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显示面板
icon
搜索文档
奥来德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逾60%, 蒸发源设备销售收入下降显著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0: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至2.9亿元 同比减少15.23%至21.07% [1] - 材料板块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至2.6亿元 同比增长18.67%至23.41% [1] - 设备板块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300万元至2400万元 同比减少81.70%至82.46% [1] - 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00万元至2900万元 同比减少68.41%至72.77% [1]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0万元至480万元 同比减少92.46%至93.71% [1] 业务结构 - 主要从事OLED产业链上游环节的有机发光材料终端材料与蒸发源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 [2] - 有机发光材料为OLED面板制造的核心材料 [2] - 蒸发源为OLED面板制造的关键设备蒸镀机的核心组件 [2] - 2024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 其中材料业务收入3.63亿元同比增长14.31% 设备收入1.69亿元同比下降15% [2]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 材料业务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5.33% 设备收入1692.74万元同比下降显著 [2] 战略布局 - 围绕上游核心材料领域的封装材料PSPI材料等产品进行战略性布局 已实现产线供货 [2] - 基于底层核心技术推进硅基OLED用蒸镀机钙钛矿蒸镀机等高附加值产品 [2] - 拟通过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亿元 用于OLED显示核心材料PSPI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新建高标准PSPI生产基地 购置智能化生产线强化单体合成树脂合成混合等核心工艺环节 [3] 发展前景 - 显示面板行业快速发展对国产PSPI材料需求持续增加 [3] - 新增PSPI产品规模化供应能力将深化各业务板块协同效应 增强同下游显示面板企业的业务黏性 [3] - 补充流动资金可满足未来业务扩张需求 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提升抗风险能力 [4]
彩虹股份转让子公司30%股份 京东方近50亿元接盘
证券时报· 2025-08-13 05:51
交易概述 - 京东方以48.49亿元报价获得彩虹光电30%股权受让权 双方于6月24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1] - 交易完成后彩虹股份持有彩虹光电69.79%股权 仍为控股股东且继续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1] - 股权转让基于评估基准日2024年9月30日彩虹光电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168.12亿元 扣除派发现金股息6.5亿元后确定挂牌底价 [2] 战略动机 - 转让股权为抓住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机遇 优化主营业务结构并提升业务抗风险能力 [1] - 推进新型显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满足基板玻璃业务发展战略需求并发挥产业优势 [1] - 获取资金将主要用于主营业务发展和新技术研发投入 [1] 行业背景 - 液晶显示面板行业历经多年发展 产业格局已基本确定 [1] - 中国内地面板制造商已占据LCD液晶显示行业主导地位 市场整体供需趋于动态平衡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基板玻璃和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形成"面板+基板"上下游产业联动布局 [2] - 2024年加快推进G8.5+液晶基板玻璃产线建设 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2] - 已建成产线快速量产并达产 生产效能大幅提升 基板玻璃产品产销量和销售收入同比持续增长 [2] 交易细节 - 彩虹光电其他股东咸阳金融控股集团和咸阳中电彩虹集团控股已放弃优先购买权 [2] - 本次转让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显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3]
2025年上半年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微增0.2%
CINNO Research· 2025-08-12 23:34
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4.2亿片,同比微增0.2%,但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6.3%,环比下滑1.4% [1][2] - AMOLED技术凭借高对比度、低功耗、轻薄化等优势,成为市场发展韧性的核心动力,替代趋势不可逆 [2] 市场份额与地区分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厂商出货量份额占比51.7%,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8.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产业格局加速向中国倾斜 [5] - 第二季度中国厂商出货份额占比52.6%,韩国地区份额占比47.4%,同比下滑4.3个百分点,环比下滑1.9个百分点 [9] 主要厂商表现 - 三星显示(SDC)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下滑6.3%,市场份额由43.8%降至40.9%,同比下滑2.8个百分点,刚性AMOLED面板需求萎缩,中低端柔性屏市场竞争力减弱 [6] - 京东方(BOE)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6.7%,市场份额17.1%,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通过“高端突破+中端放量”策略稳定市场份额 [6] - 天马(Tianma)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6.6%,市场份额10.8%,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国内厂商中出货量及份额同比上升最大 [6] - 华星(CSOT)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4.9%,市场份额10.2%,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与小米等国内品牌深度合作推动增长 [6] 第二季度厂商动态 - 三星显示(SDC)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17.4%,环比下滑2.3%,市场份额40.8%,同比下滑5.4个百分点,领先地位持续受挑战 [10] - 京东方(BOE)第二季度逆势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1.0%,市场份额17.3%,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10] - 维信诺(Visionox)第二季度同比下滑4.9%,但环比增长28.9%,市场份额11.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0] - 天马(Tianma)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13.3%,环比增长4.5%,市场份额11.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厦门G6产线产能释放推动增长 [10] 市场波动原因 - 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环比双降,主要源于终端品牌采购节奏调整,部分订单延后至第三季度,同时国补政策提前释放需求导致阶段性回落 [9]
赢家在上游:谁在定义一块“电竞好屏”?
