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贸易

搜索文档
【UNFX课堂】下周前瞻:通胀迷雾、央行分歧与地缘政治阴影
搜狐财经· 2025-08-17 09:20
美国通胀数据表现 -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显示总体通胀年增2.5%,核心通胀年增2.7%,符合美联储目标 [2] -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数据月度增幅0.9%,远超市场预期的0.2%,核心PPI年增率飙升至3.7% [2] - PPI数据冲击显示上游生产成本显著上升,暗示关税引发的通胀正在成为现实 [2]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变化 - PPI意外飙升和非农就业数据下修使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性变得渺茫 [3] - 市场预期从降息板上钉钉迅速转向降息存疑,导致风险资产普遍承压 [3] - 加密货币作为高风险资产代表首当其冲受到重创 [3] 全球主要央行政策分化 -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降息至3.60%,在混合经济信号下实施宽松政策 [3] - 新西兰央行预计降息25个基点至3%,成为又一个采取宽松政策的发达经济体央行 [4] - 中国人民银行利率决议备受关注,市场期待更多刺激政策提振国内需求 [5] 杰克逊霍尔研讨会焦点 -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讲话是研讨会重中之重,市场寻找其对关税引发通胀的态度和货币政策路径暗示 [4] - 研讨会历史上曾多次成为重大政策信号发布地,如2010年伯南克暗示第二轮量化宽松 [4] - 鲍威尔鹰派语气可能打压降息预期,安抚性言论则可能为市场带来喘息空间 [4] 地缘政治与大宗商品市场影响 - 特朗普与普京会晤引发市场关注,特别是对能源市场稳定性的信号影响 [3] - WTI原油潜在波动性体现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在商品市场的直接影响 [3] - 大宗商品市场成为上周输家,反映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及贸易摩擦抑制需求的担忧 [3] 欧洲经济数据与央行政策 - 英国和德国PPI数据提供欧洲生产者价格最新情况,在美国PPI数据引发震荡后尤为重要 [5] - 欧洲生产者价格上涨趋势可能影响欧洲央行政策路径,加剧全球通胀担忧 [5] - 全球PMI数据为市场提供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领先指标,反映经济健康状况 [5] 市场情绪与资产表现 - 美国主要股指保持韧性接近近期高点,但内部结构显现犹豫和分化 [3] - 投资者情绪从此前亢奋转为谨慎,风险资产普遍承压 [3] - 市场波动性预计持续高企,资产配置灵活性和风险管理重要性凸显 [6]
易大宗跌8% 预计上半年溢利同比减少至最多1.4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3 03:52
公司股价表现 - 易大宗股价下跌8%,报0.92港元,成交额862.92万港元 [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至110亿至130亿港元之间 [1] - 归属权益股东溢利同比减少至1.20亿至1.40亿港元之间,较2024年下半年基本持平 [1]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贸易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不超过10% [1] - 供应链综合服务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4% [1] 行业环境 - 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收入和毛利率下滑 [1] - 市场低迷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1]
港股异动 | 易大宗(01733)跌8% 预计上半年溢利同比减少至最多1.4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02:24
股价表现 - 股价下跌8%至0.92港元 [1] - 成交额达862.92万港元 [1] 财务表现 - 预期收入同比减少至110-130亿港元区间 [1] - 股东溢利同比减少至1.20-1.40亿港元区间 [1] - 股东溢利较2024年下半年基本持平 [1] 经营状况 - 贸易量同比下降不超过10% [1] - 供应链综合服务板块收入同比下降约14% [1] 行业环境 - 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跌 [1] - 2025年上半年市场低迷 [1] - 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下滑 [1]
从监管警示到高管减持:远大控股扣非三连亏下,575万套现传递何种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11 22:05
高管减持计划 - 副董事长许强计划减持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1579%,占其个人持股23.95% [1][4] - 减持时间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三个月内,方式为集中竞价 [1] - 按7.19元/股计算,预计套现575.2万元 [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确定性需求,股份来源为非公开发行及权益分配所得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80.74亿元,同比微增2.1% [5] - 归母净利润亏损3.02亿元,较上年3.77亿元亏损有所收窄 [5]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5.55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300-3400万元,但扣非仍亏损1.05-1.4亿元 [6][7] 业务与财务情况 - 主营业务涵盖贸易、油脂、生态农业三大领域 [5] - 采用期现结合业务模式导致会计准则差异 [6] - 2023年因商誉减值测试数据不准确收到江苏证监局警示函 [6] - 2024年剥离部分亏损业务,减亏效果显现 [7]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全球经济放缓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带来不确定性 [7] - 期货市场波动可能对期现结合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7] - 大宗商品贸易领域竞争日益激烈 [7]
