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业
icon
搜索文档
茶企争先“卷”年轻人市场 个别企业打上了“ESG”标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4 13:24
四川茶产业发展蓝图 - 到2027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590万亩 亩产值持续增加 规模以上企业营收突破100亿元 综合产值达1300亿元 [1] - 产业链集群发展为关键路径 供给端需数字化提升量产能力 需求端需构建新消费群体 [1] 年轻化市场战略 - 茶企通过包装迭代(40秒速溶设计 水量标识) 口感创新(玫瑰黑茶等调味茶)迎合年轻人偏好 [3][5] - 跨界衍生产品涌现 如茶叶啤酒 茶乡米花糖 茶叶香薰 涉茶非遗产品(彭州白瓷 道明竹编) [2] - 新茶饮合作模式受政策支持 如茶百道等企业与茶叶生产商合作开发抹茶原料 [3] 数字化与低碳转型 - 龙头企业采用全自动化加工 机械臂采摘实现数倍效率提升 稳定品质并降低成本 [5] - 部分企业获得"生态低碳茶"认证 要求禁用除草剂 人工除草贯穿全产业链 [5] 产业链整合政策 - 地方政府推行"链主引领+集群发展"模式 蒲江县 邛崃市承担种质资源保护 龙头培育等核心任务 [3][6] - 政策支持加工 运输 储存设施升级 推动同质化竞争向错位发展转型 目标打造亿级产业集群 [6] 市场竞争动态 - 价格战现象显现 9 9元低价策略冲击市场 加速劣质产品出清 头部品牌凭规模优势巩固地位 [2] - 茶企通过音乐节等场景营销塑造品牌效应 推动从"产品"到"生活方式"的转变 [3]
第十四届四川茶博会5月9日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4-24 07:06
展会概况 - 第十四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5月9日至12日在成都举办 主题为"精制川茶 世界共享" 聚焦茶业新质生产力和乡村振兴新引擎 [1] - 展会汇集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近50个茶叶主产县及尼泊尔 斯里兰卡 不丹等国家和地区近2000家中外茶企 [1] - 展馆面积达7万平方米 配套60余场茶事活动 打造茶业贸易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顶级平台 [1] 产业展示亮点 - 首次设立链主企业馆 汇聚竹叶青 川茶集团 川红集团 春兰茶业 跃华茶业等川茶产业链主企业 [1] - 集中展示科技研发 产品创新及三茶统筹成果 通过数字化生产设备 智能茶饮机器人推动加工标准化和品牌高端化 [1] - 成都市作为主题市打造"一绿一黑两特色"主题馆 突出蒲江雀舌 邛崃黑茶 崇州枇杷茶 都江堰茶叶等地理标志产品 [2] 文化体验与跨界融合 - 以"成都老茶馆"为场景联动展出紫铜长嘴茶壶 盖碗 竹桌椅 老虎灶 彭州白瓷 道明竹编 青羊蜀锦等茶文化+元素 [2] - 提供沉浸式"坐茶馆"体验 展现茶+文旅 茶+康养等创新生态案例 [2] 产业推广与国际合作 - 集结四川全省11个茶叶主产市 30余个茶叶优势县 突出展示名优绿茶 工夫红茶 茉莉花茶 优质黑茶等优势品类 [2] - 通过国际采购商对接会 跨境电商合作等渠道加速川茶出川出海 抢占国际市场并增强品牌价值 [2] 科技赋能与专业活动 - 举办首届数字化赋能茶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 专家分享AI茶园管理 区块链溯源等前沿技术应用 [2] - 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核心引擎 [1]
八马茶业港股IPO加速,以“五项第一”实力重构茶行业资本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4-23 10:28
公司上市计划 - 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华泰国际 农银国际和天风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1] - 拟募集资金用于扩建生产基地 建造新生产基地 提升品牌价值 扩大产品组合 扩张直营线下门店网络 提升数字化水平 补充营运资金[6] - 此前曾谋求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挂牌新三板 后向创业板和主板申请但主动撤回[6] 市场地位 - 按2023年末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算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3] - 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算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 在乌龙茶和红茶市场排名第一[3] - 铁观音销量连续10余年全国第一 岩茶销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3] - 旗下拥有八马茶业 信记号 万山红等知名茶叶品牌[3]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18.18亿元 2023年营收21.22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6.47亿元[4] - 2022年净利润1.66亿元 2023年净利润2.06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08亿元[4]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保持正增长[4] 销售网络 - 采用直营加加盟模式 覆盖全国大陆省份超3500家连锁专卖店[4] - 截至2024年9月末加盟店数量达3224家 占比超九成[4] - 线上全平台粉丝数量突破4000万 全渠道会员数量超过2600万[4] - 2024年双11期间全渠道终端销售额突破3.2亿元 同比增长18%[4] 业务定位 - 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企业 从事茶及相关产品研发设计 标准输出及品牌零售业务[3] - 若成功上市将获得更广阔资本平台 加速全国化布局 提升品牌影响力[8]
