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所

搜索文档
港交所,重大变革!下周一生效
证券时报· 2025-07-28 11:35
核心政策调整 - 香港交易所将于2025年8月4日实施第一阶段最低上落价位下调 涉及股价10港元至20港元及20港元至50港元的证券 最小价格变动单位分别从0.02港元降至0.01港元(降幅50%)和0.05港元降至0.02港元(降幅60%)[1][5] - 第二阶段调整预计于2026年年中推出 将覆盖股价0.5港元至10港元的证券 最小价格变动单位从0.01港元降至0.005港元(降幅50%)[4][5][6] - 调整范围涵盖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及其他适用证券 不包括交易所买卖产品、债券、期权及结构性产品[4][5] 市场准备与测试 - 香港交易所于2025年6月21日完成市场演习 并计划于8月2日举行非强制性推出前测试 以验证交易所参与者系统准备情况[7] - 交易所强烈建议所有参与者参加测试 确保生产环境系统设置符合新规要求[8] 市场反馈与影响评估 - 咨询阶段收到110份市场参与者回应 多数支持分阶段下调建议 认为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和降低交易成本[4][9] - 部分庄家及散户投资者对第二阶段调整存在顾虑 认为较低股价证券价差收窄可能影响流通量提供和回转交易盈利模式[9] - 交易所回应称低价证券当前价差成本较高(达40个点子或0.01%以上) 阻碍交易流转率 新规将降低活跃投资者价差成本并提升流动性[9][10] - 交易所将设置6个月观察期评估第一阶段流动性影响 第二阶段推进需基于第一阶段成效检讨结果[10]
港交所,重大变革!下周一生效
证券时报· 2025-07-28 11:29
重大变革 - 香港交易所宣布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将于8月4日生效,涉及股价10港元至20港元及20港元至50港元的股票,最低上落价位分别由0.02港元调整为0.01港元及由0.05港元调整为0.02港元 [1] 调整细节 - 第一阶段调整中,价格范围10港元至20港元的最低上落价位下调50%,20港元至50港元的最低上落价位下调60% [5] - 第二阶段预计于2026年年中推出,价格范围0.5港元至10港元的最低上落价位将下调50% [5] - 香港交易所分两阶段下调适用证券的最低上落价位,第一阶段于2025年中实施,第二阶段视第一阶段成效而定 [4] 市场准备 - 香港交易所于6月21日完成市场演习,并计划于2025年8月2日安排非强制性的推出前测试,以验证系统准备情况 [6] - 香港交易所强烈建议所有交易所参与者参加推出前测试,以确保系统设置正确 [7] 市场反应 - 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支持分两阶段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的建议,认为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 [4] - 部分庄家及散户投资者对第二阶段调整表示关注,担心较低股价证券的买卖价差收窄可能影响获利能力 [9] - 香港交易所回应称,下调最低上落价位将降低活跃投资者的价差成本,提高股票交易流转率及流动性 [10] 后续计划 - 香港交易所将在第一阶段实施后开始为期6个月的观察期,评估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再决定第二阶段的推出时间 [10]
港交所,最新宣布!
