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学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中西医“结而不合”的痛点如何解
科技日报· 2025-08-14 01:31
回想起两年前毕业找工作碰壁的那个夏天,李凯旋仍然无法释怀。 李凯旋博士阶段攻读的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当时非常想去一家公立三甲综合医院(以下简称"西医 院"),该院外科主任也想接收中西医结合方面的人才,觉得他很合适。但遗憾的是,李凯旋并未拿到 录用函,最终进入一家公立三甲中医类医院(以下简称"中医院")工作。 "中西医结合方向听起来'左右逢源',找工作时却很容易陷入'两边都不待见'的窘境。"李凯旋告诉 科技日报记者,因名额紧张、手续烦琐,该方向医师很难进入西医院的西医科室。 李凯旋遭遇的只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从业者面临的困境之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高层次人才匮乏、 中西医理论"结而不合"、无专属竞争赛道等诸多问题正成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卡点痛点。 强化研究生教育, 填补高层次人才缺口 新冠疫情肆虐之时,全世界的抗疫效果不尽人意,而我国做到低感染率、低死亡率。这其中,我国 独有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立下汗马功劳。 当前,中西医结合医学依然在其优势领域发光发热。 今年4月,一位60多岁的乳腺癌患者因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引发全身剥脱性皮炎,严重的继发性感染 危及生命。其就诊的肿瘤医院束手无策,当即下了病危通知书。随后,家属将患者转至中 ...
医生还想让自己的孩子学医吗?
虎嗅· 2025-08-05 11:45
高考医学专业录取趋势 - 2025年临床医学专业分数线普遍降低 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分数线比2024年降9分 排位线低369名 预防医学专业排位比去年低1472名 [2] -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排位从2024年全省前59名降至2025年256名 招生名额减少1个 [3] - 广东 山东等地多所知名高校临床医学录取名次下降 包括上海交通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4] 医学院校关注度分化 -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百度高考大数据院校热度排名中比2024年下降161名 首都医科大学热度上升356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上升67名 北京大学医学部上升13名 [5] -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搜索热度比2024年同期上升 基本维持在专业排行前五名 [6] 医学生职业选择与经济因素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4+4"博士毕业生进入医药企业第三年年收入达50万元 公立医院同学年收入不足10万元 [10] - 医学界医米调研显示2024年近六成医生收入下降 28%医生计划未来五年内离职 [17] - 一线城市医学生因经济压力更倾向离开医院 转向药企或医疗器械企业 [18] 医学教育体系与就业现状 - 2010-2020年全国本科临床医学院校从158所增至192所 招生规模从8.7万人增至9.8万人 [12] - 2006-2018年中国累计新增临床执业医师116.78万人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111.47万人 岗位供大于求 [24] - 大医院岗位竞争激烈 硕士博士毕业生年均增速达15.80%和9.63% 高于本科的7.34% [25] 基层医疗就业新趋势 - 2025年广东省农村定向医学生录取分数线超600分 广东药科大学定向临床医学专业录取排位从2023年4万多名升至2025年2万多名 [38][39] - 贵州省村医岗位提供编制 本科生月收入可达1万元 含基础工资4000元 绩效3000元 省级补贴1000元 [42] -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10-2023年农村定向医学生招生规模从5000人增至6150人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6亿元 [43] 医生职业发展挑战 - 主诊医师负责制推行后医生需承担诊疗 经济运营 绩效分配等综合管理压力 [33] - 中国医生日均门诊量远超发达国家 北京三甲医院医生称工作量"顶新加坡医生一个月" [29] - 德国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生普遍计划回国就业 目标苏州 青岛等二线城市大医院编制岗位 [27]
众巢医学上涨2.91%,报1.06美元/股,总市值2676.91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29 19:41
股价表现 - 7月30日盘中上涨2.91%至1.06美元/股,成交额6386美元,总市值2676.91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1586.48万美元,同比减少18.37% [1] - 归母净利润-64.32万美元,同比大幅改善94.33% [1] 公司背景 - 2019年4月1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由境内子公司众巢医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实际运营 [1] - 旗下医学慕课平台结合国际医学教育理念与互联网技术,提供数字化医学教育服务 [1] 业务结构 - 三大业务板块包括医学慕课、阳光健康学堂和众寻患者援助 [1] - 业务覆盖医生教育与患者教育两大领域 [1]
官方发文“劝学医”,考生不妨一听 | 新京报快评
新浪财经· 2025-07-04 18:03
医学专业报考现状 - 浙江慈溪市卫生健康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高考结束了,该劝人学医了!》,强调医学生的信仰与价值,试图在高考志愿填报阶段吸引考生选择医学专业 [2] - 文章采用"正话反说"的方式,既承认医学生面临的困难(如培养周期长、患者不信任等),又从"信仰""生命"等高度突出医学职业的崇高意义 [3] - 行业内部存在"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说法,反映部分从业者对职业选择的后悔情绪,这可能影响考生报考意愿 [2] 地方医疗人才政策 - 慈溪市面临"人才紧缺"和"引进困难"两大问题,制约当地卫生事业发展 [3] - 当地实施物质激励政策:对考入"985""211"院校医学类紧缺专业的前50名慈溪籍学生,每人每年提供2万元政府助学金 [3] - 政策目标为每年签约100名高考成绩在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以上的医学类紧缺专业慈溪户籍学生 [3] 专业选择建议 - 官方号召考生选择医学专业时需综合考虑个人兴趣与官方倡议,真正热爱医学的考生通常无需劝说就会报考并长期从业 [5] - 在当前部分专业面临AI竞争和就业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医学专业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3] - 地方卫健部门通过精神激励(如强调职业崇高性)和物质鼓励(如助学金)双管齐下吸引考生报考医学专业 [3]
