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

搜索文档
提升数字化技能改善农民生活
经济日报· 2025-07-29 22:28
数字乡村发展政策 - 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深化乡村数字普惠服务,并部署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水平和培育数字乡村人才队伍 [1] 农民数字化技能提升的影响 - 数字化手段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目标、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 [1] - 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领域广泛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1] - 数字化技能为农民打开更广阔市场,电商直播等数字化销售方式打破传统农产品销售的地理空间限制,农民通过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将农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催生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新业态 [2] - 多地县乡通过互联网宣传推广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吸引游客和消费者,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 [2] 农民参与乡村事务与公共服务 - 农民数字化素养提升使其更便捷参与乡村事务,通过信息化平台使农村政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更高效透明 [2] - 农民使用数字工具能力增强,通过手机或网络获取政策信息、参与村务决策的现象普遍 [2] 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措施 - 数字培训平台建设亟待加强,专业数字人才缺乏 [2] - 需加强对专业"工作队"和专家学者的驻村支持,引导数字人才下乡服务 [2] - 加大农村专业电商人才培养,如乡村文旅人才、巾帼电商人才、农村青年主播等培训 [2] - 优化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持学校网络设施和"三个课堂"建设,推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农村的应用 [2]
北京开辟农业保险赔付绿色通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8 05:11
农业恢复生产工作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已派遣农业专家赴密云等地指导农业恢复生产工作 [1][3] - 全市已储备救灾备荒种子11.25万公斤、动物疫病防控物资5万余件,统筹各区储备农田排涝设备1266台套 [1][3] - 后续将视情况及时启动救灾种子发放和农田排涝工作 [1][3] 救灾应急响应措施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已启动救灾应急响应程序,提示各区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3] - 全市做好165处农田易积水点位监测,以及种子等应急生产物资保障 [3] - 保险机构已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报险流程,接到农户报案后24小时内进行现场查勘 [3][4] 农业生产安全提示 - 涉农主体需及时关注气象预警,停止高空和水上作业,做好设施检修加固及修复 [3] - 需做好供水、供电、保暖、增氧等基础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用电安全 [3] - 农户需提前疏通沟渠,备好排水设备和工具,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4] 田间管理措施 - 大田作物需适时追施速效氮肥和开展"一喷多促"作业 [4] - 露地蔬菜需及时清洁田园,并视病虫害情况适时做好药剂防治 [4] - 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已全面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农户可快速完成理赔 [4]
广西象州县:双抢遇风雨 农机 “给力” 纾困保丰收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11:48
农业机械化应用 - 三和米业育秧车间实现机械化操作,十几秒可生产一个机插秧水稻秧盘,确保晚稻育秧不受天气影响[1] - 三和米业烘干车间保持每天240吨烘干量,24小时不间断生产以应对多变天气[1] - 象州县建成9个粮食烘干中心,拥有39台烘干机,每批次烘干能力达852吨,同比增长100%[2] - 2024年新建4个烘干中心新增每批次388吨烘干能力,社会化烘干服务覆盖1万多亩[2] 企业运营情况 - 三和米业从4月份开始持续进行早稻、中稻、晚稻的育秧和插秧工作[1] - 粒粒香合作社自16号开镰后已烘干260吨生谷,机器24小时连轴转仍供不应求[2] - 鸿运科技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已接收300多吨湿谷,每晚加班烘干保障粮食安全入仓[2] - 象州县9个粮食烘干中心累计烘干湿谷2700多吨[2] 农户受益情况 - 昌球生态农业合作社600亩水田通过统一采购种子、育秧、插秧节省管理精力[1] - 农户适应直接售卖生谷模式,今年卖粮农户数量较前两年明显增加[2] - 寺村谭村村民8亩优质谷通过收割机直接运输至烘干中心,省去晒谷环节[1] 行业发展成效 - 象州县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涵盖育插秧、大型收割机到智能烘干机全流程[2] - 农业机械化在特殊天气下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实现节本增效[2] - 区域性水稻中心与烘干中心联动,提升整体生产效率[1][2]
土地上“长出来的礼物”(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3 22:11
农业发展 - 农业现代化通过自主育种、南繁北育提升瓜果优质品种和单产 [1] - 技术赋能和生态涵养使戈壁滩变为西瓜田 电商与冷链布局加速瓜果从地头到餐桌配送 [1] - 农业生产规模"大""小"并存 形态上跨界融合 与文旅、康养、电商结合赋予农业新活力 [2] 农业技术推广 - 菌草技术作为中国特有技术已推广到107个国家 被称为"幸福草" [2] - 中国农业技术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 从本土到世界展现延展性 [2][3] 工业与基建发展 - 中国从"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拥有完整工业体系 智能制造水平提升 [4] - 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 实现"铁路梦" [4] - 新能源汽车技术从学习西方到引领"未来出行" 展现技术出海能力 [4] 国际合作与贡献 - 共建"一带一路"和提供全球荒漠化治理方案展现中国行动力 [4] - 中国农业技术为更多国家和地区发展作出贡献 成为全球发展的"确定性绿洲" [3][4]
建设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
经济日报· 2025-07-22 22:07
数字乡村发展政策与目标 - 中央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数字技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1] - 具体目标包括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 [1] 数字乡村建设现状与作用 - 山东寿光"智慧大棚"通过传感器和AI实现温度、湿度监测及灌溉施肥远程调控,浙江湖州利用无人机多光谱相机生成作物长势图并AI诊断追肥需求 [1] - 高速网络服务帮助农产品通过电商对接全国市场,促进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2] - 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如精准灌溉)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转型 [2] - 涉农数据集成共享优化农业产业链协同和资源配置,提升乡村经济整体效益 [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 需精准对接农业生产、乡村治理、民生服务需求,有序推进农村5G和千兆光网建设,重点支持农村及边疆地区通信设施 [3] - 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督查,提升涉农网站及信息系统防护能力 [3] 农村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案例 - 智慧水务平台实时监测管网漏损并自动预警,智能养护系统精准调度公路维修资源,数字化电网适配光伏等新能源接入 [3] - 数智化改造推动基础设施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感知",提升农业农村管理效率 [3] 涉农数据资源整合方向 - 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促进自然资源数据在农业农村领域共享应用 [4] - 建设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用地"一张图",完善农业农村数据管理制度 [4] - 规范数据授权运营,鼓励开发农产品溯源、乡村旅游等数据应用场景 [4]
