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

搜索文档
显示产业持续升级,驱动上游设备企业实现国产化突围
CINNO Research· 2025-05-21 03:22
国内显示产业升级与上游设备市场增长 - 国内显示产业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下向高端领域升级,产能扩张催生庞大上游设备市场 [2] - 国产厂商从非核心领域逐步突破,如中导光电在Array AOI等细分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2] - 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双轮驱动下,显示装备自主化生态已站稳脚跟并向半导体检测延伸 [2] 面板巨头财报表现与市场动态 - 京东方2025年Q1营收506亿元(同比+10 3%),归母净利润16 1亿元(同比+64 1%),扣非净利润13 5亿元(同比+126 6%) [3] - TCL科技同期营收401亿元,归母净利润10 1亿元(同比+322%) [3] - 面板市场供应端实现按需调控,需求侧受国补政策刺激呈现结构性增长 [3] 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全球产能布局 - 2024年中国大陆LCD产能占全球近七成,OLED产能占全球近三成 [4] - 京东方成都G8 6 AMOLED产线(总投资630亿元)和维信诺合肥G8 6 AMOLED产线(总投资550亿元)为代表的高端产线加速建设 [4][5][6] - 中尺寸IT专用OLED产线成为投资新周期主题,华星、和辉、天马等厂商积极评估扩产 [4] 面板制造设备国产化进展 - Module段设备国产化率超85%,技术门槛低且已实现国产全替代 [8] - Cell段设备国产化率不足50%,OLED蒸镀设备等核心领域仍由Canon Tokki垄断 [9] - Array段设备国产化率低于20%,但湿刻设备国产化率从2020年<10%提升至2024年40%,检测设备从10%提升至50% [11][12] 中导光电在Array AOI领域的突破 - 中导光电2024年在中国大陆Array AOI市场份额超70%,取代Orbotech(份额萎缩至6%)成为行业第一 [16][17] - 公司检测灵敏度达亚微米级,算法与数据库积累助力面板厂良率提升 [16] - 计划向半导体晶圆检测领域扩展,最高检测灵敏度达30nm并获复购订单 [17] 全球面板产业格局与国产设备挑战 - 2024年全球TFT-LCD/AMOLED面板产值12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48%(575亿美元) [19] - 设备行业与国际巨头差距仍存,需长期投入,半导体领域成为国产设备商下一拓展方向 [19]
在大阪世博会感受中国科技“厚度”与“速度”
新华日报· 2025-05-21 03:01
大阪·关西世博会概况 - 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于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行 主题为"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 共有158个国家和地区、7个国际组织参展 预计接待参观者2800万人次 [1] 中国馆展示内容 - 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 是大阪世博会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 [2] - 展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1模型 内部设置深潜体验舱 可沉浸式感受7062米海底世界 [2] - 全球首次零距离对比展示嫦娥五号(正面)和嫦娥六号(背面)带回的月球土壤样品 [5] - 正面月壤包含约20亿年前的年轻玄武岩样本 背面月壤封存43亿年前的太阳系记忆 [6] - 展示"八网融合"智慧城市沙盘 将能源网、交通网等8个网络通过AI系统无缝连接 [6] - 中国馆建筑采用竹材与钢结构结合 体现绿色建造理念 [6] - 科大讯飞展示"AI孙悟空"虚拟人物 结合星火大模型实现多语言交互 [7] 江苏科技企业参展情况 - 无锡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展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2] -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为世博会多个国家馆提供10余款LED显示屏产品 [3] - 为大阪保健馆打造320㎡蒙古包状屏 采用透声显示技术 [3] - 为卢森堡馆提供球形屏 为美国馆等提供异形拼接屏 [4] - 产品通过"碳足迹"和"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节能功耗较传统产品降低30% [4] 日本前沿技术展示 - 大阪大学展示0.1毫米厚人工心脏"心肌细胞层片" 由2亿个iPS细胞分化出的心肌细胞组成 已进行8例临床试验 [8] - 大阪Science株式会社展示"自动洗澡机" 采用超声波清洁技术 [8] - 美国Lift Aircraft公司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进行试飞 因螺旋桨叶片断裂导致项目暂停 [9] - 川崎重工展示2050年概念车型马型四足机器人CORLEO 采用氢动力系统 [9]
冠捷科技(000727) - 000727冠捷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09:44
