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cal Communications

搜索文档
Fabrinet(FN)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5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营收8.72亿美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5%,包含与亚马逊认股权证前期归属带来的400万美元抵消收入影响 [11] - 非GAAP每股收益2.52美元,超出指引范围 [5][11] - 第三季度毛利率12%,若排除抵消收入影响,与第二季度水平一致;运营费用环比持平,为1600万美元;运营收入达创纪录的8900万美元,运营利润率10.2%,排除影响后与上一季度一致 [15] - 第三季度利息收入1000万美元,部分被300万美元外汇重估损失抵消;有效GAAP税率5.8%,预计财年有效税率为个位数中段 [16] - 第三季度末现金及短期投资9.51亿美元,较第二季度末增加1600万美元;运营现金流7400万美元,资本支出29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4600万美元 [16] - 第四季度指引总营收在8.6 - 9亿美元之间,摊薄后每股收益在2.55 - 2.7美元之间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光通信业务 - 第三季度营收6.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2% [12] - 数据通信营收2.51亿美元,占光通信营收38%,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16%,主要因大客户产品过渡及其他客户需求正常波动 [12] - 电信营收4.06亿美元,占光通信营收62%,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7%,受数据中心互连需求、近期系统中标及传统电信产品趋势改善驱动 [12][13] - 800G及以上产品营收2.36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均下降8%;低于800G产品营收2.84亿美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3%,主要由数据中心互连应用的400ZR产品驱动;非速度评级光通信产品营收1.37亿美元,环比增长21% [13][14] 非光通信业务 - 第三季度营收2.15亿美元,同比强劲增长53%,环比增长15% [14] - 汽车营收1.29亿美元,是增长最大驱动力,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24% [14] - 工业激光营收4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8%;其他营收4500万美元,环比持平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电信市场增长强劲,第三季度电信营收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7%,预计强劲趋势将延续至第四季度 [6][12] - 数据通信市场短期内表现疲软,但随着1.6T设备需求增加,有望恢复增长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与亚马逊建立新商业合作关系,将为其提供先进制造服务,预计从2026财年开始为营收提供额外助力,通过认股权证购买协议进一步契合双方利益 [7][8] - 继续推进股票回购活动,本财年至今已回购超1亿美元Fabrinet股票 [9] - 建设10号楼以满足长期产能需求,项目按计划进行 [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关税目前未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基于FOB Fabrinet运输条款,关税通常由客户处理,需求未出现明显变化 [17] - 对业务前景高度乐观,受近期电信系统中标、1.6T数据通信产品过渡和爬坡、数据中心互连解决方案需求上升以及传统电信市场动态改善等多个增长驱动因素支持 [17] - 预计第四季度非光通信业务整体将继续同比增长,但汽车业务可能面临短期逆风,不过非光业务组合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强劲 [18] - 尽管新产品爬坡可能带来短期利润率逆风,但这些举措是未来增长的强大催化剂,为2026财年做好了充分准备,对业务长期发展轨迹充满信心 [18] 其他重要信息 - 本财年第三季度与亚马逊认股权证前期归属带来400万美元抵消收入影响,预计未来归属事件不会对季度财务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11] - 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同时展示GAAP和非GAAP财务指标,相关GAAP与非GAAP调整信息及营收明细可在公司网站投资者板块查询 [3][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数据通信业务下降与800G销售下降的关系 - 公司看到数据中心互连(DCI)业务在低于800G细分市场有强劲增长,这解释了数据通信业务下降但800G产品下降幅度没那么大的情况,同时数据通信业务中仍有400G项目,目前正在缩减 [21][22] 问题2: 本季度毛利率较低的原因及认股权证和泰铢对毛利率的影响,以及第四季度毛利率展望 - 第三季度认股权证对毛利率影响约400万美元,使毛利率下降40个基点,排除该影响后,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与第三季度一致;汇率逆风已包含在指引中,影响不大 [24] - 第四季度指引虽未提及毛利率,但暗示新产品爬坡会带来短期逆风,因有多个重大近期中标项目正在爬坡,存在启动成本,但预计不会有重大影响;预计汇率环境在第四季度较为平稳 [25][26] 问题3: 