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搜索文档
3D打印行业深度报告:战略性新兴产业,降本推动民用领域加速导入
甬兴证券· 2025-05-26 05: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D打印是以材料逐层堆积为原理的新型工艺,在中小批量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与传统技术相比优势明显,是对传统制造业的补充和增强,受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 [1] - 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达219亿美元,中国超500亿元,航空航天占比较高,降本推动其向民用领域加速导入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3D打印: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 3D打印是对传统技术的升级革新,以材料逐层堆积为原理,在中小批量生产等方面优势明显,步骤包括设计、切片、打印及后处理等,技术主要分七个大类 [16][19][20] - 国内外政策扶持,3D打印产业发展日趋健全,我国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海外主要国家和地区也重视其发展 [24][25][26] - 3D打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国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链涵盖上中下游,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19亿美元,中国超500亿元,应用领域广泛,航空航天占比较高 [27][31][36] 3D打印与航空航天契合度高,已得到广泛应用 - 航空航天与3D打印技术相契合,是重要应用领域,在零件一体化制造等方面优势明显,在航空航天装备中有较多潜在应用场景 [42][43][44] - 通用电气公司GE9X发动机使用约300个3D打印部件,SpaceX新一代发动机Raptor 3大量采用3D打印技术,提高推力并实现轻量化 [47][50] 持续降本推动下,3D打印向民用领域加速导入 - 多因素带动3D打印成本持续降低,降本关键在于降低材料和制造费用,可通过降低打印粉末价格、设备价格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 [52][54][56] - 3C领域,钛合金成为3C产品材料新选择,对传统制造工艺提出挑战,3C厂商开始将3D打印技术导入钛合金结构件的批量生产中,苹果和小米积极布局3D打印 [68][69][72] - 鞋模领域,使用3D打印工艺生产鞋模具备优势,鞋模市场空间广阔,3D打印应用逐步深化 [81][87] - 机器人领域,3D打印在机器人零部件生产中优势明显,可用于人形机器人传感器结构件的生产并实现降本 [90][92][95] 投资建议 - 3D打印属战略性新兴产业,受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增长,建议关注铂力特、华曙高科、爱司凯等 [4][97] - 铂力特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增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金属3D打印“大生产时代” [98][100] - 华曙高科为工业级3D打印领航企业,发布光束整形技术,大幅提高打印效率 [101][103] - 爱司凯实现3D砂型打印机量产销售,积极推进3D金属打印头项目,与爱丁智能签订框架协议,实现鞋模3D打印业务突破 [106][109]
巴斯夫3D打印材料业务分拆后破产,龙头出手收购
DT新材料· 2025-05-25 14:58
Stratasys收购Forward AM - Stratasys近期收购德国Forward AM核心资产与业务,并计划评估收购其荷兰和中国子公司事宜,这是公司在材料领域扩张的关键一步[1] - Forward AM曾是巴斯夫增材制造业务核心板块,成立于2019年,产品线包括长丝、粉末、树脂等材料,通过多次产业链收购迅速占据市场地位[1] - Forward AM在2024年7月收购巴斯夫增材制造业务后市场地位短暂巩固,但4个月后申请破产,主要由于分拆缓慢导致资金链紧张和德国能源成本飙升[1] - Forward AM脱离巴斯夫后失去资源支持,抗风险能力减弱,在"哑铃型"竞争格局中未能找到差异化路径,30%年增长率依赖存量客户缺乏新市场开拓[1] - Stratasys收购Forward AM基于行业趋势洞察和战略需求,Forward AM材料产品线与Stratasys设备高度互补,可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2] - Forward AM在德国和法国的成熟渠道网络为Stratasys增强欧洲市场竞争力提供支持,Stratasys以低成本获得其专利技术和成熟供应链体系[2] 3D打印行业趋势 - 3D打印行业垂直整合趋势明显,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强化竞争力,如Nano