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机械

搜索文档
浙江华业: 7-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工作细则
证券之星· 2025-08-11 13:18
总则 - 公司设立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以规范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产生流程 优化治理结构并确保工作制度化 [1] - 提名委员会依据公司法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深交所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设立 [1] - 提名委员会为董事会下设专门机构 对董事会负责 主要职责为审查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人选并提出建议 [1] 人员组成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董事组成 其中独立董事占比超过二分之一 [1] - 委员由董事长 过半数独立董事或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以上提名 并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1] - 主任委员由独立董事担任 负责主持工作并召集会议 由全体委员过半数选举产生并报董事会备案 [2] - 委员任期与董事会一致 可连选连任 委员不再担任董事时自动失去资格 缺额需按规则补足 [2] 职责权限 - 提名委员会负责拟定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择标准与程序 并对人选任职资格进行遴选和审核 [2] - 委员会需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包括提名或任免董事 聘任或解聘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法定事项 [2] - 董事会未采纳委员会建议时需在决议中记载理由并披露 [3] - 提名委员会提案需提交董事会审议决定 [3] 议事规则 - 会议需提前三天通知 由主任委员主持 经全体委员同意可豁免通知期 通知需包含日期 地点 议题等信息 [3] - 会议需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出席方可举行 决议需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 委员可委托他人出席 [4] - 会议可采用现场 网络或电话方式召开 表决形式由召集人确定 表决意向分为赞成 反对或弃权 [4] - 提名委员会工作程序包括研究需求 多渠道遴选人选 搜集背景材料 征得同意 资格审查及向董事会提交建议 [4] - 董事会秘书列席会议 会议需有记录并由委员签字 委员有保密义务 可聘请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意见 [5] - 审议利害关系事项时实行回避制度 利害关系委员不得参与表决 无法决议时需提交董事会审议 [5][6] - 会议程序和决议需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6] 附则 - 工作细则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修改需遵循相同程序 [6] - 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细则与上位法冲突时需及时修改 [6] - 工作细则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6]
浙江华业: 2-股东会议事规则
证券之星· 2025-08-11 13:18
股东会职权范围 - 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在《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范围内行使职权 [1] - 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知情权、发言权、质询权和表决权等权利 [1] - 需提交股东会审议的事项包括交易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50%且绝对金额超过5000万元 或交易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利润50%且绝对金额超过500万元 [2] - 关联交易金额超过3000万元且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需经股东会审议 [2] - 购买出售资产交易连续十二个月累计金额达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时 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2] 股东会召集程序 - 年度股东会每年召开一次 由董事会于上一会计年度结束后六个月内召集 [4] - 临时股东会召开情形包括董事人数不足法定要求、未弥补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单独或合计持有10%以上股份股东请求等 [4] - 独立董事经全体过半数同意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董事会需在收到提议后十日内书面反馈 [7] - 单独或合计持有10%以上股份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会 若董事会未在十日内反馈 股东可向审计委员会提议 [10] - 审计委员会或股东自行召集会议时 会议费用由公司承担 且召集人持股比例不得低于10% [11][13] 提案与通知机制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持有1%以上股份股东有权提出提案 提案需符合法律法规且属股东会职权范围 [11] - 股东会通知需提前二十日(年度)或十五日(临时)公告 内容需包含会议时间地点、审议事项、股权登记日及表决方式 [12] - 股东会通知需充分披露所有提案内容 选举董事时需详细披露候选人教育背景、持股数量及关联关系等信息 [13] - 临时提案需在股东会召开十日前书面提交 召集人需在二日内补充通知并公告 [12] 会议召开与表决规则 - 股东会可采用现场、网络或电子通讯方式召开 股东可亲自出席或委托代理人行使表决权 [18][40] - 表决实行累积投票制选举董事 股东表决票数为持股数乘以待选人数 可集中或分散投票 [22][23] - 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特别决议需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25] - 关联股东需回避关联交易表决 其代表股份不计入有效表决总数 [25] - 股东会决议需公告表决结果 包括股东出席比例、表决方式及每项提案结果 [29] 会议记录与授权机制 - 会议记录需记载审议经过、发言要点、表决结果及股东质询意见等内容 由董事会秘书负责并保存不少于十年 [29][31] - 股东会可授权董事会决策具体事项 授权内容需明确且符合公司利益最大化原则 [33] - 董事会对授权事项决策时需充分论证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接受股东及审计委员会监督 [33]
浙江华业: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部分款项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1 13:18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部分款项 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核查意见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海通"或"保荐人")作为浙 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华业"或"公司")首次公开发 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 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3 号—— 保荐业务》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根据《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 股说明书》及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 的《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内部投资结构及变更实施 地点的议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募投项目及募集资金使用计划如下: 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对公司使用自有 资金支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部分款项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事项进行了核查,具 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浙江华业 ...