数据通信业务营收下降原因及1.6T产品爬坡预期 - 1.6T产品爬坡主要在未来,公司已进行一些资格认证生产并交付部分产品,但大部分爬坡还未开始,客户使用1.6T的产品预计在下半年推出,公司会根据客户时间线提供支持 [30][31][32] - 800G产品下降更可能是份额分配问题而非库存问题,公司为1.6T产品爬坡调整了产能,从2026财年来看,会逐步减少800G产品生产并增加1.6T产品生产 [35][36] 问题4: 与亚马逊合作的利润率机会、先进制造性质、是否包括收发器及机会规模 - 合作将从特定产品系列开始并逐步扩展,协议未排除或指定特定产品;目前处于资格认证阶段,营收主要在2026财年,本季度有少量营收,是众多资格认证生产和启动成本之一 [37][38][39] 问题5: 电信业务未来持续增长的时间 - 电信业务有多个增长因素,如Sienna项目尚未爬坡,400ZR、800ZR等DCI业务开始爬坡,公司认为电信业务增长趋势将持续,该业务对公司很重要,公司业务具有一定反周期性 [42][43][44] 问题6: 数据通信业务中与客户相关的产品机会 - 公司生产的1.6T收发器将用于客户的Blackwell Ultra产品,具体推出时间由客户决定,公司随时准备支持 [49] 问题7: 与亚马逊合作相关认股权证收入的分类 - 目前收入可能归类在其他类别,规模较小,年底可能会修订收入分类,使其更有意义和帮助,预计未来会归入几个类别 [50][51] 问题8: 多个项目爬坡带来的拖累程度及何时转为顺风,是否有其他项目维持利润率 - 长期增长驱动因素依然存在,若第四季度达到指引中点,全年增长率约18%,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新项目启动成本带来的短期逆风是暂时的,通常新产品推出季度有启动成本,但随着爬坡会消失;2026财年1.6T、Sienna和亚马逊业务都将爬坡,电信业务也恢复增长 [56][57][58] 问题9: 与亚马逊合作是否会影响拓展其他云客户 - 认为与亚马逊合作有助于拓展其他云服务提供商,公司无自有产品,为客户制造产品,且与其他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有沟通,客户关系非独家,与亚马逊的成功合作可作为潜在类似客户的证明 [62] 问题10: 行业800G和1.6T产品的ASP趋势及与过去800G周期的比较 - 公司对客户ASP和商用收发器定价趋势无特别见解,公司与客户合作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良率,使产品具有成本竞争力,1.6T收发器相对800G收发器的价格提升低于预期 [67][68] 问题11: 从竞争对手如Coherent和Lumentum获得更多外包业务的可能性 - 公司努力说服所有客户增加外包业务,包括这两家公司,但目前不便评论进展 [70][71] 问题12: 关税问题及对美国公司在外国设厂的影响 - 公司未看到客户受关税重大影响,客户负责关税,因产品以FOB泰国工厂方式发货;客户对光通信的需求目前保持稳定,长期驱动因素依然存在 [75][76] 问题13: 10号楼建设进度及开始早期生产的时间 - 10号楼1月破土动工,预计18个月完工,可能提前开始生产,项目按计划进行,公司甚至考虑加快进度以满足需求 [78] 问题14: 亚马逊和Sienna项目的营收潜力及爬坡时间 - 因与亚马逊的商业协议,不便讨论具体细节,但认为亚马逊业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潜力,公司将努力从一两个产品系列开始并逐步扩展;Sienna项目公司很乐观,目前刚开始资格认证和爬坡,预计2026财年1.6T、Sienna和亚马逊业务都将爬坡 [86][87][90] 问题15: 第三季度电信业务6000万美元环比增长的驱动因素排名 - ZR业务增长良好,是非速度评级产品恢复增长,新中标项目目前处于资格认证阶段,营收贡献不大,增长还未到来 [92][93][94]
Corning(GLW)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9 17:4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3%,达到37亿美元,每股收益增长42%,至0.54美元,营业利润率扩大250个基点,至18%,投资资本回报率扩大300个基点,至11.6% [5][32] - 预计第二季度销售额约为38.5亿美元,每股收益在0.55 - 0.59美元之间,同比增长约21%,营业利润率将继续扩大,朝着2026年底20%的目标迈进 [6][33] - 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基本持平,预计2025年将产生大量自由现金流,并计划投资约13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 [44][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光通信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46%,净收入为2亿美元,同比增长101% [35] - 企业业务销售额为7050万美元,同比增长106%,超过2023 - 2027年30%的复合年增长率目标 [23][35] - 运营商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11%,包括新数据中心互连产品的销售,预计2025年将恢复增长 [25][35][36] 显示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9050万美元,同比增长4%,净收入为2.43亿美元,净收入利润率为26.9% [37] - 预计2025年净收入在9 - 9.5亿美元之间,净收入利润率为25% [39] 特种材料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5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净收入同比增长68%,至74万美元 [39] 汽车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4400万美元,同比下降10%,主要受欧洲轻型和重型商用车市场疲软以及北美8级市场滞后的影响 [42] 