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手电商
icon
搜索文档
砍向自由市场,转转铁了心做“中间商”
36氪· 2025-08-18 07:09
公司战略转型 - 转转于7月11日突然限制C2C"自由市场"交易品类 仅保留手机 明星周边 兴趣玩具 游戏交易 票务卡券五个品类 导致用户商品被下架和流失 [1][3] - 公司从C2C领域战略撤退 将业务聚焦至C2B2C模式 创始人黄炜认为这是生存关键 旨在与闲鱼形成差异化竞争 [2][3][6] - 转转2022年对C2C业务补贴接近2亿元 该业务占比约30% 但一直依赖C2B2C业务覆盖其支出 并于当年开始收取C2C支付通道费 [5] 用户与市场表现 - 转转2020年底月活约1507.5万人 较2019年底的3500万人下降57% 2024年3月月活为2473.7万 同期闲鱼月活达1.75亿 [6] - 平台手机品类优势明显 iPhone 13近30天售出超3.1万件 但其他品类销量低迷 千元价位腕表仅售100多件 品牌洗衣机同期售出100多件 [13] - 闲鱼2024年上线B2C业务"闲鱼奥莱" 兴趣消费活跃人群规模超1亿 同时布局线下"闲鱼循环商店" 向兴趣生活平台演进 [6][13] 新业务拓展 - 转转在北京开设3000平米线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 涵盖200多个品类和3万个SKU 其中包袋占比超80% 为核心品类 [7][9] - 公司试图打造"二手生活方式电商" 通过线下门店激发用户兴趣 走"二手种草经济"道路 重塑品牌用户心智 [9][12] - C2B2C服务已延伸至图书 腕表 鞋靴等20余个品类 但除手机外其他品类销量有限 全品类拓展面临挑战 [13] 信任与质检挑战 - 转转2023年遭遇"猴大腕事件" 被曝出具二手手机阴阳检测报告 导致公司取消2024年增长目标 并增加2-3亿元售后投入 [10] - 二奢品类鉴定难度高于3C品类 因奢侈品工艺复杂且假货仿真度高 转转依赖收购的红布林进行质检 但红布林曾被曝出货不对板和假冒伪劣问题 [9] - 平台信任机制是二奢B2C模式的核心风险 用户对质检能力的疑虑可能动摇业务根基 [9][11]
202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数据报告-网经社
搜狐财经· 2025-07-22 14:07
核心观点 - 报告基于2025年上半年196家互联网消费平台纠纷案例,揭示电商领域用户投诉主要集中在退款问题、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投诉地区以广东省和浙江省为主,男性用户投诉占比显著高于女性,投诉金额集中在0-5万元区间[1][9][10] - 平台评级显示16家平台获"建议下单"评级,5家"谨慎下单",11家"不建议下单",26家"不予评级",反映平台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差异显著[23][24] - 数字零售、数字生活和跨境电商三大领域投诉案例暴露出发货延迟、售假、售后推诿、虚假宣传和违规操作等系统性问题,需平台和监管层面重点关注[1][2][37][53] 整体数据 - 投诉问题类型分布中退款问题占比17.59%居首,其次为商品质量(7.08%)和售后服务(5.32%),网络欺诈(3.63%)、霸王条款(3.17%)及网络售假(2.85%)也是主要问题类型[10][12] - 投诉地区集中在广东省(21.84%)、浙江省(9.11%)、山东省(7.68%)和江苏省(6.38%),前十大地区投诉占比超60%,反映区域消费活跃度与纠纷发生率正相关[13][15] - 男性用户投诉占比77.05%,女性仅22.95%,性别差异显著,可能源于消费品类或投诉意愿差异[16][17] - 投诉金额分布以0-5万元区间为主(42.58%),其次为0-100元(14.96%)和100-500元(12.97%),高金额投诉(1万元以上)合计占比6.81%[20][21] 评级数据 - 