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

搜索文档
成立深圳首个AI智能眼镜产业联盟 宝安加速抢滩万亿新赛道
深圳商报· 2025-05-20 17:07
最近,智能眼镜又有新动作。 5月19日,华为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全系智能新品,其中"智能眼镜"备受市场关注。 紧随其后,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主题将围绕"传统眼镜 +智能穿戴"跨界融合。 智能眼镜作为AI最佳落地终端之一,备受资本市场关注。2025年也被称为智能眼镜的爆发之年,不仅 有苹果、脸书、谷歌等国际科技巨头的入局,国内的华为、小米、字节、阿里等科技巨头也加速入场。 试想一下,以后戴上一副AI眼镜,就能点咖啡、导航、通话、查信息,这将极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 式。如今,这样的新场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不管是VR、AR还是AI眼镜,其实都是相通的,只不过随着技术的迭代和大模型的发展,呈现出的载 体不同,产品会越来越智能化和轻量化。"恒悦元宇宙科普中心、深圳市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协会负责人 张振流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眼镜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虚拟现实(VR)设备 到现在的AI眼镜,技术不断迭代,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 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快眼镜产业转型升级。雷鸟、闪极等科技创新凭借过硬的产品力让全球惊叹。2024 年12月19日,LOHO携手闪极正式发布 ...
AI眼镜系列专题报告(二):AI眼镜新品爆发元年,国产SoC主控崭露头角
国信证券· 2025-05-20 07: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眼镜销量前景广阔,品牌厂商集中布局,预计2025年全球AI销量为550万台,未来六年CAGR有望达到97.4%,众多厂商入局使未来竞争激烈,智能手机、XR及互联网厂商具备优势 [4] - 主控SoC约占整机BOM三成,ISP模块决定AI眼镜成像效果,高性能ISP需满足动态防抖和低功耗要求 [5] - 当前AI眼镜主流SoC方案有三类,系统级低功耗SoC或为最优解,国产芯片涌现提供丰富可选方案,建议关注AI眼镜芯片产业链相关公司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智能眼镜新品加速涌现,主控SoC成为差异化关键 - AI眼镜硬件发展经历三阶段,是AI Agent催生的新设备和AR过渡产品,目前无摄像头和带摄像头技术成熟,AR眼镜推广慢,2025年AI与AR眼镜市场将群雄逐鹿 [10][11] - AR、VR、MR技术在概念和透视技术上有区别,视频透视在VR沉浸式体验应用广,光学透视在AR智能穿戴领域应用广 [16] - 1Q25全球VR销量133万台同比降22.7%,AR销量11.2万台同比降0.9%,AI智能眼镜销量60万台同比增216%,预计2025年全球VR销量611万台、AR销量65万台、AI销量550万台 [20][25][26] - 智能眼镜主控芯片约占整机成本31%,RayBan Meta主控高通AR1占总BOM成本31.6%,小米预计采用高通AR1+恒玄科技2700方案 [29][32][35] - Meta-Rayban发布AI眼镜后销量超百万,国内多厂商布局,阿里AI眼镜有望25年发布 [39] - 近70家厂商在研AI眼镜,主流参与者分六大类,行业巨头加快AR领域布局,中国厂商在AR眼镜市场有优势 [43][45][46] 系统级低功耗SoC或为最优解,ISP性能决定产品使用体验 - AI眼镜主流SoC方案有系统级SoC单芯片、系统级SoC+协处理器双芯片、主控SoC+ISP双芯片三类 [50] - ISP处理前端图像传感器输出信号,决定AI眼镜成像质量,动态防抖和低功耗关键 [51][54] - 高通Mobile芯片平台布局五大领域,可穿戴和XR平台为AI眼镜可选方案,AR1为当前AI眼镜首选,25年AR1 Gen2工艺将从4nm升级为3nm [63][66] - 国产系统级SoC紫光展锐W517可用于AI眼镜,恒玄科技BES2700和2800可作低功耗主控SoC [71][74] - 主控SoC还有STM32N6、全志科技V821、炬芯科技ATS3025,ISP芯片有星宸科技SSC309QL、北京君正T31等 [78][81] 产业链相关公司 - 恒玄科技是低功耗无线计算SoC芯片领军者,BES2800芯片有突破,2024年收入和利润增长 [90] - 翱捷科技掌握全制式无线通信技术,首款RedCap智能穿戴芯片已通过认证,2024年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为负 [94] - 炬芯科技蓝牙音频SoC芯片领先,规划推出新芯片,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研发投入增加 [97][98] - 中科蓝讯专注无线音频SoC芯片,为客户提供全链条服务,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产品线将拓展 [104] - 晶晨股份智能机顶盒与电视SoC领先,产品用于VR/AR眼镜,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6nm芯片有望放量 [107] - 全志科技提供AIoT高性价比SoC方案,V821芯片有优势,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与头部客户合作 [114] - 瑞芯微是AIoT SoC企业,RK3588导入AR/VR设备,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各芯片收入均增长 [117] - 北京君正以智能视频芯片和自主内核CPU切入AI眼镜领域,2024年营收和利润下降,AI算力引擎有优势 [120] - 星宸科技立足ISP核心能力驱动AI眼镜芯片创新,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芯片聚焦痛点革新 [127] - 富瀚微提供完整芯片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略降、利润增长,发布的MC6350有低功耗等特点 [134] - 国科微发布圆鸮AI ISP,2024年营收下降、利润增长,智慧视觉芯片产品有收入 [141] - 安凯微是物联网摄像机芯片供应商,发布低功耗智能视觉芯片,2024年营收下降、利润为负,研发投入增加 [148]
把VITURE卖到北美第一后,姜公略说AI眼镜应该瞄准游戏玩家
暗涌Waves· 2025-05-20 07:01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公司专注于游戏玩家群体,认为沉浸感是手机能力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将AI眼镜定位为补充手机短板的产品 [1][4] - 产品通过颈环配件整合零碎设备,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实现移动场景下的主机游戏体验 [1][7] - 2024年5月推出的VITURE Pro在北美市场占据AR眼镜超50%份额,成为首个入驻百思买的AR品牌 [1] - 2024年底公司决定进军中国市场,认为中美市场在用户画像和场景需求上存在差异 [15] 技术创新与功能突破 - 产品采用3D化显示功能,通过手机NPU实现2D内容实时转3D,推理时间压缩至20毫秒 [8][11] - 颈环设计解决了移动场景下计算主机的hands free需求,成为销量最高的配件组合 [7] - 视觉大模型技术推动2D转3D能力,通过深度图生成实现内容升维 [11] - 发热芯片模块被设计在镜腿外侧,优化佩戴舒适度 [2] 行业洞察与竞争逻辑 - 行业关键指标在于能否替代手机使用时长,若能减少20%手机使用时间即标志突破性进展 [12] - 智能眼镜需在"全天候佩戴"与"场景式佩戴"间抉择,后者更易实现用户接受度 [13] - 公司认为新技术应聚焦用户真实痛点而非技术本身,游戏玩家群体具备明确定义和高体验要求 [4][6] - 行业历史规律显示交互设备更迭本质是切割前代设备使用时间 [12] 设计理念与用户体验 - 创始人强调美学与用户体验的极致结合,产品设计注重细节如发热模块位置优化 [2] - 3D功能获用户积极反馈,例如帮助用户以沉浸方式回顾亲人影像资料 [9] - 公司目标是通过软硬结合打造体验世界的新方式,解决AR行业3D内容匮乏问题 [10] 市场表现与竞争优势 - 产品获《时代》杂志年度最佳发明及工业设计四大满贯奖 [7] - 北美市场成功归因于专注用户体验创新而非技术推销 [14] - 公司认为中国市场在产品心智和形态创新上具备后发优势 [15]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AI眼镜系列专题报告(二)】:AI眼镜新品爆发元年,国产SoC主控崭露头角
剑道电子· 2025-05-20 01:43
