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搜索文档
美国好莱坞重温《卧虎藏龙》 李安、章子怡对话杨燕子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01:31
电影行业活动 - 《卧虎藏龙》上映25周年庆祝活动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导演李安、演员章子怡与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杨燕子进行对话 [1][3] - 活动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博物馆大卫·格芬影院举办,现场可容纳约千名观众,几乎座无虚席 [1] - 对话会和电影重映期间,全场观众多次报以掌声 [1] 华语电影庆典 - 此次活动是好莱坞"挂灯笼:华语电影庆典"的重头戏,为庆祝美国亚太裔传统月 [3] -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博物馆在4月10日至5月24日展映10部华语影片 [3] - 展映影片包括《卧虎藏龙》《色,戒》《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十面埋伏》《英雄》《霸王别姬》《花样年华》《桃姐》《少年的你》 [3] 电影奖项与成就 - 《卧虎藏龙》曾在第73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上夺得最佳外语片、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和最佳原创配乐4项大奖 [3] 行业基金设立 -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布开设杨燕子电影基金,旨在保护和纪念亚洲与美国亚太裔电影制作 [3] - 该基金将表彰亚洲与美国亚太裔电影人的贡献,促进电影文化交流 [3]
“五一”票房同比腰斩:风险放大的电影项目需更彻底降本
经济观察网· 2025-05-12 01:26
2025年五一档票房表现 - 五一档总票房7.47亿元 同比下滑51.1% [1] - 日均票房1.5亿元 接近10年来最低水平(不含2020及2022年) [1] - 观影人次1890万 同比下降50% [1] - 放映场次233万场 同比下降2% [1] 影院经营指标 - 平均票价39.54元 近3年首次跌破40元 [3] - 场均人次8.2人 仅为2024年五成水平 [3] - 场均收益325.7元 同比下降47.8% [3] - 单影院日均收益1.20万元 同比下降52.0% [3] - 在映影院数1.25万 同比增长2.0% [2] - 在映银幕数7.55万 同比增长2.2% [2] 影片表现分析 - 头部影片《水饺皇后》票房1.92亿元 《猎金·游戏》1.35亿元 《幽灵公主》6959万元 [4] - 无影片票房突破2亿元 与往年形成鲜明对比 [4] - 《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超153亿元 排名全球影史第五 [7] 公司业绩表现 - 光线传媒2025年一季度营收29.75亿元 同比增长177.87% [8] - 归母净利润20.16亿元 同比增长374.79% [8] - 2024年同期营收15.86亿元 净利润2.92亿元 [9] 行业结构性变化 - 电影市场呈现显著两极分化态势 [6] - 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0亿(截至2024年12月) 连续6年保持网络视听应用第一 [9] - 只有更具吸引力的影片才能吸引观众进场 [10] 制作策略调整 - 《熊出没》系列将增加投资和宣发成本 [11] - 该系列已推出11部 总票房超85亿元 [12] - 《熊出没·重启未来》票房8.18亿元 低于前作《逆转时空》的19.84亿元 [15] - 新丽传媒延长剧本打磨周期 通过精细化方式压缩成本 [17] - 制片方加强对项目的管控 收缩导演权限 [18]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影业需要经历更严苛的工业化改造 [19] - 精确的成本控制成为吸引投资的关键 [16] - 更多投资才能解决片荒问题 [16]
先丢“清明”再失“五一”,留给中国电影的档期不多了
36氪· 2025-05-10 01:20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五一档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7.47亿元,日均1.49亿元,同比下滑51.1% [2] - 观影人次从2024年同期的3781万降至1890万,单场上座率从12.6%降至6.6% [4] - 票房前5名影片仅占总票房70%,为过去十年最分散格局 [36][39] 影片供给分析 - 五一档新片数量达13部,涵盖剧情、喜剧、犯罪等多类型,但缺乏头部爆款 [5][27] - 传记片《水饺皇后》因类型商业性弱及选角错位未能带动大盘 [27] - 犯罪片《猎金游戏》票房1.35亿元,较同类前作《九龙城寨之围城》少1.2亿元 [30] - 喜剧片《人生开门红》票房仅为前作《人生路不熟》十分之一 [32] - 进口片《雷霆特攻队*》票房6483万元,远低于2019年《复仇者联盟4》的12亿元 [33] 档期依赖与供需失衡 - 2024年7大节庆档期票房占全年35%,春节档单档贡献18.9% [42] - 非节假日票房持续萎缩,2024年单日票房低于3000万的天数达58天 [42] - 重点项目集中锁定国庆/春节档,导致清明/五一档缺乏本土大片 [44] - 2024年清明至国庆档期间出现73天无国产新片破亿的空窗期 [44] 观众行为变化 - 人均观影频次从2019年3.4次降至2024年2.3次,观众基数从5.3亿缩至4.3亿 [53] - 预售票房占比降至20%,53%首日预售产生于映前2天内,显示决策更谨慎 [53] - 豆瓣评分6.6的《人生开门红》票房低于前作(5.8分),反映口碑与票房脱钩 [47][50] 行业结构性挑战 - 电影与演出市场分化:五一档演出票房同比涨50.76%,电影票房腰斩 [54] - 供给失衡形成恶性循环:非档期缺乏优质内容进一步削弱观影习惯 [53] - 需通过降本增效、内容创新重建用户信任,避免持续依赖头部档期 [59]
摩根士丹利:中国电影行业_下调 2025 年行业展望