获"建议下单"评级的平台包括途虎养车、唯品会、苏宁易购、BOSS直聘、美团等16家,综合指数均高于0.75,平台反馈率和用户满意度较高[23][25] - "谨慎下单"平台如帮考网、微拍堂、智行等5家,综合指数介于0.4-0.76,存在回复时效性或服务漏洞[23][25] - "不建议下单"平台包括小红书、万表网、分期乐等11家,综合指数为0,平台反馈率和处理机制缺失[23][27] - "不予评级"平台如饿了么、天猫国际、支付宝等26家,因未入驻或未提供售后联系方式未被纳入评级体系[23][24] 数字零售领域 - 投诉量TOP10平台为拼多多、抖音电商、淘宝、京东、快手、闲鱼、天猫、小红书、转转、唯品会,头部平台用户基数大与投诉量正相关[31][33] - 典型案例包括淘宝商家逾期不发货、抖音电商售假且商家跑路、闲鱼购物诈骗等,问题集中在发货延迟、假货、平台处理不力[37][39][42] - 数字零售评级中7家平台获"建议下单",3家"谨慎下单",3家"不建议下单",12家"不予评级",其中淘宝、天猫、闲鱼均未获正面评级[28][29] 数字生活领域 - 投诉量TOP10平台包括美团、去哪儿、万师傅、BOSS直聘、飞猪等,涉及维修、招聘、旅行等服务[53][55] - 典型案例如万师傅空调维修后再次故障、BOSS直聘会员服务虚假宣传、智行联程机票纠纷,反映售后保障不足和虚假宣传问题[2][55] - 数字生活评级中7家平台获"建议下单",1家"谨慎下单",3家"不建议下单",4家"不予评级",飞猪、走着瞧旅行等被列为不建议下单[53][54] 跨境电商领域 - 投诉量TOP10平台有全球速卖通、识季等,涉及商品质量、售后推诿和违规操作[2] - 典型案例包括识季平台技术陷阱、天猫国际售卖违规保健品、洋码头关闭退款通道,凸显跨境购物监管漏洞[2] - 该领域未单独发布评级榜,但天猫国际、全球速卖通在总榜中获"不予评级"[23][24]
腾讯投资超2亿美元的公司,做起线下生意
36氪· 2025-06-12 01:09
二手电商线下转型 - 转转集团在北京友谊商店开设首家3000平米线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主打奢侈品包、相机镜头、游戏机等非手机品类 [1][4][9] - 线下布局旨在打破用户对转转"手机贩子"的固有印象,通过实体陈列建立多品类认知 [9][20] - 选址北京核心商圈,月租金约45万元(按5元/㎡/天计算),瞄准高消费客群 [16] 商业模式差异化 - 闲鱼采用C2C社区店模式(200平米),主打撮合交易与社区氛围,辐射周边2公里日常生活需求 [15][19] - 转转采用C2B2C仓储式门店,自主控货并提供质检,重点解决奢侈品等高单价品类的信任问题 [20][11] - 两者租金成本差异显著:闲鱼社区店月租1.5-2万元 vs 转转核心商圈月租45万元 [16] 二手奢侈品赛道布局 - 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73亿元增长至2025年384亿元,渗透率仅5%远低于欧美20%-30% [25] - 转转2022年投资红布林1亿美元,2024年全资收购以获取奢侈品供应链 [25][9] - 线下店通过"所见即所得"体验解决非标品分级争议,用户可自主查验商品成色 [27][11]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3月用户规模:闲鱼2.15亿(+20.8%)、转转3588万(-5.3%)、爱回收1555万(+2.2%) [24] - 转转用户负增长因微信导流减弱及二手3C业务受"国补"政策冲击,被迫转向奢侈品寻求新增长 [21][24] - 闲鱼与淘宝、爱回收与京东已打通服务链路,转转缺乏头部电商平台协同 [24] 运营策略创新 - 超级转转采用"社恐友好"自助模式:扫码查价、小程序支付、免导购压力 [4][7] - 结合网红商场选址与社交媒体传播(小红书/抖音),强化"仓储式奢侈品"话题性 [4][7] - 同步支持红布林主播店内直播带货,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7]
