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制造业

搜索文档
创新动能强劲 制造业利润有望持续改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4 22:56
制造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全国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快于总体企业1.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1] - 6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总额由5月下降4.1%转为增长1.4%,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但降幅收窄4.8个百分点至7155.8亿元 [2] - 7月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3%和50.6%,持续高于临界点,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0.6个百分点至52.6% [3] 装备制造业驱动因素 - 6月装备制造业营收增长7.0%,利润增长9.6%,拉动工业利润增长3.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行业利润飙升96.8% [2][9] - 电气机械(+18.7%)、仪器仪表(+12.3%)、金属制品(+6.2%)等行业利润显著增长 [9] - 高端装备制造细分领域表现突出:电子专用材料(+68.1%)、飞机制造(+19.0%)、智能消费设备(+40.9%)等利润增速显著 [10] 政策支持效果 - "两新"政策带动医疗仪器设备(+12.1%)、通用零部件(+9.5%)等行业利润增长,智能无人机(+160.0%)、计算机整机(+97.2%)等新兴领域激增 [5][6]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17.3%,贡献率达86.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 [7] - 超长期特别国债20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形成"设备升级-效益提升"良性循环 [7][8] 技术创新与转型 - 锂离子电池(+72.8%)、生物质能发电(+24.5%)、环境监测仪器(+22.2%)等绿色化领域快速增长 [10] - 电气机械(+13.0%)、通用设备(+6.5%)等行业增加值显示高端化转型加速 [9][11] - 智能制造、电动汽车等领域表现突出,反映产业向技术主导型转变 [11] 未来趋势 - 下半年利润改善趋势有望延续,能源价格平稳及新质生产力发展将支撑高技术产业 [12] - 设备更新政策或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增加再贷款额度,强化智能制造扶持 [8] - 电气机械、新能源汽车等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行业将持续引领转型 [10][11]
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华尔街巨头纷纷看好中国,发生了什么?专家解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22:52
8月最新的美银调查显示,基金管理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乐观情绪净值上升至11%,预计中国经济将更加强劲,而这一数值7月份仅为2%,11%也是自 2025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7月末,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更新中,将中国2025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上调至4.8%,比4月的预测上调了0.8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5月以来,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上调了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其中,高盛上调0.6个百分点,摩根大通上调0.7个百分点,摩根士丹利上调 0.3个百分点,野村上调0.5个百分点。 哪些因素支撑了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信心上扬?上半年,消费、出口、产业转型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是短期性的,还是具有趋势性的?近期出 台的政策安排对支撑中国经济增长有哪些促进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预期 为什么? IMF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实际GDP增长折年率为6.0%,超出预期,并将GDP增速超预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出口及财政措施为消费提供了支持。报告 提出,中国对世界其他地方的强劲出口抵消并超过了其对美国出口的下降。 二季度我国GD ...
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8-12 20:10
经营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企业462万户,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2]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2] 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 [2]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2]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瑞士增长68.6%,日本增长59.1%,英国增长37.6%,德国增长6.3%,韩国增长2.7% [2] 产业结构优化 - 上半年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第二产业96.5万户,第三产业1171.2万户 [3] - 全国"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 [3] - "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占GDP比重18.01% [3] 制造业与服务业表现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3] 文化产业发展 - 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17.5%,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5] - 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利润总额6298亿元,增长19.3% [6]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同比增长13.6% [6] - 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其他文化艺术业、互联网广告服务、数字出版等行业增速较高 [6]
全国31省最新GDP出炉,排名更新:四川第5,山东远超河南,重庆16
搜狐财经· 2025-08-12 08:50
2025年上半年,全国31省区市GDP版图再现洗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经济总量达到惊人的660535.8亿元,名义增速达4.25%,较去年同 期稳健复苏。 然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依然呈现显著差异,竞争日趋激烈。 东部沿海地区继续领跑,广东以68725.4亿元的GDP傲居榜首,江苏和山东紧随其后,三省经济总量合计占据全国总量的28%,雄踞经济版图的中心位 置。 这一格局,再次彰显了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然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态势却呈现出显著分化。湖北省以6.22%的实际增速领衔全国,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活力。 但与此同时,内蒙古、山西等资源 型省份的增长却相对乏力,凸显了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性。 | t | 川川日 | 4JUU4 | 4LJJ4 | L4JU | J. / U /0 | | --- | --- | --- | --- | --- | --- | | 5 | 四川省 | 31918.2 | 30445 | 1473.2 | 4.84% | | o | 河南省 | | 31683.8 30216.85 1466.95 | | 4.85% | | 7 | 湖北省 | 29642.6 ...
