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娱乐
icon
搜索文档
赵露思面临怎样的困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0 15:19
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的合约困境 - 赵露思因抑郁症和与经纪公司银河酷娱的矛盾陷入双重困境,合约问题尤为突出 [1] - 主要矛盾包括:公司未经同意从工作室划走205万赔偿款、缺乏工作室运营权,合约剩余4年且续约条款被评价为"愚蠢" [1] - 一线艺人通常不会签订如此长期合约,赵露思续约时已走红,凸显决策失误 [1] 合约解决方案分析 - 解约需承担赔偿,但赵露思的商业价值可能吸引下家支付成本,前提是稳定完成现有项目以维护行业信任 [2] - 银河酷娱相对弱势,赵露思在《恋人》停拍后仍主导参与综艺和现场演出,公司未实质性"封杀" [2] - 留在银河酷娱可重新谈判分成模式,但需明确长远定位 [2] 经纪公司与行业资源博弈 - 银河酷娱依赖赵露思带动资源,如《珠帘玉幕》《神隐》等剧集通过其主演身份引入新人,模式为行业常见套路 [3] - 影视公司如华策、欢娱可提供资源(例如白鹿通过欢娱《临江仙》提升事业),但视频平台强势削弱影视公司话语权 [3] - 互联网公司分成难谈且竞争限制自由度,对成熟艺人非最优选 [3] 转型可能性与商业潜力 - 直播带货展现极强变现能力:一场直播带动四川葛根茶从月销10单激增至数千单,单日订单量超过去七八年总和 [4][5][8] - 抖音粉丝量超4500万,网红转型路径清晰 [10] - 行业变革下艺人选择权增加,渠道更迭重构生产关系 [10]
如何“拯救”赵露思?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0 12:21
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的合约纠纷 - 赵露思与经纪公司银河酷娱存在合约矛盾,主要争议点在于公司直接从其工作室划走205万用于赔款以及缺乏个人工作室运营权 [3] - 合约期限剩余4年,赵露思对续约评价为"愚蠢",因一线艺人通常不会签订如此长期合约 [3] - 业内通行做法是经纪公司与艺人按比例共同承担赔偿金额,银河酷娱表态显示其操作合规 [4] 赵露思的职业发展路径选择 - 可选择赔钱解约,但需保持商业信誉以确保行业安全感 [5] - 留在银河酷娱可重新谈判分成比例和工作模式,公司相对处于弱势地位 [6] - 转型影视公司如华策影视或欢娱影视可获取更好资源,但视频平台强势导致影视公司被动 [9] - 直接签约互联网公司存在自由度低、分成难谈等问题,且平台竞争对艺人不利 [9] - 转型网红是可行选择,赵露思已展现顶级带货能力,直播中产品可快速售罄 [10] 行业格局变化 - 银河酷娱利用赵露思资源带动新人,通过《珠帘玉幕》等剧集实现旗下艺人曝光 [8][9] - 互联网公司、影视公司和网红公司各有优劣,流量艺人选择权增加 [13] - 渠道更迭导致内娱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艺人拥有更多自主权 [12]
通胀指标环比改善,北京优化地产限购
华泰证券· 2025-08-10 09:54
经济指标与通胀 - 7月PPI同比降幅持平于3.6%,环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1] - 7月CPI同比增速放缓至0%,PPI环比降幅收窄至0.2%[6] - 8月出口高频指标显示同比回落,前期"抢出口"效应退坡[1][32] 地产与政策 - 北京优化限购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购买五环外商品住房不限套数[1][57] - 44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降幅走阔至24.4%,一线城市同比下降39.2%[23][24] - 温州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至130万元,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57] 工业生产与原材料 - 焦煤价格环比上涨1.7%,水泥价格环比上涨0.7%[39][40] - 建筑钢材成交量环比上升9.9%,同比增加9.0%[11] - 铜库存环比增加0.7万吨,同比减少5.3万吨[7] 消费与出行 - 暑运铁路发送旅客人数同比增长4.3%,国内航班数同比上升1.3%[2][19] - 7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3%,但7月28-31日同比回落1%[2][21] - 全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77.9%[22] 金融市场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0.39%,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回撤0.96%[64][65] - 沪深300指数环比上升1.23%,PE估值边际上行[62][63] - 利率债净发行8085亿元,同比上升2.7%[67] 行业景气度 - 有色金属价格位于历史高位91%-95%分位数[148] - 生猪养殖利润边际改善,周环比回升2.9%[151] - 光伏产业链价格涨幅放缓,半导体价格持续走高[5][148]
迪士尼又一场百亿并购:全球最大IP巨头看好怎样的未来?
