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搜索文档
今年,东莞经济何以挑大梁?高技术产业增长显著|东莞一周
南方都市报· 2025-08-03 14:13
东莞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达6067.84亿元 同比增长4.8% [5] - 外贸上半年进出口总值7492.8亿元 同比增长16.5% 增速领跑广东主要外贸城市 [5] - 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速 高技术产业领域增长显著 [5] - 市场环境优化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消费市场回暖 [5] 轨道交通建设 - 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启动空载试运行 计划年内高质量开通 [9] - 1号线将与2号线和城际线实现换乘 同步推进车站周边环境联动升级及交通接驳优化 [9] 高等教育发展 - 大湾区大学迎来2025级首届本科新生 副校长寄语新生满怀信心走向未来 [11][12] 消防安全管理 - 东莞出台全省首个《东莞市志愿消防队伍建设管理办法》 填补制度空白 [13] - 推动消防力量从"专业主导"迈向"专业+志愿"协同共治 创新激励机制与数字化管理 [13] - 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 打造"全民消防"的"东莞模式" [13] 环境状况 - 松山湖高新区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9% 同比上升0.3% [19] - 生态园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7% 同比上升1.3% [19] - 松木山水库总磷和氨氮超标 水质未达规划要求 [19] - 东引运河-樟村断面水质在4-9月未达到Ⅳ类目标 [19] 体育赛事筹备 - 东莞启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百日冲刺 举办市民运动会暨时尚运动节 [6][7] - 通过"体育+消费+文旅+智造"深度融合 向全国展示"潮流东莞"风采 [7]
陕西:服务“不断线” 护航毕业生就业
陕西日报· 2025-08-03 00:23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措施 - 陕西推出全方位就业服务措施 包括抢抓离校前关键期提供就业服务和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服务 [1] - 陕西高校积极拓展就业渠道 通过访企拓岗挖掘校内资源和校友企业资源 持续推送优质岗位 [1] - 西安邮电大学组织校园招聘活动 选派师生代表赴省外参加促就业行动 并通过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扩增就业岗位 [2] - 西安邮电大学围绕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等紧缺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满足陕西重点产业链建设需求 [2] 政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西安石油大学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企业深入交流 探索人才培养与就业合作新路径 搭建政校企沟通桥梁 [2] - 高校通过访企拓岗形式为企业输送人才拓宽渠道 同时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 探索政产学研协同发展 [2] 地方就业服务行动 - 西安市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通过专项行动和培训、"一对一"结对机制及发布优质见习岗位等措施服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3] - 西安市为202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提供全方位服务 [3] 就业帮扶机制建设 - 陕西建立失业青年常态化帮扶机制 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服务和"秦云就业"平台 全年开放求职登记小程序 [4] - 陕西依托634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 为异地求职高校毕业生提供"1131"服务 包括政策宣介和职业指导等 [4] - 陕西建设青年就业驿站 为异地求职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解读和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 [4]
大学学费暴涨,什么信号?
