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旅游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深学细悟鼓干劲 不负韶华担使命
郑州日报· 2025-07-02 00:44
政府政策与战略方向 - 全面贯彻"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1] - 未来五年是郑州发展厚积薄发、崛起倍增的关键阶段,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3] -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农业强市,严守安全发展底线,扎实抓好民生实事 [5] 市场监管与知识产权 - 规范涉企执法,坚持"无事不扰"原则,全面规范涉企监管执法 [2] - 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2] - 强化标准引领,围绕全市重点优势产业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 [2] - 发挥"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两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 文旅融合发展 - 围绕"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三大主导产业融合 [4] - 盘活绿博园等景区资源,调整运营思路从"等客来"变为"引客来" [4] - 打造"商都记忆"等空间,提供"可沉浸、可触摸、可感知"的新型阅读体验 [4] -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全景式文明展示体系,讲好郑州文化故事 [6] 食品与民生行业 - 思念食品将强化全链条质量管控,持续创新研发,紧抓"情绪价值"推出新品 [5] - 郑州公交集团以提升服务品质为核心,构建与地铁线网深度融合的立体出行网络 [5] - 公交行业将科学优化线网布局、全面提升车容车貌、强化司乘人员专业培训 [5] 文化事业与博物馆发展 - 郑州美术馆践行"开放融合、文脉传承、学术先导、对话对照"的办馆理念 [6] - 郑州博物馆将策划精品展览,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时代精神 [6] - 巩义市博物馆将深耕文物研究,深挖文物故事,打造特色社教品牌 [6] - 运用数字化手段让古老文物"活起来",吸引更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走进博物馆 [6]
南充:文旅项目启新章 幸福产业入画来
四川日报· 2025-06-17 03:44
文旅兴市战略 - 南充实施"文旅兴市"战略,将其列为高质量发展路径"五市战略"之一,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 [5][6] - 南充拥有文旅资源22.49万项,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9项,国家级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0个,天府旅游名县3个,旅游收入和游客接待量位居全省前列 [6] - 战略方向包括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文化旅游"融"起来,南充文旅"热"起来,通过文化保护传承、文艺作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三管齐下" [6] 文旅产业升级 - 开展"文旅产业升级赋能行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实施景区"提档升级"、业态"跨界融合"、产品"迭代更新"等组合拳 [7] - 2023年以来累计实施省级重点文旅项目83个,年均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2位 [9] - 计划实施六合丝绸文化产业园、三国文化旅游城、升钟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 [10] 文旅融合发展 - 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从江边荒滩发展为集农业科技、湿地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林文旅融合项目,成为网红打卡地 [9] - "黄金江岸"湿地公园以生态保护为基、旅游观光为翼,打造嘉陵江上规模较大的水上运动项目聚集地 [9] - 2025年春节假期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402.66万人次,游客接待量居全省第2位 [9] 文旅+业态创新 - "文旅+科技"如阆中水城码头的水上飞机项目,让传统观光走向多元体验 [11] - "文旅+农业"推动乡村从生产地向消费地升级,西充县莲池镇天兴桥村和顺庆区新复乡日接待游客量峰值达1.4万人次 [11] - 创新推出"四季清晖"二十四节气实景演艺,融入春节文化、嘉陵江文化、丝绸文化等元素 [12] IP打造与商业化 - 抢抓春节申遗成功机遇,将春节IP打造为南充文旅亮眼名片 [14] - 六合丝博园通过复古小火车、沉浸体验和原创舞台剧《东方丝源》焕发丝绸文化新活力 [15] - 仪陇县打造红色旅游走廊,南部县发展升钟湖国际钓鱼大赛,蓬安县举办嘉陵江放牛季,形成差异化城市IP矩阵 [15][16]
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文旅系统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河南日报· 2025-05-22 23:55
文化繁荣与文艺创作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指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1] - 第14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在河南举办,接待观众约16万人次,网络点击量突破2.2亿次 [2] - 河南画家丁志伟获得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银奖,是河南首次获得该奖项银奖 [2] - 豫籍作家共10位获得茅盾文学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2] - 河南曲剧演员李晶花凭借曲剧《信仰》摘得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 - 豫剧《大河安澜》、曲剧《鲁镇》荣获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2] 文博事业发展 - 2024年河南各级各类博物馆达到409家,接待观众8500万人次,举办各类展览2700多场 [4] - 依托贾湖、大河村、二里头等大遗址建成17家遗址博物馆 [4] - 河南博物院、殷墟博物馆成为全国博物馆"顶流" [4] - 殷墟博物馆自2024年2月开馆以来参观人数已近200万人次 [10] 文旅融合发展 - 鸡公山景区以"自然+潮玩"吸引游客,今年以来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均创新高 [5] - 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营造沉浸式文旅消费体验场景,节假日期间营收额多次位居河南景区榜首 [5]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累计吸引超4000万人次观演,其中80%是省外观众,"85后"年轻观众占比达85% [6] - 建业电影小镇入选"2025年城市旅游休闲集聚区创新十佳案例" [8] 文化遗产保护 - 洛阳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112家,馆藏文物60余万件(套) [9] - 三门峡市加快推进仰韶村考古圣地"七个一"项目,推动仰韶文化遗址群申遗工作 [10]
首宗体育用地成交,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区将新建体育场馆及设施
新京报· 2025-05-21 13:08
