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侧记:民企“后浪”如何逐浪
搜狐财经· 2025-05-29 07:36
第七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核心观点 - 大会聚焦民营经济传承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观察中国经济动态和青年企业家成长的重要窗口 [1] - 青年企业家通过跨区域合作与前沿领域讨论,推动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等国家战略落地 [4] - 民营经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生力军,正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3][7]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 - 杭州利用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实现交通信号灯动态优化,投用"数智绿波"系统道路平均提速20%以上 [3] - 每日互动公司开发"脑卒中早筛模型",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现疾病预测与治疗闭环 [3] - 青年企业家实地考察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企业创新实践 - 正泰集团强调持续创新,提出"存钱不如存技术"理念,用加法做强产业、减法做大企业 [5] - 东超科技坚持核心技术研发,九年时间从学生创业团队发展为硬科技企业 [7] - 民营企业普遍向自主技术创新转型,注重核心竞争力构建 [7] 代际传承与企业家精神 - 福耀集团曹德旺提出传承与创新是"硬币的两面",强调确定初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9] - 青年企业家被鼓励厚植家国情怀,担当实业强国重任,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9][10] - 企业家需平衡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办好企业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10] 产业融合与发展趋势 - 大会促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的思想碰撞与资源对接 [4] - 浙江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青年企业家提供实践参考 [3] -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同将"创新"置顶,形成多因素驱动的转型格局 [7]
济南举办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政银企对接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16:04
政府政策与支持 - 济南市举办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政银企对接会,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深度对话平台,推动金融资源精准对接产业需求[1] - 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超长期国债、设备更新再贷款、技改奖补、技改"专项贷"贴息、股权投资等"一揽子"政策出台,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多重利好[2]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相关部门和银行推行"白名单"制度,对守信企业给予优先授信、利率优惠等激励[2] 企业需求与融资 - 济南市有1717家规上工业企业在近两年内有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0%[1] - 山东矗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扩建年产2万台高空作业平台项目"需融资3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扩大再生产,1亿元用于现有生产设备技改与更新[2] - 济南市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步伐加快,小鸭智能制造产业园、宏济堂阿胶智能制造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3] 行业动态与项目进展 - 2025年1月至5月,济南市推动770个企业实施以工业设备更新为主的1004个工业技改项目,投资规模有效提升[3] - 济南市设备更新空间大、场景多、需求足,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大有可为[2]
2025 年新一线城市名单发布,城市格局再掀波澜
搜狐财经· 2025-05-28 08:17
新一线城市排名 - 2025新一线城市前15名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合肥、青岛、东莞、宁波、佛山 [1] - 成都连续11年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崛起,高新技术企业达1.45万家 [1] - 杭州GDP一季度同比增长5.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双轮驱动,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9%、16.5%、8.7% [2] 城市产业发展 - 佛山制造业占比超50%,家电、陶瓷产业全球领先,2024年GDP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6.2%,新增常住人口18万,广佛地铁日均客流量超百万人次 [2] - 合肥2024年GDP增速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8%居万亿城市首位,汽车、光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迅猛,蔚来汽车等龙头企业落地 [3] - 青岛连续9年上榜,依托海洋经济、智能制造产业优势,东莞以"世界工厂"产业基础叠加湾区红利,在高端制造、电子信息领域保持竞争力 [7] 经济指标维度 - 排行榜指标体系涵盖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 [5] - 商业资源集聚度包含大品牌青睐指数、商业核心指数和商业配套成熟度,品牌选址逻辑回归"效率优先" [5] - 城市枢纽性通过交通联系度、城际流动指数等衡量,如广西实现地级市高铁全覆盖提升区域联系度 [5] 新兴经济表现 - 2025年春节档三线城市票房占比达25.24%,华中、西南、西北地区夜间出行人次同比增长超20% [6] - 苏州、合肥、重庆在新兴产业领域比重提升显著,武汉、西安、南京科研机构数量居新一线前列 [6] - 西安、武汉、银川、成都吸引本省七成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杭州、武汉医疗资源供给突出 [6] 区域发展特征 - 东部城市占新一线半壁江山,中西部"强省会"如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通过资源集聚巩固地位 [7] - 长沙凭借网红经济、文旅消费新业态在生活方式多样性维度排名第八,成为中部突围典型 [7] - 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新增就业人口位居全国前列,城市群效应显著 [6][7]