券商中国· 2025-07-26 23:24
港交所推出"联讯通"平台 - 港交所宣布推出"香港交易所联讯通"平台 旨在优化上市发行人与交易所的互动沟通 推动市场基建设施现代化 [1] - 平台预计2026年正式推出 支持发行人提交监管公告 与上市科进行保密沟通 同时港交所将重新设计市场资讯页面整合发行人信息 [2] - "联讯通"为网页式电子平台 取代现有电邮往来和电子表格申报 提供双向沟通功能 且不向用户收取费用 [3] 平台功能特点 - 平台界面简洁易用 配备资讯提示栏 工作流程追踪 指引和自动提醒等智能合规工具 [4] - 平台上线后将重新设计市场资讯页面 整合展示发行人管理人员资料 公司活动等重要信息 实现投资者实时查阅 [4] - 试用版将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 2025年底发布账户开立指引 2026年Q2起分阶段正式使用 [4] 电子化改革背景 - 平台是港交所推行无纸证券市场的重要举措 将强制要求电子方式提交文件 [5] - 目前部分文件仍需提交实体版本 如新上市审批需提交多份印刷本 [6] - 改革后将废除多份同一文件规定 要求所有文件以电子方式提交 除非规则另有指明 [7] 平台定位与整合 - 平台将成为处理上市规则合规事宜的首要平台 与现有ESS系统互补 [7] - ESS系统将不再支持电子表格提交 "联讯通"将直接连接到ESS刊发公告 [7] - 平台将把部分需呈交文件转为电子表格 实现标准化提交处理 [7]
香港交易所(00388.HK):成长性可验证 有望迎来重估
格隆汇· 2025-07-26 03:09
估值复盘 - 港交所历史PE区间为29-68倍,基本面和流动性是核心驱动因子 [1] - 2014-2015年PE区间29-67倍,受益于沪港通开通、H/A折价、公募/险资投资松绑 [1] - 2017-2018年PE区间28-54倍,深港通开启推动南向资金流入,但受中美摩擦和美联储加息影响回落 [1] - 2020-2021年PE区间29-68倍,受益于港交所IPO制度改革和全球低利率环境 [1] - 当前港交所PE为38倍,处于美联储降息环境,投资价值被看好 [1] 盈利驱动因素 - 港交所盈利核心因子为ADT(日均交易额)=总市值*换手率 [1] - 总市值增长得益于港交所IPO改革,新经济企业市值占比从2018年17%提升至2025年35% [1] - 南向资金推动ADT提升,贡献港股ADT达35%以上 [1] - 港交所EBITDA率长期维持在70%以上 [2] 市场结构变化 - 港股市场新经济行业市值占比从2018年17%提升至2025年35% [1] - 港交所通过IPO改革吸引新经济企业和中概股回流 [1] - 南向资金在低利率环境下加速流入港股市场 [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亿、179亿、188亿港元 [2] -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9%、5% [2] - 给予目标PE42倍,合理市值6920亿港元,上行空间24% [2] 竞争优势 - 港交所具有垄断经营特权和清算一体化平台属性 [2] - 轻资产模式下支出端刚性,盈利能力稳定 [2]
港交所:“香港交易所联讯通“将于2026年推出 优化发行人通讯及提升市场透明
智通财经· 2025-07-25 09:31
香港交易所联讯通平台推出计划 - 港交所宣布推出全新网络通讯平台"香港交易所联讯通",旨在优化上市发行人与交易所的互动及沟通,推动市场基建设施现代化 [1] - 平台试用版将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用户将于2026年第二季度起分阶段正式使用 [1][2] - 平台正式推出后将成为上市发行人与港交所之间的主要沟通渠道,支持提交监管公告及保密沟通 [1] 平台功能与设计 - 平台界面简洁易用,配备资讯提示栏、工作流程追踪、指引及自动提醒等智能合规工具 [1] - 港交所将重新设计网站市场资讯页面,整合发行人资料如管理人员信息、公司活动及重要日期 [1] - 发行人更新内容后,投资者可实时查阅,提升市场透明度 [1] 实施与推广安排 - 试用版推出后,开立账户及用户登记指引最早于2025年底发布 [2] - 上市发行人将于2026年第二季度起分阶段使用平台提交文件及进行监管沟通 [2] 战略意义与管理层表态 - 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洁镟表示,此举旨在通过数码化工具提升市场效率和透明度,促进香港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 [1] - 平台是港交所持续优化市场竞争力、确保基建设施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 [1]