生命科学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234万美元,同比下降1%,净收入为13万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42] 太阳能业务 - 预计新的市场接入平台将从2024年的10亿美元业务增长到2028年的25亿美元业务 [26] - 2025年和未来五年的产能已分别被客户预订100%和80% [27][4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显示市场方面,预计全年电视出货量基本持平,约为2.07亿台,但玻璃市场将因屏幕尺寸增加约1英寸而增长 [87] - 第一季度中国的刺激政策对需求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会改变对终端市场的预期 [8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的SpringBoard计划旨在到2026年底增加超过40亿美元的年化销售额,并实现20%的营业利润率 [9][32] - 公司将优先投资于有机增长机会,通过创新实现增长,并保持强大而高效的资产负债表 [46] - 公司计划继续通过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多余现金 [48] - 公司在光通信、太阳能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受到客户的积极响应,有望推动业务增长 [22][26] - 公司通过将制造业务靠近客户的策略,自然对冲了关税风险,并减少了当前关税的直接影响 [8][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出色,超出预期,预计第二季度将继续实现强劲的同比销售增长 [5][6] - 公司认为当前的关税对其直接影响不大,并且看到了美国制造创新产品需求增加的早期迹象 [8][14] - 公司有信心在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实现SpringBoard计划,因为其增长主要由强大的长期趋势驱动,并已对潜在的宏观经济放缓进行了风险调整 [9][15] - 公司在各个业务领域的长期趋势保持不变,与SpringBoard计划一致 [3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于5月14日参加摩根大通年度全球技术媒体和通信会议,并计划安排管理层访问部分城市的办公室 [104] - 今天电话会议的重播将在公司网站上提供 [10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在不确定市场中的定价能力以及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 公司在疫情后成功将成本增加转嫁给客户,目前在太阳能业务中,由于美国太阳能需求增加和贸易事件,潜在实现价格有所提高 [55] - 光通信业务的增长主要由独特产品驱动,尚未受到关税摩擦成本的影响,汽车业务目前与客户的关税对话较少 [55][56] 问题2: 光通信和太阳能业务的临时产能爬坡成本以及Gen AI订单的可见性 - 产能爬坡成本主要是固定成本,随着产量和销售额的增加,这些成本的影响将在下半年消散 [60][61] - 与主要超大规模客户的详细对话证实了公司的增长预期,客户关注如何获得更多新产品和利用公司在美国的先进制造能力 [64] 问题3: 光通信市场是否供应受限以及公司是否有机会进一步提高定价或加强竞争优势 - 这一情况尤其适用于公司推出的下一代产品,如果下一代创新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利润率有望继续提高 [70][71] 问题4: 自关税调整以来的客户对话情况、经济衰退情景的讨论频率、客户行为的变化以及太阳能业务计划的灵活性 - 公司看到现有和新客户对美国先进制造平台的需求增加,正在与客户进行长期承诺的对话 [78][79] - 太阳能业务对宏观经济的敏感度较低,需求正在增加,目前产能已基本售罄,未来五年的产能也有80%被预订 [80][81] 问题5: 从面板客户处了解到的终端市场需求情况以及第一季度业绩是否意味着第二季度将显著增长 - 预计显示市场全年出货量基本持平,但玻璃市场将因屏幕尺寸增加而增长,第一季度中国的刺激政策对需求有一定影响 [87][88] - 第一季度面板制造商的利用率略高于正常季节性预期,公司在第二季度的指引中考虑了面板制造商利用率的下降,以平衡供应链的波动 [89][90] 问题6: 公司为何不更积极地进行股票回购 - 公司自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进行股票回购,并将继续这样做,同时希望保持强大的资产负债表 [92] 问题7: 关税对客户的影响以及客户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对公司的影响 - 公司将客户的关税影响纳入风险调整中,由于客户的供应链复杂,难以预测具体的关税情况 [98][99] - 公司多年前就开始在印度建立生产渠道,以支持客户向不同地区的转移,能够捕捉这些转移带来的收入 [101]
CPO概念股震荡反弹 博创科技20CM涨停
快讯· 2025-04-29 01:43
CPO概念股表现 - 博创科技20CM涨停 平治信息 凌云光涨超5% 华丰科技 生益科技 明阳电路 长飞光纤 通宇通讯等跟涨 [1] 一季度业绩增长 - 博创科技一季度净利润8970 2万元 同比去年增长322652 08% [1] - 太辰光一季度净利润7936 96万元 同比增长150% [1]
POET Expands Global Reach as It Teams with South Korea's Lessengers To Develop 800G DR8 Transceivers for AI and Hyperscale Markets
Newsfilter· 2025-04-02 12:30
