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植业
icon
搜索文档
智慧农业显身手 秋粮增产有“科技”
央视网· 2025-09-16 07:47
秋粮生产进展 - 全国秋粮高产作物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较多且长势总体正常 [5] - 玉米主产区正抓住关键窗口期落实增产措施助力丰产丰收 [1] 玉米生产技术应用 - 山东德州856.5万亩玉米采用密植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5] -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肥力温度数据使管理效率提升10倍以上 [5] - 虫情监测站与智慧平台实现实时监测预警和高效田间管理 [5] 玉米种植管理措施 - 农技专家指导种粮大户实施"一喷多促"飞防作业 [3] - 组织100多个专家技术小组开展技术指导提升单产水平 [5] - 灌浆期重点落实增粒重提单产措施 [3] 水稻新品种推广 - 江西推广优质抗倒伏抗病性强的新品种适配本地气候土壤条件 [7] - 全省优质稻品种年推广面积超过1800万亩覆盖主要产粮区 [9] - 黑龙江佳木斯引进高产抗倒新品种通过科研合作实现增产 [9] 水稻生产管理 - 无人机喷施药肥保障抽穗扬花期管理效率 [7] - 新品种水稻具备优质抗倒伏特性且一个月后即将收获 [7]
新华视点|金秋九月话丰收 特色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9-16 06:44
■山核桃采收季来临 传统农俗焕生机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山核桃采收季。在昌化镇后营村,林农们正忙着采收。 近年来,临安区大力推广张网采收,在昌化镇白牛村西谷坪经济林林场,一张张绿色的网像地毯一样铺满山头。 金秋九月,多地特色作物进入采收季。各种科技手段广泛应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多元模式拓宽销路,助力产业升级。 ■猕猴桃迎来采摘季 小果子撑起大产业 陕西省眉县30余万亩猕猴桃陆续进入成熟采收期。在常兴镇祁家村一片成熟的猕猴桃园里,果农们忙着采摘、装箱、运输。 在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工人们在车间正忙着清洗、包装刚采摘下来的猕猴桃,经过检验后的猕猴桃将被运往世界各地。 ■鲜食玉米迎丰收 产业升级助增收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红星村的鲜食玉米喜获丰收。该镇由村党支部对接企业签订回收订单,以"统一种子、分片种植、定期采收"的 方式保障农民收益。 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的采收加工同样繁忙,玉米在车间里经脱皮、去头、装袋、灭菌等工序,5小时内极速锁鲜,即刻包装。 在焉耆县永烨牛羊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工作人员将新鲜采收的青贮玉米搬到青贮窖中压实,为牲畜越冬提前备足"口粮"。 ■长美萝卜成"引擎" ...
农业农村部:2024年大豆产量达到2065万吨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新华财经· 2025-09-16 06:23
"这几年,我国粮食面积在高基数上也是保持了稳定,去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17.9亿亩。面积要 稳住,单产也要大面积提升,抓住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韩俊表示,去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比2020 年增加了3800多万亩,这为我国粮食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华财经北京9月16日电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农业 农村部主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针对大豆油料等进口量比较大的品种,坚持不懈提升国内产能。2024 年,大豆产量达到了2065万吨,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4%;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 率提高了近5%。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此外,韩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气候韧性不断增强,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 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已经实现全国全面覆盖。 韩俊介绍,在提升产能方面,农业农村部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特别是聚焦耕地和 种子"两个要害"集中发力,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 能力。今年已在全国选了702个县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目标就是把试验田里的高 ...