业绩情况与应对策略 - 全球消费需求回升慢、经贸政策不确定、行业竞争加剧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产品售价阶段性下降使毛利率降低,造成 2025 年一季度亏损 [1][2] - 公司部署系统性方案,着重盈利能力修复和运营效率提升,调整供应链布局及价格传导降低关税风险影响,尽全力达成年度利润目标 [2] 研发投入与规划 - 2024 年研发投入 13.15 亿元,四成投向新型显示技术,三成用于 AI 与智能化功能开发,二成聚焦智能制造体系升级,一成布局新兴应用场景 [2] - 研发规划聚焦显示技术革新、AI 深度整合、智能制造升级三大核心领域,通过技术壁垒构建与场景化应用拓展重拾增长动能 [2] 关税影响与应对 - 2024 年度公司在北美营业收入占比约 20%,关税政策使显示行业品牌商与代工厂在美业务面临产能调配等问题 [2] - 公司建立应对机制,与客户沟通探讨策略,关注政策及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国内外工厂生产,提高海外工厂产能,降低影响 [2][3] 政策利好与业务布局 - 以旧换新和节能补贴政策刺激换新需求,大尺寸及高端机型份额提升,公司关注政策并把握市场机遇 [3] - 显示器业务巩固市场地位,电视业务优化产品结构,两项业务协同发力,不受一时营收分化影响既定布局和战略规划 [4] AI 投入与业绩影响 - 公司组建 AIDC 部门,推进 AI 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建设,系统面部署大模型服务器和 RAG 系统,产品面推出应用 AI 技术的产品 [3] - 目前应用 AI 技术的产品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较小,短期内对业绩影响有限 [3] 其他业务相关问题 - 公司电子纸业务占比小,已布局多类电子墨水屏产品线,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消费和商业场景 [5] - 公司与飞利浦授权许可合作多年,合作超越简单授权模式,续期谈判按节奏推进 [6] - 公司已在国内销售电子纸阅读器产品,关注市场需求,提供多元化智能显示终端产品 [8] - 公司在电竞显示器领域截至 2024 年底销量六连冠,会持续加大市场投入,巩固并拓展份额 [8]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规模效益、生产能力等多方面,在年度报告中有详细介绍 [8] - 公司为企业级用户打造全行业、全场景、全尺寸解决方案,通过全屏战略布局助力各行业用户创造商业价值 [9] - 公司侧重“内部升级 + 生态协同”,降低对收购兼并依赖,重视产业研究,寻找合适投资机会,有计划会及时披露 [10] - 公司致力于绿色制造,能源消耗总量和运营层面碳排放量连续 3 年下降,多家制造基地获评绿色工厂和获废弃物零填埋认证 [10] - 公司通过区域扩张、产品高端化与新兴应用场景开发重构增长引擎,拓展新兴市场 [10]
从伦敦、上海到大阪:穿越百余年历史,闪耀世博会的广东印记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04:15
中国与世博会的历史渊源 - 首位与世博会有关的中国人是1867年参观巴黎世博会的清末文人王韬,他在《漫游随录》中赞叹世博会"物玩精奇,宸游怡畅,称盛集焉" [1] - 1851年广东籍商人徐荣村将中国商品带到伦敦世博会并获奖,使中国名号传播海外 [1]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许多观众心目中"最壮观、园区场地面积最大的一届世博会" [1] 上海世博会的后续影响 - 上海"后世博"发展实现了从"短期盛会"到"长期红利"的转化,如原世博园区地块逐步转型与45公里滨江步道全线贯通 [2] - 中国文明通过融入式体验将"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的理念传播到海外 [1][2] - 日本观众对上海世博会印象深刻,认为其是最壮观、园区面积最大的一届 [2] 深圳洲明科技的参展表现 - 洲明科技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30多个国家馆提供总计超3500平米的LED显示屏 [4] - 在大阪世博会为中国馆提供全套光显解决方案,包括光显设备、软件平台、互动系统等 [3] - 展项包括"文字瀑布长河"、近百平米的"二十四节气圆盘"、良渚水利工程再现等 [3] - 从单纯展演式转变为沉浸式体验,让文化以流动方式进入观众心中 [4] 广东元素在大阪世博会 - 广东省贸促会将在6月27-29日举办广东活动周,展示英歌舞、醒狮、粤剧等非遗文化 [4] - 广州地铁首次参展,将展示智慧交通模型,体现"一键开关站""一码换乘""智能巡检"等绿色出行成果 [4] - 广州地铁模型融入广府文化元素,展示TOD理念和可持续交通成果 [4] - 展览紧扣"健康与幸福"主题,展现科技创新对绿色出行和城市生态的赋能 [5]
精智达获京东方2.52亿设备订单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30 06:34
公司与京东方合作 - 精智达与京东方下属公司成都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一系列合同,累计总金额为人民币2.5294亿元(含税)[1] - 合同标的包括信号发生器、自动平板显示器老化设备、手动平板显示器老化设备及自动光学检查机的改造服务[3] - 成都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为京东方控股子公司(持股52.63%),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京东方全资子公司(持股100%)[3] 精智达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3] - 主要产品包括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半导体存储器件测试设备等[3] 合同影响 - 合同的履行预计将对公司2025、2026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3] - 公司将根据合同相关规定及收入确认原则在相应会计期间确认收入[3] 京东方子公司业务 -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一条4.5代TFT-LCD生产线以及一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的运营[3] 行业报告 - TrendForce提供面板产业链市场供需及价格报告,包括面板价格预测月度报告、面板出货追踪月度报告等[7]
