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管理

搜索文档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7%至61.68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8-29 12:2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402.21亿元 同比增长21.1% [1] - 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61.68亿元 同比增长15.7% [1] - 剔除金租公司出表影响后净利润同比增长27.5% [1] - 年化平均股权回报率达21.1% 较2024年度提升2.7个百分点 [1] - 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达1.1% 较2024年度提升0.35个百分点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6元 [1] 战略发展定位 - 2025年为冲刺"三年质效显著提升"和开启"五年成为行业标杆"的关键之年 [1] - 公司持续强化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功能 [1] -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 - 按照"优资产、增收入、抓回现、压不良、促改革、练内功"工作要求推进业务 [1] - 持续强化主业能力建设并服务实体经济 [1]
中信金融资产半年报解读:盈利超61亿回报率21.1% 彰显长期投资价值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02.21亿元 同比增长21.1% [1] - 归母净利润61.68亿元 同比增长15.7% [1] - 年末资产总额10109.33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266.05亿元 [1] - 年化平均股权回报率21.1% 较2024年提升2.7个百分点 [2] - 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1.1% 较2024年提升0.35个百分点 [2] 主营业务表现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新增收购债权原值1252亿元 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前列 [2] - 收购处置类不良资产债权实现收益16.91亿元 同比增长180.8% [2] - 收购处置类不良资产债权余额约1906.33亿元 处置不良资产包129.41亿元 [2] - 纾困盘活业务实现收入42.27亿元 同比增长65.5% [3] - 纾困盘活业务新增投放389.25亿元 同比增长43.6% [3] - 纾困盘活业务余额1512.58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9.9% [3] 区域与业务布局 - 收购处置业务新增收购成本74.1%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 [3] - 纾困业务资产余额65.7%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等重点区域 较上年末提升0.8个百分点 [3] - 股权业务聚焦国家战略导向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 [3] 资本市场表现 - 近三年股价累计上涨超500% 总市值一度超过千亿港元 [1][4] - 相继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等7项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 [1][4] - 惠誉确认BBB评级展望稳定 穆迪上调评级展望至稳定 标普维持稳定展望 [4] - 先锋领航集团持股超过2.177亿股 该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 [5]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连续三年盈利 不良资产主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1] - 为AMC行业探索法治化、市场化道路 提供同业效仿范本 [1] -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突破400万亿 AMC行业拥有七个万亿级潜力市场 [6] - 依托中信集团产融协同优势 2024年实施协同项目116个 项目规模1157亿元 [6]
中信金融资产(02799)半年报解读:盈利超61亿回报率21.1% 彰显长期投资价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1: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02.21亿元 同比增长21.1% [1] - 归母净利润61.68亿元 同比增长15.7% [1] - 年末资产总额10109.33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266.05亿元 [1] - 年化平均股权回报率21.1% 较2024年提升2.7个百分点 [3] - 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1.1% 较2024年提升0.35个百分点 [3] 主营业务进展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新增收购债权原值1252亿元 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前列 [3] - 收购处置类不良资产实现收益16.9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80.8% [3] - 收购处置类不良资产债权余额约1906.33亿元 处置不良资产包129.41亿元 [3] - 纾困盘活业务实现收入42.27亿元 同比增长65.5% [4] - 纾困盘活业务新增投放389.25亿元 同比增长43.6% [4] - 纾困盘活业务余额1512.58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9.9% [4] 战略布局特点 - 收购处置业务74.1%新增成本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 [4] - 纾困业务65.7%资产余额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等重点区域 较上年末提升0.8个百分点 [4] - 2024年与集团兄弟单位联合实施协同项目116个 项目规模1157亿元 项目个数是2022年的近3倍 [7] 资本市场认可 - 近三年股价累计上涨超500% [2] - 相继纳入恒生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 [2][5] - 惠誉确认BBB评级且展望稳定 穆迪上调评级展望至稳定 标普维持稳定展望 [5] - 先锋领航集团持股超过2.177亿股 [6]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总收入402.21亿元位居AMC行业榜首 [3] - 率先完成改革化险 为行业提供法治化市场化范本 [1] - 依托中信集团产融协同模式独特优势 [7] -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突破400万亿 AMC行业拥有七个万亿级潜力市场 [7]
中国东方:近5年来累计新增投放制造业项目122个 投资金额超450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08:43