摩根· 2025-05-09 05: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猫眼(1896.HK)和阿里影业(1060.HK)的“增持”评级,对其余公司维持“中性”或“减持”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电影票房行业展望下调,预计票房为49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5%,恢复至疫情前76%水平,主要因非假期票房疲软及关税影响 [1][2] - 非假期市场持续萎缩,假期票房占全年票房比重增加,预计制片和发行商将进一步集中 [3] - 看好猫眼和阿里影业,因其票务业务稳定、内容业务市场份额增加、活动市场增长带来潜在上行空间且估值合理;对其余公司维持“中性”或“减持”评级,因其增长前景较弱、估值较高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票房预测 - 2025年第一季度票房24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9%,主要得益于《哪吒2》票房达150亿人民币 [8] - 2025年第二季度票房可能同比下降超25%,4月票房同比下降46%,五一黄金周票房同比下降51% [8] - 2025年第三季度票房可能环比显著增长,但同比基本持平,关键影片包括《长安的荔枝》《夜樱》《无名之辈》等 [8] - 2025年第四季度票房可能好于2024年同期,得益于好莱坞大片潜在增量供应,但好莱坞影片受关税影响,上映日期和表现存在较高风险 [8] - 基本情景下,预计2025年行业票房为49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5%;乐观情景下为5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7%;悲观情景下为4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 [2] 五一黄金周表现 - 五一黄金周票房表现不佳,2025年同比下降约51%,主要因优质内容供应不足和观众期望提高 [19][20] - 关键影片包括《水饺皇后》《猎金•游戏》《人生开门红》等 [20] 关税影响 - 非假期市场自疫情后持续萎缩,外国影片票房未恢复,好莱坞影片票房从2017年的220亿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60亿人民币 [23] - 预计2025年外国影片票房在基本/乐观/悲观情景下分别为90亿/110亿/80亿人民币,同比变化-6%/+10%/-21%;好莱坞影片票房分别为58亿/65亿/23亿人民币,同比变化-7.5%/+3%/-63% [25] 投资建议 - 维持对猫眼和阿里影业的“增持”评级,因其票务业务市场份额高、内容业务风险低、活动市场有潜在上行空间且估值合理 [4][36] - 对其余公司维持“中性”或“减持”评级,因其增长前景较弱、估值较高 [4] 公司分析 - **猫眼**: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6.13亿、50.33亿、53.60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4.73亿、5.73亿、6.67亿人民币 [47][52] - **阿里影业**:预计2025 - 2027财年收入分别为61.98亿、65.47亿、73.72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11.56亿、14.36亿、17.33亿人民币 [47][53] - **IMAX中国**: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8099.7万、10170万、10530.9万美元,净利润分别为2221.7万、3471.5万、3781万美元 [47][54] - **万达电影**: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39.44亿、149.42亿、157.70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8.72亿、12.90亿、16.50亿人民币 [47] - **光线传媒**: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37.28亿、29.08亿、35.97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23.31亿、14.72亿、19.00亿人民币 [47] - **中国电影**: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5.94亿、51.02亿、54.41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6.77亿、7.78亿、8.55亿人民币 [47] - **宋城演艺**: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25.99亿、29.84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11.90亿、14.21亿人民币 [47] - **华谊兄弟**: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10.52亿、11.18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1.86亿、2.07亿人民币 [47] - **奥飞娱乐**: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28.47亿、30.06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2.14亿、2.74亿人民币 [47] - **南方新媒体**: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16.14亿、16.40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6.62亿、6.71亿人民币 [47] - **华策影视**:预计2025年收入为27.43亿人民币,净利润为4.71亿人民币 [47]
上映三个月,《哪吒2》怎么还能单日大盘第一?