文章核心观点 POET Technologies与Lessengers合作推出800G DR8收发器,结合双方技术为AI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应用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1] 合作信息 - POET与Lessengers合作推出差异化800G DR8收发器,用于AI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应用 [1] - POET提供高度集成的POET Infinity™发射和接收光引擎,Lessengers提供“直接光布线”(DOW)技术 [1][2] - Lessengers预计2025年下半年为客户准备好收发器样品 [2] 双方评价 - POET首席营收官Raju Kankipati认为与Lessengers是完美合作,双方将通过共同开发推动行业增长 [3] - Lessengers首席营销官Taeyong Kim表示POET的光引擎为其提供高质量组件,能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且技术互补可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4] 公司信息 POET Technologies - 为人工智能系统市场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高速光模块、光引擎和光源产品 [5] - 基于POET Optical Interposer™平台,产品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小尺寸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5] - 除为AI集群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高速光引擎和光模块外,还设计生产用于AI服务器内和服务器间芯片到芯片数据通信的新型光源产品 [5] - 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在宾夕法尼亚州阿伦敦、中国深圳和新加坡设有运营机构 [5] Lessengers - 创新光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专利DOW技术,可实现无需透镜光学的低成本直接光耦合 [6] - 为数据中心应用如800G/1.6T光收发器、有源光缆等提供合适解决方案 [6] 展会信息 - 两家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莫斯康中心举行的光纤通信(OFC)会议上展位相邻 [4] - POET展位号为5315,展会于4月3日周四结束 [4]
中际旭创:2024 年第四季度初步业绩符合此前业绩指引
2025-03-05 04: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Innolight(300308.SZ)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8%至65亿人民币,比花旗预期(CitiE)和Visible Alpha预期(VAe)分别低17%和10%;税前利润同比增长60%至17亿人民币,比CitiE/VAe分别低18%/12%;净利润同比增长62%或环比增长2%至14亿人民币,比CitiE/VAe分别低15%/8%,整体符合此前业绩指引[1][2] - **股价疲软原因**:投资者担忧海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可能见顶,因DeepSeek等开源模型显著提高成本效率,且云服务提供商(CSPs)可能将重点转向算法优化;由于GB200/GB300的不确定性,1.6T产品前景不明;GTC期间可能推出共封装光学(CPO)产品[1][2] - **业务拓展**:宣布与广东HEC科技成立合资企业(Innolight持股51%),专注于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显示其拓展至其他数据中心相关产品以实现业务多元化的雄心[3] - **估值**:花旗对Innolight的目标价为215人民币,基于2025年预期市盈率22倍,考虑到2026年增长放缓以及人工智能资本支出和CPO见顶的影响,该估值较三年平均水平低约0.5个标准差[7] - **风险因素**:可能阻碍Innolight达到目标价的下行风险包括数据中心投资慢于预期、电信市场扩张弱于预期、价格竞争带来的利润率压力以及中美科技争端加剧[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投资评级与回报预期**:给予买入评级,2025年2月28日股价为100.87人民币,目标价215人民币,预期股价回报率113.1%,预期股息收益率1.6%,预期总回报率114.7%,市值1130.92亿人民币(约155.27亿美元)[4] - **分析师认证**:主要负责本报告的分析师认证其观点独立且薪酬与具体推荐无关[11] - **利益冲突披露**:花旗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在过去12个月从Innolight获得非投资银行服务的补偿,与Innolight有非投资银行、证券相关和非证券相关的客户关系,且对Innolight有重大财务利益[13][14] - **投资评级体系**:花旗研究的投资评级分为买入、中性和卖出,基于预期总回报和风险,目标价基于12个月时间范围[19] - **短期观点评级**:Citi Research可能发布Catalyst Watch或短期观点(STV)评级,以表明分析师对股价在30或90天内的预期走势,与基本面评级可能不同[20] - **全球研究评级分布**:截至2025年1月1日,花旗研究全球基本面覆盖的股票中,买入、持有、卖出评级占比分别为57%、34%、9%;有投资银行客户的公司在各评级类别中的占比分别为43%、44%、35%[18] - **各地区业务与合规信息**:报告在全球多个地区通过不同花旗附属公司提供,各地区有相应的监管要求和合规披露,如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智利等[38][39][58] - **数据来源与风险提示**:报告数据可能来源于dataCentral等,过去表现和预测不保证未来结果,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应考虑自身情况并咨询专业意见[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