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2025产业未来大会圆满收官:于嘉禾之地,共启产业精耕新篇章
36氪· 2025-09-18 10:18
文 | 晓曦 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与产业生态正经历深刻重构。技术革命浪潮的持续奔涌与资本市场逻辑的根本性重塑,共同宣告了粗放式增长时代的落幕,以深度挖 掘、协同创新与长期价值为核心特征的"精耕时代"正式开启。 在此背景下,9月11日,36氪产业未来大会在厦门圆满闭幕,本次大会以"精耕时代,潮涌嘉禾"为主题,与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达成了深度合作,共同 探索中国产业升级的核心路径。大会旨在搭建政、资、产三方顶尖智慧平台,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与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推动资 本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效能革命。 这表明,虽然低空经济融资活跃但基础设施滞后,资本布局需兼顾技术与生态。在"起飞前的'最后一公里'"圆桌环节,光速光合合伙人蔡伟表示,目前,低 空经济领域的投资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投早投小,约40%的投资都投在了天使轮,二是持续加注有规模和订单的头部明星企业,三是投资标的从主机厂开始 转移到上游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企业。 会议伊始,36氪合伙人、副总裁李政发表"中国产业的未来在哪"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今年一级市场募资端和投资端呈现同比双升态势,投资方向也逐步转 向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硬科技领域, ...
科技部: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
央视网· 2025-09-18 08:09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 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介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十四五"期间,科技部持 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筑牢未来产业成长根基。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在人 工智能领域,国内涌现出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部分模型准确率突破95%,打造百余个 标杆应用场景。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整机技术实现突破,多模态感知、大脑-小脑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 进展,促进了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 速落地应用,为未来万亿级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脑机接口领域,已帮助截瘫患者开始站立行 走,盲人恢复光感;国产脑起搏器已实现全面商用,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开展植入,临床已帮助3万名 帕金森病患者改善运动功能,成为人口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阴和俊表示,未来,科技部将继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 ...
汇川技术(300124.SZ):正在积极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的零部件产品,今年会有零部件面市
格隆汇· 2025-09-18 07:27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正在积极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的零部件产品 [1] - 今年会有零部件面市 [1] - 公司将根据相关进展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Circus SE Delivers First CA-1 AI Robot to Meta
Businesswire· 2025-09-18 06:33
Sep 18, 2025 2:33 AM Eastern Daylight Time Circus SE Delivers First CA-1 AI Robot to Meta Share MUNICH--(BUSINESS WIRE)--Circus SE (XETRA: CA1), a global technology leader in AI robotics for autonomous nutrition systems, today announces the first-ever deployment of its next-generation autonomous CA-1 robot, beginning with Meta (NASDAQ: META) in Germany as its first enterprise deployment. The deployment will begin with full integration at the Munich Meta offices and will be accompanied by a joint launch even ...
广州发布“机器人+”场景需求清单 逾百企业现场精准对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3:00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广州发布《广州市"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围绕7类智能机器人的80项典型应用场景提供精准切口[1] - 2024年广州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2万套同比增长33% 服务机器人产量9万套同比增长22%[1] - 涌现广州数控、昊志机电、蓝海机器人、明珞装备、瑞松智能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企业[1] 产业对接与政策支持 - 对接会汇聚70家装备用户和150家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供应商[2] - 广州正以供需对接为抓手加速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与应用场景[2] - 未来将加快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政策着力构建产业集群优势[2] 相关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下跌1.8% 市盈率21.02倍 主力资金净流出4535万元[4]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5.41% 市盈率46.38倍 主力资金净流入2364.8万元[4]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上涨9.23% 主力资金净流入169.3万元[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6.7% 市盈率123.15倍 主力资金净流出289.8万元[5]