Dimension收购Desktop Metal[2] - 行业正从综合化向专业化转型,化工巨头退出与专业材料商崛起形成对比,反映市场对专业化、差异化产品需求增长[2] - Forward AM兴衰轨迹是3D打印行业从狂热扩张到理性整合转型阵痛的真实写照[2] - 3D打印企业要在竞争中胜出,需在技术深度、生态协同与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寻求突破[3] 主要3D打印企业动态 - 华曙高科研发制造总部启用,推出首个自主研发国产控制卡和冷金属熔融技术CMF,独创高强度碳纤维PA6碳纤复合材料FS6130CF-F,推出智能化生产过程管理系统MES[4] - 光华伟业2024年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29.85%,净利润2689.24万元同比下降39.01%,上市辅导持续推进[5] - Stratasys成为NASCAR官方独家3D打印合作伙伴,推出SAF ReLife软件解决方案,收购Forward AM加强材料领域布局[6] - EOS推出EOS P3 NEXT提升聚合物快速成型制造水平,安装第5,000台工业3D打印机[7] 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7月在浙江杭州召开,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10] - 论坛旨在搭建材料科学、尖端技术、先进装备于一体的交流平台,推动增材制造产业上下游深度合作[11] - 主论坛议题包括增材制造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与3D打印关键共性难点突破,工业领域3D打印技术创新与应用等[15][16][17] - 分论坛议题涵盖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体系、多材料跨尺度协同制造、3D打印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等[19] - 生物医疗领域议题包括生物墨水研发、个性化医疗植入物应用、组织工程异质结构开发等[21] - 陶瓷增材制造技术议题包括氧化物/氮化物陶瓷应用、高性能碳化硅陶瓷技术创新、生物陶瓷多功能化发展等[20][21]
7月杭州见!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DT新材料· 2025-05-25 14:58
论坛背景与定位 - 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凭借设计自由度、材料利用率及定制化能力,成为驱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发展的重要技术,并在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展现应用前景 [1] - 技术面临多品种、大批量、难加工、低成本、大尺寸、高精度、超高速及多材料功能打印等亟待攻克的难题 [1]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围绕一体化、轻量化、高性能及定制化需求展开讨论 [2] 论坛组织与参与 - 主办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协办单位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3家机构,承办单位含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家单位 [5] - 支持媒体涵盖DT新材料、Carbontech、3D打印等8家专业平台 [5] - 参会注册费:正式代表3000元(早鸟价2500元),学生代表1800元(早鸟价1500元),费用含资料及餐费 [10] 核心议题与研究方向 主论坛议题 - 主题一聚焦"人工智能+"与3D打印关键共性难点突破,主题二探讨工业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 [8] - 细分方向包括国际局势对行业影响、AI与增材制造融合、材料前沿研究、核心部件国产化等5项 [9] 工业应用专题 - 涉及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体系、多材料跨尺度制造、在线检测技术及AI创新应用4项技术突破 [9] - 应用案例涵盖鞋服/家具消费领域、航空航天连续纤维打印、汽车轻量化集成制造、人形机器人关节材料设计等5类场景 [9] 生物医疗与陶瓷技术 - 生物医疗领域包括生物墨水研发、个性化医疗植入物、4D打印软机器人等6项前沿研究 [12] - 陶瓷增材制造涵盖氧化物/氮化物陶瓷应用、碳化硅高温技术、生物陶瓷多功能化等5大创新方向 [12] 其他关键信息 - 论坛时间定于2025年7月,地点为浙江杭州,大会主席由四川大学、中科院等3位教授担任 [3] - 开放海报征集,尺寸要求85cm×115cm,需自行打印携带 [10] - 往届论坛曾在宁波、北京、东莞举办,覆盖材料端、设备端、应用端等多维度参与者 [13]
海外市场突围!“硬技术+强韧性”支撑民企“闯”市场 铸就全球竞争力
央视网· 2025-05-24 05:14
