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搜索文档
交大昂立前高管涉千万退保疑云:举报者成被查者 一场被“立案”反转的资本风暴
新浪证券· 2025-07-14 05:49
事件概述 - 交大昂立召开媒体沟通会指控前任董事高管涉嫌通过违规购保退保侵占公司资金,并宣称已启动刑事程序[1] - 两天后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事件出现戏剧性反转[1] 指控细节 - 前任管理层被指控在2019-2023年间通过虚构或高溢价购买保险产品、短期内违规退保,导致资金非法流入个人关联账户[1] - 具体操作可能涉及:虚构或高溢价保险需求、快速退保套现、通过指定特殊退费账号将资金转入关联账户[4][5] - 警方已出具"不予立案"通知,可能因证据链不完善或行为性质认定模糊[2] 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未及时披露警方"不予立案"的关键信息,存在选择性披露风险[3] - 公告内容准确性存疑,缺乏支撑指控的核心证据,涉案金额描述模糊[3] - 沟通会时机选择动机引人深思,可能意图转移利空[3] 公司背景与动机 - 公司近年业绩低迷,2023年净利暴跌95%,2024年一季度续亏[3] - 实控权多次变更导致管理层更迭频繁[3] - 现任管理层可能将业绩不振归咎于前任治理混乱[3] 潜在影响 - 刑事路径受阻后民事追偿难度和成本陡增[6] - 若信披违规成立,公司面临最高1000万元罚款,高管面临最高500万元罚款及市场禁入[6] - 投资者索赔风险陡增,凡在立案前买入且在公告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的投资者可能维权[6] - 2024年保壳压力巨大,若处罚导致财务指标恶化或审计出具非标意见将影响上市地位[6] 事件性质 - 从指控前任侵占转向关注现任管理层披露行为合规性[6] - 暴露出公司治理积弊和内外监督机制双重失灵[7] - 可能涉及新旧势力资本缠斗[3][7]
食品饮料中报前瞻暨板块最新观点:白酒逢低配置龙头,食品关注结构性机遇-20250713
招商证券· 2025-07-13 15:36
报告核心观点 随着市场风偏提升,食品饮料行业估值有望修复 25Q2 白酒需求短期下滑,多数酒企进入调整阶段,建议关注三季报,超跌时逢低配置头部酒企 食品 Q2 需求延续恢复态势,多板块有积极表现,期待下半年需求改善 [2][52] 各目录总结 白酒板块:需求阶段性下滑带来 Q2 报表承压,关注企业调整节奏 - 二季度白酒进入淡季且受“禁酒令冲击”,需求大幅下滑,高端白酒价格承压,宴席及大众消费相对平稳 茅台按进度完成,多数酒企进入调整阶段,Q2 报表预计承压 不同企业调整节奏有差异,关注三季度报表检验期 [7][13] - 各白酒企业 25Q2 业绩前瞻:多数企业收入和利润同比有不同程度变化,如贵州茅台预计 Q2 收入/利润同比增长 +9%/+9%,五粮液预计 -3%/-3% 等 [14][15] - 重点公司跟踪:各公司在回款、发货、库存、产品等方面有不同表现,如五粮液回款进度落后,库存环比略有增加;山西汾酒回款承压,青花系列销售相对承压等 [16][17] 食品板块:多板块有望趋势向上,关注结构性机遇 - 25Q2 大众品板块景气度分化,饮料、休闲食品、宠物食品板块整体景气度向上,啤酒、连锁&餐饮供应链有结构性红利,保健品渗透率提升趋势延续,乳制品、调味品仍在恢复中,期待 25H2 需求改善 [7][21] - 各板块情况: - 啤酒:餐饮疲软下行业产量小幅度下滑,2025 年 1 - 5 月销量 -0.2% 部分单品如燕京 U8、珠江 97 纯生结构性增长,行业利润端表现好于收入端 [7][24] - 饮料:行业景气,新品类涌现,减糖、无糖趋势明显,竞争加剧,渠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更具优势 如农夫无糖茶、东鹏能量饮料增长较好,统一利润率有望提升 [7][24] - 乳制品:细分品类需求分化,龙头受常温液奶影响收入增长慢,低温/奶酪等品类延续增长 生育补贴有望带动奶粉行业改善,二季度奶价在底部,板块净利率有望同比提升 [7][24] - 调味品:受餐饮景气度影响收入承压,龙头相对稳定 原材料价格下行,成本红利下利润预计好于收入 如海天预计中个位数增长,天味低基数下实现反弹 [7][24] - 休闲食品:山姆量贩渠道增长好,电商增速下降 不同企业表现有差异,如洽洽瓜子和坚果动销增长恢复,有友山姆渠道上新产品动销亮眼 [7][24] - 连锁&餐饮供应链:动销平淡,下游餐饮需求有压力 不同企业表现不同,如安井主业预计同比个位数增长,周黑鸭 H1 预计实现双位数增长 [7][28] - 宠物食品:行业景气度延续,电商渠道增速快 国产品牌增长势能强劲,出口代工受关税扰动,但影响可控 如乖宝、中宠、佩蒂 618 期间自主品牌增速均在 30% 以上 [7][28] - 保健品:消费圈层外延带动渠道/营销变革,新概念催化热度 今年 618 线上营养保健品增长快,板块二季度延续增长 如 HH 国际收入中个位数增长,仙乐/民生健康环比提速 [7][28] - 各板块公司 25Q2 业绩前瞻:各公司收入和利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或下滑,如青岛啤酒预计 Q2 