农业农村部: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5:55
粮食安全与产能提升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 [1][4]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1][4] - 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1][21]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2024年中央财政亩均投入标准提高至2000元以上 [6][22] - 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比“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单产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12] 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创新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良种覆盖率超过96% [6]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白羽肉鸡、华西牛等自主品种打破国外垄断 [35] - 全国已建成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每年遴选推介主导品种、主推技术300项 [36] - 全国有农业科研院校800多家、科研人员12万多人,参与国家农业科技项目的企业超过1000家 [34] 畜牧业与多元化食物供给 - 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达到1.75亿吨,比2020年增加2778万吨,增长18.8% [1][26] - 人均肉类、禽蛋、奶类年消费量分别达到72公斤、25公斤、40.5公斤,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26] -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358万吨,比2020年增长12.3%,连续36年居全球第一 [27] - 设施农业面积达4000万亩,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食用菌年产量4200多万吨占全球85% [27] 农业绿色发展与资源保护 - 2024年农用化肥施用量4988.2万吨,比2020年减少262.5万吨,下降5%;农药使用量24.4万吨,减少0.38万吨,下降1.5% [2][43] - 农业用水总量逐年下降,平均每年农田用水总量减少36亿立方米 [2][43] - 农膜回收处置率达85%,秸秆综合利用率超8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9.4% [44] - 累计保护黑土地超4亿亩次,治理侵蚀沟3.3万条,酸化耕地治理720多万亩次后土壤pH值提高0.5、产能提升10% [24] 乡村产业与农民收入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营收达18万亿元左右 [6][30]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至2.34:1 [7] - 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200万家,家庭农场近400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10多万个,年服务面积超22.9亿亩次 [7] - 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9000亿元左右,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2250家 [30] 农村建设与公共服务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6%,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行政村比例稳定在90%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5% [18] -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 [19] - 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95%以上村卫生室纳入医保 [19] 财政金融支持 - “十四五”以来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10.8万亿元,2024年支出2.7万亿元 [2][29] -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4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53.19万亿元 [2][29] - “十四五”以来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10%以上 [29]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文字实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4:32
粮食安全保障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 [2][9]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2] - 粮食播种面积达17.9亿亩 比2020年增加3800多万亩 [9][11] - 粮食亩产394.7公斤 比"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 单产对产量增长贡献率超60% [9] - 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4][9] - 实施702个县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 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 [9]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 [10] -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10] - 畜产品总量1.75亿吨 比2020年增加2778万吨 [24] - 水产品产量7358万吨 比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全球第一 [25] - 设施农业面积4000万亩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25] -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达18万亿元 [4][28] 农业科技创新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良种覆盖率超96% [4] - 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突破白羽肉鸡、华西牛等种源 [32] - 建成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年推广300项主导品种和技术 [33] - 农业科研机构800余家 科研人员12万余人 [31] - 企业参与国家农业科技项目超1000家 占比51% [33]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6%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超90% [4][16]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5% 自来水普及率达94% [16] -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 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 [16] - 建设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 敬老院超1.6万家 [17] - 95%以上村卫生室纳入医保 2199个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17] 农民收入与农村改革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56:1降至2.34:1 [5] - 培育农民合作社超200万家 