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

搜索文档
昌江首批12名旅游推荐官持证上岗
海南日报· 2025-08-12 01:18
"昌江的故事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已经拍摄了不少反映昌江创文风貌的短视频。"推荐官高晓晓说, 未来将继续通过镜头和文字,将昌江四季美景呈现给更多游客。 据介绍,昌江还会结合四季特色旅游活动,择期为第二批推荐官授牌,邀请推荐官深度参与。从特 色美食探店、核心景区探访,到精品住宿体验、研学项目打卡,推荐官可通过个性化视角挖掘昌江多元 魅力。此外,推荐官也将参与"走出去"推介活动,以亲历者身份分享真实体验,用更贴近市场的表达提 升昌江旅游吸引力,为当地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阳秀)日前,昌江黎族自治县旅游推荐官授牌仪式在棋子湾 旅游度假区举行,为首批12名旅游推荐官颁发证书,他们将以全新身份深入挖掘山海黎乡之风情,进一 步扩大昌江全域旅游影响力。 据了解,为强化文旅品牌推广效应,该县旅文局自今年3月起面向全国招募昌江旅游推荐官,经过 层层筛选,最终确定20人入选,此次为首批12人授牌。入选者除获官方认证证书及荣誉称号外,还将接 受旅游知识、摄影技巧等专业培训,任期内可免费深入昌江景区、酒店、饭店等进行全方位体验。 ...
海岛游 带动消费新需求(大数据观察·海洋经济活力足)
人民日报· 2025-08-11 22:01
文旅产业升级 - 舟山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通过直升机观光、新步道、新景点等提供全新体验 [4] - "海岛快巴"直升机通航项目2023年起常态化运行,现有3条航线,东极岛航线票价约600元,"五一"假期每天4架次航班几乎满员 [7] - 嵊泗县试点"海岛环飞"业务已接待游客超500人次 [8] - 舟山前7个月累计接待游客约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9% [9] 交通基础设施 - 直升机出行丰富了海岛间交通方式,节省时间并提供新视角观光体验 [7] - 甬舟铁路正在建设中,未来可实现高铁直达舟山 [8] - 舟山岛屿众多但岛际交通压力较大,直升机出行是重要补充 [7] 影视旅游融合 - 东极岛因电影《后会无期》成为热门打卡地,带动民宿产业发展 [8] -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带动游客参观相关纪念馆 [8] - 某民宿因影视作品带来的人气,去年营业额达400多万元 [8] 智慧旅游平台 - "游嵊泗"小程序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包括预订、行程规划、投诉处理等 [10][11] - 平台入驻商户超200家,已受理游客咨询投诉超1.85万人次,处置率100% [11] - 小程序实现处理进度可视化追踪,商家通过平台获得更多客流 [10][11] 特色旅游开发 - 东极镇打造特色旅游路线,建设网红灯塔等设施,文化创业街集聚30余家店铺,带动就业200余人 [9] - 白沙岛打造"浪漫岛",新建环岛步道、观景平台等,计划投资海上牧云田园综合体项目 [9] - 舟山形成"一岛一品"格局,包括桃花岛武侠文化游、枸杞岛贻贝体验游等 [9] 行业发展规划 - 浙江省海岛公园2.0建设三年行动提出,到2026年十大海岛公园年接待游客将达1亿人次 [11] - 目标建设至少25个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国家4A级以上景区 [11]
澳大利亚旅游局局长:中国有望成入境第一客源国
北京商报· 2025-08-11 16:46
中国赴澳旅游市场增长态势 - 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赴澳中国游客达94.76万人次 同比增长21% 中国成为澳大利亚入境游客数量增长最快的国际客源市场[1][3] - 与2019年相比中国市场恢复至约65% 未来仍有至少35%的增长空间 中国有望成为澳大利亚入境第一客源国[5] - 2024年澳大利亚接待国际游客830万人次 同比增长15% 旅游消费总额达489亿澳元创历史新高[4] 中国游客消费行为变化 - 中国游客更看重情绪价值与深度体验 偏好健康安静且具有沉浸感和疗愈功效的旅程[1][6] - 出行小团化目的地多样化成为新趋势 定制化个性化和灵活化需求上升 传统大型团队游转向小团游[1][6] - 中国游客对小众化多样化目的地兴趣显著增加 从悉尼墨尔本等传统城市转向个性化目的地深度体验[6] 澳大利亚旅游局市场策略 - 将中国作为新一阶段推广活动的首发国家 体现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3] - 以深度体验客群为目标 放弃传统人口统计学定位 转向重视深度体验愿为文化探索付费的高净值游客[1][7] - 借影视营销拓展中国市场 通过吸引影视综艺团队拍摄带动客源增长 并致力于缩短营销流量向后链路转化[1][7] 市场推广成效与预测 - 自2023年袋鼠茹比品牌活动在中国市场亮相后 核心市场消费者赴澳旅游意向度同比提升15%[3] - 澳大利亚旅游局预测到2029年国际游客数量将增至1180万人次 年旅游消费额预计保持5%的稳定增长[4] - 2025年春节期间澳大利亚位列中国游客长线出境游首选目的地 2024年全年稳居中国游客南半球旅游热门目的地榜首[3]