AI眼镜市场发展现状 - AI眼镜硬件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无摄像头智能眼镜→带摄像头智能眼镜→带显示屏智能眼镜,目前前两种技术较为成熟,AR眼镜在显示、算力、重量等方面仍需改进 [8] - 2025年有望成为AI眼镜新品爆发元年,三星、苹果、谷歌、小米、华为等巨头纷纷布局,预计将推出多款新产品 [9] - 1Q25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达60万台,同比增长216%,其中Meta Ray-Ban眼镜占比87.5% [16] - 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达550万台,未来六年CAGR达97.4% [19] 产品分类与市场表现 - 无摄像头智能眼镜重量约38g,价格699元起;带摄像头智能眼镜重量约50g,价格299美元起;带显示屏智能眼镜重量约119g,价格4999元起 [10] - 2025年预计VR眼镜销量611万台,AR眼镜65万台,AI眼镜550万台 [18][19] - 中国厂商在AR眼镜市场占据优势,Rokid、雷鸟创新、XREAL占据中国消费级AR出货量前三名 [33] 产业链与成本结构 - 智能眼镜中主控芯片约占整机成本31%,光学显示单元占43%,存储占15% [21] - Meta Ray-Ban眼镜BOM成本约174美元,主控芯片占比31.6%,采用高通AR1 Gen1芯片 [23] - 小米AI眼镜预计采用高通AR1+恒玄BES2700方案,主控芯片占BOM成本28.8%-37.7% [25] 技术方案与芯片发展 - AI眼镜主控SoC方案分为三类:系统级SoC单芯片、系统级SoC+协处理器双芯片、主控SoC+ISP双芯片 [38] - ISP性能决定AI眼镜成像质量,需满足动态防抖和低功耗要求 [42] - 高通AR1为当前AI眼镜首选方案,支持1200万像素照片拍摄,第二代将升级3nm工艺 [48] - 国产芯片展锐W517、恒玄BES2700/2800等也在AI眼镜领域有所应用 [54][56] 主要厂商布局 - 近70家厂商在研AI眼镜,包括手机厂商、XR品牌、互联网公司等六大类 [30][32] - Meta、谷歌、微软、苹果、华为等巨头通过收购和技术自研加快AR领域布局 [34] - 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恒玄科技、翱捷科技、炬芯科技、全志科技、瑞芯微等 [65][76][78]
CINNO Research:一季度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9.6万台 同比增长45%
智通财经· 2025-05-20 00:30
市场概况 - 2025年一季度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9.6万台,同比增长45% [1] - 带屏AR眼镜占据80%市场份额,无屏AI眼镜占比20% [1] - 行业正从"尝鲜"向"刚需"转变,可能重塑人机交互逻辑 [1] 增长驱动力 - 海外Ray-Ban Stories智能眼镜的"硬件+生态"模式激活国内需求 [2] - Birdbath+Micro OLED方案占AR眼镜85%份额,但创新不足促使转向轻量化AI眼镜 [2] - 国家补贴支持差异化竞争,无屏AI眼镜价格段集中在<1,000元和1,000~2,000元,带屏AR眼镜价格段集中在1,000~4,000元 [2] 技术演进 - 分体式Birdbath方案AR眼镜销量趋于饱和,预计二季度份额下滑 [3] - 无屏AI眼镜销量达1.9万台,同比增长显著,成为市场渗透先锋 [3] - 一体式AR眼镜集成AI大模型、第一视角拍摄和多模态交互,被视为终极形态 [3] 竞争格局 - 雷鸟创新以45%市场份额排名第一,XREAL以18%排名第二,星纪魅族以14%排名第三 [4] - 雷鸟创新在AI眼镜市场销量份额达80%,其中雷鸟V3 AI拍摄眼镜占94% [5] - XREAL凭借X1空间计算芯片和3DoF能力提供沉浸式体验 [7] - 星纪魅族依托手机基因和Flyme AIOS实现跨端协同 [8] - VITURE以高端定位在游戏发烧友中拥有口碑 [9] - 若琪转向AI+AR眼镜技术突破,Rokid Glasses瞄准高端市场 [10] 跨界入局 - 海尔旗下雷神科技推出三款智能眼镜新品 [10] - 小米、华为、vivo、传音等消费电子巨头发布AI眼镜产品,侧重生态协同 [10] - 百度、阿里、字节等互联网巨头加速入场,行业竞争多元化 [10] 未来展望 - AI/AR眼镜将从"尝鲜玩具"进化为"生产力工具",成为元宇宙时代全民级入口终端 [11] - 技术成熟度、政策友好度与场景丰富度共振,推动行业爆发 [11]
华为升级智能眼镜2 谷歌、苹果新品蓄势待发
每日商报· 2025-05-20 00:05