突破!滨州医学院荣获4项省科学技术奖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01:12
山东省科技大会及奖项概况 - 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90个项目(人选),包括科学技术最高奖2人、科学技术青年奖10人、自然科学奖51项、技术发明奖3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90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人 [7] - 滨州医学院荣获4项省科学技术奖,包括山东省科学技术青年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作为参与单位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获奖总数和科学技术青年奖均实现新突破 [1] 滨州医学院获奖项目详情 山东省科学技术青年奖 - 田梗教授作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建立了国际领先的细胞膜生物功能实时监测活细胞信号通路平台和国际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检测平台 [2] - 田梗教授在国内较早推广肿瘤精准诊断、精准用药技术,研发靶向细胞膜受体的精准诊疗纳米试剂和创新药物,推动了恶性肿瘤精准诊疗水平的提升 [2]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张加余教授团队成果"中药复杂物质体系化学成分系统表征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构建了中药复杂物质体系分析新方法,显著提升中药新颖微量成分发现能力和中药质控水平 [3] - 张桂龙教授团队成果"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探针的高分辨可视化成像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研发了系列安全、高效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探针,实现肿瘤精准靶向成像和肝损伤的无创可视化诊断 [4]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姜静教授参与的项目"新型双靶标受体-Fc融合蛋白药物核心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了融合蛋白药物开发中的多项技术难题,开发了两款全球首创的双靶融合蛋白药物 [5] 滨州医学院科研发展策略 - 公司积极贯彻落实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任务,发挥在医养健康、生物医药领域的学科专业与人才资源优势 [6] - 公司汇聚优势科研团队,搭建特色研究平台,推进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6] - 在科技奖励申报工作中,公司坚持"提前布局、提前谋划,提前培育"工作思路,持续加强申报动员、成果凝练、专题辅导等全过程跟踪服务 [6]
广东医科大学启动全国首个AI医学院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12:22
行业动态 - 全国首个AI医学院在广东医科大学正式启动 基于鸿蒙生态构建"虚实融合 软硬一体"数智医学院 融合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数字孪生和元宇宙技术搭建AI医学教育平台 [1] - AI医学院定位为与真实世界医学教育并行的AI医学教育空间 为医学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友好 开源的医学教育应用场景 [1] - 广东省卫健委表示AI医学院体现了学校拥抱数智化转型的战略眼光和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医学人才的担当 [1] 技术应用 - AI医学院包含个性化教育中枢 超现实实践平台 全周期成长伴侣三大支柱 [2] - 采用多模态融合技术 可解释AI决策系统 实时知识更新引擎等六大创新突破 [2] - 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医学教育与实践新浪潮 从"替代者"思维转向"增强型"医生 [2] 教育创新 - 广东医科大学布局智能医学工程 智能科学技术 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3] - 首创开设4个医工融合双校联合培养学位项目 包括"药学+材料科学""智能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 [3] - 提供从校园到医院全成长周期的知识学习 临床研究 诊疗服务AI素养评估和支持 [2] 合作生态 - 联合韩德民院士团队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 [3] - 与华为合作建设"华为数智健康医疗联合创新天工实验室""华为医学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等 [3] - 联合神州医疗等头部企业建设"多模态数据应用创新实验室""医药大模型实验室" [3] - 牵头成立"数智健康医疗创新联盟" 设立"人工智能与心脑血管工程湾区实验室"等 [3]
陕西继续实施医学生定向免费培养项目‌
陕西日报· 2025-06-25 22:58
陕西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 - 2025年陕西省将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和大专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 目标是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培养全科医生 [1] - 本科定向生培养院校包括延安大学 西安医学院 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等 大专定向生培养院校包括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 [1] - 报考本科定向生需通过2025年高考报名审核 本人及父母户籍在陕西农村且连续3年以上 报考大专定向生还需是应届高中毕业生 [1] - 定向生在校期间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即免除学费和住宿费 补助生活费 [1] - 毕业生需到定向就业地县级卫生健康部门报到 办理聘用手续 本科及大专定向生均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 [1] 定向医学生服务要求 - 2025年及以后入学的本科定向生完成专硕教育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 需在乡镇卫生院服务不少于6年 [2] - 大专定向生毕业后需在村卫生室服务不少于6年 且入职3年内需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2] - 本科及大专定向生如出现违约行为 需按协议承担违约责任 [2]
临床医学热度第一,现在是学医的好时候吗?
