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智驾”有望重塑车险市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03:26
一是自然灾害事件导致索赔激增。瑞再指出,根据近期理赔数据,单次重大自然灾害事件造成的损失可 达市场保费规模近1%,这对车险的盈利性构成挑战,而该业务已因激烈竞争而利润微薄。 二是理赔通胀保持稳定,但盈利挑战犹存。近年来,车损险与第三者责任险的理赔通胀率均保持在温和 水平。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谭乐之 当前,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已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25年初,头部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发布"天神 之眼"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对标特斯拉FSD系统,计划装配于1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全部车型,智能 辅助驾驶功能逐步从豪华车型向经济型标准车型迁移,市场预计2025年将成为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爆发式 增长的一年。 近日,瑞士再保险(以下简称"瑞再")发布中国车险市场现状报告指出,车险作为中国最大的非寿险业 务,近年来表现趋于稳定,但若干显著的理赔趋势和新兴风险为行业带来挑战与机遇。随着智能辅助驾 驶汽车快速崛起,保险业面临新机遇——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有望降低事故频率并重塑车险市场。 新趋势带来挑战 过去几年,中国车险市场的表现主要受两大关联因素影响。 瑞再报告显示,自2020年9月启动车险综改以来,当年市场保费持平,202 ...
2025年1-7月汽车制造业企业有20353个,同比增长4.88%
产业信息网· 2025-09-05 01:23
2016-2025年1-7月汽车制造业企业数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上市公司:比亚迪(002594),中集车辆(301039),东风汽车(600006),宇通客车(600066),上 汽集团(600104),长安汽车(000625),一汽解放(000800),安凯客车(000868),中国重汽 (000951),中通客车(000957),赛力斯(601127),广汽集团(601238),长城汽车(601633), 力帆科技(601777)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25年1-7月,汽车制造业企业数(以下数据涉及的企业,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11年起,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起点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为20353个, 和上 ...
最新数据显示,前七个月机械工业保持增长态势
机械工业整体运行 - 前七个月机械工业运行平稳 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均保持增长[1] -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1]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1] 清洁能源装备表现 - 太阳能电池前七个月累计产量超4.7亿千瓦 同比增长19.6%[1] - 风电机组已出口至108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金额稳步提升[1]
重庆加速迈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57
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思路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1] - 形成以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为龙头,10多家整车企业协同发展的整车体系[2]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系统、十二大总成、56个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2]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制造 - 拓普汽车底盘系统采用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使铝后副车架减重30%以上[1] - 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关键工序实现100%自动化并配备24小时在线监测系统[1] - 博世氢动力系统推出300千瓦氢动力模块,适配4.5吨至49吨商用车并在18个省份示范运营[2] 绿色制造与能源转型 - 赛力斯工厂通过光伏+造车项目实现年发电1584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3284吨[1] - 博世氢燃料电池系统支持重卡充能10多分钟实现600多公里续航,适应高海拔低温环境[2] 产业规模与产能数据 - 2024年重庆市汽车总产量达25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5万辆[2] - 弗迪刀片电池、青山工业多合一电驱等零部件技术产销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 - 2025年1-7月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 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 - 加快建设便捷超充之城实现所有乡镇街道超快充设施全覆盖[3] - 建成349个汽车行业数字化车间和52个智能工厂,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3] - 实施渝车出海行动使重庆造汽车出口至164个国家和地区[3]