家庭农场超400万个 [5] -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10万个 服务面积22.9亿亩次 [5] -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3][46] - 土地承包延包试点覆盖7个省份 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房宅基地 [29] 农业绿色发展 - 化肥施用量4988.2万吨 比2020年减少262.5万吨 [41] - 农药使用量24.4万吨 比2020年减少0.38万吨 [41] - 农膜回收处置率85% 秸秆综合利用率88%以上 [42]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9.4% 比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 [42] - 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总数超8.6万个 [42] 财政与政策支持 - "十四五"财政农林水支出10.8万亿元 2024年达2.7万亿元 [27] -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5.47万亿元 涉农贷款余额53.19万亿元 [27] - 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超10% [27] - 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入标准从1000元提至2000元以上 [20][27]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实现全国全覆盖 [11][27]
农业农村部:用更少的水、更少的肥和药,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4:26
化肥农药使用量变化 - 2024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4988.2万吨 比2020年减少262.5万吨 降幅5% [1] - 种植业农药使用量24.4万吨 比2020年减少0.38万吨 降幅1.5% [1]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通过减少水肥药投入实现更多更好的粮食和农产品产出 [1] - 化肥农药使用量每减少0.1个百分点均属重大成效 [1]
“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解锁哪些新成就?发布会详解
央视新闻· 2025-09-16 04:15
粮食安全保障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较2020年增产740亿斤 [3]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3] - 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肉蛋奶水产品等供给充足且品类多样 [3] 农业现代化进展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3]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良种覆盖率超96% [3] - 设施农业面积达4000万亩,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11] 农民收入与脱贫成效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34:1 [5] - 累计帮扶超690万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5] - 脱贫县农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 [5] 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 -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94% [7] - 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生活垃圾处理比例稳定在90%以上 [7]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6%,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5% [7] 农业多元化供给体系 - 2024年水产品产量7358万吨,较2020年增长12.3%,连续36年全球第一 [11] - 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较2020年增长18.8% [10] - 食用菌年产量4200万吨占全球85%,草莓樱桃等设施水果延长上市期 [11] 农村产业与改革 - 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近18万亿元,培育农民合作社超200万家 [7][8] - 土地承包延包30年试点推进,宅基地改革稳步实施 [8] -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超110万个,服务面积22.9亿亩次 [8]
又是一年收获时!五谷丰登、瓜果飘香、鱼虾满舱……丰收画卷徐徐铺展
央视网· 2025-09-16 03:09
农业机械化与技术创新 - 四川崇州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6% 联合30家科研院所开展良种选育工作[5] - 新疆昌吉上万亩制种玉米采用大型收割机实现摘穗剥皮装卸一次性完成 大幅缩短采收时间[8] - 新疆铁门关市使用采收机配合电子色选仪自动筛选成熟番茄 实现万亩加工番茄高效采收[17] 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 - 四川甘孜泸定县仙人掌果实种植面积达500亩 需借助专用工具采摘表面带毛刺的仙桃[26] - 重庆黔江区高山猕猴桃种植面积1.3万亩 进入成熟采摘期供应市场[23] - 山西临汾汾西县玉露香梨通过阶梯式梨园种植 因品质优良畅销全国市场[21] 水产养殖创新与丰收 - 黑龙江大庆肇源县成功实现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 破解水质水温技术难点 2025年获得丰收[29][30] - 江西新余仙女湖开展大规模秋捕作业 采用巨网捕捞方式 鱼获通过冷链物流24小时内运达全国[28][32] - 山东东营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正式开捕 通过生鲜电商平台实现跨省冷链配送[33][36][37] 新品种培育与区域特色农业 - 甘肃白银平川区引进筛选7种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藜麦新品种 在西格拉滩建立千亩示范基地[11][13] - 辽宁大连瓦房店市通过科研合作加快优质葡萄品种栽培 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远销国内外市场[19] - 河南卫辉太行山区小米喜获丰收 农户采用传统收割捆扎脱粒方式开展田间作业[14]
莲花白迎来“及时雨”
金融时报· 2025-09-16 02:15
公司发展历程 - 2022年成立贵州昌硕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开始系统化种植莲花白 [2] - 种植基地从初始50亩扩展至2024年180亩 2025年新增100余亩达到280余亩规模 [1][2] - 三年内实现年产值突破300万元 产品销往贵阳 成都 广州等批发市场 [2][3] 金融支持措施 - 贵州银行提供30万元贷款支持 从申请到放款仅用两天时间 [2] - 银行分支行主动走访小微企业并提供融资帮助 [2] - 公司享受当地税收优惠政策及农业农村局技术服务礼包 [1] 生产经营模式 - 采用规模化种植替代零散种植模式 提升产业效益 [1] - 基地常年雇佣20余名固定工人 采收季临时工增至60人 [3] - 优先雇用留守老人和困难家庭 工人月均收入2000余元 [3] 社会经济效益 - 每年支付工人工资总额近100万元 [3] - 解决40-60岁村民本地就业问题 减少外出务工需求 [3] - 带动石庄村形成特色产业 双坪乡获得"莲花白之乡"美誉 [1][3] 技术保障体系 - 当地农业农村局提供选种 育苗和绿色防虫技术全程指导 [1] - 依托1910米高原气候优势培育脆嫩多汁的特色品种 [1] - 村委协调土地租赁和道路修建等基础设施支持 [1]
截至上周四 巴西2025/26年度大豆种植率为0.12%
新华财经· 2025-09-16 02:00
农业咨询机构AgRural表示,截至上周四(9月11日),巴西2025/26年度大豆种植率为0.12%。巴西中南 部地区2025/26年度第一季玉米种植率为17%。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