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从半年报看光芯片!电信、数通、AI“三重浪”一浪接一浪,国产替代乘势而上
市值风云· 2025-08-25 10:10
光芯片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 光通信产业链国产化替代加速从下游向上游传导 下游设备商中国头部企业占据全球60%-70%份额 光模块领域已完成国产化替代 上游高端光芯片亟待进一步国产替代[10] 光芯片市场前景 - 光通信芯片组市场预计以17% CAGR增长 总销售额从2024年35亿美元增至2030年超110亿美元[8] - AI浪潮驱动光芯片产业发展 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大幅增长 Meta、谷歌、亚马逊和微软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预计达2972亿美元 同比增长36.8%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18][19] PLC分路器芯片市场格局 - 中国PLC分路器芯片厂商占据全球89%份额 第一名砺芯科技市占率39.4% 第二名仕佳光子市占率约19.7%[13] - 仕佳光子曾占据全球PLC分路器芯片50%份额 主要用于FTTH建设 2019年中国光纤接入用户渗透率达91.3% 欧美国家不足20% 海外市场空间较大[11] - FTTR建设进入大批量铺设阶段 光分路器产品重点向海外市场拓展[15] AWG芯片发展现状 - AWG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1.3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28.9亿美元 2024-2032年CAGR为11.1%[21] - 光迅科技和仕佳光子为主要AWG厂商 光迅科技被称为国内AWG龙头[23] - 800G光模块进入批量使用阶段 1.6T光模块开始应用 中际旭创800G光模块销售大幅增长 预计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4%-88%[20] 有源光芯片国产化进程 - 25G光芯片国产化率约20% 25G以上光芯片国产化率仅约5%[28] - 国内主流厂商已能提供100G、200G EML原型样品 并形成75mW至上千米瓦CW DFB光源产品矩阵[31] - 源杰科技在CW硅光光源产品具先发优势 2024年数据中心板块毛利率达71%[33] 主要厂商业务表现 仕佳光子 - 上半年毛利率37.4% 规模优势明显[43] - 硅光模块用CW DFB激光器芯片获客户验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33] 源杰科技 - 一季度营收8440万元 同比增长40.5% 毛利率回升至44.6%[34][43] - 数据中心市场CW硅光光源产品放量成为增长主因 产品包括50mW至150mW大功率硅光光源及2.5G-200G以上DFB/EML激光器[34][35] 长光华芯 - 一季度营收9428万元 同比增长79.6% 毛利率28.7%[39][43] - 攻克低损耗多结VCSEL结构技术 将芯片效率从61%提升至74%[38] - 光通信主力产品100G EML、100G VCSEL和100mW DFB 预计2025年贡献5000万-1亿元营收[39] - 2024年研发费用率46.7% 显著高于行业水平[47] 光迅科技 - 一季度营收22.2亿元 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23-4.07亿元 同比增长55%-95%[24][26] - 扣非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0%-91%[25][26] 技术发展动态 - VCSEL芯片适用于500米内短距离传输 DFB芯片适用于中长距离传输 EML芯片适用于高速率长距离传输[30] - 硅光技术需求增长 外置高功率CW DFB光源成为硅光实现完整功能的关键配套芯片[31]
上证指数创逾3年新高 创业板指涨超3%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21:1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48%至3683.46点 突破2024年高点3674.40点 创2021年12月14日以来新高 [1] - 深证成指上涨1.76%至11551.46点 创2024年10月9日以来新高 [1] - 创业板指上涨3.62%至2496.50点 创2024年10月10日以来新高 [1] - 科创50指数上涨0.74% 北证50指数上涨0.84% [1] - 市场成交额达2.18万亿元 较前日增加2700亿元 创2025年2月24日以来新高 [1] - 超过2700只股票上涨 [1] 行业表现 - 通信行业涨幅居首达4.91% [2] - 有色金属行业上涨2.37% [2] - 电子行业上涨2.01% [2] - 银行行业下跌1.06% [2] - 煤炭行业下跌0.81% [2] - 食品饮料行业下跌0.42% [2] - 光芯片 培育钻石 液冷服务器 券商等板块明显走强 [2] 资金面情况 - 两融余额报20261.98亿元 融资余额报20203.65亿元 均创2015年7月2日以来新高 [2] - 5月以来融资余额累计增加2446.73亿元 [2] - 流动性充裕推动市场攀升 机构资金与两融资金持续流入 [2] 市场驱动因素 - 前期政策落地显效提升投资者信心 乐观情绪替代观望氛围 [2] - 外围扰动因素减少或弱化 为A股反弹提供良好基础 [2]