36氪· 2025-08-02 13:35
大学学费上涨趋势 - 2025年大学学费或将迈入"万元时代",标志性的"5000元时代"结束 [5] - 全国多所高校上调学费,平均涨幅约10%,部分省属高校涨幅在500-2000元之间 [7] - 民办高校涨幅更猛,上海中侨艺术类本科学费达4.3万元/年,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专业上涨1万元至5万元 [7] - 2025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上调高校学费,平均涨幅10%-15%,部分地区如上海、四川、吉林涨幅达20%-35% [18] - 贵州大学本科专业学费从5000元上涨至6500元(涨幅30%),云南大学从4200元涨至6000元 [19] 高等教育财政变化 - 公立高校超六成经费来自政府,学费20年几乎没涨,远低于实际培养成本 [11] - 2025年教育部高教拨款为1143亿元,比2024年预算执行额下降约4.7% [14] - 省属、市属高校面临经费吃紧,教学预算越来越依赖学费维持 [15] - 部分高校采取"开源节流"措施,如广东财经大学通过食堂外包节约1840万元运营成本 [29] 民办高校商业模式 - 全国民办高校764所,占比高校总数四分之一 [26] - 民办高校背后多为盈利性教育集团:中教控股2022年营收47.5亿元,净利润18.4亿元(利润率38.7%);宇华教育净利润率高达47.2% [26] - 民办高校采用"扩招+高价+低成本"模式,一个学生四年投入达十多万元 [25][28] 高校商业化运作 - 高校将资源产品化:图书馆、体育馆、停车场按小时计费,图书资料按"借阅配额"分级收费 [30] -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非学历证书项目"成为利润来源 [30] - 高校通过冠名权筹资:清华大学通过教学楼冠名筹得超8亿元,复旦管院"案例室冠名权"标价30万元 [31] 教育投资回报变化 - 2025年高校毕业生增至1222万,比2022年增长14% [37] - 应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薪6050元,57.8%低于6000元,仅7%月收入"破万" [39] - 大学四年直接支出突破10万元大关(学费+住宿费2.5-6万元,生活与教材支出3-5万元) [40] - 约33%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仅26%表示工作与所学专业"吻合" [41] - 60%以上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或留学是为"暂时规避就业压力" [41]
哥大与美政府超2亿美元和解协议
快讯· 2025-08-01 23:31
哥伦比亚大学与白宫和解协议 - 哥伦比亚大学与白宫达成2 21亿美元和解协议 [1] - 校方同意协助联邦政府加强对国际学生的监管 [1] - 协议规定校方需上报包括非法侵入等轻微违规行为 [1] - 涉事学生或将面临联邦调查 [1] 联邦拨款与校方应对措施 - 特朗普政府3月撤销对哥伦比亚大学的4亿美元联邦拨款 [1] - 校方几周后作出妥协 同意按照政府要求推行改革 [1] - 受撤销联邦拨款影响 哥伦比亚大学5月宣布裁员近180人 [1] 国际学生与学校收入 - 该举措引发对国际学生处境的担忧 [1] - 同时引发对学校收入来源的担忧 [1]
香港修订大学资助要求,受养子女须居港满2年方可申请政府资助
新京报· 2025-08-01 05:40
香港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新规 - 受养人须居港满两年才能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 新规适用于2027-2028及以后学年 [1] - 设立过渡安排 2027-2028学年居港规定设为一年 2028-2029学年起实行两年居港规定 [3] - 现行收生安排中 获入境处首次签发受养人签证时未满18岁学生列为本地学生 近期有意见关注部分学生无来港居住却以本地学生身份申请资助学额 [2] 学费类别划分 - 设立两个学费类别 第I类别为获资助学费 适用于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持有者 单程证持有者 以及符合居港两年要求的受养人签证持有者 [4] - 第II类别为不获资助学费 适用于不符合第I类别资格者 包括未满两年居港的受养人签证持有者 全职工作签证持有者 各项入境计划签证持有者及非本地学生 [4] - 第II类别人士仍可申请报读政府资助课程 但须缴付不获资助学费 学费水平由院校自行厘订 须与非本地学生学费水平一致 [4] 学费标准 - 教资会资助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2025/26学年学费为44500港元 2026/27学年将上调至47000港元 2027/28学年上调至49500港元 年均涨幅5.5% [5] - 非本地学生学费显著高于获资助学费 香港大学2025/26学年非STEM专业学费约19.8万港币 香港中文大学17.8万港币 香港科技大学18.5万港币 约为获资助学费的4倍 [5] 政策影响与反馈 - 新规旨在保障升读大学机会的公平性 使公共财政资助运用更加精确 [6][7] - 本地生定义未变 区别在于未满18岁持受养人签证者是否住满两年决定能否享受资助学费 大学学士学位学额分配中本地生与非本地生基本比例不变 [7] - 政府表示修订已听取社会意见并取得平衡 对真正有意来港发展家庭影响不大 [7] - 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高才通计划收到49680宗申请 获批40446宗 优才计划申请量约44324宗 获批9049宗 [7]