对话转转CEO黄炜:开一家3000平米的二手循环线下店,是冒险还是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00:39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转转集团推出首家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总面积3000平米,陈列近3万件二手商品,覆盖200余个品类,包括奢侈品、摄影器材、复古游戏等 [1] - "超级转转"是转转与红布林整合后的首个作品,也是公司2024年排名前三的重要项目,标志着"百类千品"战略的进一步落地 [3][6] - 公司通过收购红布林获得丰富货源及专业奢侈品鉴定能力,采用C2B2C模式构建"验、仓、店、售"一体化体系,实现线上线下"一盘货、双渠道"销售 [6][13] - 线下店不销售手机等3C产品,旨在打破用户固有印象,传递"二手是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理念,强化多品类认知 [8] 运营模式与市场反馈 - "超级转转"采用仓储式自由购物模式,消费者可扫码查看商品详情并直接下单,试营业期间大众点评服装鞋服类排名第一,超80%客流自发传播 [2][12] - 门店退货率仅为线上1/10,家庭客群与中老年用户占比达30%,显示二手消费突破年龄圈层 [12][15] - 公司采取"试运营+口碑裂变"策略,首店选址北京友谊商店,通过社交平台自然流量冷启动,未进行官方宣传 [12] 行业竞争与未来规划 - 二手电商行业正从"流量竞争"转向"信任竞争",闲鱼等平台加速布局线下,计划拓展至100个城市,而转转首创多品类大店模式 [3][17] - 公司明确短期不设盈利目标,重点验证商业模式,未来将严格遵循"首店模型跑通再复制"的节奏,暂未确定下一开店城市 [13][17] - 转转定位"品质二手",与闲鱼的C2C碎片化交易形成差异化竞争,目标成为高价值二手商品首选平台 [17] 供应链与行业生态 - 超级转转所有商品均通过红布林中检认证团队鉴定,中小商户可依托平台实现"全托管式经营",降低获客成本与租金压力 [13][15] - 公司通过规模效应重构行业生态,线下店提升供应链效率,卖家无需承担传统二奢行业的高成本 [15]
转转开出全球首家二手循环仓店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12:36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转转集团全资收购二手奢侈品平台红布林9个月后,推出首家多品类二手循环仓店"超级转转",占地面积超3000平方米,旨在打造新的生活方式并刷新以消费电子为主的产品形象 [1] - 超级转转是全球首家多品类二手循环仓店,不同于法国Vestiaire Collective和美国The RealReal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1] - 转转集团创始人兼CEO黄炜表示,超级转转是"百类千品"战略的进一步落地,也是二手循环信任体系的重要一环,未来将持续加大在该战略上的投入 [1] - 转转由58集团二手频道孵化而来,初期以C2C模式运营,后转型为C2B2C模式,2017年以来累计完成四轮融资,股东包括腾讯、58同城、小米等 [1] 行业背景与市场潜力 - 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仅占奢侈品行业的5%,而发达国家占比达20%-30%,市场潜力巨大 [2] - 中国奢侈品存量近十年达4万亿人民币,市场存量巨大 [2] - 转转过去几年围绕二手电商纵向服务能力和品类扩张两条主线布局,2022年升级为循环经济产业公司,通过供应链建设、上门回收等提升服务履约能力 [2] 业务整合与创新 - 转转收购红布林后获得二手奢侈品鉴定、评级和定价能力,快速从3C数码扩展至时尚奢侈品品类 [2] - 超级转转采用工业风仓储式陈列,颠覆传统奢侈品店高冷气质,商品经过官方验货,主打亲民路线 [2] - 超级转转与线上电商共用一盘货,库存实时同步,线上线下销售无缝衔接 [4] - 试营业一个月后,线下退货率仅为个位数,是线上退货率的十分之一,经营效率提升显著 [5] 线下布局与未来规划 - 转转在北京核心商业区布局线下仓店,旨在提升消费体验,让消费者能亲手触摸商品 [3] - 超级转转未选择传统优势品类手机和平板,旨在传递转转品牌转型的信号,强调生活方式体验 [3] - 转转将扩大线下投入,吸引更多未使用过二手商品的消费者,但扩店节奏谨慎,短期目标是跑通流程,长期考虑复制到其他城市 [5] - 2025年转转将迎来十周年,超级转转是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探索 [5]