36氪· 2025-05-09 02:32
票房异常现象分析 - 《哪吒2》在公映三个月后连续11天登顶单日票房冠军 主要因部分影院对1-2月偷票房行为进行"补票房" 技术问题导致补票操作延迟至4月 使4月大盘票房维持在10亿以上[1] - 本次补票房涉及影院违规收取"影厅服务费" 通过大数据稽查发现后被迫退回 总补票金额超2亿 创历史最高记录之一[3][5] 影厅服务费机制解析 - 影厅服务费指4D厅 VIP厅等特殊影厅经合同协商后可收取的费用 不计入综合票房和分账票房 初衷为补偿影院高端设备运营成本[4] - 2020年规定明确VIP厅设立标准(5厅以下禁设 6-9厅限1个 10厅以上限2个)及服务费上限(不超过票价10% 含线上服务费)[5] - 2024年政策收紧后 仍有影院在春节档违规设立VIP厅并收取超30%服务费 最终被稽查[5] 票房违规行为演变 - 偷票房指影院通过手写票 双系统等手段瞒报票房 2003年院线制改革初期因拷贝数量管控较严 行为未大规模曝光[6] - 2010年《阿凡达》实际票房被低估20% 约16-18亿(官方报13 4亿) 影院截留票房年利润 引发首次舆论关注[8] - 挪票房指将A片票房计入B片票根 早期因国产片排片奖励(专项资金返还)及分账比例让利(如《小时代》排片返点)诱发[9][10] 监管体系完善进程 - 2015年《电影票务营销销售规范》明确服务费规则 2016年建立全国监督平台及分账比例锁定机制后 挪票房现象基本绝迹[11] - 2011年《大武生》粉丝监票运动推动全民反偷票房 社交媒体举证倒逼行业规范[12][14] - 2019年大数据比对发现10%影院(1000家)存在异常 补票5亿占全年票房1% 当前估算行业偷票房比例降至4%[15] 行业技术升级趋势 - 监管部门持续运用AI 大数据等新技术打击违规 第三方售票平台数据与专资办系统交叉验证提升稽查效率[15][16] - 美国电影协会2016年调查显示好莱坞影片在华9%票房被偷 普华永道抽样125家影院确认该比例[15]
“五一”假期全国电影票房超7亿元 “第一票仓”广东票房占14.8%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7 07:46
票房数据 - 2025年"五一"档总票房达7.4亿元 总观影人次超1873万 总放映场次达23313万 [1] - 广东省"五一"档票房约11亿元 占全国票房的148% 较清明档的145%占比小幅提升 [1] - 深圳 广州进入五一档全国城市票房前十 分列第三 第四 [1] 影片表现 - 《水饺皇后》以超19亿元的档期票房领跑 上映6天均为全国票房日冠军 累计票房超2亿元 [2] - 《猎金·游戏》收获超13亿元票房 夺得档期亚军 首映当天拿下广东 广西 海南三省票房冠军 [2] -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五一"假期以不足7%的排片率贡献88%的票房占比 拿下近6500万元票房 [3] 影片内容与市场反应 - 《水饺皇后》根据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女士的真实故事改编 马丽在片中演绎单亲妈妈故事 灯塔AI预测总票房将超38亿元 [2] - 《猎金·游戏》聚焦金融市场话题 主创阵容"港味"十足 在华南地区表现突出 [2] - 《哪吒之魔童闹海》已上映97天 中国内地累计票房超1537亿元 持续刷新全球单一市场最高票房纪录 [3] 影片制作与参与 - 今年"五一"档有10部影片正式上映 其中4部有广东影企参与出品 [1] - 《水饺皇后》《猎金·游戏》《海底小纵队:海啸大危机》《开心超人之逆世营救》均有广东影企参与出品 [1]
电影关税,压死好莱坞的最后一根稻草
36氪· 2025-05-07 00:11