美三所常春藤盟校与联邦政府和解,哥大校友痛批:和解是校方的“懦夫协议”
环球时报· 2025-07-31 22:49
高校与政府和解事件 - 布朗大学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 恢复5000多万美元未到账联邦科研经费并重新获得申请资格 同时撤销DEI项目 承诺贯彻非歧视政策 允许联邦官员查阅招生情况 [1] - 哥伦比亚大学为恢复联邦拨款支付2.2亿美元罚金并作出改革承诺 被视为特朗普打击高校自由派偏见的重要一步 [4] - 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布修正跨性别运动员成绩 并向受影响女性选手道歉 [4] - 哈佛大学释放和解信号 愿意支付5亿美元与联邦政府达成协议 [4] 高校财政压力 - 布朗大学校长坦言和解主因是受到财政施压 尽管未违反任何法律 [3] - 布朗大学未来10年需向当地就业培训机构捐赠5000万美元作为协议附加条件 [3] 社会舆论反应 - 批评者认为高校妥协导致教育独立与自由精神在强权面前失败 [1] - 《华盛顿邮报》指责高校行为是绥靖而非务实 [4] - 哥大校友纳德勒批评和解协议是懦夫行为 象征学术自由战争中的投降 [4] - 《国会山报》称哈佛5亿美元和解款将宣告美国学术自由终结 [4] 政府立场 - 美国教育部长声明称政府成功扭转高校被觉醒文化挟持的困局 [1] - 特朗普调侃哈佛和解金额 表示将拭目以待后续发展 [4]
文化中国行丨探秘中华第一“虫羽”宝库 来这上一堂最生动自然课
央视网· 2025-07-31 16:15
博览园概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由昆虫 动物 土壤 植物和中国农业历史五个博物馆组成 是国内最大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 年接待观众20万人次[1] 昆虫博物馆 - 博物馆建筑为巨型甲壳虫造型 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 收藏国内外昆虫标本超150万件 记录3.5亿年昆虫史[1] - 展出超860种蝴蝶标本 包括40余种闪蝶(全球共80多种) 以及12个国家国蝶[3][5] - 收藏900多种甲虫标本 包括世界最长甲虫长戟大兜和600多只甲虫组成的矩阵墙[9] - 金斑喙凤蝶为中国国蝶 1989年全国不足10只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际濒危物种[5] - 采用动态3D科技展示蝴蝶细节 设蝴蝶园展示生长全过程 提供标本制作体验[9] - 昆虫学奠基人周尧教授建立博物馆 主编《中国蝶类志》系统厘清1200多种中国蝴蝶[11] 动物博物馆 - 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相当于7个篮球场) 收藏近8000件珍贵动物标本[12] - 镇馆之宝为99%完整度的披毛犀骨骼化石(存活于120万至1万年前) 雌性体长4米高2米重4吨[12] - 收藏1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标本 包括秦岭四宝(大熊猫 朱鹮 金丝猴 羚牛)和青藏高原牦牛 藏羚羊[14] - 展示学校培育的动物良种包括略阳乌鸡 关中黑猪 秦川牛和西农莎能奶山羊[16] - 大熊猫因食用坚硬竹子易发牙龈病 老年个体患高血压白内障 野外个体蛔虫感染率达100%[14] 农业历史博物馆 - 展出8000年前粟灰(最早人工栽培小米)和7200年前炭化稻米 证实中国水稻本土起源[19] - 收藏3000年前炭化小麦籽粒(关中最早小麦) 见证小麦从西亚传入中国历程(西亚1-1.2万年 中亚7000-9000年 新疆5000年 杨凌3800-4000年)[21] - 馆藏古代农书284种 含3万册线装古籍 系统记录麦类作物种植技术体系[21] - 展示学校小麦育种成果:碧蚂一号创世界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纪录 小偃6号衍生品种累计推广超3亿亩增产150亿斤[23] 参观信息 - 开放时间每日9:00-18:00 需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购票 三日内可预约 凭二维码和身份证入园[24]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邓武:以教育新动能育蓝天英才
人民网· 2025-07-31 15:02
教育科研成就 - 深耕教学科研一线超过20年 注重培养学生国家责任感 [1] - 开发"AI+"《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和"学术+"《智能优化算法》等创新课程 [1] - 采用任务驱动 项目驱动和情景型教学方式 提升课程趣味性和互动性 [1] - 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学术影响力 - 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3) [1] - 同时入选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1] 技术创新贡献 - 紧扣国家需求勇于创新 突破相关领域科技创新瓶颈 [1] - 实现某些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 [1]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探索更多创新教学方法 [2] - 培养更多未来交通领域专业人才 [2]