康冠科技(001308)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0:26
经营情况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2亿元,同比增长10.82%,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5.81%,扣非后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31.75% [2] - 2025年Q1智能交互显示产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0.03%,出货量同比增长16.50%;创新类显示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0.42%,出货量同比增长63.56%;智能电视营收同比增长5.88%,出货量同比增长30.98% [2] 品牌出海战略 - 线上搭建品牌独立站,通过第三方推广精准触达潜在客户,实现线上销售额和曝光量增长 [2] - 线下参加CES展、德国Gamescom展、日本TGS展、迪拜GITEX展等国际展会,与全球消费者交流,了解需求并展示技术 [2] - 未来加大研发投入,融合前沿技术推出新品,拓展海外市场,深化与全球合作伙伴协作,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2][3] 关税问题应对 - 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大部分是“一带一路”地区 [4] - 通过超级工厂MTO海外合作计划,在全球新建多个技术支持及服务中心,建立多个全资子公司及境外合作工厂 [4] - 坚持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视挑战为机遇 [4] 子品牌全球化布局 - 自有品牌“KTC”“皓丽(Horion)”“FPD”搭建海外媒体矩阵,积极参与国内外展会 [5] - KTC品牌显示器、移动屏上架亚马逊、Temu等平台,覆盖北美、欧洲等地;皓丽品牌入驻亚马逊;FPD品牌智能电视进入日本、美国市场,在日本半年内跻身电视品类前列,获亚马逊“最佳制造业转型新星”称号 [5] AI眼镜产品进展 - “KTC”品牌去年11月预计推出AI交互眼镜,产品于2025年1月在CES展会展出,详细进展待后续公告 [6]
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7:5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42亿元,同比增长10.82%,主要驱动因素为智能交互显示产品(+10.03%)、创新类显示产品(+50.42%)和智能电视(+5.88%)的销售增长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15亿元,同比增长15.81%,扣非后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75% [5] - 创新类显示产品表现突出,营收同比增长50.42%,出货量增长63.56%,主要得益于AI技术赋能及差异化营销策略 [6] 产品线发展 - 智能交互显示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16.50%,营收增长10.03%,显示稳定市场需求 [6] - 创新类显示产品(含三个自有品牌)通过融合AI交互、VR/AR技术实现产品力提升,出货量增长63.56% [6] - 智能电视出货量增长30.98%,但营收增速(5.88%)低于出货量,或反映价格竞争压力 [6] 资金管理动态 - 董事会批准使用不超过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期限12个月,预计可节省财务费用约1,550万元(按LPR 3.10%计算) [14][15] - 前次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已于2025年4月25日全额归还至专户,本次操作符合监管要求且不影响募投项目进度 [12][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显示部分资金仍处于闲置状态,具体金额未披露 [13] 公司治理与会议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定于2025年5月20日召开,将审议包括利润分配预案在内的6项提案,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 [22][28] - 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全票通过一季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使用议案,监事会无异议 [45][54][57] - 保荐机构华林证券对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事项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认为程序合规 [67] 行业技术趋势 - 显示产品技术迭代加速,公司通过AI交互功能解决用户痛点,结合VR/AR技术提升产品体验 [6] - 差异化市场营销战略精准定位客户群体,推动创新类产品超预期增长 [6]
精测电子(300567):25Q1改善明显 半导体布局持续完善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50
