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搜索文档
【省科协】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8-09 23:43
大赛概况 - 2025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由省科协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部门举办 旨在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 [1] - 大赛报名审核工作已启动 网络报名审核阶段从即日起至9月20日 [2] 参赛领域与对象 - 大赛分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能源化工与地质矿产 土木建筑工程与材料 现代农业 生物医药6个领域 [1] - 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含在读博士研究生)均可参赛 同时鼓励全国其他地区的科技工作者(含在读博士研究生)参赛 [1] 赛制设置 - 大赛设专项赛和挑战赛 专项赛分为线上初赛 专项路演和决赛答辩3个阶段 旨在促进前沿科技成果转化 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1] - 挑战赛聚焦重点产业关键环节 以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导向 构建"企业出题 院所解题 市场评题"的创新机制 [1] 奖项与支持政策 - 大赛设一 二 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 其中一等奖25个 [2] - 为参赛选手和队伍提供系列政策支持 包括职称评定 创业辅导 融资对接等 [2]
利和兴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减382.13%,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08 22:3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表现不佳,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下滑,多项财务指标恶化 [1] - 公司应收账款高企,现金流状况堪忧,债务压力增加 [1][12] - 公司商业模式依赖研发和营销驱动,但近年资本回报率表现不佳 [10][11]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87亿元,同比下降30.78%,主要因智能制造设备类产品收入减少 [1][3] - 归母净利润-3793.55万元,同比下降382.13% [1] - 扣非净利润-3859.48万元,同比下降437.60%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22亿元,同比上升7.07%,但归母净利润-3306.13万元,同比下降664.38% [1] 财务指标 - 毛利率-4.89%,同比减126.84% [1] - 净利率-20.59%,同比减583.54% [1] - 三费占营收比17.49%,同比增29.44% [1] - 每股收益-0.16元,同比减366.67%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8元,同比减179.34% [1][7] 资产负债表 - 货币资金7583.61万元,同比下降36.02% [1] - 应收账款3.52亿元,同比增1.46%,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4973.96% [1][12] - 有息负债5.06亿元,同比增28.50% [1] - 每股净资产3.4元,同比减6.65% [1]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79.34%,因经营现金流入减少 [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108.44%,因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 [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310.28%,因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 [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34.14% [9] 业务评价 - 去年ROIC为1.3%,近年资本回报率不强 [10] - 去年净利率为0.62%,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10] - 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14.74%,但2022年ROIC为-3.43% [10] - 上市以来已有年报3份,亏损年份2次,显示生意模式比较脆弱 [10] 商业模式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 [11] - 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11]
常州立法促进智能制造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8-08 21:24
政策法规 - 《常州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于8月8日公布,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是全国首部地级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的专门法规 [1] - 该条例以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为目标,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1] - 确立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等基本原则 [1] 产业支持方向 - 强调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发展高端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1] - 重点培育壮大工业母机、超精密控制器和机器人等产业 [1] - 专章规定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将从数据、算力、算法三方面夯实基础,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创新 [1] 实施计划 - 配套出台《常州市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1] - 重点实施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中小企业转型提质、信息设施更新改造、先进技术应用普及、产业发展赋能提升等五大行动 [1] 应用推广 - 聚焦拓展行业应用、支持企业精准改造 [1] - 破解中小企业升级难题 [1] - 加强示范引领以及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融合 [1]
深圳4区上榜千亿城区第一梯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0:40