做二手奢侈品 转转忙着线下圈地
北京商报· 2025-06-09 13:41
转转线下扩张战略 - 转转集团首家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正式开业 占地面积超3000平方米 SKU超过3万个 涵盖二手奢侈品箱包、首饰腕表、游戏设备等品类 [1] - 该门店是转转收购红布林后的首个作品 大量二奢箱包来自红布林供给 复用其鉴定和供应链能力 [5] - 门店采用仓储式工业装修风格 14个区域中LV、GUCCI、MCM等品牌二手箱包占比超半数 试营业期间吸引女性消费者、家庭客群和外国人 [3] 品类策略调整 - "超级转转"弱化转转传统3C数码标签 重点展示二手奢侈品、拍立得、单反等生活感商品 旨在传递循环生活方式理念 [3] - 转转通过多次并购扩充品类池 2020年整合找靓机 2024年9月收购红布林 目前旗下拥有转转、红布林、找靓机、采货侠等子品牌 覆盖消费电子、二奢、家电、乐器、新能源车等品类 [4] 线下业态布局 - 截至2024年底转转线下门店超800家 覆盖全国300个城市 此前小店面积20-30平方米 主打二手3C销售和回收服务 [5] - "超级转转"定位目的性消费 顾客平均停留2小时 与闲鱼线下店形成竞争 闲鱼已在杭州、上海开设循环商店 计划未来覆盖100个城市 [5][6] - 线下场景可增强消费者信任感 降低退货率 同时吸引卖家到店交易 实现线上线下流量互导 [6] 商业模式探索 - "超级转转"在转转集团内部权重排前三 计划向北京外城市扩张 但需解决买卖双方精准匹配、线上线下联动等问题 [7][8] - 门店将动态调整空间利用和货架布局 基于销售数据优化库存 房租等明面成本非主要压力 供应链系统和团队投入才是关键成本 [7] - 公司短期内不设盈利目标 未来可能增加新品类并探索线下运作模式 [8]
二手电商,解构传统消费主义
搜狐财经· 2025-05-22 12:40
新消费浪潮与循环经济崛起 - 新消费成为2025年最火热概念,政策端国家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市场Z世代拥抱"悦己消费"与循环经济,资本市场"新消费三姐妹"表现亮眼 [1] - 二手消费电子交易平台万物新生2025Q1总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27.5%,超出收入指引高端,non-GAAP经营利润1.1亿元,连续11个季度盈利 [1] - 闲置交易行业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元,转转集团五一回收订单量增长210% [2] 二手电商行业表现 - 万物新生27.5%营收增速跑赢社零(4.6%)和实物网零(5.7%),连续11个季度保持20%以上增长 [2] - 爱回收C2B手机数码回收额同比增长超50%,反映年轻人"精致悦己"新消费逻辑 [3] - 万物新生2025Q1自营产品销售收入42.6亿元(+28.8%),平台服务收入3.9亿元(+14.2%) [4] 行业生态与基础设施 - 拍机堂累计注册商家突破100万,交易商家双位数增长,深圳华强北开设首家线下旗舰店 [6] - 二手电商加速从3C数码转向"万物皆可循环",万物新生多品类回收交易额和收入同比增长近200% [9] - 闲鱼谷子交易额创新高,转转收购红布林后女性用户增长70% [9] 线下布局与交付能力 - 爱回收线下门店达1886家覆盖283城,上门回收团队超1000人(Q1净增360人) [11] - 万物新生GAAP经营利润7269万元,净利润4280万元实现同比扭亏 [11] - 自营产品ToC收入同比增长73.5%,验证线上线下一体化战略成效 [11] 政策与趋势驱动 - 商务部等5部门开展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万物新生入选试点企业 [13]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与万物新生合作探索手机回收新模式 [14] - 爱回收联合12个品牌推出环保活动,618预售"以旧换新"热情高涨 [17] 消费行为变迁 - 消费者追求品质生活与经济实惠的平衡,二手电商帮助实现该诉求 [4] - 年轻人左手为悦己情绪买单,右手通过旧物折价换新,融合情感溢价与高性价比 [3] - 循环经济满足Z世代高性价比、下沉渗透、环保可持续三大消费关键词 [14]