经济观察报· 2025-08-11 11:57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在电竞显示器面板领域连续三年全球出货量与市占率第一,全球每三台电竞显示器中有一台使用其屏幕[2] - 在高端电竞硬件市场,公司已成为终端品牌普遍选择的核心供应商,其技术解决方案被三星、联想、华硕等顶级品牌旗舰产品采用[6][7][8][9] 技术解决方案与产品优势 - 针对不同电竞场景开发精细切分的显示技术:HVA Black技术实现5000:1原生对比度提升暗部细节,HFS Shoot技术支持500Hz刷新率满足FPS游戏需求,HVA Fast技术实现1ms响应解决动态模糊[10] - 技术布局顺应玩家需求从"性能驱动"转向"体验导向",覆盖画质逼真度、视觉流畅度、眼部舒适度等多维度体验[12][13] - 通过印刷OLED等下一代技术建立"护眼"和"低功耗"等新体验维度优势[13] 战略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 - 2019年从被动"接订单"转向主动"定义市场",通过联合实验室与下游客户共创产品定义,输出"电竞好屏"完整认知[16][17] - 收购三星苏州8.5代液晶面板产线,快速获得高品质量产能力、时间窗口和成熟工程团队,加速技术标准化进程[22][23][24][25][26] - 在产业链中角色从供应商升级为战略伙伴,技术品牌被终端玩家直接感知[13][18][27] AI时代的战略布局 - AI for Display:自研"星智大模型"3.0版本提升产品问题解析效率20%、材料开发效率30%,位列半导体显示领域工业大模型第一[32][34] - Display for AI:聚焦低功耗技术(LTPO、印刷OLED)以解决AI终端能源预算挑战,成为生态关键赋能者[36][37] - 探索AI与显示结合的第三方向,延续"立标准"战略[38][39]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电竞显示需求演变反映行业从参数竞争转向综合体验竞争,公司技术组合满足"六边形战士"需求[12][13] - 公司通过技术嵌入头部品牌产品,将"好屏"概念转化为行业标准,持续探索新战略边界[1][39]
赢家在上游:谁在定义一块“电竞好屏”?
经济观察报· 2025-08-09 22:57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连续三年在全球电竞显示器面板出货量与市占率位列第一,全球每三台电竞显示器中有一台使用其屏幕 [2] - 在高端电竞硬件市场,公司已成为所有顶级品牌无法绕开的行业标准,其技术嵌入三星、联想、华硕、微星等旗舰产品线 [4][8] - 公司通过收购三星苏州8.5代液晶面板产线,快速获得高品质量产能力、时间窗口和成熟工艺团队,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15] 技术解决方案与产品创新 - 针对不同电竞场景推出精细切分的显示技术:HVA Black(5000:1原生对比度)、HFS Shoot(500Hz刷新率)、HVA Fast(1ms响应速度) [5] - 技术布局从单一性能驱动转向综合体验导向,覆盖画质、流畅度、护眼、低功耗等多维度需求 [7][8] - 推出裸眼3D电竞显示器核心模组,支持三星玄龙骑士G90XF的前沿光场显示技术 [4] 战略转型与商业模式 - 从被动接订单转向主动定义市场,通过与终端品牌共创(如联合实验室)深度参与产品定义阶段 [10][11] - 选择电竞作为突破口,利用HVA技术储备与高刷新率需求高度契合,建立差异化壁垒 [9][10] - 将技术品牌化,从上游供应商代码转变为终端玩家可直接感知的技术品牌 [8][15] AI时代的布局与未来方向 - AI for Display:自研"星智大模型"3.0版本提升生产效率(问题解析效率+20%,材料开发效率+30%),位列半导体显示领域垂直排名第一 [19][21] - Display for AI:聚焦低功耗技术(如LTPO、印刷OLED),为AI终端节省能源预算,解决设备功耗挑战 [23][24] - 探索AI与显示结合的第三方向,持续拓展技术无人区 [25] 行业趋势与用户需求变化 - 电竞显示器需求从参数导向升级为体验导向,玩家关注画质逼真度、流畅度、眼部舒适度等综合维度 [7] - 市场呼唤"六边形战士"型产品,公司技术组合全面覆盖新一代用户体验需求 [8] - 显示面板角色从被动输出端口转变为AI应用的关键载体,直接影响设备算力分配 [17][18]
从垄断到破局:巨头齐涨价!显示玻璃基板500亿市场谁主沉浮?
