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无人农场”“云端种地” 山东用科技力量挑起农业大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09:31
"一个上万亩的大型农场,正常情况下需要10余名农机手,而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只需一两名操控人员即 可。"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研究院智能驾驶首席工程师王辉介绍说,玉米收获后,无人驾驶的大马力智能 拖拉机及复式播种机轮番上阵,一次性完成碎土、整地、苗床镇压等作业环节。 走进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智汇云田"项目,放眼皆是现代化装备。伴随着轰鸣声,数架植保无人机 如离弦之箭腾空而起,沿着既定的方向飞行,在麦田上方有序往返作业。晋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智汇农 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则不断更新着无人机作业数据、轨迹,农机管理员根据实时作业数据,给机手派发新 订单。 智能装备让农业生产"耳聪目明" 用无人机施肥打药、让"云端管家"驻田头、借助北斗为巡田播种导航、搭建AI病虫害监测系统、通过土 壤墒情传感器测算水肥需求……当前,山东农业生产逐步迈入智能化新阶段,智能装备应用正成为田间 地头的常态。 2025年6月9日,在潍坊高密市姜庄镇潍柴雷沃示范农场,无人灭茬与无人播种同步进行。(资料图) 潍柴供图 收获时节,在潍坊高密市姜庄镇潍柴雷沃示范农场,搭载北斗卫星系统的雷沃谷神收割机不仅能自主规 划收割路径,还能通过AI视觉系统实时监测损失率、 ...
知识产权进企业 精准指导助转型
中国食品网· 2025-09-22 09:15
指导组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以及与科技项目的协同发展,结合实际案例,为企业提供了系 统、全面的专业建议。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指导组详细讲解了如何在研发过程中挖掘创新点、及时申 请专利以及科学布局专利的方法与技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把更多创新成果 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介绍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许可与转让、科 技成果转化等政策和成功案例,引导企业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结合本 地典型侵权案例,深入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帮助企业识别经营中可能遇到的侵权风险,并提供切实可行 的防范与应对措施;在科技项目与知识产权融合方面,建议企业在科技项目研发中同步规划知识产权, 以知识产权为纽带提升项目质量与竞争力,同时积极利用科技政策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工作 协同发展。 指导组表示,将持续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推动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近日,由地县两级市监局、 科技局组成的综合指导组,深入新疆绿洲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吉萃元 ...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创新活力!这份成绩单“含新量”十足
央广网· 2025-09-22 07:22
创新需要长期沉淀与专注投入,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尤为关键。"十四五"时期,我国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 大梁、当主角,在"嫦娥"探月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有的项目团队成员平均年 龄30多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超过80%。眼下,我们依然要为青年科技人才 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正如科技部相关负责人所言,"持续推进减负专项行动,帮助青年科技人员从填 表、报销等非科研负担中解放出来,保证他们充足的科研时间。在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中,对作出突 出贡献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破格晋升职称,对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探索5至10年长周期考核, 鼓励他们潜心研究、勇于突破。" 这几天,又被中国科技"炫"到了!最近刷到一个叫"多光谱无人机巡田"的农业设备,在丰收季,这个设 备干啥用呢?简单来说,就是给稻田拍张"CT",大数据秒出"成熟度地图",红色的部分代表作物已成 熟可收割,绿色的部分则需要再等一等,整个收获进度全由大数据平台说了算。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不 久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其中就特别提及,"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 方式"。刚刚我提到的这些场景,便共同勾勒出政策落 ...
打造农业4.0智慧平台
深圳商报· 2025-09-22 07:07
数联天下为宜居宜业乡村数智赋能 【深圳商报讯】(记者 苑伟斌)在潮州市数字茶园大数据中心,土壤墒情、智能虫情、茶叶溯源等实 时数据正从全市30个智慧茶园持续汇入、动态更新。目前,物联网、大数据和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已深度 融入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为全产业链数智化赋能提供了有效支撑。通过融合VR全景与AI数字人技 术,该中心打造出"云端茶园+制茶车间+品鉴直播间"场景,让用户沉浸式体验茶树生长、茶叶采摘与 制作全过程。这些成果,是通过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数联天下")自主研发C-Life大 数据综合计算服务平台实现的。 数联天下是一家致力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为个 人、行业、政府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维度、全方位的场景解决方案,致力成为大数据时代的社会运 行核心支撑平台。 数联天下农业事业部总经理邓才良介绍说:数联天下以"生命健康"为核心发展方向,聚焦三类人群—— 老人、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女性的皮肤健康,以及一类"植物健康",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作物生长提供 精准数智化赋能服务。为此,数联天下在农业领域做了许多的传感器和设施设备,它们可检测土壤、叶 片、果实 ...
AI“下田”将给农业带来什么?