浙江华业: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1 13:08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669,171.02元,母公司净利润为44,052,093.24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4,405,209.32元后,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234,567,890.12元 [1] - 以总股本80,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合计派发32,000,000.00元,占半年度净利润的67.13% [1] - 如在股权登记日前总股本变动,将按每股现金分红比例不变原则调整现金分红总额 [2] 利润分配方案合规性 - 方案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等规定 [2] - 方案综合考虑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经营情况、盈利能力及未来发展规划,符合公司利润分配政策和股东回报规划 [2] - 实施该方案不会导致公司流动资金短缺或其他不利影响 [2] 审议程序及意见 - 董事会审议通过该预案,认为方案有利于股东分享经营成果,同意提交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2] - 监事会认为方案与公司发展相匹配,符合全体股东长远利益,未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3] 内幕信息管理 - 预案披露前严格控制内幕信息知情人范围,并履行保密及禁止内幕交易告知义务 [4]
浙江华业: 董事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1 13:08
董事会会议基本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11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全体9名董事实际出席 由董事长夏增富主持 符合法定程序 [1] 半年度报告审议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获董事会全票通过 确认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公司实际情况 [1][2] 利润分配方案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 以总股本8000万股模拟计算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3200万元 [3] - 若股权登记日前总股本变动 将按每股分红比例不变原则调整现金分红总额 [3] 公司章程及治理结构变更 - 因完成IPO上市 拟变更注册资本及公司类型 并同步修订《公司章程》 [3][4] - 根据新《公司法》规定 公司不再设置监事会 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3] - 修订及制定多项治理制度 包括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 部分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 独立董事提名与审计机构续聘 - 提名黄海波为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 任期至第二届董事会届满 [4] - 拟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财务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4][5] 子公司调整与募集资金管理 - 拟注销全资子公司宁波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及宁波华有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6] - 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延期 但实施主体、用途及投资总额均保持不变 [6][7] - 允许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 后续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 [7] 股东大会安排 - 定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利润分配、章程修订等多项议案 [3][4][7]
金明精机大宗交易成交267.28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9:48
大宗交易情况 - 8月8日金明精机大宗交易成交量为27.90万股,成交金额267.28万元,成交价为9.58元,相对当日收盘价溢价21.27% [2] - 买方营业部为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卖方营业部为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东环路第一证券营业部 [2] 市场表现 - 8月8日金明精机收盘价为7.90元,下跌1.13%,日换手率为3.87%,成交额1.22亿元 [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86.91万元,近5日累计上涨2.20%,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出2656.30万元 [2] 交易数据 - 大宗交易成交价9.58元较收盘价7.90元溢价21.27% [2] - 大宗交易成交量占当日成交量的22.87%(27.90万股/122万股) [2]