36氪· 2025-08-09 09:06
迪士尼收购NFL媒体资产 - 迪士尼旗下ESPN将收购NFL Network、NFL Fantasy数字频道及NFL RedZone电视频道分销权益等资产 [1] - 交易估值约20亿-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百亿元)但未披露具体价格 [1] 迪士尼市值与并购历史 - 公司当前市值超2000亿美元 约为任天堂2倍、泡泡玛特5倍、万代南梦宫15倍 但不足Netflix市值一半 [3] - 历史重大并购包括:713亿美元收购21世纪福克斯、190亿美元收购ABC、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44亿美元收购漫威等 聚焦IP内容矩阵与渠道技术布局 [3] - 近期通过"迪士尼加速器"孵化Animaj(AI动画)、DramaBox(短剧)等4家创业公司 [3][20] 迪士尼IP授权与市场表现 - 以620亿美元授权产品销售额连续多年蝉联全球授权商榜首 远超第二名Authentic Brands Group的320亿美元 [5][7] - 旗下漫威、星球大战进入2025上半年美国玩具市场十大IP 分列第三、第五位 宝可梦与NFL球星卡占据前二 [7][8] - 美国玩具行业2025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 销售量增3% [7] 迪士尼业务板块财务数据 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236.5亿美元(同比+2%) 运营利润45.75亿美元(+8%) [10][11] - 三大板块收入占比:娱乐107.04亿(+1%)、体育43.08亿(-5%)、体验90.86亿(+8%) [10][11] 娱乐板块 - 流媒体收入61.76亿(+6%)实现扭亏为盈 电视网络收入22.71亿(-15%)利润6.97亿(-28%) [12][13] - 内容发行与授权收入22.57亿(+7%)但运营亏损2100万美元 [12][13] 体育板块 - ESPN国内收入39.29亿(+1%) 国际收入3.79亿(+2%) 运营利润10.37亿(+29%)主要因剥离亏损的印度业务Star India [14][15] 体验板块 - 美国本土乐园收入64.03亿(+10%)利润16.5亿(+22%) 消费品收入9.92亿(+3%)利润4.44亿(+1%) [16][17] 战略方向与行业趋势 - 体育业务成为重点突围方向 ESPN将整合NFL Network资源 提供NFL/NBA/MLB等赛事内容 [18] - 加速器项目显示技术布局:Animaj年观看量220亿次 DramaBox全球年收入1.47亿 Haddy聚焦3D打印 LIMINAL开发全息显示技术 [20][22][25][27]
全球任期最长的上市公司CEO,给中国捐了6000多座楼
36氪· 2025-08-09 04:10
邵氏兄弟影视公司发展历程 - 1925年邵醉翁创办天一影片公司,依靠古装片迅速崛起 [3] - 1927年遭遇"六合围剿",被迫开拓南洋市场并建立超过100家电影院和9家游乐场 [4][5][6] - 1930年引进有声电影技术,拍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成本1万元收获百万级票房 [11][12][13] - 1957年邵逸夫赴港重组业务,1958年成立邵氏兄弟影视公司,投资50万港元建立清水湾制片厂 [16][17][19] - 1960年代通过挖角策略打造明星阵容,推出《独臂刀》等武侠片开创商业片新时代,巅峰期年产超40部电影 [20][22][24] - 1970年后因薪酬制度导致人才流失,错过李小龙等明星,电影业务逐渐没落 [32][34][35] TVB电视业务拓展 - 1967年创立TVB采用免费模式对抗收费电视台,后关闭电影业务全力投入电视产业 [37][39] - 建立艺员培训班体系培养出周润发、四大天王等明星,90%香港明星出身TVB [39] - 创办"港姐"选举活动推出赵雅芝、张曼玉等艺人 [39][41] - 1980年代TVB剧集《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在内地引发万人空巷收视热潮 [41] - 2006年TVB股权市值超100亿港元,但随后因薪酬问题遭遇亚视挖角 [42] - 2011年出售TVB股份退出经营,结束40年电视业务主导地位 [43] 产业布局与商业模式 - 实行"每月一院"制度建立全球影院网络,70年代进入欧美市场 [28] - 坚持低成本策略和内部造星机制,拒绝明星分红要求 [30][31][35] - 影视内容强调家国情怀和传统文化,开创武侠片流派影响好莱坞 [25] - 形成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内容与渠道协同 [17][28] - 电视业务复制电影成功模式,通过自制内容培养艺人形成闭环 [39]