省政府批复《佛山市南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建湾区智创蓝海 筑岭南活力都会
广州日报· 2025-07-16 08:11
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 强化南海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山水人文活力区等职能,建设湾区智创蓝海、岭南活力都会 [1] - 到2035年城市能级大幅提升,形成广佛全域同城样板,全面建成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1] - 到2050年全面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区,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绿色低碳的湾区智创蓝海和岭南活力都会 [1] 空间规划与布局 - 构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城镇空间格局,主中心包括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和广佛湾,副中心包括博爱湖、佛山西站和仙湖片区 [2] - 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心城区,面积约222平方公里,形成"三核、两轴、一带、多片"结构,三核包括千灯湖服务核、枢纽新城商务核、三龙湾创新核 [2] - 划定19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控制线和42个工业集聚区,引导产业空间集聚提质 [6] 区域协同发展 - 深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形成大湾区核心极点之一 [3] - 共建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强化佛山西站作为大湾区西部枢纽门户功能 [3] - 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发展,形成"纵贯南北、一带链接,联动东西、融湾同城"格局,重点建设"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围"先导区等试验区 [4] 产业与创新布局 - 建立"全球科技+港深研发+南海中试、制造+全球市场"的创新链网格局,承接大湾区优质产业资源 [3] - 为佛北战新产业园、三龙湾科技城和佛山国家高新区南海园等产业平台提供空间支撑 [7] - 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 [7] 生态与土地管控 - 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5.9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2.8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631.84平方公里以内 [5] - 构筑"一山三江、一环多园"生态安全格局,塑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6] -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7] 文化与公共服务 - 保护西樵镇、松塘村等历史文化空间,加强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6] - 构建均衡协调的公共服务体系,以15分钟城乡生活圈为基本单元配置民生设施 [6] - 塑造"一山映塘、三江画廊、九脉秀城"的总体城乡景观风貌 [6]
湖北四方面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中国化工报· 2025-07-16 01:49
湖北省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湖北省2025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旨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提升粮油作物单产 [1] -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成"三新"模式(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粮油作物侧重"控总量、优结构、提单产",经济作物侧重"增有机、重平衡、提品质" [1] 重点工作任务 - 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提升科学施肥水平 [2] - 推广机械深施肥技术(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施肥)及缓控释肥,实现施肥精准化与轻简化 [2] - 建设"三新"集成推进县,试点县需选择种植规模大、技术能力强的种植大户或社会化服务主体,落实千亩方、万亩片任务 [2] - 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利用畜禽粪肥、秸秆、绿肥等有机肥源实施就近还田、肥料化还田和翻压还田 [2]
特朗普称与印尼达成协议,宣布对其征收19%关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23:37
美印尼贸易协议 - 印尼首次向美国开放整个市场,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 [1] - 印尼承诺购买价值15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1] - 印尼将购买45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 [1] - 印尼将购买50架波音飞机 [1] - 美国农产品和能源行业首次完全进入印尼市场 [1] - 印尼对所有出口美国商品缴纳19%关税 [1] - 美国对印尼出口享受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待遇 [1] - 通过印尼转运的高关税商品将叠加关税 [1] 其他贸易动态 - 类似贸易协议正在进行中 [2]
欧盟被迫妥协!关税竟高于英国?美欧贸易战结束!欧盟为何惨败?
搜狐财经· 2025-07-15 14:19
美欧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2025年7月欧盟与美国达成临时贸易协议 但欧盟获得的关税待遇比英国更差 汽车和钢铁行业面临更高关税 [1][9] - 协议中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25%关税 钢铁关税高达50% 而英国获得汽车10%关税和钢铁零关税待遇 [9][10] - 欧盟内部协调困难 德国汽车业(对美出口占比超25%)倾向妥协 法国坚持农产品标准 意大利等中小国家担忧冲击 [12][15] 行业影响分析 - 汽车行业受冲击最大 德国汽车制造商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25%关税将显著削弱竞争力 [12][15] - 钢铁行业面临50%高关税 将严重影响欧盟钢铁出口 [9][12] - 农业领域暂时未受损 法国成功维护了农产品标准 但未来可能面临压力 [12][15] 谈判背景与策略 - 特朗普采用"极限施压"策略 对关键行业设定严苛条款 汽车25%关税 钢铁50%关税 [12] - 欧盟准备了950亿欧元反制方案 包括对美国飞机食品等加征最高50%关税 但未在本次协议实施 [12] - 英国脱欧后独立谈判获得优势 汽车10%关税 钢铁零关税 形成对欧盟的示范效应 [13] 贸易关系现状 - 美欧是全球最大双边贸易伙伴 年货物服务流通额达数千亿美元 [4] - 波音与空客补贴纠纷2021年达成五年休战协议 但未纳入本次谈判 [4] - 数字税争端持续 欧盟试图对美国科技巨头征税 美国视为歧视行为 [7] 长期影响 - 事件暴露欧盟内部协调难题 27国利益难以统一 [16] - 可能促使欧盟深化内部市场改革 降低壁垒提升竞争力 [16] - 欧盟需开拓多元化贸易伙伴 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