深圳进出口表现 - 2025年4月深圳市进出口规模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民营企业表现突出[1] - 深圳龙岗区电助力自行车企业从10平方米创业小屋起步,产品出口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1] 电助力自行车企业 - 荷兰客商每年采购6000-8000台,计划扩大合作并增设线下经销店[3] - 客商高度认可公司产品品质、装配流程及生产线建设,认为其优于竞争对手[3] - 2014年创业初期办公室仅10平米,创始人敏锐捕捉短途绿色出行趋势[5][7] -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导致货物滞留,美国加征25%关税迫使公司转向全球市场布局[9][11][13] - 针对欧洲法规设计无油门电助力自行车,靠脚蹬触发动力[16] - 2025年前4个月销量同比增长70.4%,拥有超100项核心专利,覆盖40多国市场[17] - 欧美设立8个海外仓缩短交付时间并降低物流成本[17] 3D打印企业 - 2017年转型消费级光固化3D打印机,选择高精度技术路径[20] - 2019年首款产品出海后成为销量最佳机型,覆盖北美、欧洲、日本等100多国[21] - 深圳海关协助提升通关效率40%,2025年自主报关预计节省外包费用超百万元[23][25] - 客户愿分担关税,反映中国制造不可替代性[27] - 生产能力强:2分钟组装1台,单日最高产能12000台,拥有100+核心专利[29] 专精特新企业 - 透明"飞天屏"刷新吉尼斯纪录,获伊拉克客商即时订单[31][33] - 墨西哥客商评价产品规格及成像质量远超美墨加技术[35] - 研发团队尝试378种材料配比,216次结构优化,仿生蝴蝶翅膀设计透光膜[38] - 创始人袁兰兰创办3家专精特新企业,产品销往89国,持有100+核心专利[44]
硬技术+强韧性 深圳民企“出海”成功的背后密码
央视新闻· 2025-05-24 01:16
深圳市进出口表现 - 深圳市4月进出口规模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 [1] - 民营企业表现亮眼 其中电助力自行车企业从10平方米创业小屋起步 现已出口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电助力自行车行业 - 深圳龙岗区某电助力自行车企业年出货量达6000-8000台(荷兰市场) [1] - 欧洲市场要求电助力自行车无油门设计 需靠脚蹬触发动力 [14] - 公司已布局欧美8个海外仓 缩短交付时间并降低物流成本 [14] - 2024年前4个月销量同比增长70.4% [14] - 公司拥有超100项核心专利 覆盖动力系统/智能控制/整车结构 [14] 3D打印行业 - 深圳某3D打印企业转型消费级光固化打印机 2019年成为该品类销量最佳机型 [17] - 当前单日最高产能达12000台 每2分钟可组装一台设备 [24] - 2024年3月海外发布新品后爆单 截至5月仍未完成订单交付 [15] - 通关效率提升40% 预计全年节省外包费用超百万元 [20] - 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用户愿主动承担部分关税 [19][22] 新型显示技术行业 - 深圳某企业研发的"飞天屏"刷新吉尼斯纪录 采用0.38毫米仿生透光膜技术 [30][32] - 产品测试期间尝试378种材料配比 完成216次结构优化 [30] - 2024年第一季度出口额同比翻4倍 远销89个国家和地区 [37] - 企业掌握100多项核心专利 涉及玻璃/显示屏/互动窗帘等多功能集成 [32][37] 企业战略布局 - 电助力自行车企业通过分散市场应对贸易摩擦 2018年起拓展欧洲/东南亚/日本市场 [8][10][12] - 3D打印企业选择差异化技术路径 以高精度光固化设备突破海外市场 [17] - 新型显示企业通过材料创新实现技术壁垒 形成不可替代性 [30][32]
人形机器人、智驾、大模型爆火,中欧基金AI DAY带你深度解码科技投资
雪球· 2025-05-23 08:14
对于港股大模型,杜厚良认为,从长期来看, AI有望在本质上改变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通过AI技 术的普及应用,移动互联网现有的分配方式或将发生较大转变。 当硅基代码叩响文明之门,当智能浪潮重塑人类想象, AI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 速度改变着人类认 知世界的方式, 颠覆着传统产业的底层逻辑 , 更逐浪于资本市场 。 "AI+"的未来还有哪些想象 空间?人形机器人投资的下一阶段焦点在哪?投资者应该如何 从大模型技术发展中寻找机会? 近日,中欧基金举办了 AI DAY活动。活动邀请了 中欧基金科技战队核心团队、 券商分析师、国 内 AI科学家及产业专家等,分享了当前AI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探讨了 生成式 AI发展趋势及投 资价值,一同解码AI应用的投资机会和无限可能。 中欧基金权益研究部副总监、科技组组长杜厚良: 关注港股大模型应用、国产替代、 3D打印等 作为中欧基金权益研究部副总监、科技组组长,杜厚良认为投资科技一定要立足产业研究,要比 别人更早发现科技产业变化的机会。今年以来,中欧基金科技战队积极主动开展调研,力求挖掘 AI产业的潜在投资机会。 杜厚良介绍,中欧基金科技战队的大部分成员毕业于清华、交大等院校,且兼具 ...