茶韵生金助振兴
金融时报· 2025-04-22 07:42
茶产业规模与产值 - 荣县茶园面积达21.27万亩 年综合产值超50亿元 年出口茶产值近4亿元 稳居全省前列 [1] - 茶产业金融试点企业贷款余额达2.09亿元 同比增长101.93% 带动农户1000余户 [3] 金融支持政策与机制 - 中国人民银行自贡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深化茶叶"金融链长"制 促进金融链与茶产业链深度融合 [1] - 出台《自贡市重点农业产业链"行长+链主"金融链长制工作方案》 组建涉农产融对接专班 [2] - 建立县域货币政策传导工作机制 分层开展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及政策宣讲活动10余次 [4] 信贷产品创新与投放 - 荣县农商银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投放7554万元 惠及49户经营主体 加权平均利率低于全市0.54个百分点 [2] - 发放信用贷款6900万元 占茶企茶农融资总量66.38% [2] - 创新"茶陶贷"线上纯信用产品 "茶叶优势特色行业产业贷"额度达200万元 "碳足迹挂钩贷款"等三款产品余额1.78亿元 [3] 重点企业与项目融资 - 春兰茶叶公司获75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年利率3.85% [2] - 农发行向金色荣州农业公司投放1.59亿元贷款 支持20万亩茶产业园茶旅融合项目 [4] - 累计申报"三农"财政奖补贷款1936笔 本金13.58亿元 兑现奖补资金1745.42万元 [4]
父子生产销售假冒“中茶”“大益茶”茶叶获利!被判赔超百万
南方都市报· 2025-04-22 02:11
4月21日,南都记者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获悉,该院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及十大典 型案例。一对父子因生产销售假冒"中茶"、"大益茶"等注册商标茶叶,被指控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同 时,涉事两家茶业公司也以侵害商标权为由提起民事诉讼。法院采用"刑民合一"审理模式,判决两被告 分别赔偿涉事茶业公司100.2万、7.2万。 法院一审判决两被告分别赔偿中茶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1002072.56元、大益茶公司经济损失及 合理维权费用72625元。一审判决现已生效。 据悉,本案采用"三审合一"审理模式框架下的"刑民合一"审理模式,将相关的刑事、民事案件合并审 理,有利于统一裁判标准,提高案件审理水平。案件审理中,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实现证据共享,事实 认定更加充分,缓解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权利人举证难的问题,突破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常见的因 无法查明基数难以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困境。 采写:实习生 王岑 南都记者 冯奕然 通讯员 广知宣 "中茶"、"大益茶"品牌茶叶。 据案情披露,被告人罗某甲、罗某乙为父子关系。2017年起,两人在某加工场生产假冒"中茶""大益 茶"等注册商标茶叶。其中,罗某甲主要负责生产 ...
纪念金骏眉创始20周年座谈会在福建湖北两地同步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4-21 08:34
公司发展历程 - 金骏眉由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江元勋团队于2005年创制 采用珍贵芽头原料填补中国高端红茶空白 [2] - 2010年起公司将金骏眉创新工艺输出至全国14个优质茶产区 构建"一脉工艺 千山风味"产业体系 [2] - 通过技术培训与品牌共建激活当地野茶资源 湖北巴东产区两年内助农增收超200万元 [3] 工艺创新与标准化 - 在正山小种传统制作技艺基础上革新工艺 实现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2] - 依托《骏眉红茶》团体标准 推动全国14个产区实现高品质规模化生产 [1][2] - 骏眉红茶含有更高比例茶黄素和聚酯型儿茶素A(TSA) 兼具健康价值与独特风味 [2] 产业带动效应 - 金骏眉使桐木村茶青价格跃升百倍 茶农技能提升 红茶产业焕发新生 [3] - 通过"技术赋能+品牌共享"模式带动超6万户茶农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4] - 开发信阳红 普安红 巴东红 广元红 古丈红 超然红等区域品牌 注入多元活力 [2] 品牌战略与行业影响 - 推动中国红茶从"原料供应"转向"品牌引领" 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范本 [2] - 全产业链布局叠加技术创新 打造各产区名优红茶品牌 [1] - 将中国创新清饮红茶带给全球爱好者 提升国际竞争力 [4]
春茶开采 福建武夷山开展丰富茶旅文化活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21 01:27