盘中涨幅同类第一!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ETF(562500) 大涨2.4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2:22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截至10点02分机器人ETF(562500)上涨2.46% 盘中涨幅位列同类第一 净值创新高 [1] - 持仓股巨轮智能和博杰股份涨停10% 双环传动、科力尔、拓邦股份均大涨超6% [1] - 开盘半小时成交金额超6.6亿元 市场交投火爆 巨量资金持续加码 [1] 机器人概念股行情 - 港股机器人概念股全线走强 首程控股涨超11% 德昌电机控股涨超6% [1] - 速腾聚创和华虹涨超5% 地平线机器人-W涨超4% [1] - 港仔机器人、三花智控、极智嘉-W、越疆涨超3% [1] 机器人产业发展阶段 - 机器人早期为主题行情 后产业在软件端硬件端实现技术突破 形成成熟硬件方案 [1] - 开始在简单工业场景和特种应用场景落地 赛道开启趋势行情 [1] - 核心标的由T链向国产链扩散 投资关注点从运控能力转向大脑能力和应用效果 [1] 机器人ETF产品特征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超两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2] - 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 [2] - 帮助投资者一键布局机器人上中下游产业链 [2]
速腾聚创早盘涨超7% 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企业订单大增 公司规模效应凸显
智通财经· 2025-09-18 01:46
公司股价表现 - 早盘股价上涨7.78%至45.98港元 成交额达2.64亿港元 [1] 行业市场前景 - 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40.7亿元 2026年进一步升至431.8亿元 [1] - 行业从"贵族传感器"转变为"10万级标配" 中国厂商在规模成本和量产节奏上全球领先 [1] - 行业迎来量价齐升黄金时期 搭载量和渗透率持续提升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H1机器人激光雷达毛利率从去年同期26.1%提升至45.0% 规模效应凸显 [1] 客户合作与订单 - 与全球领先割草机器人制造商达成合作 订单规模突破七位数 [1] - 与库犸科技签订三年120万台全固态激光雷达战略合作协议 [1] - 在无人配送领域与北美COCO Robotics、两家头部外送平台及美团、新石器、白犀牛等企业深度合作 [1] - 在具身智能方向与宇树科技、越疆等公司紧密协作 [1] 技术应用领域 - 激光雷达为机器人核心部件 实现定位、导航、避障等功能 [1] - 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推动激光雷达订单大增 [1]
机器人9月17日获融资买入3.02亿元,融资余额14.6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1:27
股价及融资融券交易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1.45% 成交额达24.85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3.02亿元 融资偿还2.57亿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4501.42万元[1] - 融资余额14.60亿元 占流通市值4.45%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1] - 融券余量98.09万股 融券余额2057.84万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30日 2009年10月30日上市[2] - 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 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 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 交通自动化系统[2] - 收入构成: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44.52% 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19.68% 工业机器人16.24% 半导体装备16.21% 交通自动化系统3.07%[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9.33万户 较上期减少8.69%[2] - 人均流通股7967股 较上期增加9.51%[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2960.67万股 较上期减少58.31万股[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2804.21万股 较上期增加499.71万股[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6.60亿元 同比微降0.07%[2] - 归母净利润-9535.82万元 同比下降54.32%[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3] 机构持仓情况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857.33万股 较上期增加245.34万股[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143.26万股 较上期增加351.24万股[3]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股1135.66万股 较上期增加210.84万股[3] -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1120.08万股 为新进股东[3]
2025天津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1:05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存在大量乱码、不连贯文字和无关字符,无法提取有意义的公司或行业信息。文档中出现的"chinanews.com.cn"表明这些内容可能来源于中国新闻网,但具体内容无法辨识。 文档质量评估 - 文档1包含不完整的企业介绍文字片段,但无法识别具体企业名称和业务内容[1] - 文档2包含年代数据(1843年-1995年)和"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展区"字样[2] - 文档3提及"硬科技发展大会"和"数特电机"字样[3] - 文档4和文档5内容过于零碎,无法提取有效信息[4][5] 内容缺失说明 所有文档均缺乏可解读的连贯文字、具体数据、公司名称、行业分析等关键投资研究信息,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闻内容总结和分析。
让机器人「不只是走路」,Nav-R1引领带推理的导航新时代
机器之心· 2025-09-18 01:01
在机器人与智能体领域,一个长期的挑战是:当你给机器人一个「去客厅把沙发上的书拿来」或者「沿着楼道走到门口,再右转」这一类指令时,机器人能不能 不仅「看见环境」,还能「理解指令」、「规划路径」、然后「准确执行动作」? 之前的许多方法表面上看起来也能完成导航任务,但它们往往有这样的问题:推理(reasoning)的过程不够连贯、不够稳定;真实环境中路径规划与即时控制之间 难以兼顾;在新的环境里泛化能力弱等。 Nav-R1 出场:什么是 Nav-R1? 这篇题为《Nav-R1: Reasoning and Navigation in Embodied Scenes》的新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身体体现式(embodied)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旨在让 机器人或智能体在 3D 环境中能够更好地结合「感知 + 推理 + 行动」。简单说,它不仅「看到 + 听到+开动马达」,还加入清晰的中间「思考」环节。 核心创新 1.Nav-CoT-110K:推理轨迹的冷启动(cold-start)基础 在强化学习阶段,Nav-R1 不只是简单地奖励「到达目的地」,它引入了三种互补的奖励机制,使得行为更精准、更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