算得快、看得清、走得稳的数据中台,正在成为中国千亿外贸巨头的“秘密武器”
观察者网· 2025-08-09 04:01
行业趋势 -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对信息获取速度、风险预判精准度及市场响应敏捷度的要求日益严苛,数据高效整合和秒级风险管控成为核心竞争力[1] - 行业竞争壁垒正从"资源"转向"数据资产",2022年全球约25%的天然气和电力交易利润由数据驱动型公司创造,较2021年的5%大幅提升[3] - 传统贸易商若缺乏高频多维数据体系,将被量化基金和AI交易商挤出市场,实时精准数据决定分钟级套保套利能力[4] 公司战略 - 中基宁波集团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1415.97亿元,主营油品、化工品、有色商品及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业务[1] - 2023年将数字化升级为"一把手工程",由总裁周杨牵头推进统一数据中台建设,腾讯云成为战略合作伙伴[7] - 通过毫秒级交易计算和24小时价格监测实现敏捷响应,全量授信计算时间从5-10分钟缩短至毫秒级[6] 技术解决方案 - 腾讯云构建云原生数据中台,TCHouse-P提供GPU级并行计算引擎,解决30多个业务系统数据整合难题,处理603138条海量数据[9] - WeData工具打通30+系统实时同步通道,兼容40+异构数据源,实现数据抽取清洗加工全流程自动化[9] - 投研数据延迟控制在50毫秒内,外部数据(期货行情、船运、天气)40毫秒传入中台,10毫秒抵达交易部门[10] 业务成果 - 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3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增长23%显著超行业水平[11] - CTRM系统实现产品化,已与宁波国企合作,解决期现结合与风险对冲难题[13] - 整合全球物流、汇率、关税数据,为下游制造企业提供采购-库存-出口全链条服务[13] 数字化转型启示 - 数据中台实现"动作快"(毫秒级响应)与"出手准"(内外部数据联动),成为企业秘密武器[10][11] - 数字化能力从内部工具扩展为行业解决方案,实体行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创造新竞争优势[13] - 中国企业数字化应用领先的关键在于技术与业务深度结合[14]
上城:全力进军CID 探索中心城区突围之路
杭州日报· 2025-08-08 02:33
战略定位 - 上城区首次提出打造中央创新区(CID)作为全域创新战略 旨在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 - CID建设是主动作为的战略选择 服务于杭州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长三角全球创新高地大局 [2] -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 构建创新主体 平台 生态和产业能级全面提升的新形态 [5] 创新模式 - 采用全域创新路径 打破空间限制 在122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政府 市场和社会力量深度互动 [6] - 依托地理中心 产业基础和文化基因的黄金组合 形成难以复制的创新场域磁力 [6] - 金融业占GDP比重约25% 较深圳福田和上海黄浦40%的占比仍有提升空间 [8] 产业布局 - 构建"1+5"功能矩阵:"1"为具身智能先导区 "5"涵盖金融 消费 贸易 文化和制造五大功能区 [7][8] - 具身智能先导区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90余家 其中具身智能赛道企业48家 [7] - 钱塘智慧城以10万平方米空间作为创新温床 形成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 [7] 发展目标 - 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目标2030年全区投资管理规模突破3万亿元 [8] - 力争人工智能产业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实现产业链全面升级 [8] - 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 推动产业能级提升 [8]
上海千亿巨头崩塌,令人窒息的疑云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05
公司概况 - 均和集团上海子公司在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92位,厦门子公司在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位列第66位 [4] - 公司拥有5000多名员工,曾构建千亿商业帝国,业务涵盖大宗贸易、金融资本、产业园区三大支柱 [6][14] - 创始人何旗为福建长乐人,1982年生,17岁进入父亲创立的公司,后逐步接管并拓展业务 [7][8][9] 业务发展 - 2003年何旗在上海成立均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主营钢铁贸易,初期发展艰难,后逐步站稳脚跟 [11][13] - 2008年成立均和(厦门)控股有限公司,形成南北联动战略布局 [13] - 2014年成立均和商业保理公司,涉足金融领域,后设立孚玉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参股多家银行 [13] - 通过"空转贸易"模式与城投公司合作,2015年贸易额突破千亿,2018年何旗身家达80亿,登上胡润富豪榜 [14] 危机爆发 -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下发文件,严禁虚假贸易,2025年上交所发布新规要求贸易业务必须有真实货物和资金流转 [15][17] - 新规导致均和集团业务模式崩溃,多地城投公司高管被调查,公司股权被冻结,全国17个产业园区烂尾 [18][19] - 2025年6月公司要求员工主动离职,否则停发工资和社保,5000多名员工失业 [6][20] 时间线 - 2024年6月:工资首次延迟发放5天 [20] - 2024年11月:取消年度20%绩效奖金 [20] - 2025年3月:上交所新规要求贸易收入超30%需披露真实货权和现金流 [20] - 2025年4月:多家城投暂停与均和新签贸易合同 [20] - 2025年5月:均和系27笔股权被冻结,公司停摆 [20] - 2025年6月:员工被迫离职,仅能拿到5月底工资 [20] - 2025年7月:媒体确认何旗已"旅居"日本两年,公司账户基本清空 [20][21] 行业影响 - 均和集团崩塌引发连锁反应,超200名城投公司高管被调查 [18] - 公司与城投合作的"空转贸易"模式曾帮助地方GDP、招商引资金额等短期增长,部分地方政府选择默许 [22]
企业盈利支撑,欧股集体高开、油价结束五连跌、美元基本持平
华尔街见闻· 2025-08-06 07:46
全球股市表现 - 欧洲股市集体高开 泛欧股指连续三日上涨 欧洲斯托克50指数开盘涨0.5% 德国DAX指数涨0.5% 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4% 法国CAC 40指数涨0.5% [1] - 美股期货小幅上涨 标普500期指涨超0.4% [1] - 亚洲股市同步走高 [1] 企业财报表现 - 荷兰银行ABN Amro盈利超预期后宣布新一轮股票回购计划 [2] - 西门子能源表示全年业绩有望达到预期上限 [2] - 医疗服务商Fresenius SE上调全年销售预期 [2] - 拜耳销售额超过分析师预期 [2] - 德国商业银行公布最高达12亿欧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2] - 诺和诺德营收增长不及预期 但旗下减肥药Wegovy销售额超预期 [2] - 大宗商品巨头嘉能可盈利未达预期 取消将主要上市地从伦敦转至纽约的计划 [2] 大宗商品走势 - WTI原油日内涨幅达1% 报65.82美元/桶 结束五日连跌 [1][3] - 布伦特原油日内涨幅达1% 报68.32美元/桶 [1] - 现货黄金跌超0.2% [1] - 现货白银基本持平 [1] 汇率与债券市场 - 美元指数基本持平 报98.76 [1][7] - 日元和欧元汇率基本持平 [1] - 美债收益率普遍上涨 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逾1个基点 [1] 市场风险因素 - 关税风险持续存在 [1] -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 [1] - 市场关注即将进行的10年期国债拍卖 [1]
发生了什么?百亿黄金概念股主动申请退市,董事长又请辞
格隆汇· 2025-08-06 04:49
公司退市决策 - 玉龙股份宣布从上交所退市并转至新三板"退市板块" 股票将于3月24日复牌 [1] - 退市原因为公司经营状况不佳 现金流持续恶化 存在重大经营不确定性 [3] - 董事长牛磊因个人原因辞职 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 股东补偿机制 - 设置现金选择权保护机制 行权价格13.2元/股 较停牌价溢价0.16元 [3] - 控股股东济高资本将为不超过5.53亿股提供现金选择权 涉及金额近73亿元 [4] - 现金选择权股权登记日定为4月16日 [3] 财务状况分析 - 公司总市值102.1亿元 停牌前股价13.04元/股 当日涨幅7.24% [1] - 2020-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1.17亿/3.64亿/2.91亿/4.45亿 同比474.24%/210.78%/-20.03%/52.9% [6][7] - 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13亿元(同比-19.87%) 净利润2.88亿元(同比-21.03%) 经营现金流-22.71亿元 [8] 经营风险披露 - 核心资产被冻结 包括银行存款83.9万元及4.3亿元债权 两家矿业公司股权遭冻结 [5] - 存在4.95亿元货款及违约金未支付 面临850万澳元海外矿权收购款违约风险 [5] - 主要矿产项目均存在问题:陕西钒矿需再投5-6亿元 环评未获批 澳洲金矿储量下降 辽宁硅石矿指标不达标 [6] 业务结构说明 - 主营业务为黄金贵金属采选及大宗商品贸易 [4] - 石英砂业务受价格持续走低影响 对主营收入造成压力 [6]
高水平打造全生态出海的“杭实模式”
杭州日报· 2025-08-06 02:05
杭实集团牵头与香港合作共建"一平台、两中心、一基金",其中的香港成果转化中心位于杭实旗下 杭实科创中心。 翻看杭实集团上半年的"出海"成绩单,一组组"稳"与"进"的数据交相辉映,凸显着这家世界500强 企业结构更优、韧性更足、动力更强的"走出去"势头—— 今年上半年,热联集团实现国际贸易销售量2217万吨,同比增长35.8%;"杭实系"产品海外销售额 超9.6亿元;华丰集团新增横纹吸管包装纸间接出口51.7吨订单;金鱼集团家电洗护套装成功打入新加坡 市场,洗衣机出口6.28万台…… "当前,杭实集团积极推动系统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深度参与全球布局,通 过'借船出海''抱团出海''投资出海',构建'平台+贸易+产品'的全球化布局'杭实模式'。"杭实集团党委书 记、董事长钮健表示。 从"产品走出去"到"产业链走出去" 持续加速海外扩张步伐 当前,杭州正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杭实集团坚定扛起国企使命担当,聚力推动杭州打造大宗 商品产业服务创新中心,旗下的热联集团作为大宗行业"佼佼者",也在创新浪潮中发挥关键的链接作 用。 此外,杭实集团还是我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中策橡胶的第二大股东。杭实集团投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