【公告精选】中微公司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中环海陆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
搜狐财经· 2025-09-04 17:01
热点事件 - *ST天茂向深交所提交主动终止上市申请材料 [1] - 中微公司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2] 经营动态 - 景兴纸业、通润装备、安正时尚、欧亚集团均声明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或提示股价存在非理性炒作 [3][3][3][3] - 江苏舜天证券简称9月10日起变更为"苏豪时尚" [3] - 中环海陆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并于9月5日复牌 [3] - 精艺股份控股股东所持股份可能被司法拍卖或导致控制权变更 [3] - 文灿股份子公司天津雄邦发生火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3] - 福田汽车8月销量51375辆同比增长22.09% [3] - 宇通客车8月销量4260辆同比增长16.78% [3] 股东减持 - 国光连锁实控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99%股份 [3] - 济民健康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3] - 拱东医疗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股份 [3] - 嘉和美康股东弘云久康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3] 项目中标 - 东南网架中标16.86亿元浦沿街道五村联合统筹开发项目 [3] - 宁波建工下属子公司合计中标11.17亿元施工项目 [3]
累计规模超千亿 今年以来深市公司推出355单回购增持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5:05
深市企业回购增持总体情况 - 深市企业及股东回购增持行动持续活跃 8月至今14家深市公司推出回购计划 包括中绿电 长盈精密 晶澳科技 若羽臣 聚光科技等 头部公司美的集团 宁德时代 潍柴动力 温氏股份领衔回购 青岛银行 山西高速 长安汽车等股东披露增持计划或进展 [1] - 2025年以来深市累计推出355单回购增持计划 拟增持/回购总金额上限突破千亿元 达1019.63亿元 其中回购计划251单 拟回购金额上限707.73亿元 增持计划104单 拟增持金额上限312.9亿元 [1] - 上市公司及股东股份回购增持行为向市场传递股价被低估信号 增加市场流通资金 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 [1] 龙头企业回购动态 - 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自去年完成27.1亿元回购后 今年再次推出40亿至80亿元回购计划 用于股权激励 截至8月末实际回购21.31亿元 [3] - 美的集团2025年3月29日披露50亿至100亿元回购方案 其中70%以上用于回购注销 再次披露15亿至30亿元回购计划 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截至8月29日累计回购2056.46万股 占总股本0.2679% 支付金额15.10亿元 截至8月底累计回购44.3亿元 [3] - 温氏股份2024年9月18日披露9至18亿元回购方案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5138.69万股 占总股本0.7723% [3] 回购用途与政策影响 - 注销式回购案例持续增加 2024年3月《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推动优质上市公司开展股份回购 引导更多公司回购注销以增强稳市效果 [4] - 潍柴动力基于对公司发展信心和价值判断 拟以5至1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截至8月末累计回购5.96亿元 [4] - 市场震荡期企业通过回购释放经营状况良好信号 传递管理层对公司价值和资本市场信心 稳定投资者信心 [4] 股东增持计划进展 - 青岛银行股东青岛国信产融控股9月2日宣布拟通过二级市场增持2.33亿至2.91亿股 山西高速实际控制人山西交通控股集团计划通过子公司增持3000万至6000万元 [5] - 长安汽车及间接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19位董事及高管8月12日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增持股份 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570万元 [6] - 道道全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湖南兴创投资拟通过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增持股份 增持金额5000万至10000万元 [6] - 格力电器5%以上股东京海互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月4日披露拟增持10.50亿至21亿元 截至9月3日累计增持20.99亿元 增持后持股438,825,662股 占总股本7.8342% 进一步巩固重要股东地位 [6]
布局出口业务,日产与东风新合资公司注册成立
贝壳财经· 2025-09-04 12:48
公司合资与股权结构 - 日产进出口(广州)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由日产中国持股60%和东风集团持股40% [1] - 合资公司由日产中国出资6亿元和东风集团出资4亿元,日产在出口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1] - 市场监管总局于8月18日-8月24日无条件批准该合营企业案 [1] 市场背景与销售表现 - 东风日产(含英菲尼迪、启辰)前7个月累计销量30.64万辆,同比下降16.8% [1] - 日产中国与东风集团成立出口合资公司以应对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和增加出口销量 [1] 新能源战略与投资 - 东风日产计划投入100亿元用于新能源研发,目标在2027年夏季将新能源车型从8款提升至10款 [2] - 日产汽车在"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中提出今年开始在中国市场整车出口,第一阶段目标为10万辆 [2] - 日产在中国研发、设计和生产的车型将考虑出口,不只限于中国市场销售 [2]