香港交易所(00388):成长性可验证,有望迎来重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4 09: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港交所估值复盘显示下限基本为30倍PE,上限可达近70倍,基本面和流动性是核心驱动因子 [6] - 当前港交所PE 38倍,美联储处于降息环境,背靠中国内地,看好公司投资价值,其盈利核心因子ADT受总市值和换手率影响,港交所改革使新经济行业市值占比提升,南向资金推高ADT、改善换手率 [6] - 坚定给予买入评级,相对PE估值法下公司上行空间24%,预计2025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179、188亿港元,yoy分别+26%、+9%、+5% [6] 各部分总结 估值复盘 - 2014 - 2015年PE∈【29,67】,受益于沪港通开通、H/A折价、公募/险资投资松绑,港交所估值在15年3月快速上行 [6] - 2017 - 2018年PE∈【28,54】,16年末深港通开启为南向流入提供条件,经济复苏使企业盈利向好、港股估值洼地吸引资金流入,18年中美摩擦及美联储加息使港交所估值回落 [6] - 2020 - 2021年PE∈【29,68】,港交所针对未盈利科技企业、中概股革新IPO上市制度,市场认可其新经济、中概股枢纽地位,叠加全球低利率资产荒,内外资流入港股市场 [6] 下一阶段估值催化 - 内部因素:IPO改革重点转向支持AH上市导流与中概股归回,AH导流使A+H IPO募资占港股IPO的72%,中概股回流已有33家中概股回流,有30家潜在回归中概股可为港股带来ADT增量 [61][63][64] - 南向资金流入:在美元降息、国内低利率与资产荒背景下,南向机构资金向港股倾斜,交易成本下行驱动南向个人投资者加速进入港股,公募基金持有港股仓位创历史新高,险资举牌港股公司增多,南向个人关注交易成本 [71][72][73] - 不同ADT下港交所业绩与市值:港交所依赖从每日成交额中抽佣,轻资产模式下支出端刚性,EBITDA率维持70%+、分红率稳定90%+,港交所PE与ADT、业绩均呈正相关 [86][87] 估值与盈利预测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E营收分别为270、290、299亿港元,yoy分别+21%、+8%、+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179、188亿港元,yoy分别+26%、+9%、+5%,EBITDA利润率分别为74%、76%、77% [92] - 关键假设:预计2025 - 2027E港股ADT保持在2524、2737、2990亿港元,yoy分别为+110%、+8%、+9%;南向ADT分别为1205、1900、2540亿港元,对港股ADT贡献提升至2027E的42%;新增上市公司分别为80、85、90家 [7][8][93] - 相对PE估值法:选取洲际交易所、纳斯达克、伦敦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作为可比公司,2025E可比公司PE均值为26.37倍,考虑港交所ROE高于可比公司均值且港股流动性和市场结构佳,给予港交所2025E 42倍PE,对应合理市值6920亿港元,较当前上行空间24% [100][102]
美银证券:升香港交易所目标价至520港元 重申“买入”评级
快讯· 2025-07-24 04:30
香港交易所业绩预测 - 预期上半年纯利为80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上升31% [1] - 第二季日均成交额料维持在2380亿港元高水平 去年同期为1220亿港元 [1] - 强劲交易费收入和结算费收入支撑业绩 [1] 盈利预测调整 - 维持全年盈利预测不变 [1] - 对明年和后年盈利预测上调6%至7% [1] 目标价与估值 - 目标价由440港元升至520港元 [1] - 相当于预测2025至2026年市盈率40倍 [1] - 重申"买入"评级 [1]
智通港股早知道|香港金管局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 大摩预测美联储今年不降息
金融界· 2025-07-24 00:29
香港稳定币监管 - 香港金管局将于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阐述牌照申请安排[1] - 《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后,向香港公众宣传推广无牌稳定币属违法行为[1] - 近期出现借数码资产和稳定币进行的诈骗行为,导致民众损失[1] 美股市场表现 - 道琼斯指数上涨507.85点至45010.29点,涨幅1.14%[2] - 标普500指数上涨49.29点至6358.91点,涨幅0.78%[2] -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27.33点至21020.02点,涨幅0.61%[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0.75%,爱奇艺涨超4%,拼多多涨近3%[2] 代币化货币市场 - 高盛与纽约梅隆银行将为机构投资者创建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购买渠道[3] - 