - 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达87.1% 城镇新增就业8.4万人 [4]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超527万人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9.3% [4] - 计划推动城市更新 保障房筹集 实现房地产止跌回稳 [7]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五周年 成都都市圈: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四川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川日报· 2025-07-23 06:45
成都都市圈发展概况 - 成都都市圈作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国家级都市圈,2023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3.1亿元,同比增长6.2%,占四川省48.5% [2] - 成都都市圈九大重点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1.2万亿元,近7000家企业跨区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2] - 四川省自2020年1月起将成德眉资同城化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同年7月成立省同城化办推动实体化运作 [2] 交通互联建设 - 轨道交通资阳线日均客流量达3.04万人次,成德S11线、成眉S5线预计2027年全部开通,将形成全国首个中心城市至全部副中心城市通市域铁路的都市圈 [5] - 成都都市圈构建"两环三射"轨道交通骨架,打造"1小时通勤圈",目前跨市公交达17条,日均跨市流动人口68万人次 [5][6] - 天府大道仁寿段通车实现成都至眉山"一路敞跑",成乐高速扩容、天眉乐高速等项目加速推进 [6] 产业协同发展 - 2024年1-5月成都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德眉资三市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7] -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聚集企业近3000家、产值3000亿元,新型显示、锂电、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年度投资额分别达103.9亿元、100.21亿元、76.54亿元 [8] - "总部+基地"模式推动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氢能市域列车等创新成果落地,成德眉资联合发布首个都市圈投资指南 [8][9] 科技创新布局 - 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成德眉资协同创新中心已落地,成立成德眉资科创母基金及成眉科创基金 [11][12] - 东方水利等企业通过都市圈平台实现产品跨区域应用,累计举办160场科技成果对接活动 [11][12] - 规划到2025年建成功能互补、产业协作的现代化都市圈,目前正在编制"十五五"同城化发展规划 [12]
从“稳”到“进”再向“新” 四川亮出半年经济答卷
四川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达3191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1][2] -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升,包括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2] - 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升、支撑有力、动能积聚、活力释放四大特征 [2] 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 - 汽车制造业转型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领跑规模以上工业 [2] - 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 [2]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4] - 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5%和5.9% [4]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0.2%,通讯器材类增长50.8%(智能手机类增长51.6%),汽车类增长2.7%(新能源汽车增长23.1%) [5] - 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9.0%,化妆品类增长8.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0.6% [6] 新兴产业与新动能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15% [7] - 智能电视、智能手表、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倍、1倍、63.1% [7] - 绿色低碳产业加速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36.5%,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11.0% [8] - 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4倍、1.9倍、53.2% [8] 专精特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 规模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00余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15.2%,其中100余户年生产规模超十亿元 [8] - 专精特新企业增加值增长10.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 [8] - 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75个,较"四经普"增加500余户,上半年增加值增长9.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8]
跨越山海共筑上合经贸共赢之路
经济日报· 2025-07-22 22:04
大会概况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在青岛举办,主题为"共谋区域合作携手创新发展",吸引300余位国内外嘉宾参会 [1] - 山东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成果显著:累计投资企业681家、投资额近70亿美元,进出口实绩企业近3万家,2023年进出口总额5332.7亿元(占全国8.4%),中欧班列开行1.2万列覆盖33个城市 [1] 重点合作领域 - 清洁能源、高端装备、现代农业被列为优先合作方向,山东提出扩大双向贸易规模及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 - 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创业创新成为上合组织近年重点合作领域,各国在市场、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 [2] - 哈萨克斯坦乌勒套州推出专项政策吸引投资,该地区拥有铜、金、锰等矿产资源及良好工业基础 [3] 物流与贸易网络建设 - 上合示范区构建"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至东盟"国际物流大通道,提升"海陆空铁"枢纽能级 [4] - 中远海运、山东高速等6家企业签约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稳定运营"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等线路,探索"齐鲁号·全球购"新业态 [4][5] 新能源产业进展 - 中国已建成完备风电光伏全产业链,2024年底前将通过技术装备共享深化与上合国家在项目开发、智慧能源等合作 [5] - 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强调新能源产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5] 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 - 上合示范区设立"数据跨境服务专区",浪潮云、海尔海纳云等企业成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联盟推动技术产业化 [5] - 装备制造技术对接会促成国内外企业达成产品推广、技术合作等初步意向 [6] 博览会成果 - 2025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吸引40国350家机构参展,促成30余家外资企业完成中国首单贸易,实现中伊藏红花标准互认等6项制度创新 [8] - 伊朗藏红花企业通过平台进入北京同仁堂等采购链,200件伊朗手工艺品通过专区走向国际市场 [7] 产业合作案例 -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州在青岛设立常设代表处和商务信息中心 [2] - 青岛叁孚农牧科技与哈萨克斯坦采购商达成畜牧加工机械合作意向,松川机械与吉尔吉斯斯坦企业探讨食品包装生产线定制化方案 [8]
沈阳制造攀“高”向“新”逐“绿”(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7-22 21:51
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 北方重工设计制造的硬岩隧道掘进机"奋进号"创造单机掘进26521米纪录 [1] - 东软医疗研制全球首台0.235秒"超音速"宽体CT亮相国际展会 [1] - 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自主研发我国首款四座电电混合动力飞机RX4M完成首飞 [1] - 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集聚规上工业企业700多家 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超20% [2] - 2024年沈阳10个重点产业集群规模突破万亿元 千亿元级集群达5个 [2] 智能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 新松公司大负载机器人可扛起270公斤重物 动作精度达毫米级 产品出口40多国 [2] - 沈鼓集团应用工业互联网每年节约190余万张图纸 关键零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8.2% [3] - 北方重工通过生产大数据平台缩短制造周期30%以上 [3] - 2024年沈阳实施105个智能升级项目 新增23个智能工厂和30个数字化车间 [3] - 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2.8%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1.5% [3]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东北制药实现全密闭生产环境 通过集气管网减少废气排放 [4] - 沈阳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74家 省级275家 [4] - 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4年间下降超15% [4] - 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 [4] - 科技型企业数量突破2.5万家 [4] 政策与产业体系构建 - 沈阳市出台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意见及10个专项规划 [2] - 沈大工业母机集群和沈阳航空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沈阳跻身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3]
辽宁大连上半年GDP增长6.0% 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17:26
经济运行情况 - 大连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4647亿元 同比增长6% 高于全国增速0.7个百分点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 较上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 [1] - 全社会用电量244.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7% 较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 [1] 工业发展 - 装备制造业增长16.9% 其中铁路船舶行业增长52.3%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0.1% 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8%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步伐加快 [1] 消费与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 [1] - 接待国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04%和20.01% [2] - 文体旅融合发展持续向好 [2] 财政与收入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1.2亿元 同比增长0.3% [1]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9元 同比增长4.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