姚高员专题调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5-28 02:58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调研 - 市长姚高员强调要统筹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与五大产业生态圈培育工程,推动"两新"深度融合 [1] - 钱塘区需坚持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巩固先进制造业优势,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2] 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公司 - 公司是高端装备产业生态圈重点企业,产品覆盖20余个行业 [1] - 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1] 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 - 公司是跨国药企在亚太地区最大包装制造工厂之一,多款药物已实现本地生产 [1] - 需瞄准生物医药细分赛道,在创新策源、技术服务、产业培育方面突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1] 永杰新材料股份公司 - 公司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绿色工厂,产品应用于锂电池、电子电器、车辆轻量化等领域 [2] - 需紧盯市场需求,深耕新材料领域,激发技改主动性,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2] - 需强化资源整合,培育上下游产业链,争做行业引领者 [2] 营商环境 - 钱塘区需迭代"三个为企"组合拳,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品牌 [2]
多点聚力支撑经开区改革创新 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央视网· 2025-05-28 02:27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27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商务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介绍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区改革创新的相关举措。 商务部表示,在对外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等4方面,推出16项政策举措,以高水平开放促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表示,鼓励发展绿电、创建碳达峰试点园区。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大力推进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进一 步优化营商环境。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232个国家级经开区共有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9.9万家。 目前,经开区里的各类经营主体已经超过了490万家。其中,包括7.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8.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超过 1.5万家。 国家级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国18.3% 一大批国内外企业在国家级经开区投资兴业、创新创业,已经逐步形成了规模庞大、分工明晰、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覆盖了电子信息、高端 装备制造、汽车、石化、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中国商务部:超6万家外资企业落户国家级经开区 鼓励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外商投资,支持数字服务出口,建设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国际枢纽物流中心;加 ...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
制造业发展现状 - 2025年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1% [2] - 中国已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5]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1年32.1%降至2024年24.9% [8] - 中国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种产量全球第一 [10] 制造业战略意义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4] - 工业空心化会对生产力布局和全球产业链产生深远负面影响 [6] - 制造业创造了就业机会并提升了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活力 [5] -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历程 [6] 技术创新与自主发展 - 现代制造业必须加强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 [4] - 新能源汽车国产化率突破75%较进口成本降低40% [8] - 高档数控系统和工业机器人仍大量依赖进口 [7] - 华为5G专利全球占比达20%主导3GPP标准制定 [9] 产业升级趋势 - 制造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1] - 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超过8000万台套设备 [11] - AI质检等智能化应用场景渗透率超过40% [11] - 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总量80%以上 [11] 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转型催生无人化生产体系等新型产业形态 [13] - 数字孪生技术使产品研发周期压缩一半以上 [13] - 区块链溯源体系让供应链透明度提升90% [13] - 企业组织架构向网状结构转变 [13] 政策规划 - 到2025年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 [14] - 2027年关键核心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14] - 推动制造业从"全球工厂"向"创新策源地"转型 [14] -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15] 三化协同发展 - 高端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技术竞争力 [16] - 智能化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16] - 绿色化通过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7] - 新能源汽车是"三化"协同发展的典范 [18]
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高端装备ETF(159638)盘中上涨1.18%
新浪财经· 2025-05-26 02:34
指数表现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下跌0.16%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海格通信领涨5.35%,中国长城上涨3.90%,西部超导上涨3.68% [1] - 四创电子领跌,航天南湖、中国海防跟跌 [1] - 高端装备ETF(159638)上涨1.18% [1] 流动性及规模 - 高端装备ETF盘中换手1.34%,成交1588.20万元 [3] - 近1月日均成交5973.48万元 [3] - 最新规模达11.83亿元 [3] 资金流向 - 高端装备ETF近4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164.40万元 [3] - 最高单日净流入698.43万元 [3] 权重股分布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5.74% [3]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航光电、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中航西飞、中国长城、中航机载、菲利华、航天电子、西部超导、海格通信 [3] 行业分析 - 中国军用产品技术升级,性价比优势凸显,外贸型号有望进入海外市场 [3] - 各国军费支出因区域冲突增加,军贸进口需求增大,中国军贸出口上升空间巨大 [3] - 国防军工行业长期趋势向好,卫星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值得关注 [3] - 大国博弈加剧,加大国防投入成为必选项 [3]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ETF联接基金(018028)布局行业轮动机会 [4]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周在长沙启幕