【猫眼娱乐(1896.HK)】业绩受自制影片拖累,关注演出业务进展——2025H1业绩前瞻(付天姿/杨朋沛)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09 00:04
25H1业绩前瞻 - 预计1H25公司实现总收入2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4.3%,主要受《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动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回暖及自制影片数量增加影响 [4] - 预计1H25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降41.9%,主要因自制影片亏损及演出业务投入加大 [4] 在线娱乐票务收入 - 预计25H1公司在线娱乐票务收入为11.9亿元,同比提升13.4% [5] - 25H1中国电影票房(含服务费)达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1%,观影人次为6.41亿,同比增长16.89% [5] - 截至25年8月6日,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超75亿元,《南京照相馆》等影片表现突出 [5] - 25H1大型演出票房收入达12.12亿元,同比增长5.12%,公司演出票务收入同比基本持平 [5] 娱乐内容服务收入 - 预计25H1公司娱乐内容服务收入为11.9亿元,同比提升16.5% [6] - 1H25公司参与主发春节档《唐探1900》(票房36.12亿元)、《水饺皇后》(票房4.19亿元)等影片 [6] - 自制影片《时间之子》《人生会议》《平原上的火焰》票房分别为1.89亿元/551.3万元/1908.2万元,大多按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亏损 [6] - 2025年暑期档主发及参与出品《酱园弄》《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等已上映影片均实现盈利 [6] - 公司储备影片包括《刺杀小说家2》、《熊猫计划2》、《浪浪人生》等 [6] 毛利率表现 - 预计1H25公司毛利率达39.2%,同比下降14.1pct,主要因自制电影ROI较低及演出业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 [7]
暑期档票房大战正酣《东极岛》背后数家A股公司受益
证券时报· 2025-08-08 18:02
暑期档票房表现 - 《东极岛》上映首日上午10时30分票房已超过3000万元,排片占比达到34 3% [1] - 《东极岛》8月9日预售票房近1000万元,为当日预售票房冠军 [1] - 灯塔平台AI预测《东极岛》票房有望接近12亿元 [1] - 2025年暑期档票房接近78亿元,相当于2024年暑期档的67% [2] - 2025年累计票房已超过351亿元,达到2024年全年的80%以上 [2] 影片市场表现 - 《南京照相馆》以19 2亿元稳居2025年暑期档票房冠军 [2] - 《戏台》《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等影片票房均超过3亿元 [2] - 《东极岛》上映前灯塔平台"想看"人数达到53 6万人,在暑期档影片中位居前列 [1] 影片制作与背景 - 《东极岛》由北京七印象文化有限公司、淘票票、珠江电影集团等联合出品 [1] - A股公司光线传媒、中国电影、北京文化等参投或发行该影片 [1] - 《东极岛》由管虎、费振翔执导,朱一龙、吴磊、倪妮等领衔主演 [1] - 影片拍摄规模上"一部顶三部",打破华语电影史最长时间水戏拍摄纪录 [1] 暑期档后续动态 - 2025年暑期档后续仍有42部影片拟上映 [2] - 后续热门影片包括《捕风捉影》《7天》《非人哉:限时玩家》等 [2]
