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

搜索文档
南京印发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南京日报· 2025-08-14 02:47
核心观点 - 南京市发布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目标到2027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8000亿元 建设国内重要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1] 发展目标 - 产业能级目标:培育2个万亿级和1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 软件业务收入保持全国前五 金融综合竞争力全国前八[2] - 产业融合目标:打造国内领先"两业融合"发展高地 培育深度融合单位10家以上[2] - 企业培育目标:形成百亿级企业35家以上 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 高成长性企业10-15家[3] 重点领域 - 软件信息领域: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8% 发布工业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80项[4] - 人工智能领域:打造20个垂直领域大模型 建设1家大模型发展服务基地[5][6] - 数智产业领域:培育100家数据企业 建设10个数据产业平台 培育50家开源贡献企业[6] - 细分领域覆盖:包括信创产业 研发服务 现代物流 产业金融等19个细分行业[4][6] 实施工程 - 两业深度融合工程:鼓励制造业与服务企业嵌入式协同发展 支持国家省级融合单位[7] - 平台载体集聚工程: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 新增税收突破亿元特色楼宇[7] - 配套保障措施:统筹使用各级财政资金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健全统计指标体系[8]
善用地利之便 凝聚人和之力(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21
区位优势与产业布局 - 岳阳港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码头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与浩吉铁路交汇点 降低煤炭运输运费并缩短运输时间[2] - 电力储能 粮油仓储物流项目落地推动能源消费和现代物流产业成为当地新增长点[2] - 华容县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产值突破430亿元 带动超过20万人就业[3] 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 仙鹅寺村通过多方支持和村民自筹建成500多亩现代化果园[3] - 政府引导 企业带动 群众参与模式推动芥菜种植 鱼虾养殖产业加快发展[3] - 皱皮柑 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形成良好市场口碑[3] 历史传承与发展理念 - 石公华地区凭借河流纵横 湖泊密布的地理特征成为抗日根据地天然屏障[2] - 同舟共济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精神被视作实现共同富裕的红色密码[1][3] - 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崛起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形成发展向前之势[2][4]
中国最大自贸港,来了
虎嗅APP· 2025-07-23 15:12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政策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2024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政策制度 [3][8] - 零关税商品占比将从21%提高到74% 税目从1900个扩大至6600个 [12] - 境外人员免签范围已覆盖82国 内地人员流动不受限制 [13][16] - 企业享受15%所得税优惠 高端人才个税最高15%封顶 [19][27][28] 海南经济与产业结构变化 - 2024年海南GDP总量7936亿元 常住人口1048万人 人均GDP7.6万元 [21] - 四大支柱产业为文旅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占全省增加值比重超三分之二 [23] - 现代服务业聚焦物流 贸易 金融 高新技术产业集中于数字经济 石油化工新材料 现代生物医药 [23] - 数字经济将基于数据要素自由流动政策 开展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试点 [26] 海南与香港定位差异 - 香港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贸易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中心 [34] - 海南主要角色是国际开放门户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聚焦离岸金融和金融创新 [36][38] - 海南缺乏金融集聚优势和产业基地 不以转口贸易为重心 [37][39] - 香港是中概股回流和人民币国际化桥头堡 海南展现中国对外开放决心 [35][41]
广西出台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
广西日报· 2025-07-14 01:37
核心观点 - 广西推出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 通过多政策工具和多金融工具协同 服务重大项目 重点产业和普惠领域 目标到2027年统筹财政资金75亿元 带动贴息贷款6000亿元 担保补贴1000亿元 债券发行3000亿元 [1] 重点任务领域 - 重大项目融资优先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 国债 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的国家重点项目和自治区级重大项目 包括西部陆海新通道 平陆运河经济带 重点产业园区及"两重""两新"项目 [2] - 重点产业融资支持工业振兴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优先支持"人工智能+东盟""人工智能+制造"等人工智能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 同时支持乡村振兴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2] - 普惠领域融资加大对小微企业 民营企业及特定群体就业就学支持 培育民营企业"首贷户" 推动首贷和信用贷扩投放 [2] 融资渠道拓宽措施 - 加大银行信贷投入 每年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 再贴现 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不少于1000亿元 每年投放贴息贷款2000亿元以上 [4] - 畅通企业上市和再融资渠道 支持境内外上市融资 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 新三板挂牌 [4] - 扩大保险风险保障服务 丰富科技 知识产权 特色农产品等保险产品 加强保险资金在科技创新 创业投资等领域的运用 [4] - 优化融资担保服务 提供0.2%至0.4%担保费率补贴 加大"科创担""工业振兴担"等产品投放 [4] - 扩大债券发行规模 力争每年发行各类信用债1000亿元以上 [4] - 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到2027年底撬动各类资本投资累计1000亿元以上 [4] 融资可得性提升措施 - 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推广重大项目"前期贷" 开发知识产权 数字资产 碳排放权等新型权益资产抵质押贷款产品 [5] -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支持小微企业首贷和信用贷扩规模 推广主动授信 随借随还模式 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 [5] 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 强化财政金融政策联动 完善贴息贷款政策 直接融资奖补政策及信贷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探索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 [5] - 分级分类开展融资对接 探索建立主办银行制 打造新型政金企融资对接机制 加强金融专家和AI顾问"双服务" [5]
四川出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
新华财经· 2025-06-28 07:48