长沙晚报· 2025-05-25 22:52
活动概况 - "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周在长沙开幕,1300余名青年科学家、创业先锋、创投精英参与[1][3] - 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联合举办,主题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3] - 21位全球创业青年展示成果并发布创业倡议,6位本省及来湘创业代表进行主题宣讲[4] 高校创新培育机制 - 清华大学通过"奠基—选种—育苗"三阶段培育体系,提供200余门课程并依托赛事选拔项目[6] - 上海交通大学采用"教授—学生—校友"三维联动模式,每15家国内独角兽企业中有1家来自该校[6] - 高校政策鼓励学生试错,设立引导基金支持早期硬科技项目[6] 资本与产业生态 - 前海母基金提出早期创投需平衡"耐心资本"与"价值发现",应对高不确定性和长周期特点[7] - 万洋集团建议通过产业集聚、产融互动推动中小企业"抱团取暖",打造成本洼地[7] - 活动现场10余家创投机构与项目洽谈,14个省大学生创投基金项目完成签约[11][12] 技术攻关与产业对接 - 发布224项技术攻关榜题,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8个领域122个国家级课题[9] - 湖南省聚焦16个产业领域发布102项高价值榜单,涉及传统、优势、新兴及未来产业[10] - 长沙作为高端装备主擂台城市发布20个榜题,包括新概念飞行器设计等前沿方向[10] 配套活动与成果转化 - 活动期间将举办16项配套活动,包括擂台赛、训练营及50余场导师对接会[12] - 投融资对接会汇聚"创青春""挑战杯"国赛优秀项目,推动资本与项目高效对接[11] - 目标加速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高质量发展[4][10]
长三角高端装备新质领袖榜单评选启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5-24 07:17
长三角高端装备新质领袖榜单评选启动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研究中心、毕马威中国和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共同主办"新质引领聚力未来"长三角高端装备新质领袖榜单评选,聚焦高端装备领域,旨在发掘并培育长三角地区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未来独角兽"企业 [1]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表示,高端装备产业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的关键引擎,也是G60科创走廊七大战新产业的重要领域 [1] - 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出口表现突出,2024年出口额达2611.6亿元,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总量的56.7% [1] 长三角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 长三角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持续领跑,已形成以上海为龙头,苏浙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2] -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通过G60科创走廊推动跨区域创新链整合,聚焦机器人、新能源装备、智能交通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 [2] - 洞泾镇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协同效应,在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智能终端等高端装备相关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3] 评选活动的意义与目标 - 评选活动将G60科创走廊和毕马威有机结合,不仅实现对优秀科创企业的发掘与赋能,更成为推动G60九城产业资源下沉街镇、赋能园区的重要契机 [1] - 毕马威中国表示,评选是对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企业竞争力的彰显,更是推动全国高端装备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2] - 活动期望以榜单为纽带,挖掘创新标杆,绘制产业图谱,凝聚集群势能,放大品牌效应,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向G60科创走廊高端装备领域集聚 [1]
解码国投系基金:用耐心资本浇灌硬科技
中国证券报· 2025-05-23 20:37
国投系基金战略布局与投资成果 - 截至2025年3月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科创板上市143家,突破323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将继续加大战新产业投资力度,锚定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 [1] - 截至2024年末管理规模超过2700亿元,其中84%为国家级投资基金 [2] 全产业链投资布局 - 通过"直接投资+基金投资"双轮驱动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投资生态 [2] - 集成电路领域投入278亿元重仓全产业链,投资拓荆科技、中微公司等项目 [2] -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投入298亿元投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100家领军企业 [2] - 生物医药领域累计投入263亿元投资信达生物、迪哲医药等214个项目 [2] - 将"沈鼓经验"复制到商业航天、工业母机等新赛道 [3] 生物育种与生物制造布局 - 布局隆平生物、国丰生物、粮元生物等生物育种领先企业 [4] - 2023年成立国投种业科技公司并并购丰乐种业,加快形成"研育繁推"一体化平台 [4] - 首个生物制造控股研发平台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成立,累计投资生物制造领域企业25家,总金额超40亿元 [4] 支持民营经济与早期科技项目 - 超过三分之二的资金投向民营企业,培育出宁德时代等多家千亿市值民营企业 [5] - 截至2023年在A轮及之前的投资占比超1/3,B轮及之前达56%,领先行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5] - 国投创合子基金管理规模超1200亿元,带动万亿元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培育约4000家创新型科技企业 [5] 乡村振兴与社会资本带动 - 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累计撬动社会资本超4000亿元,带动就业约800万人次,为地方政府贡献税收2000亿元 [4] - 投资企业中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约700家 [5] - 110余家企业已登陆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超过230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