猫眼娱乐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约10.6%-15.2%至24亿-25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08 11:20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24亿元至25亿元,较2024年同期21.71亿元增长10.6%至15.2% [1]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60亿元至2亿元,较2024年同期2.85亿元下降29.8%至43.8% [1] 盈利下降原因 - 2025年上半年春节档票房增长22.91%至292.31亿元,但3-6月票房同比下降33.68%至67.71亿元导致市场遇冷 [2] - 公司报告期内主控宣传/发行24部影片创历史新高,但部分影片票房不及预期影响娱乐内容服务业务盈利 [2] - 电影大盘线上出票量同比增长17.05%,线下演出市场热度高且投入增加,平台运营成本上升导致基础设施和票务系统成本大幅增长 [2] 业务发展 - 截至2025年8月7日暑期档票房超76亿元,全年累计票房达349.94亿元 [3] - 公司主控多部暑期档影片如《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等取得优异口碑和票房 [3] - 公司已定档《奇遇》《有朵云像你》等影片,另有《飞驰人生3》《怒火漫延》等多部影片在推进中 [3] - 公司为张学友、周杰伦等艺人演唱会提供票务服务,2025年下半年将继续服务五月天、张艺兴等艺人演唱会及KPL赛事 [3] - 公司积极发展IP业务新业态,在IP储备、运营、渠道建设等方面进行早期布局,2025年下半年将持续发力 [3]
猫眼娱乐(01896)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约10.6%-15.2%至24亿-25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08 11:20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24亿元至25亿元 较2024年同期21 71亿元增长10 6%至15 2% [1]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 60亿元至2亿元 较2024年同期2 85亿元下降29 8%至43 8% [1] 收入变动原因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292 31亿元 同比增长22 91% 其中春节档《哪咤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等头部影片带动增长 [2] - 3月-6月电影市场遇冷 总票房67 71亿元 同比下降33 68% 头部影片缺失导致公司娱乐内容服务业务盈利下滑 [2] - 公司报告期内主控宣传/发行24部影片(含4部开发影片) 数量创历史新高 但部分影片票房不及预期 [2] 成本压力 - 电影大盘线上出票量同比增长17 05% 线下演出市场热度高 公司加大投入导致互联网基础设施及票务系统成本显著增加 [2] 业务动态 - 截至2025年8月7日暑期档票房超76亿元 全年累计票房达349 94亿元 [3] - 公司主控的《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等暑期档影片取得优异口碑和票房 [3] - 已定档影片包括《奇遇》《有朵云像你》等 另有《飞驰人生3》《怒火漫延》等十余部影片在推进中 [3] 演出业务 - 报告期内为张学友、周杰伦等艺人演唱会提供票务代理服务 [3] - 2025年下半年将服务五月天、张艺兴等艺人演唱会及KPL职业联赛等大型赛事 [3] 战略布局 - 积极探索IP业务新业态 在IP储备、运营、渠道建设方面进行早期布局 计划2025年下半年持续发力 [3]
1590万!消失的赵薇又出事了!
商业洞察· 2025-08-08 09:37
赵薇股权冻结事件 - 2025年7月29日赵薇名下三家公司股权被冻结 冻结金额分别为190万人民币(西藏龙薇文化传媒) 500万人民币(合宝文娱集团) 900万人民币(芜湖东润发投资) 冻结期限均为3年 [10] - 此次冻结为赵薇第三次股权冻结 2021年4月曾因民生信托纠纷被冻结12.6万至900万不等股权 [13] - 市场推测冻结原因可能涉及持续法律纠纷或新债务危机 [13] 赵薇资本运作历程 - 2014年与黄有龙斥资31亿港元购入阿里影业9.18%股份 后高位套现获利10亿港元 获"女版巴菲特"称号 [17][18][19] - 2016年龙薇传媒拟以30亿收购万家文化29.13%股份 但实际自有资金仅6000万 杠杆率高达51倍 最终收购终止 [20][23] - 因万家文化收购案被证监会警告并罚款30万元 实施5年证券市场禁入 并面临中小股东集体诉讼 [24][25] 赵薇商业形象变迁 - 早期通过《还珠格格》"小燕子"角色建立国民度 后转型资本运作 [9][16] - 2001年军旗装事件导致形象严重受损 被泼粪水等极端抗议 演艺事业受重创 [28][29][33] - 2024年与黄有龙离婚 市场猜测与资本运作失败相关 [25] - 目前社交媒体停更 但仍有粉丝群体期待复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