华工科技落子3D增材 全球化“智造”布局再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0:51
合资公司成立 - 华工科技全资子公司华工激光拟与立铠精密合资成立苏州立华科技,注册资本2亿元,华工激光出资1.4亿元占比70%,立铠精密出资6000万元占比30% [2] - 合资公司旨在实现技术资源集聚和优势互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前沿技术商业化落地,推动3D打印技术全场景拓展应用 [2] - 华工科技在2021年完成校企分离改制后持续拓展新业务增长点,同步推进全球化经营战略 [2] 3D打印业务布局 - 华工科技布局3D打印业务以打造新业务增长点,其3D打印业务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技术探索 [3] - 公司已建立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技术产业化体系,形成完备的3D打印装备及自动化产线,具备核心技术自主掌控能力 [3] - 预计2025年3D打印市场空间1100亿元,2030年达5000亿元,公司将重点拓展3C电子及汽车电子领域 [4] 3D打印技术发展规划 - 在扩展行业领域方面,公司计划强化3C电子领域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精密零部件3D打印技术,同时聚焦5G/6G基站散热模块、天线结构件等通讯零部件 [4] - 在工艺研发方面,公司计划以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为核心,逐步拓展至镍基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 [5] - 公司将结合光路优化打印路径提升效率,研发多材料复合打印实现同一部件多种性能集成 [5] 业务表现与全球化布局 - 2024年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业务营收34.9亿元同比增长9.45%,联接业务收入39.75亿元同比增长23.75%,感知业务营收40.95亿元 [6] - 公司已形成国内六大产业基地,北美、澳洲、德国、加拿大四大海外研发中心及海外12家子公司、10家办事处的国际化业务布局 [6] - 2024年公司海外市场出口订单增长,实现营收13.8亿元同比增长25.57%,目前海外营销占比不足15%,计划提升至30%以上 [7]
消费电子行业研究周报:关税协议阶段性落地,看好消费电子板块修复机会
天风证券· 2025-05-22 09: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为强于大市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协议阶段性落地,看好消费电子板块修复机会 [2][9][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3D 打印 - 华工科技全资子公司华工激光拟与立铠精密成立合资公司,预计重点突破 3D 增材 SLM 制造技术,合资公司注册资本 2 亿元,华工激光出资 1.4 亿元持股 70% [11] - 设备供应商与 3C 制造商深度协同,民用消费品领域成布局重点 [2][15] - 3D 打印产业链上游迎来国产化突破阶段,铂力特、中航迈特、锐科激光等在相关领域持续突破,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 - 3D 打印技术从超高端折叠旗舰向主流旗舰渗透,如在荣耀、OPPO 折叠屏手机及苹果高端手表应用 [11] 果链 - iPhone16 系列在不同销售体系出现价格分层,官网与直营门店售价不变,授权门店下调挂牌价,电商平台补贴后部分型号低于 6000 元 [2][20] - 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采用大折叠形式,折叠状态屏幕 5.7 英寸,展开近 8 英寸,采用集成 Touch ID 侧面按键;立讯精密技术积累扎实、量产能力稳定,获苹果等认可,在供应链占重要地位 [2][21] 面板 - 各应用领域分化,终端市场需求差异化明显 [3][22][23] - 电视面板市场供需博弈加剧,品牌厂商 4 月起下调采购订单,面板制造商 5 月主动调控产能,预计产能利用率环比降 6 - 7 个百分点,价格趋于稳定 [3][23] - 显示器面板维持上涨行情,受益关税豁免政策及品牌厂商备货,5 月价格上涨但涨幅或收窄 [3][24] - 笔记本面板市场保持平稳,二季度预计价格稳定,面板厂或采取灵活价格策略争取订单和份额 [3][25] 关税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共识,美国自美东时间 5 月 14 日起调整对华商品关税,暂缓 24%部分 90 天,继续征收 10%,取消额外加征的 91%关税 [4][26][27] - 关税政策调整改善中国苹果产业链厂商预期,出货量预期提升,如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等 [4][28] 本周(5/9 - 5/16)消费电子行情回顾 - 5 月 16 日申万电子行业指数 4354.05,本周跌幅 -2.8%,沪深 300 指数 3889.09,本周涨幅 0.94%,电子行业落后大盘 [29] - 本周美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涨幅 3.1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 7.16%;恒生指数涨幅 2.5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 1.00%;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涨幅 6.33%,中国台湾电子行业指数涨幅 7.27% [32] - 本周消费电子行业表现领先主要指数,申万消费电子行业指数上涨 1.12% [38] - 电子板块细分行业主要呈下跌趋势,消费电子涨幅 1.12% [44] - 本周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前 10 个股为精研科技、瑞德智能等,跌幅前 10 个股为卓翼科技、新亚电子等 [45][48]
海关精准服务持续赋能 深圳3D打印机畅销哥伦比亚
深圳商报· 2025-05-21 20:26
深圳对哥伦比亚出口情况 - 1-4月深圳对哥伦比亚出口总额30.9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3D打印机出口表现突出 其中智能派科技自主出口货值达6亿元 同比增长31% [1] 智能派科技经营动态 - 公司厂房内机械臂组装零部件 工人进行3D打印机包装 产品3天后出口哥伦比亚 [1] - 制造业升级和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哥伦比亚等国家对3D打印技术依赖度提升 [1] - 公司原将进出口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供应链公司 外包成本逐年攀升 [1] - 2023年1月开始自主报关 预计全年可节省外包费用超百万元 [2] - 1-4月公司出口3D打印机货值达6亿元 增长31% [2] 海关支持措施 - 观澜海关设立联络专员一对一指导企业优化申报流程 加快通关速度 [1] - 重点解读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退税等政策 指导完善内部管理体系 [1] - 跟踪收集目标市场技术法规和质量安全动态 及时向企业推送 [2] - 对高新技术企业进口零部件推行差异化合格评定试点 减少现场检验频次 [2] - 运用多元化监管方式压缩企业投产时间 [2]
多家机构密集调研华工科技 3D打印技术应用成关注焦点
证券日报· 2025-05-21 10:43
公司技术积累与合资公司成立 - 华工科技3D打印业务起源于华中科技大学,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技术探索,2009年自主研制专业化SLM装备,2016年实现"大型金属零件高效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全资子公司华工激光拟与立铠精密合资成立苏州立华科技,华工激光出资1.4亿元占70%股权,聚焦3D增材SLM制造技术应用 [4] - 合资公司将通过技术资源集聚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商业化落地,推动3D打印全场景应用,并打造智能化3D车间和数字化载体 [5] 3D打印技术优势与行业应用 - SLM技术通过激光逐层熔化金属粉末成型,材料利用率达90%以上,显著降低资源消耗与废弃物,具有绿色制造特性 [4] -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已形成完备的3D打印装备及自动化产线,掌握材料、光源、粉末处理系统等核心技术,具备性价比优势 [7] - 钛合金因强度高、抗腐蚀性好,已批量用于可穿戴设备,市场上已有3D打印手表表壳、铰链总成等成熟产品 [8] 市场前景与公司战略 - 全球3D打印市场2024年预计突破219亿美元,2030年或达万亿规模,中国市场规模2025年将超630亿元,较过去十年增长30倍 [8] - 公司战略横向拓展3C电子、通讯零部件、汽车电子、医疗等行业,纵向深耕钛、铝、镁合金材料工艺研发以降低成本 [9] - 增材制造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核心优势包括轻量化、结构创新、降本增效和可持续性,有望成为高端电子产品主流技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