电影关税对行业的影响 - 特朗普提出"电影关税"政策 声称美国电影业"正在迅速衰亡"并将此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 [2] - 关税政策旨在阻止电影制作外流 但实际加剧好莱坞困境 可能导致大片成本从1-2亿美元飙升至3-4亿美元 [4][6] - 若实施关税 包括《阿凡达3》《碟中谍8》等主要好莱坞项目均将受影响 涉及英国、新西兰等多国制作 [6] 好莱坞制作外流现状 - 洛杉矶片场拍摄量第一季度同比下跌22% 过去5年累计下滑33% 呈现不可逆趋势 [4] - 为降低成本 好莱坞公司将拍摄、特效等业务转移至海外 如《阿凡达3》等影片获得近1亿美元级别退税优惠 [2][4] - 流媒体内容制作也呈现非美国化趋势 非英语内容占比提升 大量制作转移至北欧、南欧等地 [4] 北美市场表现 - 2023年前5个月北美累计票房仅24.6亿美元 约为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二 可能失去全球第一大市场地位 [7] - 票房破亿美元影片仅《我的世界大电影》等4部 市场冷清程度与中国相当 [7] - 传统暑期档和圣诞档仍是北美主要票房来源 当前低迷与片单不足有关 [9] 内容质量与海外市场危机 - 好莱坞电影质量持续下滑 漫威等系列作品被贴上"烂片"标签 原创内容停滞导致观众流失 [9] - 内地市场票房从巅峰期下滑超50% 部分影片票房仅为北美票房的十分之一 [9] - 文化输出效力减弱 视觉特效类影片出现严重审美疲劳 海外市场整体萎缩 [9] 行业成本压力 - 美国通胀导致2020-2022年电影制作成本失控 人工和物价上涨迫使海外拍摄成为生存必需 [2] - 奈飞、迪士尼等公司股价因关税传闻暴跌 白宫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预计仍会实施部分关税 [6] - 海外拍摄节省成本的核心优势包括人工费用低廉和高额退税政策 [2][4]
“五一”票房同比腰斩:风险放大的电影项目需更彻底降本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12:33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五一档票房7.47亿元 同比下滑51.1% 日均票房1.5亿元接近10年来最低(不含2020及2022年) [1] - 五一档观影人次1890万 同比下降50% 场次233万场 同比下降2% [1] - 平均票价39.54元 近3年首次跌破40元 场均人次8.2人 仅为2024年五成 [4] - 场均收益325.7元 同比下降47.8% 单影院日均收益1.20万元 同比下降52.0% [4] 影院与放映数据 - 五一档在映影院数1.25万 同比增长2.0% 在映银幕数7.55万 同比增长2.2% [3] - 场次下滑因新片平均时长增长 放映影院数创档期影史新高 [2][3] 内容供给与票房分化 - 五一档无爆款 头部影片《水饺皇后》《猎金·游戏》《幽灵公主》票房分别为1.92亿元、1.35亿元、6959万元 均未突破2亿元 [8] - 春节档《哪吒2》累计票房超153亿元 全球影史第五 光线传媒2025年一季度营收29.75亿元(+177.87%) 归母净利润20.16亿元(+374.79%) [11] - 行业两极分化加剧 头部影片才能吸引观众 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0亿持续冲击市场 [10][12][13] 行业策略调整 - 华强方特将增加《熊出没》系列投资与宣发成本 系列总票房超85亿元 [15][16] - 新丽传媒延长项目周期 严控制作成本 压缩导演权限 [20] - 行业转向更精确的成本控制与工业化改造以应对风险 [19][21][22] 项目风险案例 - 《哪吒2》成光线传媒印钞机 博纳影业《蛟龙行动》巨亏 [18] - 《熊出没·重启未来》票房8.18亿元 显著低于前作《逆转时空》19.84亿元 [18]