地块成交信息 - 北京通州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4.29亿元成功摘得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西侧A4体育地块 [1] - 地块总面积约11.53万平方米,地上建筑规模69188.171平方米,建筑控高30米,局部36米 [1] - 该地块为副中心首宗挂牌出让的体育用地,将建设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 [1] 项目区位优势 - 项目临近地铁7号线万盛西站,身处文化旅游区北部产业带 [2] - 紧邻通马路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国际人才社区、顶点公园等多个重点项目 [2] - 沿7号线向西直达北京中心城区,向东连接北京环球度假区、湾里商业娱乐综合体、北京海昌海洋馆等高品质文旅项目 [2] 发展规划与目标 - 公司将探索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的创新型建设方案,实现多功能、多场景、多领域的全年系统化运营 [2] - 计划引入国际体育IP,力争实现"一日比赛、多日停留",激发赛事消费潜力 [2] - 2025年为文化旅游区"华丽蝶变、集中亮相"之年,北部产业带在建七大项目中五大项目将陆续建成投用 [2] - 体育地块成交将延伸文化旅游区现有产业链条,形成更加潮流范、国际化的文旅体商产业生态圈 [2]
让“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越叫越响
郑州日报· 2025-05-20 00:38
文旅融合创新 - 郑州通过"城市考古体验课堂"、文创咖啡、甲骨文街舞秀等创新形式实现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吸引大量观众参与 [1] -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连续6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嵩山景区成为展示中原文明发展全过程的窗口 [3] -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累计超4000场,观众突破600万人次,被列为文旅部"一带一路"文化贸易重点项目 [6] 文化IP打造 - 郑州构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三大城市IP,其中黄帝文化成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核心标识之一 [3][4] - 少林武术通过"当少林遇见吴哥"等国际交流活动实现全球化传播,登封武校常年驻训数万名学员 [5][6] - 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举办540余场活动,线上线下受众超2200万人次,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8] 文化消费升级 - 2024年郑州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47场,观众约96万人次,票房收入达10亿元 [9] - 建成180个上等级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1365个乡村文化合作社,累计开展活动超万场,惠及群众200万人次 [8] - 河南艺术中心、郑州大剧院等文化地标年均举办大量高端演艺活动,显著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9] 历史资源活化 - 新密李家沟遗址(距今1万年)、裴李岗遗址(距今8000年)、"河洛古国"(距今5000年)等考古发现实证郑州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地位 [2] - 具茨山岩画、荥阳青台遗址丝织品等文物印证黄帝文化在郑州的深厚根基 [3]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通过专家讲座等形式,系统展示郑州"千年商都"的历史脉络 [2]
晋级中部非省会第一城,宜昌凭什么
新浪财经· 2025-05-09 04:57
产业发展 - 宜昌经济总量2024年突破6000亿元达到6191亿元,四年跨越两个千亿台阶,成为"中部非省会第一城"[1] - 产业结构从单一传统化工升级为"3+2"现代主导产业体系(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生命健康三大千亿产业+大数据及算力、文化旅游)[6] - 新能源产业链实现全链条覆盖,包括电池材料生产、电芯制造及废旧电池回收,形成循环经济样板区[9] - 2024年签约35个过50亿元项目,包括总投资435亿元的现代化工项目、135亿元的生命健康项目及209亿元的大数据项目[7] 产业转型 - 2018年起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相关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在沿江11省市推广[3][6] - 招引宁德时代、欣旺达东风、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落户,推动磷化工循环产业集群建设[6] - 绿色船舶制造业快速发展,成功下水世界最大纯电动客船"长江三峡1"号和首艘氢燃料电池船"三峡氢舟1"号[10] 科技创新 -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达1700家(新增3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00家(新增540家),获湖北省科技奖32项[13] - 算力基础设施突破2000P,在建超10000P,打造湖北省最大算力集群[10][12] - 实施"三峡英才"计划,计划到2027年引进2000名高层次科创人才,支持建立"人才飞地"[14] 交通枢纽 - 拥有水铁公空管立体交通网络,三峡枢纽货运量连续三年超1.5亿吨,即将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17] - 3条在建高铁(宜涪、武宜、宜兴)+1条获批高铁(宜常),未来形成"米字型"高铁枢纽[17] - 三峡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超300万人次,国际旅客首破10万人次[18] 区域协同 - 定位为连接成渝双城经济圈与武汉都市圈的关键节点,推进"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和"当枝松宜东"百强聚集区建设[22] - 借力武汉科教资源加强创新协同,促进平台共建与人才共育[22] 城市能级 - 2024年常住人口近400万,GDP全国城市50强,明确对标江苏常州[33] - 文旅产业纳入主导产业布局,2024年旅游收入1180亿元,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29] - 钢琴产业年产7万台,"长江牌"钢琴占全球七分之一市场份额[26]
央企专业化整合加速推进 深康佳A控股股东拟变更
上海证券报· 2025-04-08 22:27
央企专业化整合 - 深康佳A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拟由其他央企集团对公司实施专业化整合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变更 但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2][4] - 2025年以来国资央企资产整合加速 例如盐湖股份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盐湖集团 实控人变更为中国五矿集团 [4] - 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底会议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包括加快国有资本"三个集中" 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8] 深康佳A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80年 以电子科技产业为核心 覆盖消费电子、半导体、光电显示、芯片存储等业务板块 [6] - 2024年因退出非主业及亏损业务 预计亏损26.5亿-29.5亿元 近年聚焦半导体赛道 存储芯片封测良率达99.95% [6] - 2025年1月拟收购宏晶微电子78%股权 完善半导体产业链布局 增强封测与PCB业务协同 [7] 行业政策动态 - 2025年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年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优化布局结构调整 推动重点产业升级 [8] - 市场分析认为央企重组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 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求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布局 [9] - 近期案例包括山东电工电气将宏盛华源8.43亿股无偿划转至中国电气装备 显示国资整合热潮持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