国铁集团950亿成立新藏铁路公司,三丽鸥25Q2亚洲业务表现突出
华西证券· 2025-08-11 08:07
新藏铁路建设 - 国铁集团成立新藏铁路公司,注册资本95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铁路建设、运输、旅游等多元化业务 [1] - 铁路建成后将实现新疆/西藏互联互通,形成全国铁路闭环,并与中吉乌铁路、中尼铁路接轨,强化国际贸易节点功能 [1][10] - 重点关注喀什、日喀则、拉萨等沿线城市经济发展,推荐布局西藏/新疆的旅游标的如西域旅游、西藏旅游 [2][11] 暑期红色旅游市场 - 北京、陕西、江西位列红色旅游热度前三,天安门广场成为研学游必打卡地 [3][12] - 电影《南京照相馆》热映带动上海影视乐园搜索热度环比上涨80% [12][13] - 同程旅行推出中转航线服务,哈尔滨-北京-贵阳等线路客流量显著增长,延安等目的地联程航班选择多样化 [13][14] 三丽鸥亚洲业务表现 - 25Q2总收入430.97亿日元(同比+49.1%),营业利润201.98亿日元(同比+88%),亚洲区域营业利润同比增幅达132.8% [4][17] - 中国台湾市场玩具/服装品类表现优异,Cure Mimi角色推动销售;港澳地区通过政企合作提升企业特供类销售 [16][17] - 多角色战略(Hello Kitty、My Melody等)及IP联动营销驱动全球增长,欧洲地区营业利润同比+528.9% [17][18] 消费与科技行业动态 - 飞猪升级会员体系,淘宝黑钻会员可直通F5权益,享万豪/希尔顿等31个品牌金卡及专车接送机服务 [41][42] - 七部门联合发布脑机接口产业政策,目标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优先支持植入式医疗器械研发 [57][58] - ISC.AI大会聚焦智能体技术,全球首个L4级智能体系统"纳米AI"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创新 [56][57] 港股及中概股市场 - 恒生指数周涨1.43%,阜博集团(+56.89%)、心动公司(+36.17%)领涨港股通标的 [23][24]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周涨2.39%,华米科技(+91.15%)、Ata Creativity(+75%)涨幅居前 [27][32] - 可选消费板块表现突出,中资股金融板块周涨7.73%,公共事业板块跌11.38% [28][29]
专访澳大利亚旅游局局长韩斐励:抓住入境游增长最快市场,发力中国深度游客群
北京商报· 2025-08-11 06:24
中国赴澳旅游市场增长态势 - 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赴澳中国游客达94.76万人次 同比增长21% 中国成为澳大利亚入境游客数量增长最快的国际客源市场[1][3] - 中国市场恢复至2019年约65%水平 未来仍有至少35%增长空间 中国有望成为澳大利亚入境第一客源国[1][5] - 2024年澳大利亚国际游客达830万人次(同比增长15%) 旅游消费总额489亿澳元创历史新高 预计2029年国际游客增至1180万人次 年旅游消费额保持5%稳定增长[4] 中国游客行为模式转变 - 游客更看重情绪价值与深度体验 追求健康安静旅行 偏好沉浸感和疗愈功效旅程 注重与家人朋友情感链接[1][7] - 出行方式从小团化向定制化、个性化、灵活化转变 传统大型团队游占比下降[1][7] - 目的地选择从悉尼、墨尔本等传统城市向小众化、多样化目的地扩展 中国西南地区(如成都、重庆)游客个性化需求显著增加[7] 澳大利亚旅游局市场策略 - 将中国作为全球13个国际市场中新推广活动的首发国家 通过影视营销(如2023年袋鼠"茹比"形象)提升旅游意向度15%[3][8] - 放弃传统人口统计学定位 转向以"高净值游客"为核心目标群体(重视深度体验且愿为文化探索付费的游客)[8] - 通过推介新兴景点和特色行程拓展旅游资源认知 致力于缩短影视营销流量向后链路的转化效率[3][8] 市场基础支撑因素 - 澳大利亚在2025年春节期间位列中国游客长线出境游首选目的地 2024年全年稳居中国游客南半球旅游热门榜首[3] - 航班供给量未大幅增长背景下 部分时段机票价格优惠 赴澳旅游性价比提升[7]