材料汇· 2025-08-09 16:00
显示器玻璃基板行业概述 - 玻璃基板是显示面板的核心原材料,在TFT-LCD面板成本中占比约15.2% [1] - 一片TFT-LCD面板使用两片玻璃基板(TFT阵列和彩色滤光片),OLED面板使用一片作为载板玻璃 [1] - TFT-LCD是目前最主流显示技术,约80%显示玻璃基板用于LCD面板 [1] 市场规模与供需情况 - 2025年全球FPD玻璃基板市场规模预计达70.5亿美元(约500亿元),同比增长15% [2] - 2024年FPD玻璃基板需求量6.45亿平方米(+4.34%),供给过剩率7% [3] - 2025年需求量预计达6.79亿平方米(+5.31%),供给过剩率缩减至5% [3] - 玻璃基板生产能源成本占比超50%,2023-2024年厂商提价超10%应对成本压力 [2] 竞争格局与技术壁垒 - CR3(康宁/AGC/NEG)市场份额合计约80%,康宁市占率超50% [4] - 高世代线(8.5/10.5代)由国外厂商主导,10.5代线基本被康宁/NEG/AGC垄断 [4] - 国内企业如彩虹股份已实现8.5代线突破,加速国产化进程 [4] - 行业存在工艺/料方/装备三大技术壁垒,溢流下拉法为主流生产工艺 [36] 技术发展趋势 - 向大尺寸/超薄/柔性方向发展,UTG(<0.1mm)应用于折叠屏等场景 [16] - 高世代线(G8.5+)通过套切提升生产效率,G10.5单切65英寸效率达95% [15] - 显示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LCD/OLED/MiniLED/MicroLED将长期并存 [19] 产业链与下游应用 - 中国LCD产能占全球70%,面板年产值超8000亿元 [60] - 2024年中国TFT-LCD玻璃基板市场规模316亿元,其中电视面板占比71.4% [44] - 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头部面板厂商年玻璃基板采购额约100-150亿元 [66][69] 重点企业分析 - 康宁2024年显示业务收入38.7亿美元,净利率26% [50][51] - 彩虹股份2024年玻璃基板收入15.1亿元,毛利率20.56%,净利率1.59% [53] - 彩虹股份规划投资200亿元建设20座G8.5+窑炉,现有10条产线 [49]
京东方A公布国际专利申请:“发光芯片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搜狐财经· 2025-08-08 21:17
公司专利动态 - 京东方A公布了一项国际专利申请,专利名为"发光芯片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专利申请号为PCT/CN2024/074623,国际公布日为2025年8月7日 [1] - 今年以来京东方A已公布的国际专利申请751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6.01% [4] 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131.23亿元,同比增15.94% [4] 相关ETF表现 - A50ETF(产品代码: 159601)近五日涨跌为1.14% [7] - A50ETF最新份额为33.4亿份,减少了494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13.5万元 [7]
京东方A:公司的车载显示解决方案已应用于超过100家国内以及海外知名汽车制造商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8 15:45
车载显示业务 - 京东方精电是京东方A唯一的汽车显示模组及系统业务平台 [1] - 2024年车载显示模组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 [1] - 车载显示解决方案已应用于超过100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 [1] 客户覆盖范围 - 国内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广汽、长安、奇瑞、极氪、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岚图、小米等 [1] - 海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也在客户名单中 [1]
京东方A:公司在柔性AMOLED领域多年布局,已经构建起产能规模和技术优势
证券日报· 2025-08-08 11:44
公司动态 - 公司在柔性AMOLED领域多年布局,已构建产能规模和技术优势,并积累较好客户资源 [2] - 公司柔性AMOLED产品全面覆盖手机主要Top品牌客户,同时积极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 [2] - 公司正抢抓市场机遇,匹配下游客户需求 [2] 行业趋势 - 受行业淡旺季影响,上、下半年柔性AMOLED出货量将有较大差异 [2] - 下半年随着下游品牌厂商新机密集发布,AMOLED整体出货量有望比上半年环比持续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