茶旅融合与消费促进 - 武夷山将茶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游客可体验非遗制茶技艺及拓印、漆扇等茶元素互动活动,有效提振当地经济和促进消费 [1][3] - 当地举办源自宋代的“喊山祭茶”传统开山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寓意茶叶丰收 [4] - 茶文化被融入吃、住、行、游、购等环节,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6] 茶产业规模与产值 - 武夷山累计建成绿色生态茶园14.8万亩,茶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50亿元 [6] 茶树种质资源与科研 - 武夷山御茶园收集保存了国内外的茶树种质资源3290份,成为国内大型生态茶树种质资源库之一 [3] - 当地通过科研攻关和产学研合作,征集了历代有代表性的珍贵名枞216种 [3] - 茶树种质资源被视为农业“芯片”,需每年不断进行筛选和演化 [6] 茶文化历史与国际化 - 400多年前武夷山茶叶通过“万里茶道”和海上丝路到达欧洲,成为中国名片 [6] - 现今武夷岩茶通过国际班列和航班继续联通世界 [6]
一片茶叶的科技革命:日照绿茶凭啥领跑北方茶业
齐鲁晚报网· 2025-04-17 02:45
文章核心观点 日照茶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构建全产业链生态,推动产业向精深加工迈进,不断擦亮“北方绿茶之乡”招牌 [1][3][5] 分组1:园区创新与产业生态 - 园区是北方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库”,构建起从育苗研发到电商销售等的全产业链生态 [3] - 智能联栋温室采用“多根无性茶苗扦插快繁技术”,将育苗周期从一年半压缩至38天,培育茶苗根系发达程度达常规60倍,实现当年栽种当年采摘 [3] - 基地年繁育无性系茶苗2000万株,已销售推广至广西、西藏等地,北方茶树开启“西迁南进”新征程 [3] 分组2:科技管控与品种选育 - 园区通过AIPA智慧决策系统,实现水肥管理等环节数字化精准管控 [5] - 园区建成北方最大茶树种质资源圃,成功选育6个适应当地气候的茶树新品系 [5] - 专利技术培育的无性系良种推广至内蒙古赤峰、陕西西安等地,解决北方茶树良种覆盖率低难题 [5] 分组3:产业发展与前景 - 园区内投资1.2亿元的抹茶生产线即将投产,采用国内领先工艺和技术,推动日照茶产业向精深加工迈进 [5] - 日照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30万亩,年产干毛茶2.15万吨、总产值42亿元,“十四五”以来,干毛茶产量、总产值分别提升18.8%、27.3% [5] - 日照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首位,是我国高纬度地区面积最大的优质绿茶产区 [5]
御广陈以核心产区优势引领新会老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食品网· 2025-04-14 07:06
在"中国陈皮之乡"广东新会,江门市御广陈皮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御广陈")正以传统核心产区优势为根 基,推动新会老陈皮产业向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作为新会东甲产业园的领军企业,御广陈始终坚持"产地 决定品质"的发展理念,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产学研合作,持续提升老陈皮的品质与价值。 御广陈构建全产业链 严控老陈皮品质 御广陈创新采用"种植基地+原材料批发中心+食品加工+销售专卖店+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实现了从田间到餐 桌的全流程品控。公司特别注重核心产区资源布局,在东甲村等传统优质产区建立了标准化种植基地。据御广 陈总经理江少磊介绍:"核心产区的新会柑柑香突出,柑油含量丰富,所产老陈皮营养价值显著高于普通产区。" 新会老陈皮:千年传承的养生瑰宝 产学研结合 御广陈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御广陈与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深入开展新会陈皮系列研究。公司率先在行业内推行GAP(良好 农业规范)产业园建设,通过科学种植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老陈皮品质。同时,御广陈还研发了陈皮年份 追溯系统,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每片老陈皮的产地、年份等详细信息。 品质为王 御广陈树立行业标杆 "在新会陈皮行业品牌化发展的过程中,产地成 ...
乘着“体重管理年”的东风,茶马汇茶业焕新“茶与健康”
搜狐网· 2025-03-24 07:05
乘着"体重管理年"的东风,茶马汇茶业焕新"茶与健 康"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5年全民健康体重管理行动计划》,"明确将体重管理作为年度重点健康工作之 一,通过政策引导、健康教育、社区支持等多方面措施,帮助民众实现科学减重,预防肥胖相关疾 病"。 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掀起"国家出手整治居民体重"全民讨论热潮,健康生活方式成为主 流。茶与健康有着天然紧密联系,茶业、体育用品、健身行业等迎来了拓宽受众、发扬文化的新机遇。 茶为何健康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表示:"茶不是药,但饮茶可以预防和减轻人 体疾病,可以作为调节剂,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性";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则表示:"乌龙茶里面 含有比较多的咖啡因和茶多酚,咖啡因具有燃烧脂肪的作用,茶多酚具有抑制脂肪吸收的效果"。武夷 岩茶是乌龙茶的杰出代表,武夷山的乌龙茶,统称武夷岩茶,正如茶马汇的每款茶都有自己的特点。茶 与健康源远流长,《神农本草经》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在国际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茶及茶饮品纳入可标准'健康声明'的食品范围"新规4月28 日将生效。国际茶叶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