《人民日报》关注海南:“退税过程比喝杯咖啡还快”
搜狐财经· 2025-08-11 05:53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3] - 2万元以下消费可选择现金退税或支付宝/微信即时到账[3] - 商场内设立"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实现秒级到账[3] 入境旅游市场表现 - 海南上半年入境过夜游客达65.29万人次 同比增长31.7%[7] - 三亚机场口岸免签入境旅客20.8万人次 占入境总人数88.54%[7] - 自由行散客比例提升至约50% 呈现年轻化、长停留特征[5] 便利化措施升级 - 对85个国家实施免签入境政策[5] - 海关智慧监管系统实现验核流程压缩至2分钟内[5] - 推广多语言指南优化境外旅客通关体验[5] 消费场景拓展 - 政府通过优化备案流程加强培训指导扩大退税商店覆盖范围[7] - 传统度假区向特色街巷消费场景延伸[5] - 黎锦手工作坊等文化特色店铺有望纳入退税体系[7]
“公路一通天地宽”!墨脱新生代用互联网思维重写这片土地故事 | 跨越六十年 雪域新画卷
央视网· 2025-08-11 05:30
墨脱公路建设与通车 - 墨脱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 墨脱公路修建历时50余年 勘测设计更换十几套方案 于2013年10月底实现全年通车[4] - 从林芝到墨脱的开车时间缩短90%以上 嘎隆拉隧道使海拔骤降至2000米以下 形成热带雨林景观[7] - 墨脱公路穿行于地质博物馆 实现中国县县通公路梦想 成为门巴族和珞巴族的生命线[1] 交通改善与经济发展 - 墨脱公路通车后带动产业转型 茶叶种植从零发展到103个基地 总面积达1.9万亩[23] - 2024年墨脱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 旅游创收近4亿元 茶青采摘超100万斤 群众增收1500万元[25] - 公路通车使家家户户购置车辆 出行便利性大幅提升[25] 新兴产业与商业模式 - 热带水果种植突破历史困境 90后大学生种植火龙果5000-6000棵 年收入10万元并带动7户村民[19] - 茶叶产业带动新业态发展 格林村形成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 开发采茶体验和茶山民宿[25] - 传统竹编技艺实现家门口就业 巴登村村民搬迁至公路旁新村 居住条件显著改善[9]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 墨脱至察隅公路预计2025年底通车 米林至墨脱公路加速建设[27] - 规划新建波密至墨脱第二条公路 扩建国道559扎墨公路 同步提升乡村公路等级[27] - 基础设施升级应对游客激增和水电开发 从地理隔绝转向路网联通[29] 民生改善与生活变迁 - 村民从陡峭山崖搬迁至公路旁新村 居住条件从铁皮屋顶吊脚楼变为宽敞明亮藏式新居[9][12] - 交通方式从背夫徒步七八天变为公路运输 货物运输效率显著提升[14][15] - 生活方式从与世隔绝转变为现代开放 实现千年跨越[9]
“避暑候鸟”旅游兴起 激发中国东北消费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8-11 01:45
新华社沈阳8月9日电 题:"避暑候鸟"旅游兴起 激发中国东北消费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丁非白、洪可润 夏日的江南骄阳似火,而千里之外的鸭绿江畔却凉风习习。幅员辽阔的中国,同一时间的气候差异也非常明显。 "这几天丹东白天最高温才27摄氏度,晚上睡觉还得盖薄被呢。"来自重庆的何玲今年6月就带着82岁的母亲来丹东避暑,"母亲在这里吃得惯、住 得惯,平时还能到鸭绿江边散散步,生活特别惬意。" 旅游平台数据也证实了东北避暑的热门趋势。携程大数据显示,今年暑期(7月15日至7月31日),辽宁在线旅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138.14%,预 订总金额同比增长70.58%。多家平台数据显示,东北暑期主要客源地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 在大连市甘井子区的一处老年公寓,来自重庆的王阿姨已经住了一个月:"这里包吃包住每月才3000元,特划算。"公寓负责人介绍,目前这里入 住率已达98%,八成以上是南方老人,不少人直接预订到9月中旬。 更具地方特色的体验式消费受到追捧。在丹东市的一家满族民宿,游客可以跟着房东学做酸汤子、体验满族文化,这样的深度游产品价格比普通 民宿略高,但是依然吸引了不少游客预订。 随着"避暑候鸟"逐渐增多,与之相关的 ...