源杰科技20250812
2025-08-13 14:54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光芯片领域,具体包括激光器(发射端)和调制器(归光芯片)[1] * 光芯片按结构分为面发射(如VCSEL,用于激光雷达/面部识别)和边发射(如DFB/EML,用于光通信)[1][2] * 材料体系差异显著:面发射主要用砷化镓(GaAs),边发射用磷化铟(InP),技术壁垒高导致厂商通常专注单一材料路线[2] 核心应用场景与市场分析 **1 电信市场** * 无线接入网:年规模约10亿人民币,基站侧用量少且速率低(2.5G为主),单价仅几元人民币[3] * 宽带接入网: - 家庭侧(光猫)年用量数千万颗,单价1-5元人民币(2.5G EML)[4] - 局端高端EML(带SOA)单价达10-30美元,整体电信市场年规模约30亿人民币[5] - 万兆光纤升级将推动50G市场放量,预计明年启动[5] **2 数据中心市场** * AI驱动高速率迭代:400G(100G光芯片)、800G向1.6T演进,年规模达大几十亿人民币且增速快[6][7] * 竞争格局集中:批量出货厂商少,毛利率高达50%-90%(高端产品)[8] * 技术演进方向: - CPO(共封装光学)预计2027-2028年放量,光源ASP从3-5美元跃升至近百美元(初期)[9][10] - OIO(硅光连接)替代铜缆,GPU侧需求可能达单颗32光源,量级或达数千万颗/年[12] 公司竞争力分析 * **技术壁垒**: - 外延片制备(纯度/平整度)和光栅工艺(纳米级加工)为核心难点,设备调试与产能爬坡周期长[18][19] - 可靠性测试(高温/大电流老化)通过率行业领先,2013年以来无批次质量问题[20] * **产品矩阵**: - 覆盖电信(25G DFB)、数通(100G EML)、未来布局CPO/OIO[15][21] - 25G激光器毛利率曾达市场独有水平,体现高端产品能力[16] * **客户资源**: - 从电信设备商(中兴/诺基亚)扩展至云厂商(谷歌/亚马逊)和光模块龙头[21][22] 财务与行业趋势 * 毛利率分层: - 电信低端产品(光猫)30%-40%,高端(10G EML)60%+[8] - 数通高端产品可达80%-90%[8] * 市场空间测算: - 2023年光源需求约10亿美金,2024年16亿美金,CPO时代或进一步翻倍[14] * 国产替代逻辑:全球高端光芯片集中日美(三菱/住友/博通),公司为国内第三方龙头[15][22] 风险提示 * 技术迭代风险:CPO/OIO工艺难度提升可能导致良率波动[12] * 竞争加剧:高端市场玩家虽少,但国际巨头技术积累深厚[15] (注:部分文档如[17]因内容重复或无效未引用)
收评:沪指突破3674点高点创三年多新高 两市成交金额突破2万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7:22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48%突破3674点创三年多新高 [1] - 深证成指上涨1.76% 创业板指上涨3.62% [1] - 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超2.1万亿元 [1] 行业板块 - CPO概念板块全天大涨 光库科技20%涨停 [1] - 券商板块大涨 国盛金控涨停 [1] - 光芯片 工业气体 CRO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煤炭开采 新疆振兴 鸡产业等板块跌幅居前 [1] 个股表现 - 沪深两市超2700只个股上涨 [1]
收评:沪指突破3674点高点 两市成交金额突破2万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7:1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涨0 48% 突破去年3674点高点 [1] - 深证成指涨1 76% 创业板指涨3 62% [1] - 沪深两市超2700只个股上涨 成交金额超2 1万亿元 [1] 行业板块 - CPO概念全天大涨 光库科技20%涨停 [1] - 券商板块大涨 国盛金控涨停 [1] - 光芯片 工业气体 CRO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煤炭开采 新疆振兴 鸡产业等板块跌幅居前 [1]
视频|四龙头寄语中国光芯片,核心关键词是“自主创新”
中国经营报· 2025-08-13 02:21
光芯片产业未来展望 - 仕佳光子副总经理黄永光表示自主创新旨在引领时代发展 [2] - 德科立董事长桂桑强调以原创技术为核心打造核心竞争力 [2] - 长光华芯董事长闵大勇提出坚持自主创新开创新时代 [2] - 源杰科技副总经理程硕提出通过自主创新用中国芯点亮数字世界 [2]
上海证券给予源杰科技买入评级,源杰科技重大订单点评:1.41亿大单驱动业绩高弹性,国产替代突破再验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4:26