物流成本降低目标 - 到2027年四川省铁路货运量和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目标分别提高至3.5%和32%左右 [1] -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目标不低于15% [1]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目标降至13.7%左右 [1] 重点发展领域 - 现代物流产业被列入四川省"15+N"重点产业链 [1] - 方案围绕提升运输效率、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完善物流网络、培育新质生产力、强化政策支持五个方面提出20条举措 [1] - 重点强调加快多式联运创新发展"促融合" [1] 多式联运创新措施 - 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创新试点 [1] - 推动省内主要港口和铁路堆场互用、水运箱和铁路箱互用直提 [1] - 打造多式联运精品路线 [1] 特色产业物流提升 - 实施"新三样"物流提升工程 [2] - 开展"构建动力锂电池安全高效物流通道"强国试点 [2] - 支持新能源汽车"铁路快速通关"和"抵港直装" [2] 物流网络建设 - 探索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综合开发利用 [2] - 加快贯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 [2] - 提升川东北铁路通道能级 [2] - 推动向西开放铁路通道建设 [2] - 实施"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发展行动 [2] 产业协同发展 - 支持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 [2] - 建立统一调度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行模式 [2]
关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 成都大力实施“蓉品出海”行动 1至4月“蓉产”“蓉造”出口同比增长23.4%
搜狐财经· 2025-06-16 12:37
服务业扩大开放与企业发展 - 成都聚焦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助力企业发展,增强政策供给、服务供给和场景供给,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 [1] - 在数字创意、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探索高效集成创新模式,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设置高标准测试制度 [1] - 针对外资企业痛点,在外籍人才引进、特殊物品出入境、数据和资金跨境流动等环节开展制度性创新 [1] 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提升 - 加密优化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增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成都集结中心功能 [1] - 支持企业布局海外销售网络、建设海外仓和展销中心,推动"成都造"产品国际化 [1] 国际消费服务水平提升 - 打造春熙路、交子公园等核心商圈及宽窄巷子步行街区,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 [2] - 培育文化娱乐旅游、国际医疗美容等新消费热点,加快建设市内免税店,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2] - 完善线上预订支付便利化措施,提升文旅、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 [2] 对外贸易创新支持 - 实施"蓉品出海"行动,梳理4张清单(重点品类及市场、企业及产品、境内外展会、经贸活动),构建多维度支持体系 [3] - 1-4月成都自主品牌"蓉产""蓉造"出口同比增长23.4%,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海外仓"新模式 [3] - 深化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允许外资企业在自贸区开展电影后期制作、网络音乐业务 [3] 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 - 推进"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深化QFLP、外债便利化等金融创新试点 [4] - 支持跨国企业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引进国际仲裁机构 [4] - 鼓励医疗机构开通国际医疗保险直付服务,支持引进国际体育组织、顶级赛事及文博艺术展览 [4]
李家超力推香港北都区提速,深圳有何机会|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6-15 13:58
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 - 北都区被视为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节点 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占香港1/3) 预计未来居住人口占香港1/3 [1][2] - 特区政府计划提速开发 未来5年建成约6万个房屋单位 第二个5年再增15万个 经济用途总楼面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 [2] - 骨干轨交北环线进展顺利 古洞站2027年启用 洪水桥站2030年完工 主线2034年通车 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今年启动研究 [3] 产业布局与区域规划 - 划分为四大功能区: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对接前海) 创新科技地带(含河套合作区) 口岸商贸及产业区(对接罗湖等) 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对接盐田) [7]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预计全面完成后年经济贡献达520亿港元 首批科研人员将于今年下半年进驻香港园区 [2][7] - 新田科技城将作为创科枢纽 与深圳园区协同发展 需突破两地制度限制便利要素流动 [8] 政企合作与投资进展 - 85家企业签署支持发展意向书 35家企业参与开发项目 涉及金额超千亿港元 [3] - 生地变熟地流程从13年缩短至7年 小规模工程时间减少1/3 政府计划发行债券支持工程建设 [4][3] - 计划发展大学教育城吸引国际学生 研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口岸旅游购物项目 [4][8] 深港协同发展机遇 - 北都区与深圳福田 罗湖 盐田地理接壤 未来将形成城市融合效应 [7] - 深圳园区已入驻数十家香港科创机构 建议加快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成熟技术"软联通"试点 [7][8] - 口岸经济带将带动先进制造业 绿色产业 医疗食品科技等跨境产业发展 [7][8]
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
经济日报· 2025-06-13 20:55
中非经贸合作成果 - 中非经贸博览会展示了中非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合作成果 包括模型和实际案例 体现了务实合作的特点 [1] - 中非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中非现代化对全球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 [1]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六个现代化"和"十大伙伴行动" 为中非现代化合作绘制了具体方案 [1] 中非经贸数据 - 中方新增对非投资超133亿元 对非资金支持总额超1500亿元 [2] - 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非进出口达9630亿元 同比增长12.4% 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中非合作领域从传统产业扩展到数字经济 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 [2] 中非产业合作 - 汽车 家电 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在非洲落地实施 [2] - 中非合作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体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 [2] - 中非经贸合作呈现"向新""向绿"的发展趋势 [2] 全球治理与多边合作 - 中非共同反对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 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3] - 中非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开放 包容 普惠的方向发展 [3] - 中非合作有助于营造更有利于"全球南方"的贸易 投资和融资环境 [3] 中非合作前景 - 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平台将继续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 [4] - 中非合作将为全球南方国家树立真诚友好 平等相待的标杆 [4] - 中非关系的发展有助于稳定世界不确定性 为全球和平发展开辟前景 [4]
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核心,四川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建圈强链 加码降本增效,路在何方?