丰富课程设置 创新教学模式——大学生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取得积极成效
新华网· 2025-07-31 14:47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题:丰富课程设置 创新教学模式——大学生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取得积极成 效 新华社记者王鹏 强化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一环。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 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标 准""打造一批国家规划教材、示范课程和教学成果"。 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安排、创新教学模式……一段时间以来,各高校积极开设大学生生涯教育与就 业指导相关课程,助力大学生更好择业、更快就业,有效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此外,不少高校也注重校企协同和产教融合,为学生职业规划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指导。 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每学期邀请数十位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士走进课堂,围绕行业对拔尖创新 人才需求,面向学生开展实战教学,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与专业认同度;华中科技大学有针对性地带 领学生走进相关企业,让学生参与模拟面试与真实项目实操,深度感知职场生态。 构建科学课程体系,夯实就业育人基础—— 丰富教学形式,推动生涯教育取得实效—— 如何通过技术赋能,让课程教学更富吸引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采用线上与线下、理 ...
象牙塔下的“金融帝国”:美国大学何以成为“一门生意”?
36氪· 2025-07-31 11:41
美国大学财政体系与收入结构 - 美国大学分为公立和私立,公立大学由州政府资助,私立大学依赖学费和捐赠基金 [3] - 2024-25学年私立大学平均学杂费58,628美元,公立大学外州学生28,386美元,本州学生9,750美元 [4] - 过去20年学杂费在公立和私立高校分别上涨150%和200% [5]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24财年预算38亿美元,州政府拨款占比从30年前的50%降至14% [9][10] - 哈佛大学2024财年总收入65亿美元,捐赠基金收入占45%,学费收入占29% [13] - 部分大学通过附属医院和体育项目创收,如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2023年营收280亿美元 [15] - 斯坦福大学2024财年从专利授权获得6,860万美元收入 [18] 捐赠基金与投资模式 -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规模约414亿美元,采用"耶鲁模式"投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 [22] - 耶鲁模式年化收益率13.7%,资产从1985年的13亿美元增长至超400亿美元 [26] - 私募股权和风投占耶鲁捐赠基金资产一半以上,2023-24财年分别投入107亿和101亿美元 [32] - 捐赠基金通常只能动用4%-5%的收益,耶鲁75%的捐赠基金有使用限制 [34][36] - 2024财年耶鲁总体支出62亿美元,其中40%用于行政人员工资 [39] - 耶鲁本科生6,800名,行政人员5,923名,2003-2019年间行政人员增长45% [42] 财政压力与应对措施 - 国会计划将捐赠基金税率从1.4%提升至21%,哈佛可能需缴纳8.49亿美元税款 [49][51] - 耶鲁计划通过二级市场出售30亿美元私募股权资产以增加流动性 [56][58] - 哈佛考虑出售10亿美元私募股权份额,普林斯顿计划发行3.2亿美元债券 [59] - 西弗吉尼亚大学因4,500万美元赤字关闭28个项目并裁员143人 [66][68] - 2016-2021年平均每年30-40所私立大学关闭或合并 [73] - 美国学生贷款总量在2025年达到1.7万亿美元 [80] 行业趋势与结构性问题 - 美国高等教育呈现两极分化,名校捐赠基金持续增长,小型学校面临生存危机 [75] - 行政膨胀导致成本上升,耶鲁行政人员与本科生比例接近1:1 [42] - 公立大学州政府资助持续缩减,加州大学系统从完全免费到高学费转变 [78] - 大学基建维护需求高达7,500-9,500亿美元 [47] - 教育金融化趋势明显,部分大学运营模式类似资产管理平台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