辽宁日报· 2025-09-22 01:11
现代化农业会是什么样子?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是不可或缺的因子。 近日,在沈阳举行的第十四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显现出科技感十足的"风向标",从绿色生物肥料 到AI农机,再到数字化管理平台,处处涌动科技与农业深度整合的浪潮。 在展会的一些场景和细节中,"变化"清晰浮现,不仅标志着农博会从传统的"陈列场"向"驱动场"升 级,也传递出各界对未来农业发展的希冀和探索。 "黑科技"惊艳四方 本届农博会上,前沿科技闪耀亮相成为最吸睛的看点。展馆内,一台300匹马力、前轮轮胎直径达 1.8米的"大块头"农机备受瞩目,众多观众驻足围观,争相询问产品特点、价格,不少人还拿出手机拍 照、录像。 "这是无人驾驶电动农机,也叫天地空一体化智慧农机,是我们与南京一家汽车科技公司联合研发 的。"沈阳盛科御旷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守中说,"该款新产品刚刚推向市场,此次农博会是它 的'首秀'。目前,还有一台机器正在新疆的广袤田地里'跑'着呢,试用效果非常理想。" 记者注意到,这台智慧农机没有驾驶室,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感知装置。它的"头顶"安装着激光雷 达,身体四周装有毫米波雷达和相机,通过北斗卫星导航,集视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定位精准度 ...
赋能现代农业,畅通供需循环!深圳农业科技与服务对接活动成效显著
南方农村报· 2025-09-20 13:32
赋能现代农业, 畅通供需循环! 深圳农业科技与 服务对接活动成 效显著_南方+_ 南方plus 9月19日,由深 圳市农产品质量 安全检验检测中 心(以下简 称"深圳市农检 中心")主办的 2025年深圳市农 公司分享了深圳 绿色农业的创新 与集成技术,为 参会企业提供了 可复制的绿色发 展模式;深圳农 科玉种业有限公 司则聚焦深圳特 色农产品品牌建 设,分享了品牌 打造的成功经 验;深圳市天天 学农网络科技有 限公司通过社会 化服务模式创新 的实践案例,展 现了农业服务的 新思路与新方 法。 业科技下乡暨农 技推广社会化服 务技术供需对接 活动在南山智谷 产业园成功举 行。 本次活动以科技 赋能·精准对接 为主题,通过案 例分享、技术展 示、需求对接和 座谈会等多维形 式,搭建起农技 推广机构、科研 单位、社会化服 务组织与农业经 营主体的精准对 接平台,有效推 动农业科技与社 会化服务深度融 合。广东省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相 关负责人莅临指 导,深圳市乡村 振兴和协作交流 局处室负责人、 农业企事业单位 及行业协会代表 共计46家农业企 业、80余人参加 本次活动。 在案例分享环 节,深圳市瑞德 安环境技术 ...
东博会上秀成果:农业千年事 今朝问“AI”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11:32
农业不只是经验学。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土谛AI"系统也备受关注。用户仅需提出问 题,不出10秒即可获得包括可行性及改种建议在内的专业答复。该系统可调用气象、土壤、政策等多维 数据,生成万字种植方案,堪称"口袋农业专家"。目前该系统支持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多国语言。 此外,捷佳润还推出"数字大脑"和"AI巡园"系统,实现远程水肥控制、生态监测和异常识别等功能。目 前,该体系已应用于6个国家,其中老挝一处4000亩香蕉园通过引入其精准灌溉系统,节水超过50%。 中新网南宁9月20日电 (陈梅)"猪也住'空调房'?""一个人就能管理这么多头猪?"连日来,在第22届中国 —东盟博览会现场,由深圳数影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用验证的"未来猪场 智能养猪整体解决方案"引来民众惊叹。 这款方案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实时可控的"云端猪场"。本届中国—东盟博 览会首次设立的"AI+农业"展区,汇聚众多先进技术,显示古老农业正向着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未来猪场智能养猪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应用于国内外100多家中大型养殖企业,服务猪只数量超过500 万头。其核心智能设备 ...