核心观点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近5年累计新增投放制造业项目122个 投资金额超450亿元 积极支持制造强国建设[1] - 公司聚焦制造业企业核心诉求 灵活运用不良资产收购 市场化债转股等业务模式 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实现金融资源精准滴灌[1] - 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利用破产制度的司法挽救功能 综合运用实质性重组投行技术 对制造业破产企业开展风险防控和价值提升[1] 业务模式 - 运用不良资产收购和市场化债转股等业务模式满足制造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1] - 提供从初创成长期到稳定成熟期的全周期金融服务[1] - 综合运用债务 资产 技术和管理重组等实质性重组投行技术[1] 投资规模 - 近5年累计新增投放制造业项目122个[1] - 近5年投资金额超450亿元[1] 战略定位 - 立足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的功能定位[1] - 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2] - 围绕化解金融风险 服务实体经济 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2] 行业背景 - 制造业转型发展进程加快但仍面临设备更新资金缺口大 新兴技术商业化融资困难等痛点堵点[1] 未来规划 - 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 - 深入参与各领域存量资产盘活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结构调整[2] - 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优化金融服务模式 提升金融专业化水平[2] - 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2]
中国信达半年报:主业投放创五年来最佳,多领域风险化解成效显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6:48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达1.6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2% [1] - 负债总额1.4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0% [1] - 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2.81亿元,同比增长5.78% [1]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 - 该业务占上半年收入总额的53.8%,为核心业务和主要收入来源 [2]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总资产9382.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1% [2] - 收入总额184.91亿元,同比增长0.30% [2] - 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265.81亿元,同比增长47.55% [2] - 96%增量来自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收购规模持续领先同业 [2] - 新增收购个贷不良资产34.2万户,涉及本金47亿元 [2] - 其他不良资产业务新增投放304.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19% [2] 金融服务业务 - 该板块总资产7367.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 [3] - 实现税前利润35.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3.87% [3] - 南商银行税前利润20.14亿元,同比增长22.68% [3] - 信达证券税前利润11.38亿元,同比增长82.37% [3] - 金谷信托税前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60.45% [3] - 信达金租税前利润7.09亿元,同比增长69.93% [3] 资产配置与战略布局 - 能源及基础产业结构调整领域投放占比32.7% [2] - 不动产风险化解领域投放占比17.8% [2] - 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领域投放占比21.5% [2] - 央地国企改革提升领域投放占比27.8% [2] 金融风险化解成效 - 收购54家地方中小银行不良债权,涉及本息规模近600亿元,同比增长85.4% [4] - 落地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19个,投入资金54亿元 [4] - 实现保交房1.4万套,带动货值超757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4] - 搭建4支房地产纾困基金支持重点项目纾困与重整 [4] 服务实体经济举措 - 与民企500强客户新增合作125亿元 [5][6] - 助力30家民营企业降杠杆、盘活存量、并购重组 [6] - 支持政府引导基金加快退出实现回收 [5] - 支持多家地方国企盘活低效资产 [5]
中国信达上半年净利增近6%,收购中小银行不良债权600亿
第一财经· 2025-08-28 05:23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资产总额达1.6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62% [1] - 负债总额1.46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80% [1] - 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22.81亿元 同比增长5.78% [1] 主营业务结构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3.8% 为核心收入来源 [1]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占比略降至46.7% [1]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总资产9382.2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51% [1]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总额184.91亿元 同比增长0.30% [1] 不良资产收购进展 - 新增收购金融不良债权资产255.06亿元 同比增长56.80% [1] - 新增收购个贷不良资产34.2万户 涉及本金47亿元 [1] - 收购54家地方中小银行不良债权本息近600亿元 同比增长85.4% [2] 风险化解专项工作 - 落地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19个 投入资金54亿元 [2] - 实现保交房1.4万套 带动757亿元货值项目复工复产 [2] - 搭建4只房地产纾困基金 覆盖非住业态与资产盘活领域 [2] - 参与多家高风险中小银行尽调估值 为省联社定制改革方案 [2] 政策导向与行业定位 - 监管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加大商业银行及非银机构不良资产收购力度 [1] - 公司通过拓宽收购渠道提升服务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能力 [1][2]
中国信达绩后涨近6% 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5.8% 公司不良资产经营主业优势持续巩固
智通财经· 2025-08-28 02:41