项目已吸引贝莱德、富达投资等基金巨头参与[3] - 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达7.1万亿美元,将为持有者提供收益[3] 美联储政策预测 - 摩根士丹利预测美联储今年不降息,可能延至2026年3月[4] 印度旅游市场 - 印度自7月24日起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5] - 去哪儿平台印度德里机票搜索量瞬时增长最高达10倍以上[5] - 香港至德里机票平均含税价格862元[5] - 今年以来赴印度商务签证量同比增长63%[5] 多晶硅价格 - 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4.68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23%[6] - 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4.40元/吨,周环比上涨7.32%[6] 生猪养殖 - 全国生猪出场价格14.96元/公斤,较前期下降0.53%[7][8] - 生猪养殖头均盈利48.96元[8] - 猪料比价为5.50,环比下跌0.54%[8] 海南自贸港政策 - 海南自贸港内企业生产含进口料件加工增值达30%以上货物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9] - 涉及港股海南封关板块[9] 香港新股市场 -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1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5%[10] - 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同比增长82%至2400亿港元[10] - 恒生指数期内上涨超过20%[10] 能源投资 - 国网新源控股增资规模365亿元,创国资产权交易史上现金募资规模之最[11] - 投资者包括中国石油、中国人保等大型央国企和金融机构[11] 人工智能 - 阿里云百炼上线Qwen3-Coder API,每百万Tokens最低输入和输出价格分别为4元和16元[12] - 推出低至5折的限时优惠[12] 半导体产业 - 时代电气宜兴IGBT芯片产线预计年内达产[13] - 株洲产线预计2025年底拉通,为8英寸SiC晶圆[13] - IGBT一期、二期产线已经满产[13] 企业动态 - 马可数字科技拟认购稳定币支付平台鲲KUN优先股,代价总额600万美元[14] - 中创新航预期上半年净利润7.09亿至7.93亿元,同比增长70%至90%[15][16] - 优必选推出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作业[17] - 西部水泥预期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80%至100%[18] - 商汤-W拟向无极资本发行约16.67亿股新B类股份,净筹约24.98亿港元[19] 造纸行业 - 玖龙纸业7月第三次发布涨价函,涨幅30元/吨[20] - 新版国标加强能耗限制,或催化行业供给端出清[20] - 头部纸企新旧产能较中小纸企有明显优势[20]
港股保险、银行和港交所情况更新
2025-07-23 14:3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银行、保险、港交所 - **公司**: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建行、工行、中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招行、兴业银行、交行、沪农商行、苏州银行、民生银行、新华保险、太保、国寿、人保集团、中国财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银行板块 - **表现**:今年以来港股银行板块表现强劲涨幅显著,自 2024 年以来 A 股和 H 股银行分别上涨 80.4%和 68.4% ,今年 H 股和 A 股银行涨幅分别为 30.2%和 17.9% ,但近期受资金获利止盈和热点切换影响出现震荡 [3]。 - **中期业绩**:预计二季度业绩稳定,盈利增速接近零;杭州、常熟银行上半年营收环比改善,盈利稳定,营收增速环比提升 1.7 和 0.1 个百分点,盈利增速分别为 16.7%和 13.5% ,得益于扩表、息差收窄压力缓解及非息收入韧性 [1][4][5]。 - **利息收入**:6 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 7.1% ,杭州、常熟银行二季度末贷款增速回落;资产端定价无拐点但息差降幅收敛,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年末有望带来 10 - 20BP 息差降幅支撑净利息收入 [6]。 - **非息收入**:二季度预计环比改善,资本市场景气度回升和低基数效应使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有望转暖,债券市场震荡于较低水平也有利,6 月临近季末未见明显卖债动作提供潜在调节基础 [7]。 - **资产质量及信用成本**:杭州、常熟银行二季度末不良率持平,对公贷款不良生成低位,零售资产质量压力可控,预计二季度信用成本稳定,部分银行有利润反补空间 [1][8]。 - **A股上市银行二季度业绩**:中报营收增速环比小幅改善至 - 1%附近,盈利增速稳定,深耕优质区域城商行有望表现更好 [1][9]。 - **投资价值**:银行股绝对股息优势边际弱化,截至 7 月 22 日 A 股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约 3.9% ,AH 同步上市 H 股银行平均股息率约 4.7% ,建行、工行和中行等 H 股大行维持 5%以上,建议关注建行、中行、工行及光大、中信等 [2][10][11]。 - **潜在催化因素或风险**:高股息逻辑持续需宏观经济宽信用有数据反应,支撑投资逻辑向 ROE 改善演进;需提防资金局部止盈、向热门板块切换及高股息行业内部转换 [12]。 保险板块 - **行情表现**:2025 年经历两轮上涨,截至昨日 A 股保险指数累计上涨 6.7% 跑赢沪深 300 指数两个点,香港保险指数累计上涨 30.6% 跑赢恒指 5.3 个点,港股表现优于 A 股,新华保险涨幅最大 [22]。 - **基本面及展望**:负债端新单表现分化,受预定利率切换等影响,代理人渠道新单承压,银保渠道表现不错,预计负债结构有望改善;资产端标准化债券、权益资产占比提升,非标资产占比压降,会计准则切换使净利润对资本市场波动敏感性提升,预计中报业绩正增长 [23][24]。 - **后续投资逻辑**:以资产端为主,中长期资金入市和权益市场回升提振投资端,高股息策略支撑净投资收益,未来演绎贝塔行情 [25]。 - **推荐标的**:短期推荐新华港股、博寿港股、人保集团港股,长期推荐中国财险 [27]。 港交所 - **近期表现**:日均成交额同比翻倍,南向资金占比接近五成,估值高于历史均值,截至昨日累计上涨近 50% ,跑赢恒生指数约 24 个百分点,跑赢恒生科技指数约 23 个百分点 [30][31]。 - **基本面及展望**:收入分交易交收费用、投资收益和上市费三部分;交易交收费用预计维持双位数增长,投资收益预计稳健,上市费方面今年上半年新上市公司数量和募集资金大增,预计全年募集资金约 2200 多亿港币 [32]。 - **未来估值展望**:南下资金和外资推动港股活跃度提升,IPO 持续回暖,目前 PE 估值相对安全,短期有 20%左右上涨空间,中长期空间大 [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资金配置**:险资及新增资金选择银行作为底仓;二季度公募基金显著增持银行板块,被动指数持仓增加 520 亿,主动权益部分重仓增加 70 亿;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银行 [14][16][18]。 - **新增资金对 A 股影响**:2025 年监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险提出量化指标,四家上市央国企可能新增股票投资约 3000 亿,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达 2220 亿 [29]。 - **人寿减持**:人寿减持杭州银行是 Pre IPO 锁定期过后减持,不代表国内险资整体投资策略变化 [20]。
港交所:香港恒生指数上半年涨逾20% 领跑全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14:25
恒生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2025年上半年领跑全球,期内上涨逾20% [1] - 7月23日恒生指数收报25538.07点,单日涨幅1.62%,连升4个交易日并刷新逾3年高位 [3] 港股市场交易活跃度 - 港股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82%至2400亿港元 [1] - 7月23日全天成交金额达3330.67亿港元 [3] 香港股权融资市场增长 -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141亿美元,同比激增695%,远超全球8%的增幅 [3] - 工业、消费、医疗保健、TMT及金融等行业公司推动新股融资额超过2022-2024年每年全年水平 [3] A股公司赴港上市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共有8家A股公司来港上市,总集资额101亿美元,主要目的为拓展国际布局 [3] 新股市场持续强劲 - 7月前两周已有8家公司成功上市,等候上市的公司络绎不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