省农科院秋季“科技兴农”服务月启动 把科技的翅膀插到生产主战场
大众日报· 2025-09-20 00:42
活动概况 - 省农科院2025年秋季"科技兴农"服务月于9月19日在滨州博兴正式启动 [1] - 活动包括现场观摩、成果展示、技术培训等形式 [1] - 目标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加快"四新"科技成果应用 [1] 活动规模 - 计划在省内16市55个县(市、区)举办各类服务活动85场次 [1] - 预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300余项次 [1] - 现场培训指导乡村人才5000余人次 [1] 战略重点 - 聚焦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和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1] -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与富民特色产业发展 [1] - 对接驻村第一书记、农业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 实施目标 -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并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端转化 [1] - 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三重目标 [1] - 通过科技赋能助力省级农业产业升级 [1]
智驭苍穹,翼展齐鲁 山东移动全面激活低空经济新动能
齐鲁晚报· 2025-09-19 06:07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正快速崛起成为万亿级产业新赛道[1] - 山东省推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产业发展[1] 技术能力建设 - 公司依托通感一体 监管平台 视频AI等核心能力深化5G-A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应用[1] - 创新推出"5G-A+空域智管"服务体系 实现空域监管响应速度从分钟级向秒级提升[1] - 5G-A通感一体基站基于5G-Advanced技术 利用4.9G频谱叠加感知能力 构建低空连续覆盖感知网络[2] - 实现300米以下空域无人驾驶飞行器精准感知 具备无人机探测 入侵告警 轨迹追踪三大应用[2] - 构建"无人机自主巡查-数据实时反馈-AI识别分析-结果空间映射"闭环模式[11] - 依托"5G+AI+能力中台"技术底座构建无人机智慧巡检平台[13] 空域管理与安全防护 - 打造全天候智能化低空安全防护网 应用于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企业安防场景[1] - 在青岛崂山区部署连片5G-A基站设备 使用中移凌云平台布局低空监管[2] - 在潍坊为新和成药业构建低空防御系统 实现厂区上空360°空域全天候智能管控[4] - 可精准识别快速处置新型及改装黑飞无人机 通过主控平台统一调度[4] 物流运输应用 - 低空物流可显著缩短运输时间提高物流效率 相比传统货运更具灵活性和便捷性[4] - 在临沂市新明辉智慧仓储物流园实现无人机配送 10分钟完成6.8km运输[6] - 沿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5G-A通感一体基站 打造空地一体化通信感知网络[6] - 后台可实时追踪飞行位置 查看飞行图像和环境参数 根据预警调整飞行方向[6] - 在济宁邹城实现医疗物资无人机配送 航线飞行时间10分钟较传统地面运输缩短25分钟[8] - 成功验证院区间调配关键物资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提升医疗应急响应能力[8] 基础设施巡检 - 在东营打造G516胜利黄河大桥无人机桥梁精细化巡检项目[9] - 针对38年桥龄大桥地形复杂问题 突破人工不可及区域的病害识别难题[11] - 实现裂缝 混凝土剥落等病害的厘米级定位与尺寸量化识别[11] - 较传统人工巡检效率提升近60% 病害漏查率降低至5%[11] - 在S309田高线项目部署两套无人机机场 1小时内完成31公里全路段巡检[13] - AI算法自动识别路面坑槽 烟雾明火 抛洒物 路面裂缝等多种病害[13] - 将传统人工1天巡检周期压缩至2小时内[13] 农业应用 - 以植保无人机为载体完成农田巡查 病虫害监测 农药喷洒 种子播种等作业[13] - 在临沂郯城县高峰头镇打造无人机巡检平台 开展24小时高频次巡查[15] - 通过AI算法精准识别烟点火点 部署首周成功预警12起火情隐患[15] - 应急响应效率提升80% 有效遏制秸秆焚烧火灾风险[15] - 创新应用5G-A通感一体"空天地一体化"农情遥感监测技术[15] - 集成遥感卫星 无人机 便携式作物健康诊断仪等设备打造立体化监测体系[15] - 在菏泽定陶区配置多光谱多旋翼无人机 集成高清数码相机 多光谱相机等设备[15] - 可精准提供作物叶面积指数 长势 养分 推荐施肥和产量预测等信息[15] 区域发展与合作 - 在青岛为无人机物流 无人机低空旅游等规模应用打好基础[2] - 临沂作为中国市场名城 中国物流之都正推动物流产业智能化[6] - 联合邹城恒泰控股集团 山东科比航空 邹城市人民医院推动低空医疗应用[8] - 联合东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推动低空技术与公路管养深度融合[9] - 为山东省交通领域低空经济创新应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范例[9]
「AI+农业」破解行业痛点,「麦麦科技」获过亿元Pre-A轮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9-19 00:56
核心团队由三类跨界精英组成,形成了"懂农业、强技术、善商业化"的稳固三角架构。 文 | 李小霞 封面来源 | 企业官网 36氪获悉,"麦麦科技集团"(下简称"麦麦科技")已完成超1亿元的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10亿元,由启鸿育远、星连资本、 春光里、鸿链启元等机构联合领投,部分老股东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AI农业大模型、智能传感设备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 据麦麦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楠透露,此次融资是近期智慧农业领域最大规模的早期融资。 最初两年,用李楠的话说,公司更像一个"农业技术方案集成商",把各类技术拼凑起来解决农民的具体问题,面对的是客户的技 术性需求。中间麦麦科技为了做最懂产业的科技公司,又完成了新模式的创新,既给客户提供技术能力,同时帮其完成产销的对 接。 真正让麦麦科技建立壁垒的,是从2021年就开始投入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经过几年探索,麦麦科技已成功构建了"模型+数据 +场景"的核心底座,以及覆盖"描述、诊断、预测、决策"的完整作物生长模型体系,深度赋能农业种植管理关键环节,在作物模 型、数据算力、场景深耕等方面建立起了优势。 超级大脑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是麦麦科技依托物联网、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