二手电商,解构传统消费主义
美股研究社· 2025-05-22 11:43
新消费成为2025年最火热的概念 - 国家政策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市场Z世代向"悦己消费"与循环经济生活方式迈进 [1] - 资本市场"新消费三姐妹"表现亮眼,消费板块迎来爆发,与618大促周期形成共振 [1] - 二手消费电子交易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发布超预期财报,2025年Q1总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27.5%,non-GAAP经营利润1.1亿元,连续十一个季度盈利 [1] 二手交易成为新型消费的"超级引擎" - 2025年二手电商成为互联网及电商行业高增长稀缺样本,万物新生27.5%营收增速跑赢社零(4.6%)和实物网零(5.7%) [3] - 转转集团五一期间回收订单量增长210%,闲鱼预计2025年国内闲置交易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元 [3] - 年轻人消费逻辑呈现"精致悦己"特征,爱回收C2B手机数码回收额同比增长超50% [4] 二手经济全面爆发的原因 - 消费者追求更经济实惠的方式享受优质生活,二手电商帮助平衡品质生活与经济压力 [5] - 万物新生2025年Q1自营产品销售收入42.6亿元(+28.8%),平台服务收入3.9亿元(+14.2%) [5] - 闲置消费品交易释放消费换新升级需求,拍机堂累计注册商家突破100万,交易商家双位数增长 [7] 二手电商的持续进化 - 商品生态从3C数码转向"万物皆可循环",万物新生多品类回收交易额和收入同比增长近200% [12] - 行业加速线下布局,爱回收线下门店达1886家覆盖283城,上门回收团队超1000人 [13] - 万物新生2025年Q1 GAAP经营利润7269万元,净利润4280万元,自营产品ToC收入同比增长73.5% [15] 循环经济成为增长黑马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万物新生入选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合作探索手机回收新模式 [16] - 循环经济企业迎合高性价比、下沉渗透、Z世代崛起三大消费趋势 [17] - 爱回收联合12个消费品牌推出环保活动,"以旧换新"在618预售期热度高涨 [18] 循环经济的未来展望 - 循环经济产业加速提质扩容,成为时代新经济样本,满足绿色环保与可持续精神追求 [21] - 年轻人热情拥抱二手交易,行业逆袭之路刚开始 [23]
转转:法大大电子签助力打造“随时随地”的在线办公环境
金投网· 2025-05-10 01:24
电子签应用与低碳办公白皮书 - 法大大联合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发布《2024签约减碳与低碳办公白皮书》,剖析电子签在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为企业实现ESG目标提供新思路 [1] - 公司将陆续呈现各行业龙头企业在低碳办公和签约减碳的实践成果 [1] 转转集团概况 - 转转集团是国内领先的循环经济企业,旗下拥有多个二手电商平台,包括「转转」「找靓机」「采货侠」「红布林」等 [2] - 公司提供多品类二手交易服务,覆盖手机、3C数码、奢侈品等百余种商品 [2] - 2023年首次参评CDP评级并荣获"B"评级,为国内二手交易行业首个参评企业及互联网企业最高评级 [2] 电子签应用场景与成效 - 电子合同应用于员工入职、离职、采购、物流等多个场景,实现无纸化办公 [3] - 去年度电子合同使用量为17万份,历史累计达26万份 [3] - 电子合同保障签约文书完整性、合法合规性,规避纠纷风险 [4] - 公司鼓励线上化办公,支持远程办公工具研发,提升业务协同效率 [4] - 计划通过电子合同服务平台整合内部信息,推动数字化转型和降本提效 [4] 科学碳目标实践 - 2023年8月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2024年10月通过近期及长期净零目标,成为国内二手循环产业首个加入SBTi的企业 [6] - 参与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联合清华大学发布《中国碳普惠进展与企业实践》报告 [6] - 截至2023年底,累计碳减排411.3万吨,相当于燃油车绕地球赤道行驶58万圈 [6] - 累计能源减耗5625GWh,相当于中国47万户家庭一年能耗 [6] - 累计成交超2868万册二手书籍,相当于保护24万棵森林树木 [6] 低碳办公创新实践 - 设备设施采用空调控制系统、节能灯具,远程控制降低能耗 [8] - 倡导二次纸、共享办公用品、充电电池等低碳办公习惯 [8] - 包装使用环保可降解材料,减少塑料和油墨 [8] - 数字化平台监测能源设备并分析能耗,支持低碳转型 [8] - 鼓励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规定1200公里以上才允许乘飞机 [8] - 会议室启用智能系统,推广电子名片减少纸张使用 [8]
万物新生(爱回收)营收新高:从“灵活置换”中读懂新一代消费者
美股研究社· 2025-03-13 11:03
核心观点 - 二手电商平台万物新生2024财年业绩表现亮眼,年收入同比增长25.9%至163.3亿元,首次实现GAAP经营利润转正,反映循环经济消费趋势崛起[1][4]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电子、家电等行业超1.3万亿元销售额,二手电商平台成为激活存量市场需求的关键渠道[7][9] - Z世代和"县城贵妇"成为二手交易主力,闲鱼3000万95后用户涌入,转转女性用户同比增长70%,显示消费认知从"消费降级"转向"需求释放"[3][9] - 行业面临供给端优化和信任建设双重挑战,头部平台通过标准化服务、AI技术应用和线下渠道扩张构建竞争壁垒[13][14][18] 行业趋势 - 循环经济进入黄金十年发展期,25-35岁人群占闲置交易市场61%,Z世代成为潜力用户群体[3][10] - 二手3C领域增长显著,万物新生手机品类回收额2025年1-2月同比增长100%,苹果官方以旧换新业务收入达10.5亿元[5][9] - 下沉市场潜力释放,五线小城二手奢侈品订单量春节大幅增长,673家爱回收门店开通多品类回收服务[4][9] 公司表现 - 万物新生B2C自营严选销售GMV达55亿元同比增长90%,1P产品收入148.4亿元同比增长27.3%,平台服务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3.5%[4] - 线下渠道加速扩张,覆盖全国283城共1861家门店,多品类回收交易额同比增长近3倍[4][8] - 技术投入持续加码,计划通过"551工程"三年实现5000家门店、5000名工程师和10万台回收机的产能提升[13] 商业模式 - "线上估价+线下交付"模式增强信任,2024年完善合规翻新流程,新媒体营销强化品牌心智[14] - AI技术深度应用,重点部署智能客服、质检和定价系统,发展"AI+循环经济"商业模式[18] - 与京东、苹果等巨头深化合作,在京东回收场景中以旧换新占比超50%,显示渠道协同效应[5][7] 市场机遇 - 国家"两新"政策与超长期国债支持,推动以旧换新成为主流消费方式,创造增量市场[9][19] - 供给侧优化空间大,行业需解决二手手机质检流转、货源获取等痛点,头部企业加速标准化建设[13][14] - 社会价值凸显,延长消费品生命周期同时满足高性价比需求,契合绿色低碳转型方向[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