从旅游平台数据看暑期文旅消费新亮点、新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1 00:22
暑期旅游市场趋势 - 避暑旅游需求高涨 西北 东北 西南地区成为热门目的地 7月以来避暑成为游客核心诉求[1] - 滨海度假 山涧戏水 森林避暑 水上乐园等避暑形式备受青睐[1] - 小众本地及周边玩乐项目迎来体验高峰 玩水项目成为夏季顶流[1] 新兴旅游模式 - "窝囊旅游"(低能耗玩法)兴起 体现向低体力消耗 高精神满足转变的旅游新玩法[2][3] - 室内冲浪馆 桨板等搜索量同比大幅增长 成为都市年轻人新宠[2] - 爬山开启自动挡 蹦极匀速下降 漂流躺着随波逐流等低能耗项目受青睐[2] 目的地偏好变化 - 青海 新疆 云南 贵州 内蒙古等地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速领跑全国[2] - 云南楚雄 甘肃甘南 河北承德 黑龙江漠河等凉爽地区铁路到访游客数量增长明显[2] - 人文古迹 自然景观 主题乐园受Z世代青睐 展览馆类景区受中老年游客首选[2] 消费群体特征 - 暑期出行以亲子和家庭为主[2] - 一站式度假型酒店(融合美术馆空间 亲子活动等功能)成为游客首选[1] - 年轻人更看重旅途中的舒适感 推崇悦己体验的旅行方式[3] 行业数据表现 - 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 同比增长20.6%[3] - 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5.2%[3] - 假日旅游拉动消费效应明显 推动上半年旅游经济高开高走[3] 未来市场展望 - 秋季旅游市场预计有亮眼表现 自然景观绚烂 人文活动多彩 农特产品丰收[3] - 中秋节与国庆节连休8天 将成为下半年最佳旅游节点[3] - 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预计热闹非凡 出游人次和花费可能创新高[3]
一场赛事带火一座城
经济日报· 2025-08-10 21:58
赛事经济拉动消费 - 成都世运会吸引110余个国家和地区6000多名运动员及官员参赛 创世运会规模之最 [1] - 四川省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 吸引上百万人次参与 [1] - 成都整合消费资源推出"票根优惠""全城潮购"等福利 串联地标商圈景区形成一站式体验 [1] - 暑期推出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 覆盖乡村微度假古镇潮玩等领域 [1] 特许商品与促销活动 - 成都推出16大类500余款特许商品 吉祥物"蜀宝""锦仔"系列玩偶手办热销 [2] - "世运有礼成都等你"消费季活动提供景区酒店餐饮购物优惠 凭赛事证件可享折扣 [2] - 青羊区推出"跟着世运游青羊"活动 金沙遗址杜甫草堂等景点参与门票联动优惠 [2] - 青羊区整合60余家体育场馆推出世运专属优惠 带动体育消费场景升级 [2] 入境旅游便利化措施 - 支付宝"碰一碰"支付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举措提升境外游客支付便利性 [3] - 发布10条暑期入境游精品线路 境外游客可线上全流程办理退税 [3] - 上半年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00万人次 同比增11.2% [2] 赛事综合经济效益 - 1-7月成都体育消费规模突破400亿元 世运IP成为消费增长引擎 [3] - 成都全年举办世运相关活动1200余场次 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带动城市活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