四川日报· 2025-05-28 01:16
物流产业规模与效益 - 2024年全省物流业总收入达6527.8亿元,同比增长4.3%,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4.2%,货运量达20.43亿吨 [1] - 目标到2027年物流业总收入达到7500亿元,国家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达290家,开工建设重点现代物流园区项目100个 [1] 物流产业发展方向 - 夯实物流产业承载基地:强化通道支撑和现代物流装备研发应用 [1] - 分类引育链主链属企业:招引国际物流企业,培育干线及城乡仓储配送企业 [1] - 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推进物流与数字产业融合 [1] - 加快创新突破:打造低空物流、高铁快运等新场景 [1] 物流基础设施与网络 - 四川已建成进出川大通道51个,综合交通线网达44.3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 [5] - 2024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超10万亿元,同比增长6.0% [5] - 计划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3.7%左右 [7] 物流产业布局 - "3+10+N"布局:成都、泸州、达州为核心承载地,10个协同发展地,其他市州主动融入 [6] - 成都发挥极核作用,泸州为港口型枢纽,达州为商贸服务型枢纽 [6] 降本增效措施 - 硬件:推进7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打通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 [7] - 软件:建设多式联运数智平台,推进航运资源信息共享 [7] - 市场主体:引育链主企业,支持链主与链属企业配套 [9] 科技赋能物流 - 成都国际铁路港通过"智慧陆港"平台提升效率80%,翻箱率降至4%以下 [11] - 推动通道网、物流网、数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全省物流服务网 [12] - 计划实施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破除81条断头路瓶颈路 [12] 新应用场景与创新 - 低空经济方案助力高山车厘子当天采摘发运,预计助农增收20% [13] - 推动"通道经济"转向"产业经济",培育物流新质生产力 [13]
泰州市服务业一季度保持稳健向好态势
搜狐财经· 2025-05-26 23:10
服务业整体表现 - 泰州市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达964 8亿元 同比增长7 3% 占GDP比重52 1%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2 3% 拉动GDP增长3 7个百分点 [1] - 服务业成为泰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 目标到2027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 打造全国影响力的"泰州服务"品牌 [5] 现代物流与金融业发展 - 泰州港一季度货物吞吐量1 05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11 1万标箱 同比增长4 3% 加速构建"江海河联运"物流体系 重点发展低空物流、网络货运等新业态 [2]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 3% 增速全省第二 一般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利率、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分别降至3 72%、3 71%和3 55% 创历史新低 [2] - 金融业通过信贷资源向制造业、科创企业倾斜 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 [2] 消费市场表现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8 77亿元 同比增长7% 增速全省第五 批零行业增加值186 44亿元 同比增长10 9%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8 1% [3] - 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5 2% 零售业增长11 2% 均领先全省平均水平 通过限上企业培育、大宗消费提振、特色商业街区打造等措施激发消费潜力 [3] 重点项目与政策支持 - 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 建成后可新增散粮吞吐量590万吨、粮食贸易超100亿元、税收超1亿元 [4] - 泰州22个项目入选省服务业重点项目 计划总投资290 8亿元 项目平均计划总投资达13 22亿元 [4] - 出台《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从投资、消费、营商环境等多维度精准施策 [4]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构建"大海新晨"产业体系 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5] - 聚焦塑造"水城水韵"城市特质 转化地理区位优势为区域发展优势 [5] - 聚焦发掘"千年文脉"时代价值 提升城市活力与品质 [5] - 聚焦扩大"泰有引力"品牌影响 增强青年和人才吸引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