6天票房超2亿元!华智数媒参投《水饺皇后》,票房收入超公司年营收5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11:47
电影票房表现 - 电影《水饺皇后》累计票房收入达2.18亿元,超过公司2024年经审计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 [2] - 该片以1.91亿元档期票房成为2025年五一档冠军,档期总票房为7.43亿元 [2] - 灯塔AI预测影片总票房将达3.84亿元 [2] 影片制作与市场表现 - 影片由刘伟强执导,马丽领衔主演,惠英红、朱亚文等实力派演员参演 [2] - 影片根据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的真实人生经历改编,主打女性励志题材 [2] 公司财务与业务动态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总营业收入0.36亿元,同比减少27.48%,归母净利润亏损0.22亿元,同比下降230.55% [3] - 公司前身为唐德影视,2025年4月25日起更名为华智数媒 [3] - 公司股价从上市初期的40.10元/股震荡走低至9.96元/股,日内涨幅0.5% [3] 收入确认与收益条款 - 根据会计政策,公司需在收回投资成本后方可确认收入,截至5月5日该片尚未对营收产生实质影响 [2] - 公司与合作方签署的合同中约定了保底发行和超额收益分成的收益条款,为后续收益留出空间 [3]
五一档退回十年前,中国电影走到“不破不立”的临界点
新浪财经· 2025-05-06 06:53
2025年五一档票房表现 - 2025年五一档总票房7.44亿,同比下降五成,与2015年6.33亿水平相当[1] - 头部影片《水饺皇后》《猎金·游戏》《幽灵公主》包揽前三名,其中《水饺皇后》以1.91亿票房领跑[4] - 档期共13部影片上映,比去年多4部,但票房集中度显著,仅2部破亿,6部票房集中在3000万-7000万区间[11] 头部影片分析 - 《水饺皇后》凭借女性创业题材差异化优势、主演马丽国民度及成功营销策略(如网红提前观影、地铁巨型海报)实现领跑[9] - 该片女性观众占比达75.6%,但口碑两极分化,被批评剧情平淡、男导演对女性成长题材理解偏差[9][13] - 灯塔预测其总票房3.7亿,猫眼预测4亿,虽档期领先但整体表现仅及格线水平[11] 市场结构特征 - 呈现"超级爆款驱动"模式,中腰部影片难以提振大盘,观众观影目标明确导致票房分流有限[11] - 题材多元化覆盖现实主义、金融犯罪、动画IP等,满足不同受众:如《幽灵公主》吸引家庭观众,《独一无二》25岁以下观众占比41.8%[12][13] - 地域偏好显著:《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在华北下沉市场突出,《猎金·游戏》华南更受欢迎[15] 行业长期趋势 - 2025年春节档95.1亿票房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占比51%,但行业整体萎缩,2024年票房425亿较2023年减少120亿[19] - 对比北美市场:中国人均观影1.2次(北美3次),若提升至2-2.5次,年票房有望突破950亿(假设票价38元不变)[21][22] - 当前困境源于短视频分流(时间成本高)及内容质量不足(套路化作品占比高),需通过工业化体系与国际竞争力突破瓶颈[24] 创新案例亮点 - 《大风杀》以西部枪战片稀缺题材和暴力美学风格成为档期最大惊喜,视听风格与叙事逻辑获好评[18] -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打破传统喜剧说教模式,实现公路片与多元喜剧融合,符合年轻观众"无压力喜剧"需求[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