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中国行丨探秘中华第一“虫羽”宝库 来这上一堂最生动自然课
央视网·2025-07-31 16:15

博览园概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由昆虫 动物 土壤 植物和中国农业历史五个博物馆组成 是国内最大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 年接待观众20万人次[1] 昆虫博物馆 - 博物馆建筑为巨型甲壳虫造型 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 收藏国内外昆虫标本超150万件 记录3.5亿年昆虫史[1] - 展出超860种蝴蝶标本 包括40余种闪蝶(全球共80多种) 以及12个国家国蝶[3][5] - 收藏900多种甲虫标本 包括世界最长甲虫长戟大兜和600多只甲虫组成的矩阵墙[9] - 金斑喙凤蝶为中国国蝶 1989年全国不足10只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际濒危物种[5] - 采用动态3D科技展示蝴蝶细节 设蝴蝶园展示生长全过程 提供标本制作体验[9] - 昆虫学奠基人周尧教授建立博物馆 主编《中国蝶类志》系统厘清1200多种中国蝴蝶[11] 动物博物馆 - 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相当于7个篮球场) 收藏近8000件珍贵动物标本[12] - 镇馆之宝为99%完整度的披毛犀骨骼化石(存活于120万至1万年前) 雌性体长4米高2米重4吨[12] - 收藏1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标本 包括秦岭四宝(大熊猫 朱鹮 金丝猴 羚牛)和青藏高原牦牛 藏羚羊[14] - 展示学校培育的动物良种包括略阳乌鸡 关中黑猪 秦川牛和西农莎能奶山羊[16] - 大熊猫因食用坚硬竹子易发牙龈病 老年个体患高血压白内障 野外个体蛔虫感染率达100%[14] 农业历史博物馆 - 展出8000年前粟灰(最早人工栽培小米)和7200年前炭化稻米 证实中国水稻本土起源[19] - 收藏3000年前炭化小麦籽粒(关中最早小麦) 见证小麦从西亚传入中国历程(西亚1-1.2万年 中亚7000-9000年 新疆5000年 杨凌3800-4000年)[21] - 馆藏古代农书284种 含3万册线装古籍 系统记录麦类作物种植技术体系[21] - 展示学校小麦育种成果:碧蚂一号创世界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纪录 小偃6号衍生品种累计推广超3亿亩增产150亿斤[23] 参观信息 - 开放时间每日9:00-18:00 需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购票 三日内可预约 凭二维码和身份证入园[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