虎嗅· 2025-06-24 13:01
高考志愿填报与临床医学热度 - 全国多个省市已陆续开启高考成绩查询,紧接着便是高考志愿填报 [1] - "临床医学"稳居今年本科(普通)"用户搜索专业TOP30"热度榜首,口腔医学排名第三 [2] - 多所医学类院校追加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计划:广东医科大学招生计划较去年增长100人,广东药科大学计划招生6800人(同比增加320人),广州中医药大学2025年本科生招生计划扩招200人 [4] 临床医学专业报考趋势与专家观点 - 临床医学已连续多年高居热门专业前列,学医热度持续攀升 [4] - 专家鼓励学医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相对稳定""未来发展不错""被人需要很幸福""学医是很好的谋生手段" [6] - 专家提醒需根据兴趣爱好、家庭情况、抗压能力、职业规划等全面考量,医学学制长、辛苦程度高,三甲医院入职门槛普遍要求博士学历 [7] 医学职业发展特点 - 医生职业稳定性强,AI无法完全替代,需求持续存在 [8][9] - 医学培养周期长: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3年规培,早期收入较低,需家庭长期支持 [11][12][27] - 医生需多元化发展:除临床技能外还需具备教学、科研、科普能力 [15] - 职业回报包括稳定薪酬、健康守护者角色、患者康复带来的成就感 [28] 医学行业技术变革与就业前景 - AI将改变医疗模式,医生角色从治疗转向预防、筛查、康复和随访 [24] - 再生医学发展带来弯道超车机会,如组织工程化气管技术可保留患者肺功能 [25] - 就业方向不仅限于医疗机构,还包括健康管理机构、外资及私立医院等高端医疗领域 [37] - 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缺口大,适合追求长期社会价值或热衷技术融合的从业者 [50] 医学专业选择建议 - 需提前分辨能当临床医生的专业(如口腔医学),部分医学院专业无法取得医师资格 [38] - 适合学医的特征:善良乐于助人、抗压能力强、具备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能力 [44][45] - 报考需考虑学历要求(博士学位)、工作强度(无正常休息日)、终身学习需求等现实因素 [39]
广东今年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拟招2035名 定点院校11所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0 09:47
订单定向培养医学大学生项目 - 广东省2025年订单定向培养医学大学生招生计划2035名,定点院校共11所 [1] - 省财政补助2000人,广州市定向医学生由广州市补助,其余由广东省易方达公益基金会资助 [1] - 定点院校包括广州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医科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 [1] - 录取方式为提前录取批次平行志愿投档,按高考分数择优录取,同分条件下农村生源和定向县生源优先 [1] - 报考对象仅限广东考区省内户籍人员,在校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1] 定向医学毕业生就业安排 - 各项目市卫生健康局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需协调提供足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 [2] - 优先安排给服务人口多、全科医疗需求大、全科医生较为短缺的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 - 2025年8月31日前通过面试考查,按成绩由高到低选择工作岗位并落实编制 [2]
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在深入整改
快讯· 2025-05-15 12:06
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核查情况 - 试点班旨在推动医学教育与多学科融合,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招收优秀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1] - 2019年经教育部批复同意,年均招生规模约30人 [1] - 试点班在录取资格确定、临床实习管理、学位论文答辩与审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存在问题,包括试点方案不严密、管理不严格、落实不到位 [1] - 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在深入整改,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进行全面评估并督促改革完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