众泰汽车重庆分公司总装线遭拆除,今年复产无望
巨潮资讯· 2025-09-04 08:11
司法拍卖与资产处置 -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法院于7月23日发布司法拍卖信息 拍卖众泰汽车子公司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名下T300车型总装生产线及相关设备 [2] - 司法拍卖一拍和二拍均已流拍 法院随后要求对相关设备进行拆除 需在9月15日前完成全部拆除及腾退工作 [2] - 申请执行人已于2025年8月29日组织施工队伍进场拆除 目前已拆除总装线的补漆线、PDI检查线等设备 [2] 生产经营状况 - 由于资产被司法强制执行 公司今年已不具备复工复产首款车型T300的条件 无法实现复工复产 [2] - 受缺乏运营资金影响 公司今年以来无整车生产 整车业务未能复工复产 [2] - 销售方面今年仅实现了前期阿尔及利亚订单14台整车的发运与销售确认 [2] 持续经营能力 - 公司面临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2]
赛力斯(601127):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报告:2Q25业绩环比修复,多维布局构筑长期竞争力
光大证券· 2025-09-04 05: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豪华车品牌定位与华为赋能优势 [3] 核心观点 - 2Q25业绩显著修复 营业收入环比+125.9%至432.5亿元 归母净利润环比+193.3%至21.9亿元 主要受益于问界M8爬坡带动销量提升 [1] - 高端车型占比提升驱动毛利率优化 2Q25毛利率达29.5%(同比+2.0pcts/环比+1.9pcts) M8与M9在40万元级/50万元级市场成为销量冠军 [2] - 新产品周期持续发力 问界M8纯电版与改款M7上市将丰富产品矩阵 预计推动2H25销量与盈利能力向上 [2] - 多维布局构建长期竞争力 包括自研魔方技术平台支撑高效开发 全球化战略在哈萨克斯/墨西哥等地设立子公司 以及与北航合作布局机器人研发 [3] 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收入624.0亿元(同比-4.1%) 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81.0%) [1] - 汽车销量1H25为19.9万辆(同比-15.8%) 其中问界销量14.8万辆(同比-18.2%) M8+M9占比66.6% [2] - 2Q25汽车销量13.0万辆(同比+7.0%/环比+90.5%) 问界销量10.2万辆(同比+3.8%/环比+122.3%) M8+M9占比提升至73.7% [2] - 盈利预测维持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92.5亿元/118.4亿元/146.0亿元 对应EPS为5.66元/7.25元/8.94元 [3][5]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2411.83亿元 对应2025E P/E为26倍 P/B为12.0倍 [5][6] - ROE(摊薄)预计2025E达46.12% 毛利率维持27%左右水平 [5][12] - 经营性现金流1H25表现稳健 2025E预计为245.42亿元 [10]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等3家公司召回部分国产及进口汽车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04 05:02
召回规模与范围 -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亚洲龙车型共计54,143辆 [1] -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6月20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世极车型共计79辆 [1] -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6月29日至2025年4月18日期间生产的部分雷克萨斯LM500h、LM350h、LS500h车型共计6,866辆 [1] -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2022年5月31日至2025年5月2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皇冠SportCross车型共计35,054辆 [1] -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5月12日至2025年3月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车型共计302辆 [1] 召回原因与技术问题 - 召回范围内车辆因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 可能导致车辆启动初期组合仪表黑屏 无法正常显示车速及警告灯等信息 [1] - 安全隐患涉及信息显示功能失效 影响驾驶员对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控 [1] 解决方案与实施安排 - 公司将为非PHEV车型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 [2] - PHEV车型将接受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免费升级控制程序或更换组合仪表 [2] -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和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召回计划自2025年9月30日起实施 [1] -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召回自即日起陆续实施 [1] - 公司将通过挂号信等方式通知相关用户召回事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