城区经济发展总体态势 - 中国城区GDP从2020年45.2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57.2万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1% [1] - 千亿城区数量从2020年111个增至2024年171个 年均新增15个千亿城区 [1] - 千亿城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比重持续提升 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作用凸显 [4] 深圳城区经济表现 - 南山区以9500.97亿元GDP连续九年蝉联榜首 逼近万亿元大关 [1][8] - 福田区以5948.82亿元位列第二 龙岗区5901.27亿元和宝安区5300.43亿元分列三四位 [2] - 龙岗区2024年GDP增量达858.2亿元 仅次于南山区935亿元增量 [8] - 深圳共有6个区进入千亿城区榜单 龙华区和罗湖区分列第24和第29位 [1] 千亿城区梯队分布 - 第一梯队由深圳南山区、福田区、龙岗区、宝安区及广州天河区组成 [7] - 两千亿城区数量增至45个 GDP总和达14.7万亿元 占千亿城区总量46.8% [4] - 三千亿城区数量增至22个 杭州余杭区等7个城区首次突破3000亿元 [8] - 2024年新增16个千亿城区 包括沈阳浑南区、宁波奉化区等 GDP集中在1000-1123亿元 [7] 城区发展质量特征 - 南山区经济规模接近万亿 相当于全国城市GDP排名第30位的大连市 [8] - 深圳南山区和福田区在经济规模和经济密度方面位居全国前列 [8] - 宝安区和龙岗区平均经济密度达14.3亿元/平方公里 [8] - 新增千亿城区增速跨度从3%到9.7% 4个城区增速位于6%及以上 [7] 创新发展模式 - 龙岗区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形成集群化发展模式 [11] - 市场化招商引入宁德时代、中广核新能源等项目 布局半导体和低空经济领域 [11] - 联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等机构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11] - 宝安区培育72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LED屏幕等领域获得全球市占率超50% [12] 产业升级路径 - 隆基绿能等企业牵头国际光伏标准制定 打破欧美专利围堵 [12] - 通过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等平台对接国际规则 [12] - 城区发展呈现从技术追赶向原创引领跃迁的趋势 [11] - 主导产业与前沿科技双向赋能的模式逐渐成熟 [11]
深圳4区上榜千亿城区第一梯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0:14
城区经济发展概况 - 2020-2024年中国城区GDP从45.2万亿元增长至57.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1% [1] - "千亿城区"数量从2020年111个增至2024年171个,年均新增15个 [1][3] - 2024年新增16个"千亿城区",新增成员GDP总量集中在1000亿-1123亿元,增速跨度3%-9.7% [7] 深圳城区经济表现 - 深圳南山区以9500.97亿元GDP连续九年蝉联榜首,逼近万亿规模 [1][8] - 深圳福田区GDP达5948.82亿元排名第二,龙岗区(5901.27亿元)、宝安区(5300.43亿元)分列三四位 [2][7] - 龙岗区2024年GDP增量达858.2亿元,仅次于南山区增量(935亿元) [9] - 深圳4个城区(南山、福田、龙岗、宝安)与广州天河区组成"千亿城区"第一梯队 [7] 城区经济梯队分布 - 45个"两千亿城区"GDP总和达14.7万亿元,占171个"千亿城区"总量的46.8% [4] - 第二梯队由17个GDP3000-5000亿元城区组成,杭州余杭区等7个城区首次突破3000亿元 [9] - 经济密度表现:南山规模最大,福田密度最高,宝安和龙岗平均密度达14.3亿元/平方公里 [8][9] 城区发展驱动因素 - 创新驱动:龙岗区通过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半导体技术商业化布局形成"龙岗样板" [12] - 产业升级:宝安区聚焦智能制造,培育72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LED屏幕等产品占据全球超50%市场份额 [13] - 标准制定:宝安区支持隆基绿能等企业牵头国际光伏标准制定,推动"以技术换规则" [13] 未来发展趋势 - 创新方向:城区将增强原创策源能力,形成颠覆性科技成果和全球创新网络节点 [12] - 产业融合:建议促进"科创+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基固链 [13] - 开放合作:从外贸依赖转向规则主导,加速高附加值品牌整合与国际规则制定权争夺 [12]
“霸榜”百强区,深圳四个千亿城区站在第一梯队
搜狐财经· 2025-08-08 07:32
城区经济总体发展 - 中国城区GDP从2020年45.2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57.2万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6.1% [1] - 千亿城区数量从2020年111个增至2024年171个 年均新增15个 [1] - 两千亿城区数量增至45个 GDP总和达14.7万亿元 占千亿城区总量46.8% 较上年增长1% [2] 梯队分布与区域表现 - 第一梯队由深圳南山区、福田区、龙岗区、宝安区及广州天河区组成 南山区GDP达9500.97亿元 天河区突破6600亿元 [2][3] - 龙岗区2024年GDP达5901亿元 较2023年增长858.2亿元 增量仅次于南山区(935亿元) [3] - 第二梯队17个城区GDP达3000-5000亿元 其中7个城区首次突破3000亿元 增量均超200亿元 [3] 新兴城区与增长动能 - 2024年新增16个千亿城区 前10包括沈阳浑南区、宁波奉化区等 GDP总量集中在1000-1123亿元 [2] - 新增城区增速跨度从3%至9.7% 其中4个城区增速达6%及以上 [2] - 三千亿城区数量增至22个 两千亿城区数量增至45个 [2] 创新与产业布局 - 深圳龙岗区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引入宁德时代等项目 完成半导体和低空经济领域布局 [4] - 龙岗区联合科研机构布局低空经济研究分院等平台 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龙岗样板" [4] - 宝安区培育72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超50% 并推动企业主导国际标准制定 [5] 发展趋势与战略路径 - 城区创新驱动从技术追赶向原创引领跃迁 出现更多颠覆性科技成果 [4] - 开放合作从外贸依赖向规则主导转换 高附加值品牌加速整合 [4] - 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促进科创与产业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基固链、深化绿色转型等 [5]
钱江世纪城产业新地标开建
杭州日报· 2025-08-08 02:33
钱江世纪城智能综合科创园项目效果图 近日,钱江世纪城智能综合科创园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世纪城首个"工业上楼"项目,开启了世纪城 探索都市型工业的新实践。 作为杭州城市新中心,钱江世纪城高楼林立,是当之无愧的高端商务区代表。在争创全国中央商务 区前10强的进程中,世纪城大胆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借鉴广州天河区等先进经验,将目光投向都市型工 业发展。钱江世纪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世纪城的产业一定是多元多业态的,要努力找到推进新型工业 化的新路径。" 智能综合科创园项目位于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产业社区区块,地处机场高速门户位置,总用地面积 达100亩。项目由11栋独立建筑组成,其中超高层办公楼高达150米,建成后将成为区域新地标。整个园 区预计2028年6月竣工,未来将重点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以及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 支柱产业,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先进产业基地。 "工业上楼"绝非简单的厂房堆叠,而是对工业生产方式的系统性革新。钱江世纪城智能综合科创园 工业和研发厂房面积约14.9万平方米,根据企业规模等不同需求,差异化设计了通用型、专业型、复合 型三类厂房。 值得一提的是,在园区开工建设前,招商工作已提前启动 ...