研判2025!中国塑料粉碎机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塑料回收需求增加,带动塑料粉碎机行业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30 01:17
塑料粉碎机行业核心观点 - 环保意识提升推动塑料回收需求增长,带动塑料粉碎机市场规模扩大,2024年达45亿元,同比上涨18.4% [1][13] - 技术进步推动设备高效化、耐用化与环保化,提升行业竞争力 [1][21][22] - 政策支持(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为行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6][8] 行业分类与设备特性 - **硬塑料粉碎机**:专为ABS/PE/PP板材设计,长方型投料口提升效率,密封轴承延长寿命 [4] - **强力塑料粉碎机**:通用型,合金钢刀片处理片材/管材/包装材料,平衡测试确保稳定性 [4] - **塑料管材粉碎机**:圆管型投料口优化管材处理,可选配回收系统提升效率 [4] 市场规模与增长驱动 - 2018-2024年市场规模波动上涨,2024年废塑料回收量达1950万吨(同比+2.6%),直接拉动粉碎机需求 [11][13] - 包装、汽车、电子电器等高塑料用量行业为主要下游应用领域 [2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电机/减速机等零部件 [9] - **中游**:粉碎机制造商(如浙江丰利、上海化三等) [15][16] - **下游**:再生塑料加工,应用于汽车部件、家电外壳等终端产品 [9]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包括浙江丰利(38年技术积累)、上海化三(多行业应用)、河北方泰(出口20余国) [16][18] - 新兴企业加速进入市场,技术研发与服务质量成竞争关键 [15]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物联网/AI推动自动化升级,高效刀片设计提升处理能力 [21][22] - **需求分化**:包装业侧重薄膜处理,汽车业需应对硬质部件,定制化设备需求上升 [23] - **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环保需求推动海外市场拓展,技术合作加速 [24]
注塑机出海加速,打造生产类设备全球竞争力范本
长江证券· 2025-07-16 06: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伊之密投资评级为买入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制造业建厂或已有加速趋势,注塑机有望打造生产类设备全球竞争力范本,贸易顺差扩大且出口加速,需求侧新兴市场空间广阔,供给侧中国注塑机全球竞争力凸显,不同地区替代进程不同,龙头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注塑机有望率先受益 [3][7][9][10][93] 各部分总结 中国注塑机出海加速,全球竞争力逐步凸显 - 中国是全球塑机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塑机产量连续22年居世界第一,2023年中国塑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约941亿元,优势企业主营收入402亿元,占比42.7%,利润总额占比超50%,行业集中度较高 [21] - 2023年中国注塑机优势企业产量11.31万套,主营业务收入305亿元,占塑机优势企业主营收入的76% [26] - 2023年注塑机进口金额4.48亿美元、出口金额17.14亿美元;2024年进口金额4.37亿美元、出口金额20.89亿美元,贸易顺差扩大至16.52亿美元,出口数量和金额远大于进口且比例持续扩大,高端注塑机国产替代进程加快,2024年进口均价约为出口均价的1.7倍,差距缩小 [29] - 注塑机市场海外代表企业有奥地利恩格尔、德国克劳斯玛菲等,国内优势企业有海天国际、伊之密等,国内龙头企业向高端市场迈进,海天国际、伊之密全球份额上升 [33][37] 需求侧多样化发展,新兴市场百花齐放 - 人均塑料消费量呈增长态势,2015 - 2020年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量复合增速约为2%,预计到2035年产量增加一倍,到2050年增加两倍,人均塑料消费量预计2020 - 2050年以2%的复合增速增至84.37kg [38] - 海外新兴市场空间广阔,2023年中国大陆塑料消费量占全球23%,海外有77%的空间,印度等新兴市场人均塑料消费量低,提升空间大 [41] - 2024年全球进口注塑机总额为61.43亿美元,进口规模较大的地区有美国、墨西哥等,中国大陆进口额缩减,新兴市场增速明显,如越南2024年进口额增速为107% [43][47] 供给侧格局重塑,中国注塑机全球竞争力逐步凸显 - 中国近年来保持最大注塑机出口国地位,优势持续扩大,其他出口大国包括奥地利、日本、德国、加拿大等 [8][51] - 2015 - 2024年中国注塑机出口金额从10.17亿美元增长至21.59亿美元,2019 - 2024年CAGR为12.0%,部分国家出口额有不同变化 [54][55] 出口市场机遇详解:海外建厂催化设备需求 - 中国注塑机出口目的地分三大层级,2025年5月对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出口延续较快增长,对东南亚出口增速105%,占总出口的45% [57][58] - 土耳其和越南是中国注塑机重要出口市场,中国注塑机取得较高市场份额,2024年中国在土耳其、越南进口注塑机金额中的份额分别为63%、56.3% [58][61] - 印度和墨西哥等新兴市场本土市场增长潜力大,中国注塑机份额有提升空间,2024年中国在墨西哥、印度进口注塑机金额中的份额分别为38%、53.45% [64][66] - 