收入/利润同比 +3%/+8%,伊利股份预计 Q2 +2%/+25% 等 [26][30][33] 投资策略:白酒逢低配置龙头,食品关注结构性机遇 - 随着市场风偏提升,食品饮料行业估值有望修复 25Q2 白酒需求下滑,建议关注三季报,超跌时逢低配置头部酒企 食品 Q2 需求延续恢复,多板块有积极表现,期待下半年需求改善 [2][52] - 投资建议关注标的:需求景气、中报有望超预期的公司,如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中国等;中长期逻辑清晰的成长品类公司,如西麦食品、新乳业等;下半年有布局良机的公司,如中宠股份、乖宝宠物等;白酒龙头和大众品需求恢复相关公司,如山西汾酒、海天味业等 [10][53] 重点公司估值表 报告列出了众多重点公司的投资评级、市值、股价、EPS、PE 等估值信息,涵盖白酒、食品等多个细分行业公司 [54][56]
“五个女博士”分享胶原蛋白肽抑制皮肤衰老机制
央广网· 2025-07-12 07:27
行业趋势 - 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推动抗衰产品需求增长 [2] - 2024年电商平台上线5000款抗衰新产品 带动品类环比增长超7倍 [2] - 胶原蛋白肽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75亿元 年均增速20% [2] 技术研究 - 胶原蛋白占皮肤干重70%-80% 25岁后每年下降1% [3] - 胶原蛋白肽吸收率更高 具有抑制炎症 减轻氧化应激 调节细胞行为等功效 [3] - 罗非鱼皮是提取胶原蛋白肽的宝贵资源 [3] - 公司从罗非鱼皮中提取出1L FGP LPGL三种肽段 通过固相化学合成法制得纯品 [3] - 研究发现这些肽段能控制紫外线诱导的胶原降解 增强皮肤屏障 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 [4] - 胶原蛋白肽通过抗氧化 抑制炎症通路 抑制胶原降解等多种途径延缓皮肤衰老 [4] 公司动态 - 公司研究院院长赵春月在第四届生物活性肽国际研讨会上分享研究成果 [1][3] - 公司"罗非鱼皮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衰老相关产品中的用途"专利已获批 [4] - 研究成果获得京都大学和普渡大学专家认可 [4] 学术交流 - 第四届生物活性肽国际研讨会聚焦生物活性肽最新科研动态 [5] - 会议汇集了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京都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的知名专家 [5]
知名A股,突遭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7-12 07:19
公司被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公司将积极配合调查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监管关注事项 - 上交所此前针对公司2024年小额贷款业务、四季度收入确认、保健品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变动不匹配、境外毛利率明显高于境内等问题发出监管工作函 [4] - 公司未在临时公告中披露5700万元债权转让事项及转回贷款减值损失3925万元 [5] - 公司回应称债权转让未达到董事会审议和披露标准 [5] - 公司否认存在突击收入情形 [5] - 保健品板块销售费用变动系因销售模式转变产生优化人员经济补偿金611.81万元 [5]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保健品、保健食品和保健品原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老年医疗护理机构的运营及管理 [6]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针对五名前高管涉嫌违法购买保险并退保一事提起民事诉讼后又撤诉 [7] - 公司董事长表示将追究五名前高管责任 [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和2023年归母净亏损分别约4.98亿元、3508.44万元 [8] - 2024年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约3048.14万元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83%,归母净利润为-688.47万元 [11] - 自4月29日公布业绩后股价从4.52元/股涨至9.51元/股,实现翻倍增长 [11] - 最新市值为74亿元 [11]
知名A股,突遭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7-12 05:21