多项数据超预期 中国经济“开门红”传递暖意
新华网· 2025-08-12 06:29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 - 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较上年12月加快3.2个百分点 [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 较上年12月加快5个百分点 [1][2]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 较2021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 [1][2]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9% 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1% [2] 高技术产业与新兴领域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2.7% [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6.3% [3]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50.5% 工业机器人增长29.6% 太阳能电池增长26.4% [3] 工业领域挑战与政策支持 - 小型企业PMI连续多个月处于低景气区间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增加企业成本压力 [4] - 需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落实制造业减税降费政策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5] - 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堵点卡点 部分地区散发疫情影响工业增长 [4] 服务业恢复状况与政策导向 - 服务业增速低于疫情前水平 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仍受疫情制约 [6] - 文化旅游/交通客运/餐饮零售等行业经营困难 需落实困难行业支持政策 [6] 经济增长前景与投资拉动 - 一季度经济平稳发展态势将延续 全年5.5%增长目标具备实现基础 [7] -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用好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撬动社会投资 [8] - M2同比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预计维持高位 利多固定资产投资 [8]
位于临界点附近,3月经济先行指标释放哪些信号?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3月制造业PMI降至49.5% 位于50%临界点附近 受国内疫情散发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影响 [2][3]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降至收缩区间 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1.8个百分点 结束两连升走势 [3] -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1.7个百分点 制造业供应链稳定性受冲击 [3] 高技术制造业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4% 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虽较上月回落但保持韧性 [2][4] - 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2.0%和57.8% 高于制造业总体3.4和2.1个百分点 [4] - 企业推进海外数字化战略和智能化工厂建设 对市场前景保持信心 [4]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1.3% 高于制造业总体1.8个百分点 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2][5] - 大型企业运行相对稳定 虽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处景气区间 [2][5] - 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受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双重影响 [5] 基础原材料行业 - 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9.5% 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 生产经营活动稳中有增 [4] - 购进价格指数高于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消费品行业超10个百分点 内部消化部分成本压力 [4] - 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政策取得成效 支撑行业稳定运行 [4] 非制造业与建筑业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 主要受疫情影响 [5] - 建筑业景气水平小幅上升 因气候转暖施工进度加快 [5] - 信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新动能发展稳定 [5] 市场预期与政策建议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7% 虽较上月下降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2021年四季度均值53.9% [5] - 企业预期整体保持乐观 预计疫情受控后产需将逐步恢复 [5] - 需抓紧扩大内需政策落实 推进重大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确保重要生产资料供给安全和价格稳定 [6]
9.5%,创新动能加快积聚
新华网· 2025-08-12 06:25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3% [1] 科技创新成果与投入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 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并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2] - 前5个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近500万件 同比增长12.8%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12件目标 [2]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 占比全球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3] 科技成果转化与平台建设 - 上半年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 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同比增长14.2% [2] - 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2] - 支持124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入大企业创新链 [3] 新兴产业发展动态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6% [4] - 前5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6.8%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4] - 前5个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4% [4] 绿色产业与产品增长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2% 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增长53.3% 太阳能电池增长18.2% [4] - 传统产业占比超80% 在"两重""两新"政策支持下加速更新改造 [5]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银行与企业签订科技创新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 为去年末1.9倍 [7] - 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 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 [7]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企业及3090家金融机构 支持融资5400亿元 [7] - 中科创星基金完成26.17亿元首轮募集 70%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 [6]
前7月吸收外资同比增长17.3%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近8000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实际使用外资总体情况 - 1月至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7983.3亿元人民币 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3% [1] - 折合1239.2亿美元 同比增长21.5% [1] 行业分布情况 -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989.2亿元 同比增长10% [1]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2.1%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3% 高技术服务业增长31.8% [1] 投资来源地分布 - 韩国对华投资增长44.5% 美国增长36.3% 日本增长26.9% 德国增长23.5% [1] 区域分布特征 - 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5.2% 中部地区增长30% 西部地区增长41.2% [1] 统计口径说明 - 自2022年5月起采用新修订统计制度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包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全口径数据 [1] - 同比数据为不含金融领域的可比口径 [1] 政策导向 - 下半年稳外资政策将坚持促增量与稳存量并举 重点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 [1] - 充分发挥综合引资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投资 [1]
信创ETF(159537)涨超1.9%,行业景气度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6:16
高技术制造业景气度 - 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0.4,指数B为50.8,显示行业景气度走强 [1] - 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较上周上升0.049美元至1.6180美元,晶圆价格上升0.03美元至2.70美元/片,六氟磷酸锂价格上升0.02万元至4.95万元/吨,反映行业景气度上升 [1] - 丙烯腈、6-氨基青霉烷酸及液晶显示器价格持平,对应航空航天、计算机、医药行业景气度稳定 [1] 政策与前沿动态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强调将市场化推进结构调整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签约31个项目,涉及智能驾驶、机器人等领域,投资额超150亿元,显示人工智能领域需求旺盛 [1] 金融产品信息 - 信创ETF(159537)跟踪国证信创指数(CN5075),该指数聚焦信息技术创新领域,选取涉及软件开发、网络安全、云计算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国证信息技术创新主题ETF发起联接C(020279)和国泰国证信息技术创新主题ETF发起联接A(020278) [1]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四五”期间我国减税降费预计超10万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10
蔡自力介绍,从政策导向看,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6万亿元,占比达36.7%;从受益主体看,在 各类经济主体中,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占比达72.9%;在各类规模企业中,中小微企业 共享受新增减税降费6.3万亿元,占比达64%。 在国家税费优惠及其他政策的有力推动下,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记者刘开雄、申铖)国家税务总局在28日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十四 五"期间,我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超过10万亿元。 "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将达10.5万亿元,年均新增减税降费超2万亿元。"国家税务总局副局 长蔡自力说。 税收发票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保持在29%左右。特别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稳步推进,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6%和10.4%。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税收支持政策。"十四五"期间,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