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题乐园
icon
搜索文档
别对乐高乐园要求太高
远川研究所· 2025-08-20 13:06
核心观点 -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反响平平 客流量远低于预期 与迪士尼和环球影城形成鲜明对比 [5] - 全球乐高乐园业务持续亏损 新开园区成为财务负担 韩国和纽约乐园分别亏损3500万英镑和1.1亿英镑 [7] - 乐高乐园面临根本性商业模式挑战 用户结构过度依赖低龄儿童 缺乏强力IP支撑 与迪士尼全年龄段定位形成差异 [16][25] 运营表现 -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首小时客流仅7500人 成人单日票价达599元 儿童票479元 [5] - 2024年乐高乐园整体收入下滑1.8% 运营方默林娱乐整体亏损4.92亿英镑 [7] - 韩国乐高乐园客流量仅为预期一半 连续三年亏损 [7] - 默林娱乐旗下拥有141个娱乐设施 疫情前经营利润率达30% [8] 商业模式演变 - 乐高2005年将4家乐园出售给默林娱乐 2019年以76亿美元重新收购 [12][14] - 乐园初始定位为"大型展示推广体验中心" 本质是乐高积木的促销工具 [20] - 乐高积木成人自购占比达20% 但乐园仍以2-12岁亲子家庭为主(占比超70%) [20][22] 竞争劣势分析 - 迪士尼20-30岁无孩游客占比近半 30-50岁无孩游客超30% 形成全年龄段覆盖优势 [16] - 乐高乐园游乐设施高度低龄化 迷你旋转木马等项目允许3岁以下儿童参与 [18] - 缺乏自创IP 畅销系列依赖星球大战、哈利波特等外部IP授权 [25] - 自创IP如乐高忍者影响力有限 无法与顶级IP竞争 [26] 战略调整 - 投资9000万美元建造室内过山车 试图吸引成年客群 [22] - 转向亲子赛道竞争 与水族馆等设施捆绑销售 年票月均仅9.99美元 [29] - 上海乐园设置13个拼搭体验项目和8个创意工坊 强化积木体验属性 [20]
儿童票,该凭年龄还是身高?
新华网· 2025-08-20 06:26
行业现状 - 景区、游乐园和体验馆普遍以身高作为主要判定依据 常见1.2米以下免票、1.2-1.4米半票等标准[5] - 市场化主题乐园采用年龄、身高"二选一"方式 如上海迪士尼、北京欢乐谷允许满足"身高1.2-1.5米"或"5-10周岁"条件购票[5][8] - 头部景区及博物馆以年龄为主 国家自然博物馆限定"6-11周岁"可购儿童票[5] 争议焦点 - 身高标准导致发育较快儿童过早失去优惠 出现穿鞋超1.4米/脱鞋不足1.4米的判定矛盾[1] - 年龄标准可能引发证件冒用问题 旅游旺季核验年龄存在操作困难[9] - 票价出现倒挂现象 十岁儿童因身高超1.5米反而比享受半价票的大学生支付更高费用[1] 政策导向 - 国家层面暂无统一强制性法规 2012年发改委建议推行"身高与年龄双轨制"[12] - 建议6周岁或1.2米以下儿童免票 6-18周岁未成年人实行半票[12] - 2023年新儿童生长标准显示6岁儿童身高较2009年标准提升0.9-1.1厘米[15] 行业建议 - 专家建议按年龄判定更符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需联合文旅等部门细化法规政策[15] - 可借鉴铁路、航空等行业成熟规范 兼顾儿童权益与经营者安全保障责任[15] - 需解决儿童身份信息登记不完善问题 逐步推动从身高标准向年龄标准过渡[15]
泡泡玛特王宁:明年北京泡泡玛特乐园1.5版本会跟大家见面
新浪科技· 2025-08-20 03:37
泡泡玛特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 公司创始人王宁表示对IP延展充满信心,尽管面临挑战 [1] - 北京泡泡玛特乐园50%面积正在进行迭代升级,预计明年推出1.5版本 [1] - 乐园关闭50%面积情况下,今年人流量和收入仍超过去年全年 [1] - 乐园二期面积将比一期扩大一倍 [1]
乐园游升温 激发消费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8-17 21:08