业绩表现 - 公司24年营收25.65亿元同比增长5.59%,归母净利-0.98亿元同比下降165%,扣非归母-1.59亿元同比下降582% [3] - 24Q4营收7.34亿元同比下降16.97%,归母净利-1.8亿元同比下降210.5% [3] - 25Q1营收6.89亿元同比增长64.92%,归母净利0.38亿元同比增长336% [3] - 24年毛利率39.97%同比下降8.98个百分点,净利率-8.69%同比下降12.37个百分点 [3] - 25Q1毛利率41.75%同比下降5.26个百分点,净利率4.40%同比上升13.97个百分点 [3] 半导体业务 - 半导体板块24年营收7.68亿元同比增长94.65%,25Q1约2.12亿元同比增长63.71% [4] - 截至2025年4月24日半导体在手订单16.68亿元 [4] - 24年半导体研发投入3.58亿元同比增长32.76% [4] - 前道领域膜厚、OCD、电子束设备已获先进制程重复订单,14nm明场设备24年已交付客户 [4] - 后道领域晶圆外观检测设备已交付封测头部客户 [4] 显示业务 - 25Q1显示板块营收3.82亿元同比增长42.46% [4] - 截至2025年4月24日显示在手订单7.64亿元 [4] - 公司加大面板前中道制程设备、智能精密光学仪器及OLED/Micro-OLED等新产品研发力度 [4] - 行业受益消费领域企稳回升及国内G8.6代线投建带动资本开支提升 [4] 财务预测 - 下调25-26年EPS至0.81/1.50元(原1.34/1.85元),新增27年EPS 2.32元 [2] - 参考可比公司25年PE均值66倍,给予公司90倍PE估值 [2] - 目标价下调至72.9元(原80.4元) [2]
康冠科技:AI+布局引领发展 业绩双增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5:25
文章核心观点 - 康冠科技2025年一季度业绩亮眼,通过AI技术赋能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三大自有品牌体现创新类显示产品领域品牌战略 [1][2][3] 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2% [1]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81% [1] - 扣非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75% [1] - 智能交互显示产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0.03%,出货量同比增长16.50% [1] - 创新类显示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0.42%,出货量同比增长63.56% [1] - 智能电视营收同比增长5.88%,出货量同比增长30.98% [1] 产品矩阵 - 公司通过AI技术赋能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覆盖“AI+办公”“AI+教育”“AI+医疗”“AI+娱乐”等场景 [2] - “AI+办公”赋能皓丽智能交互平板,打造智能文字、智能图表等功能 [2] - “AI+教育”赋能皓丽智慧讲台和智慧黑板,辅助课堂管理和个性化教学 [2] - “AI+医疗”赋能康冠医疗AI一体机,实现智能诊断 [2] - “AI+娱乐”赋能FPD智能美妆镜与KTC随心屏,带来美妆体验和解放双手交互 [2] 自有品牌 - 公司三大自有品牌“KTC”“皓丽(Horion)”和“FPD”体现创新类显示产品领域品牌战略 [3] - “KTC”专注高质量电竞显示器及创新类显示产品研产销,旗下有KTC智慧随心屏等产品 [3] - 2024年“KTC”营造多层次用户生态,海外线上市场销售额和曝光量稳定增长 [3] - “KTC”通过线下活动拓展市场、建立合作,参加多个展会加强与全球用户交流 [3] - 未来“KTC”将保持科技与创新追求,推出智能显示产品并融合前沿技术 [3]
康冠科技(001308):海外营收占比提升 自有品牌销量持续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07 23:5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55.87亿元,同比增长15.92% [1] - 归母净利润8.33亿元,同比下降35.02% [1] - 4Q24营收41.95亿元,同比下降14.12%,环比下降12.43% [1] - 4Q24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34.12%,环比增长84.31%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4%至3.94亿元,主要因自有品牌市场开拓费用增加 [1] 业务结构 - 智能交互显示产品、智能电视、创新类显示产品分别占总营收的23.96%、61.13%、9.74% [1] -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2.27pct至86.2% [1] - 智能电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3.47%,主要受益于美洲及东南亚市场增长 [2] - 创新类显示产品营收15.19亿元,同比增长57.94% [2] 市场与出货量 - 2024年全球电视代工市场出货量1.12亿台,同比增长5.7% [2] - 公司智能电视出货量约1030万台,同比增长29%,位列专业代工厂第三位 [2] - 自有品牌KTC、皓丽、FPD销售量及销售额持续增长 [2] - 创新类显示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10% [2] 产品与技术 - 通过AI技术赋能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覆盖办公、教育、医疗、娱乐等多场景应用 [3] - 推出康冠医疗AI一体机、AI赋能智能美妆镜、AI赋能移动智慧屏等产品 [3] - 预计推出AI交互眼镜,集成智谱大模型、防抖、直播等技术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5/12.89/14.52亿元,同比变动24.1%/24.5%/12.7% [3]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5.3/12.3/10.9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