股价表现 - 中国信达股价上涨5.19%至1.62港元 成交额达2.43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收入总额343.62亿元同比下降2.0% [1] - 股东应占利润22.81亿元同比增长5.8% [1] - 每股基本盈利0.05元 [1] - 资产总额1.6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2% [1] - 负债总额1.4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0% [1] 业务发展 - 新增收购金融不良债权资产255.06亿元同比增长56.80% [1] - 新增收购个贷不良资产34.2万户涉及本金47亿元 [1] - 收购54家地方中小银行不良债权本息近600亿元同比增长85.4% [1] - 通过拓宽收购渠道与平衡资产周转提升处置效果 [1]
深度参与金融改革与房地产纾困 中国信达上半年盈利增长5.78%
经济观察网· 2025-08-28 02:41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达1.6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2%负债总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80%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1972.90亿元较年初增长1.60% [2] - 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1亿元同比增长5.78% [2] - 金融服务板块实现税前利润35.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3.87% [5] 不良资产业务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总资产达9382.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1%收入总额184.91亿元同比增长0.30% [3] - 上半年新增投放其他不良资产业务达304.15亿元同比增长88.19% [2] - 新增收购金融不良债权资产255.06亿元同比增长56.80% [3] - 新增收购个贷不良34.2万户涉及本金47亿元 [4] 金融服务子公司业绩 - 南洋商业银行实现税前利润20.14亿元同比增长22.68% [6] - 信达证券税前利润达11.38亿元同比增长82.37% [6] - 金谷信托税前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60.45% [6] - 信达金融租赁税前利润7.09亿元同比增长69.93% [6]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 - 收购54家地方中小银行不良债权本息近600亿元同比增长85.4% [8] - 落地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19个投入资金54亿元实现保交房1.4万套带动货值超757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8] - 能源及基础设施、不动产、新质生产力转型、央地国企改革四类领域新增投放占比分别为32.7%、17.8%、21.5%、27.8% [9] 业务创新与能力建设 - 推出"资产直通车"系列直播活动打造"踏浪前行"资产推介品牌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处置路径 [4] - 围绕非住宅类物业、存量资产盘活等场景发起设立4支房地产纾困基金 [8] - 通过提供智力支持、设计重组方案、引入产业投资者等方式协助地方政府破解债务困局 [9]
中国信达: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78% 经营效益稳健
新华财经· 2025-08-27 14:3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股东净利润22.81亿元 同比增长5.78% [2]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达1.6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62% [2] - 股东权益1972.9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60% 收入总额343.62亿元 同比减少2.0% [2] 主营业务表现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总资产9382.2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51% 收入184.91亿元 同比增长0.30% [3] - 金融服务板块总资产7367.3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23% 税前利润35.18亿元 同比增长63.87% [3] - 南商银行税前利润20.14亿元 同比增长22.68% 信达证券税前利润11.38亿元 同比增长82.37% [3] - 金谷信托税前利润6.02亿元 同比增长60.45% 信达金租税前利润7.09亿元 同比增长69.93% [3] 业务拓展与投资 - 新增投放其他不良资产业务304.15亿元 同比增长88.19% [3] - 能源及基础产业结构调整领域新增投放占比32.7% 不动产风险化解占比17.8% [3] - 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领域占比21.5% 央地国企改革提升领域占比27.8% [3] 风险化解举措 - 新增收购金融不良债权资产255.06亿元 同比增长56.80% [4] - 收购个贷不良资产34.2万户 涉及本金47亿元 [4] - 收购54家地方中小银行不良债权本息近600亿元 同比增长85.4% [4] 房地产风险化解 - 落地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19个 投入资金54亿元 [4] - 实现保交房1.4万套 带动货值超757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4] - 搭建4支房地产纾困基金 支持重点项目化险 [4] 战略发展 - 运用S基金方式盘活政府平台科创领域存量股权资产 [4] - 支持政府引导基金加快退出和回收 [4] - 聚焦主责主业和服务国家战略 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 [5]
发挥功能优势 探索属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
金融时报· 2025-08-21 04:10
核心业务与战略定位 - 公司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优势 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1] - 围绕区域资源特色做精做强做优不良资产主业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1] - 自2015年起涉足煤炭领域不良债权收购处置业务 拓展恒泰煤炭 伊化矿业等项目 [1] 太西煤集团风险化解案例 - 及时介入太西煤集团风险化解工作 多次参加自治区金融办组织的专项会议 [2] - 项目组利用近一年时间深入西北沙漠腹地尽调 驱车数万公里走访阿拉善和甘肃等地资产 [2] - 成功竞得银行不良资产包成为太西煤集团最大债权人 收购金融机构逾63亿元本金不良债权 [2] - 大幅压降阿拉善盟银行机构不良资产总额 [2] - 太西煤集团作为内蒙古重要资源型民营企业 拥有无烟煤 焦煤等优质煤炭资源 [1] 业务模式与客户生态 - 构建煤炭领域业务生态圈 打造重组重整投行业务模式 [3] - 与国家能源集团 蒙能集团等产业投资人建立合作关系 [3] - 反向收购蒙兴集团90%以上金融借款 一企一策定制重组方案 [3] - 创新收购博源集团30亿元违约债券 实施现金回收 股权抵债 债务重组一揽子方案 [3] - 成功积累博源集团 蒙兴集团等优质客户 [3] 协同效应与专业能力 - 充分发挥信达金租 南商中国等集团子公司协同优势 [3] - 凭借精准估值定价能力完成债权收购整合 [2] - 争分夺秒高效完成重大项目复核尽调与报批审核工作 [2] - 厘清优质煤炭资源的复杂抵押查封情形 [2] 区域经济影响 - 助力民营企业摆脱经营困境 实现健康长远发展 [2] - 帮助企业解决债务期限错配 生产经营受阻等问题 [3] - 为企业恢复正常运营注入强劲动力 [3] - 助力企业平稳度过流动性危机 [3] - 维护地方经济金融安全稳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