乐园游暑期热度 - 上海乐高乐园自7月5日开园以来累计举办近1700场演出,包括950余场角色见面会、超600场氛围演出和超百场剧场表演 [2] - 上海金山区作为乐高乐园所在地,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5倍,民宿预订量增长6倍,外地旅客占比超70% [4] - 2025年暑期前两周,哈尔滨极地公园门票订单增长114%,波塞冬沙滩水世界门票订单增长51%,旅拍订单增长超80%,推动哈尔滨文旅消费同比增长19% [4] 乐园产业经济带动效应 - 主题公园每1元收入可带动城市3.8元收入,拉动上下游产业6元至15元收入 [4] - 北京环球度假区开业4年持续提升复游率,带动北京文旅市场并吸引海昌海洋公园、顶点公园等IP落户 [5] - 多地以核心乐园为引擎,联动周边文旅、商业、生态项目形成综合体,产生显著聚合效应 [6] 乐园建设与投资动态 - 上海锦江乐园正升级改造为"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项目,计划2027年开业 [8] - 北京环球影城二三期、上海迪士尼蜘蛛侠主题园区、深圳乐高乐园创想世界等国际品牌项目加速推进 [8] - 本土品牌如青岛东方伊甸园、广州星纪世界·南湖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冰雪艺术馆等差异化项目陆续落地 [8] 行业规模与增长预期 - 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共有385座主题公园,预计2025年游客量增长10%-20%,经营收入增长5%-15% [9] - 新乐园涌现将丰富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并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9] 差异化竞争策略 - 上海乐高乐园通过"乐高+枫泾古镇""乐高+城市沙滩"等联动线路实现全域共享 [11] - 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将Labubu等IP从盲盒拓展为潮玩世界,强化商业价值 [11] -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暑期推出冰雕雪景体验,未来计划强化跨领域IP合作 [11]
财经聚焦|乐园游升温 激发消费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8-17 15:02
乐园游暑期走热 - 上海乐高乐园自7月5日开园以来累计举办近1700场演出,包括950余场角色见面会、超600场氛围演出和超百场剧场表演 [2] - 多地主题乐园推出特色活动:四川自贡方特恐龙王国举办"方特恐龙泼水节",湖北襄阳华侨城奇幻谷推出"奇梦城堡光影秀",郑州银基动物王国开展"夏日激爽水派对" [2] - 主题公园每1元收入可带动城市3.8元收入,拉动上下游产业6元至15元收入 [2] 乐园带动周边消费 - 上海金山区作为乐高乐园所在地,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5倍,民宿预订量增长6倍,外地旅客占比超70% [3] - 2025年暑期前两周,哈尔滨极地公园门票订单增长114%,波塞冬沙滩水世界门票订单增长51%,旅拍订单增长超80%,推动哈尔滨文旅消费同比增长19% [3] - 北京环球度假区开业近4年游客复游率持续提升,带动北京文旅市场并吸引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顶点公园等IP落户 [3] 乐园建设加速 - 上海锦江乐园正升级改造为"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项目,计划2027年开业 [4] - 北京环球影城二、三期项目推进中,上海迪士尼全新蜘蛛侠主题园区5月动工,深圳乐高乐园"乐高乐园创想世界"封顶 [5] - 本土品牌如青岛东方伊甸园、广州星纪世界·南湖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冰雪艺术馆等持续创新 [5][6] 行业数据与趋势 - 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共有385座主题公园,预计2025年年游客量增长10%-20%,经营收入增加5%-15% [6] - 行业需差异化竞争:上海乐高乐园结合长三角文化打造联动线路,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拓展IP价值,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强化IP合作 [7] - 未来主题乐园需规模与品质并重,兼顾品牌化、本土化、文化性与科技性 [7]
财经聚焦丨乐园游升温 激发消费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8-17 14:18