行业动态 - AI眼镜行业迎来新一轮新品潮,华为、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1][2][3][4] - 华为对智能眼镜2进行升级,新增21种语言翻译、同声传译和头部控制接听功能 [2] - Rokid旗下AI眼镜全球订单超25万台,其中在线订单超4万台,预计年内全部交付 [2] - 谷歌或将在2025年I/O大会上展示搭载Gemini模型的AI眼镜原型 [3] - Meta的Ray-Ban AI眼镜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4倍,并推出实时翻译功能 [4] - 苹果计划在2026-2027年推出首款AI智能眼镜,搭载自研处理器 [4] - 国内厂商如小米、华为、字节等密集推出AI眼镜产品,行业已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 [4] 产品与技术 - AI眼镜功能从基础硬件叠加向智能辅助与智能助理方向发展 [5] - 随着大模型技术升级,AI眼镜有望成为智能协同与计算终端 [5] - Meta计划为智能眼镜引入"实时AI"功能,实现基于实时视野的交互式对话 [4] - 小米可能推出高低端AI眼镜版本,低端版本价格或压至千元以内 [7] - 电子变色墨镜和彩色显示版本可能成为未来产品趋势 [7] 市场表现 - A股AI眼镜概念板块昨日微涨0.27%,近一月涨幅达2.26% [6][7] - 个股方面,好上好涨5.05%,中光学、硕贝德等涨超4% [6][7] - 业内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销售达550万台,同比增长135% [8] - 中国供应链有望占据全球AI眼镜市场50%以上份额 [8] - 专业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AI眼镜市场规模可达1500亿美元 [7] 未来展望 - 2025年有望成为AI眼镜产业爆发元年 [7] - 行业增长驱动力来自AI与大模型融合、光学显示技术突破和轻量化续航优化 [7] - 市场关注点包括整机制造企业和光学显示、语音交互、端侧算力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8]
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下月召开 AI眼镜有望再次站上风口
新浪财经· 2025-05-20 00:01
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 - 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馆开幕,智能眼镜+穿戴展区、智能眼镜产业链图谱展示区为核心亮点,集中呈现AI、AR/VR等尖端技术与眼镜产业的深度融合成果 [1] 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动态 - 25Q1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60万台,同比增长216%,其中RayBanMeta智能眼镜销量52.5万台(去年同期17万台) [1] - 预计2025年全年AI智能眼镜销量550万台,后三个季度小米、阿里、三星等十几个品牌将陆续推出新品,Meta预计Q3发布多款不同功能和形态的AI智能眼镜 [1] - 行业即将进入爆量阶段,Meta RayBan系列率先规模量产,小米、华为等头部厂商规划2025年密集入局 [1] - 叠加芯片、光学器件成本下探及硅碳负极电池技术商用突破,AI眼镜或复制TWS耳机增长曲线,预计2026年出货量突破千万级,2030年达亿级规模,五年复合增长率约82% [1] 相关上市公司布局 - 全志科技已打通端侧到云端大模型引擎通路,与下游客户合作开发大模型在智能教育、家庭陪伴、个人助理、AI眼镜等场景的应用,相关产品2025年陆续推出 [2] - 硕贝德的天线、线束、散热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和AI眼镜领域,其天线产品已向北美客户的AR/VR眼镜批量出货 [2]
Q1’25 国内消费级AI/AR市场销量同比涨45%,结构性变革加速
CINNO Research· 2025-05-19 16:51
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增长 - 2025年一季度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销量达9.6万台,同比增长45%,其中带屏AR眼镜占80%市场份额,无屏AI眼镜占20% [2] - 市场增长三大驱动力:海外标杆产品(如Ray-Ban Stories)的硬件+生态模式示范效应、技术迭代催生轻量化AI眼镜替代需求、国家政策补贴支持差异化竞争 [2] - 价格段分化明显:无屏AI眼镜中音频款<1,000元,音频+拍照款1,000~2,000元;带屏AR眼镜中分体式(Birdbath方案)1,000~3,000元,一体式(光波导方案)2,000~4,000元 [2] 技术路径与市场格局 - 技术路径从显示依赖转向AI赋能,无屏AI眼镜销量达1.9万台,同比增长显著,成为渗透先锋 [4] - 雷鸟创新以45%市场份额断崖式领先,XREAL占18%第二,星纪魅族14%第三 [4][8][9] - 分体式Birdbath方案仍占AR眼镜主流但份额将下滑,无屏AI眼镜通过音频交互和拍照功能培养用户习惯,一体式AI+AR眼镜被视为终极形态 [6] 头部企业竞争策略 - 雷鸟创新垂直布局硬件+算法+生态,旗舰产品X3 Pro采用彩色Micro LED光波导方案,一季度AI拍摄眼镜品类中V3型号占94%份额 [7] - XREAL聚焦分体式AR眼镜,搭载自研X1空间计算芯片提供3DoF能力,并与海信视像合作开发高端观影产品 [8] - 星纪魅族依托手机基因实现跨端协同,通过Flyme AIOS打通手机、汽车与AR眼镜生态 [9] - VITURE定位游戏发烧友市场,若琪转向AI+AR眼镜技术突破并探索B端工业场景 [10][11] 跨界竞争与生态重构 - 消费电子巨头(小米、华为、vivo等)和互联网企业(百度、阿里、字节)加速入场,通过生态协同布局而非短期销量突破 [13] - 海尔旗下雷神科技推出三款智能眼镜新品,覆盖AR、AI及AI+AR三大品类 [13] - 行业正从"尝鲜玩具"向"生产力工具"进化,未来三年或成为元宇宙时代全民级入口终端 [15]
AI眼镜市场“蓄势待发” 相关产业链公司已批量交付订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9 16:42
AI眼镜行业概况 - AI眼镜作为新兴智能穿戴设备正逐渐走进人们视野,新产品不断推出且功能持续涌现 [1] - 产业链上游企业已进入订单批量交付阶段,显示行业成熟度提升 [1] 产品功能与市场表现 - 主流AI眼镜已实现万物识别、提词字幕、实时翻译、多媒体等15项功能 [2] - 2024年全球销量达152万台,2025Q1销量60万台(同比+216%),机构预测全年销量550万台 [2] - 功能创新聚焦三大方向:光学显示升级、手势语音交互优化、AI能力强化(如视听翻译) [3] - 产品轻量化成为技术攻坚重点,需同步优化镜片厚度与内部零件重量 [3] 产业链布局 - 光学显示系统、存储芯片、电池、PCB等核心环节吸引A股公司密集布局 [4] - 佰维存储2024年AI眼镜业务收入1.06亿元,预计2025年同比增速超500%,2025Q2启动高价值存储产品批量交付 [4] - 则成电子软板产品2024Q4实现批量出货,2025Q1销售收入增长部分来自该业务 [4] - 蓝思科技纳米微晶玻璃技术提升镜片抗摔性及透光率,已供货多款高端产品 [5] 技术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通过光学显示方案创新推动产品轻量化与高画质显示 [5] - 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正围绕海内外头部客户需求保障出货 [6]
做AI眼镜,为什么一定要有定制化大模型 | 对话雷鸟创始人李宏伟
量子位· 2025-05-16 05:36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AI眼镜被视为继智能手机之后人类与数字世界交互的下一个核心入口 [1] - 国内已有十余家厂商发布AI眼镜产品 行业进入"百镜大战"阶段 [2] - 参赛厂商类型多样 包括互联网公司和显示技术出身的企业 [3] 技术战略与产品规划 - 光波导显示技术是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 [5] - 采用定制化基座大模型路线 与阿里通义合作成为国内首家使用定制大模型的AI眼镜厂商 [6][21] - 近期产品更新重点包括AI录音功能和"所见即所得"探索世界功能 同时优化了拍照色彩效果和语音助手性能 [11][12] - 下一步计划上线RayNeo AI电台和AI备忘录功能 并推出AI Agent商店引入开发者生态 [15][17] - 承诺为V3提供3年免费AI功能更新维护 未来将探索更多商业化模式 [32][33] 产品形态与技术路线 - 同时布局带显示和不带显示的AI眼镜产品 采用"攀登珠峰+沿途下蛋"策略 [36] - 不带显示的AI眼镜已实现产品市场匹配(PMF) 在第一视角拍摄和AI功能方面表现成熟 [37] - 全彩显示对AI眼镜至关重要 能显著扩展应用场景和价值 [47] - 单色显示产品虽有价值 但重要性不如彩色显示 [47] 核心挑战与解决方案 - 技术难点包括端云侧功能分布、网络连接稳定性、多模态算法协同和多品牌设备兼容性 [12][13] - 定制大模型更适合眼镜场景 能解决响应速度、准确性和多模态等基座层问题 [24][27][30] - 供应链存在不足 关键组件缺乏针对性设计 技术完成度需要优化 [54] - 行业最大限制因素在于技术与生态的互动 需要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发展 [58] 生态建设与行业展望 - 当前核心是解决Killer App问题而非生态繁荣 需要先打造关键应用场景 [50] - 推动开发者生态建设 提供SDK并兼容Open XR等标准 [53] - 大厂入局有利于行业发展 能促进生态繁荣和技术进步 [60] - 行业发展将经历从不带显示到带显示再到AI+AR眼镜的演进过程 存在多个爆发点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