从“积极”向“更加积极”转变
广西日报· 2025-08-08 02:09
财政政策推动消费增长 - 广西从供需两侧发力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2% [2][3]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加码,上半年参与客户占比从不到三成提升至近六成,销量明显提升 [3] - 广西下达42.1亿元支持汽车等产品以旧换新,带动581万名消费者参与,助力超2万家经营主体实现销售额超333亿元 [3] - 统筹7亿元支持"广西旅游年"活动,通过"活力夜广西"嘉年华等主题文旅活动激发消费潜力 [4] 财政政策促进投资与产业升级 - 广西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 [5] - 北海市绿色能源产业园获得6900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完成标准厂房建设 [6] - 安排31.43亿元支持构建跨境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实缴出资89.21亿元 [7] - 广西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基金向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推动"人工智能+制造"发展 [8] - 广西"1+10+N"基金集群已设立77只基金,支持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8] 财政政策助力民生改善 - 上半年广西民生支出2671.56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约八成 [10] - 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2亿元,同比增长逾4倍,直接扶持创业7907人,带动就业4万余人 [10]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3.90亿元,同比增加5.19亿元 [10] - 卫生健康支出393.40亿元,同比增加42.2亿元,梧州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示范项目 [11] - 教育支出691.20亿元,同比增加91.64亿元,筹措34亿元推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11]
2025年上半年苏州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新签约1166个
苏州日报· 2025-08-08 00:29
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66个 新开工947个 新投产投用689个 [1] - 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557.1亿元 同比增长10.1% [1] 新兴产业项目进展 - 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业基地在昆山投产 总投资50亿元 目标产能2GW [2] - 项目光电转化技术全球领先 在钙钛矿单结组件和叠层新技术领域破两项世界纪录 [2] - 昆山上半年新签约57个亿元以上项目 包括维信诺50亿元新型显示创新中心项目 [3] - 台光电子增资22亿元建设AI高性能覆铜板项目 预计新增产值60亿元 [3] - 张家港二季度新开工63个超亿元项目 总投资144.7亿元 [3] - 铂力特高端装备项目落户太仓 助推航空航天产业升级 [3]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中国高岭土公司观山矿关停后转型建设苏州先进材料谷总部基地 [4][5] - 吴中区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2个 同比增长29.9% [5] - 天脉导热三期 芯钛半导体等优质项目完成签约 [5] - 康桥吴中生命科学园 蓝悦无人机等优质项目投产投用 [5] 文旅产业创新 - 姑苏区"上城门"文旅融合项目投用 融合民俗文化IP与多元业态 [6] 项目服务保障体系 - 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43天 [7] - 吴江区二季度新投产72个产业项目 总投资205.7亿元 完成投资93亿元 [7] - 苏州工业园区亿元以上签约项目开工率92.6% 投产投用率64.4% [8] - 贝昂智能通过"数据得地"实现"拿地即开工" [8] - 蓝思科技项目实现"竣工即投产""交验即发证"无缝衔接 [8]
民间投资分化之中显韧性
经济日报· 2025-08-07 22:49
民间投资区域分化特征 - 全国民间投资增速同比下降0.6%,但多个省份实现正增长,呈现区域分化特征 [1] - 新疆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3.2%,陕西增长13.8%(高于全国14.4个百分点),四川由下降1.3%转为增长2.4% [1] - 山东、湖北、江西等省份民间投资占比超50%,成为地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1] 民间投资结构变化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对民间投资形成显著拖累,但扣除房地产后其他民间投资增长5.1% [2] - 制造业民间投资表现突出:陕西增长31.4%(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45.9%),湖南增长15.0% [2] - 高技术产业民间投资增速显著,如湖南高技术领域增长12.5%,显示资本向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转移 [2] 政策支持措施 - 全国层面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清理市场准入壁垒,工业设备更新领域民营项目占比超80% [3] - 地方层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融资机制等措施激发投资活力,6月发改委新推介3200余个项目(总投资超3万亿元) [3] - 多地发布项目清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建项目,如交通、能源、水利领域 [4] 未来发展方向 - 政策明确引导民间资本向高技术、基础设施等"补短板"领域倾斜,强化产业升级导向 [3] - 核电领域民间资本引入经验将推广,下半年重点激发交通、能源、水利领域投资活力 [4] - 民间资本在政策支持下加速向高端制造、绿色产业等新赛道布局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