行业整体表现 - 暑期主题乐园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带动门票收入增长并拉动周边住宿 餐饮等相关产业消费 [1] - 中国主题公园每1元收入能够带动城市3.8元收入 拉动上下游产业6元至15元收入 [4] - 全国共有385座主题公园 预计2025年游客量增长10%至20% 经营收入增加5%至15% [7] 具体项目运营数据 - 上海乐高乐园自7月5日开园后累计举办近1700场演出 包括950余场角色见面会 超600场氛围演出和超百场剧场表演 [2] - 上海金山区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5倍 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6倍 外地旅客酒店预订占比超70% [4] - 哈尔滨极地公园门票订单增长114% 波塞冬沙滩水世界门票订单增长51% 旅拍订单同比增长超80% 推动哈尔滨文旅消费同比增长19% [4] - 北京环球度假区开业近4年游客复游率持续提升 带动北京整体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5] 投资与扩张动态 - 国际品牌加速布局:北京环球影城二 三期项目推进中 上海迪士尼全新蜘蛛侠主题园区5月破土动工 深圳乐高乐园最大单体建筑"乐高乐园创想世界"封顶 [7] - 本土品牌持续发力:青岛东方伊甸园以"与水共生"为主题打造 广州星纪世界·南湖乐园改造升级后焕新开园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升级打造太阳岛冰雪艺术馆 [7] - 新项目持续涌现:上海锦江乐园正进行"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升级改造 计划2027年开业 [6] 发展战略与创新 - 多地以核心主题乐园为引擎 联动周边文旅 商业 生态项目形成综合体 产生显著聚合效应 [5] - 上海乐高乐园通过"乐高+枫泾古镇""乐高+城市沙滩"等联动线路实现差异化文旅体验 [8] - 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将IP从二维平面拓展至三维空间 构建潮玩世界进一步拓展IP商业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8] -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通过"夏日飘雪"体验强化与各领域IP合作 以雪雕冰雕形式再现游戏影视经典场景 [8] 行业发展趋势 - 新乐园不断涌现丰富市场产品供给 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需求 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7] - 未来竞争需要规模与品质双轮驱动 品牌化与本土化兼备 文化性与科技性并重 实行差异化竞争 [8] - 在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推动下 主题乐园产业将呈现更高品质和更具创新性的发展态势 [9]
积分可兑乐园门票 东航联手方特推出“机票+乐园”产品
中国民航网· 2025-08-13 05:52
合作内容 - 东航电商与华强方特达成"航空+文旅"合作 在东方航空App推出专属产品 [1] - 合作包括在App内开设方特专区 提供宁波 厦门 长沙等地方特主题乐园门票预订 并支持与东航机票组合预订 [3] - 东航"东方万里行"会员可使用积分全额或部分抵扣门票费用 [3] - 未来将上线"景+酒"组合套票产品 整合方特主题乐园门票与官方酒店住宿权益 [3] 产品服务 - 通过东航APP预订可享受方特官方酒店优先入住 欢迎果品 延迟退房等专属礼遇 [3] - 东航电商依托东航庞大航线网络 通过东方航空APP提供机票 门票 空中Wi-Fi 酒店 贵宾室 用车等全方位出行服务 [3] - 合作将华强方特高品质主题乐园融入平台 针对学生等年轻客群及亲子出游群体提供更具吸引力旅游产品 [3] 市场背景 - 暑期亲子游需求旺盛 主题乐园热度持续攀升 [1] - 各地文旅纷纷推出各类活动吸引游客 [4] - 东航电商正通过整合资源构建"从家园到乐园"产品供给 刺激暑期消费增长 为文旅经济增添新动能 [4]
“快乐经济”竞争升温 广东主题乐园亟需“二次创业”丨纳凉记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3:35
行业趋势 - 全国暑期主题乐园订单同比增长70% [1] - 主题乐园形成"本地客群+跨区游客+国际游客"多层次消费格局 [1] - 行业通过高铁网络辐射更广阔区域 带动在地消费 [1] 上海乐高乐园运营表现 - 成人票价创亚洲新高 家庭套票购买率超60% [1] - 外地游客占比约70% 客源覆盖长三角及北京成都等远程城市 [1] - 园区拥有8个主题片区和超过75项游乐设施 [2] - 迷你天地用2000万块积木还原上海苏州地标 [2] - 每日接待数千名游客 拥有多项全球首发中国元素项目 [2] 广东主题乐园发展动态 - 清远长隆引入超100只长颈鹿 创国内最大种群合群纪录 [3] - 南湖乐园新增至18项游乐设施和7项演出项目 [3] - 广东主题公园产业链完整 拥有华侨城长隆等品牌企业 [6] - 专家建议结合人工智能无人机等科技进行二次创业 [7] 深圳乐高乐园建设进展 - 57个单体建筑在建中 38个已封顶 [5] - 创想世界屋面板安装完成 部分过山车完成基础施工 [5] - 周边配套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 [5] - 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际IP亲子主题乐园 [5]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国际品牌进入和国内品牌推新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6] - 主题公园成为城市拉动消费的重要抓手 [5] - 行业融合数字科技人工智能与文化科技 [5] - 平台整合文化叙事与文化自信科技自信 [7]
主题乐园过山车为何会中途停驶?业内专家释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0 13:47
主题乐园安全机制 - 过山车中途停运现象实为全球大型主题乐园普遍采用的安全保护机制,当监测系统检测到运行参数异常时会主动暂停运行以排查隐患[1] - 东京迪士尼"巨雷山"和奥兰多环球影城"绿巨人"过山车均曾因传感器检测到设备状态偏差或风速突变而触发自动停运[1] 安全系统技术细节 - 过山车配备高灵敏度传感器网络,可实时监测速度、位置、加速度、风速等参数,异常时能在毫秒级触发停机并将车体停在安全区段[2] - 安全压杠等束缚装置可在停机后有效保护乘客安全,等待专业救援[2] 行业监管体系 - 中国自1980年代引入首台过山车后已建立完备监管体系,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法》《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等法规标准[2] - 现行法规对过山车的设计、制造、安装、操作、维护、检查全流程及游客乘坐条件均有严格要求[2] 应急处置流程 - 标准处置程序包括:自动停机→启动应急预案→有序疏散乘客→技术团队全面检测关键部件→确认安全后恢复运营[2] - 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强调安全制动是过山车设计的核心原则[2] 行业安全倡议 - 全行业需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完善隐患排查体系,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3] - 游客需遵守乘坐规范(系好安全装置/禁用手机/禁止探出身体),乐园方应加强安全知识科普和突发事件沟通[3]
迪士尼Q3营收同比微增2%,流媒体与乐园表现强劲,难掩传统电视业务颓势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06 12:18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237亿美元 同比增长2% [1][4] - 调整后每股收益1.61美元 同比增长16% 超出预期 [1][4] - GAAP稀释每股收益从1.43美元升至2.92美元 主要受益于33亿美元非现金税收优惠 [1][4] - 自由现金流前九个月达75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66% [1][4] - 运营现金流达136.27亿美元 同比增长61% [1] 主题乐园业务 - 主题乐园部门运营利润同比增长13% 达25.2亿美元 [5] - 美国本土乐园利润增长22% 奥兰多华特迪士尼世界创历史收入记录 [5] - 游客支出持续增加 即使面临环球影城新乐园的竞争压力 [5] 流媒体业务 - 流媒体业务实现盈利3.46亿美元 为重要里程碑 [1][5] - 将流媒体全年利润预期从10亿美元上调至13亿美元 [5] - Disney+订阅用户总数达1.28亿 符合预期 [5] - 预计当前季度Disney+和Hulu订阅用户将增加1000万 [5] 传统媒体业务 - 传统娱乐电视业务收入下降28% [6] - 整个娱乐部门运营利润下降15% 至10亿美元 [6] - 电影业务录得2100万美元亏损 [1][6] - 归因于传统电视业务下滑及去年《头脑特工队2》的高基数效应 [6] 战略布局 - NFL将收购ESPN 10%股份 迪士尼获得NFL Network等媒体资产 [7] - ESPN独立流媒体平台将于8月21日上线 定价每月30美元 [7] - 与WWE达成五年超16亿美元协议 2026年起成为美国独家转播商 [7] - 交易完成后迪士尼将持有ESPN 72%股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