往远期看,中国注塑机对发达国家渗透率有望提升,2024年中国在德国、美国进口注塑机金额中的份额分别为21.7%、6.73%,加征关税对注塑机直接影响较小 [70][74] 龙头加速全球化布局,出海打造新增长极 - 国内注塑机企业出海规模持续扩大,龙头出海加速,2024年海天国际、伊之密、泰瑞机器海外营收分别达60.16亿元、13.95亿元、5.15亿元,海外营收占比分别达37.3%、27.5%、44.8% [10][76] - 国产注塑机性价比优势明显,价格上国外企业同类产品与国内差距约2至3倍,性能上中低端市场已实现国产替代,海外市场高毛利,内外销毛利率差值达10pct以上,如2024年伊之密、泰瑞机器外销毛利率较内销分别高出11.4pct、20.5pct [79] - 电动注塑机成为国内开发重点,行业优势企业均推出产品,国内厂商有望凭借技术进步、规模优势突围海外高端市场 [84] - 海天国际海外产能建设推进,目标内外销各占50%,在印度、墨西哥有产能布局,塞尔维亚、日本有建设规划,新建产能2025年起逐步投产 [92] - 伊之密坚持全球化战略,海外业务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超9家海外子公司,2024年完成美国工厂扩建,在泰国、墨西哥成立子公司,2025年计划新建土耳其、匈牙利等子公司,力争2030年海外市场销售份额占一半 [92][93]
金鹰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600万元-900万元
快讯· 2025-07-14 09:28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亏损600万元至900万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650万元至950万元 [1] 业务表现 - 塑料机械及纺织机械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与盈利基本稳定 [1] - 锂电池新材料业务未能实现盈利 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未发生显著变化 [1] - 纺织业务2025年6月中旬产品售价及毛利率水平开始回升 [1] 亏损原因 - 2025年第二季度纺织业务产品售价及毛利率总体仍处于低位 [1] - 纺织业务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较高 其毛利率低迷是上半年亏损主要原因 [1]
伊之密(300415):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技术双引擎驱动装备升级,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华鑫证券· 2025-06-28 08: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伊之密依托技术创新,高端注塑机和超大型压铸机技术取得突破,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有望受益于工业4.0升级与下游高端需求扩容,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高端注塑机技术进阶 - 下游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扩张驱动行业增长,中国塑料机械出口额占全球近20%,本土企业推动行业向精密化等方向升级 [4] - 伊之密2024年推出第六代A6系列高端智能注塑机,全电动注塑机持续增长,产品系列完善,进口替代空间大 [4] - 公司2024年蝉联中国塑机制造综合实力40强第2名及塑料注射成型机行业18强第2名,A6系列获海外客户高度认可 [4] 超大型压铸机技术突破 - 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大型复杂压铸件需求激增,超大型压铸机成为核心装备 [5] - 伊之密推出LEAP系列大型压铸机,成功研制7000T、9000T超重型机型,提升了压铸件质量和稳定性 [5] - 公司与头部企业合作,在全国压铸机行业排名靠前,技术与客户网络驱动其卡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机遇 [5] 全球化战略推进 - 伊之密业务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超40家海外经销商,2024年外销收入13.95亿元,同比增长27.45% [6] - 公司进行海外产能建设,美国、印度、墨西哥工厂有不同功能,预计墨西哥工厂2025年投入使用 [6] - 以双品牌协同和本土化深耕为驱动,推进注塑机、压铸机等业务发展 [7]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62.33、73.91、86.09亿元,EPS分别为1.56、1.86、2.1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8、10.7、9.1倍 [8] 财务数据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5,063|6,233|7,391|8,609| |增长率(%)|23.6%|23.1%|18.6%|16.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08|729|872|1,026| |增长率(%)|27.4%|20.0%|19.6%|17.6%| |摊薄每股收益(元)|1.30|1.56|1.86|2.19| |ROE(%)|20.2%|20.9%|21.6%|21.8%|[10]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公司2024 - 2027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包括流动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