公司评级与业绩 - 上海证券给予源杰科技买入评级 最新股价245 8元 [2] - 订单增长推动公司营收及利润双端提升 产品结构加速优化 [2] 技术优势与市场定位 - 公司技术壁垒获得关键认证 国产替代仍是核心成长逻辑 [2] 行业驱动因素 - AI产业浪潮持续催化光芯片行业发展 [2]
视频 源杰科技程硕:技术新趋势能否带来产业链变革尚需观察
中国经营报· 2025-08-12 02:57
行业技术趋势 - 光芯片领域出现技术新趋势但能否引发产业链变革仍需进一步观察 [2] - 光芯片产业发展呈渐进式特征且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2] - 行业技术路线可能呈现多种方案并行推进的格局 [2]
德科立桂桑:不盲目跟随,力求底层创新和解决关键瓶颈问题
中国经营报· 2025-08-08 03:29
公司概况 - 公司从2000年成立至今从未亏损,经营利润持续良好,为持续创新提供基础 [1] - 近五年研发投入年化增长率达38%,但占比不高,研发方向基于底层技术积累和产业研判 [8] - 公司定位为产业资本和被用户需求牵引的企业,在光通信细分领域进行多学科技术协同发展 [7] 技术布局与创新 - 重点技术方向包括宽谱光源/光放大、波导式光交换、算力集群光互联/光交换芯片等 [1][7][8] - 2019年全球首家将薄膜铌酸锂芯片技术应用于单波100G高速长距离光模块 [3] - 2021年自主研发O-Band半导体光放大芯片,已部署超4万只 [3] - 2024年基于硅基光波导的高速光交换机获海外样品订单 [3] - 布局光量子计算和激光雷达产品,虽商业价值有限但均实现盈利 [8] 产业投资与全球化战略 - 近五年直接投资5家光电芯片企业,通过基金间接投资十余家半导体相关企业 [3] - 海外布局包括新加坡总部、加拿大研发中心、泰国制造基地及德日韩销售网络 [6] - 目标是以全球化视野打造光电子器件领军企业,吸引国际人才并拥抱全球市场 [6] 行业趋势与竞争策略 - 光通信行业划分为电讯时代、大数据时代和当前AI时代,算力需求预计增长200万倍 [5] - 国内光芯片行业进步显著,材料、工艺、装备领域"卡脖子"问题不明显 [1][4] - 公司主张从"国产替代"转向"全球竞合",通过自主创新建立独立技术框架 [4][5] - 光通信需多学科协同,公司通过产业资本角色推动细分领域技术整合 [7] 市场定位与核心优势 - 公司专注两类芯片:国际禁运产品和全球首创产品,通过直接/间接投资布局产业链 [3] - 核心竞争力源于底层技术创新(如SOA光放大芯片、薄膜铌酸锂芯片)和客户需求导向 [8] - 在算力集群互联、骨干网核心器件等领域进行重点布局,把握光电融合趋势 [8]
仕佳光子黄永光:中国光电子产业已从“突破技术封锁”转向“构建生态优势”
中国经营报· 2025-08-08 03:29
公司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仕佳光子最早在2012年突破PLC芯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2015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50% [3] - 在千兆网络时代,公司DFB芯片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主流供应商 [3] - 在数据中心算力时代,AWG波分复用芯片成为细分领域最大供应商 [4] - 围绕800G、1.6T光模块和CPO趋势,AWG、硅光配合的CW DFB、EML等产品取得长足进步 [4] - 在新兴领域布局激光雷达、激光气体传感、量子网络、车载通信等,重点突破气体传感、激光雷达、车载通信、量子领域 [12] 国产替代进展 - III-V族DFB、EML、APD等芯片已无本质"卡脖子"环节,仅激光器外延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5] - 真空设备、测试设备近五年基本实现国产替代,材料领域国内厂商进步显著 [5] - 配套软件设计、制造设备、测试设备等环节国内公司进步非常快 [5] - 国产化进程已从"突破技术封锁"转向"构建生态优势",具备"以市场换技术、以规模破垄断"的底气 [5] 全球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中中国厂商占7席,中国光通信产品成为海外AI大厂数据中心不可或缺部分 [6] - 中国优势包括工程师红利、快速响应定制需求能力、完整产业链、高生产效率及成本控制能力 [6] - 面临"两头在外"挑战:最大市场需求在美国,最先进电芯片技术由美国公司主导 [6][7] - 国际巨头通过并购整合加速垄断,如II-VI并购Coherent [8] 未来技术方向 - 硅光和CPO技术是重要发展方向,台积电等集成电路代工企业参与产业链 [11] - 需重点关注不同材料键合技术、超高速率通孔技术、散热和阵列耦合连接技术 [11] - 薄膜铌酸锂是国内优势新材料领域,预计将带来产业繁荣 [11] - 研发重点包括硅光配套芯片、有源无源集成光子芯片,加大单片集成和异种异质材料技术投入 [11] 企业发展历程 - 2012-2013年遭遇国际巨头价格战,PLC晶圆价格从2000美元/张暴跌至200美元/张(跌幅90%) [12] - 通过董事长抵押资产、政府帮助扩大产能实现规模效益,最终在竞争中存活 [12] - "技术突破+商业逻辑+资源整合"是公司在国际竞争中生存的方法论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