公司被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将积极配合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此前公司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 涉及小额贷款业务 四季度收入确认 保健品销售费用匹配性 境内外毛利率差异等问题 [4][5] 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子公司昂立久鼎典当将5700万元债权转让给联营企业小贷公司 已收款4000万元 转回贷款减值损失3925万元 但未在临时公告中披露 [6][7] - 公司解释称该交易未达披露标准 因小贷公司曾为控股子公司 且合同金额未超总资产50%或5亿元 [7] - 公司否认存在突击收入情形 保健品销售费用变动系因销售模式转变产生611.81万元人员补偿金 [7]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保健品 保健食品研发生产销售及老年医疗护理机构运营 [9] - 2022年归母净亏损4.98亿元 2023年亏损3508.44万元 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3048.14万元 [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83% 归母净利润亏损688.47万元 [11] 股价表现 - 自4月29日公布业绩后股价从4.52元/股上涨至7月11日的9.51元/股 涨幅翻倍 市值达74亿元 [11] 其他事件 - 公司五名前高管涉嫌违法购买保险并退保 公司提起民事诉讼后撤诉 将提起行政复议追究刑责 [10]
广东提起首宗老年人权益保护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11 07:45
案件概况 - 广东省消委会针对涉老诈骗刑事案件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企业及法定代表人赔偿超1500万元 [1] - 该案是广东首宗维护老年人权益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也是全国消协组织涉老诉讼第一案 [1] - 案件涉及虚假宣传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具有范围广、时间长、欺骗性强、涉案金额大等特点 [1] 案件特点 - 涉及范围广:被告公司在广东省内10个地市设立数家直营门店和加盟门店 [1] - 作案时间长:相关被告在2018年至2022年近5年内持续低价购进食品、保健品销售 [1] - 主观欺骗性强:以"低价按摩""免费吃喝"等方式吸引老年人,通过"专家问诊"夸大病情诱骗购买 [1] - 涉案金额大:销售规模超亿元,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无治病功效的保健品 [1] 诉讼进展 - 2023年6月当地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判决相关当事人犯诈骗罪 [2] - 广东省消委会请求法院认定被告欺诈行为,判令支付3倍惩罚性赔偿金并公开赔礼道歉 [2] - 法院已受理该案,探索"公益诉讼+集体诉讼"方式实现对受害消费者的经济赔偿 [2] 社会影响 - 案件对打击消费领域坑老害老行为具有标志性意义 [1] - 希望通过诉讼增强老年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震慑侵害老年人权益行为 [2] - 旨在唤醒社会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关注,为"银发经济"健康发展营造环境 [2]
600530发声:“追责到底!”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14:23
交大昂立前高管退保案核心事件 - 公司现任董事长嵇敏表示将追究杨国平等五名前高管责任,已补充递交新证据包括独立第三方专业判断 [2][6] - 上海证监局警示函显示公司2016年、2018年年报存在高管报酬披露不实问题,实为前高管用公司资金购保后退费至个人账户 [5] - 前高管操作涉及2016年380万元和2018年1284万元两笔团体险购买,退保后379.24万元和1284万元分别转入个人账户 [8] 购保退保操作细节 - 2016年10月支付天安人寿380万元团体年金保险,2017年11月退保获379.24万元分入5人账户 [8] - 2018年1月分三次支付太平洋人寿1284万元养老年金保险,2019年1月退保后5人分别获得305万/279万/248万/237万/215万 [8] - 操作未履行任何决策程序:无薪酬委员会记录、董事会决议、公告披露、合同审批流程及保险合同原件 [9] 法律追责进展 - 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报告指出前高管行为涉嫌违反董事不得侵占公司财产规定,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9] - 公司自查发现前高管行为造成本金及利息损失达2100万元,6月24日向公安局报案但后续收到不予立案通知 [11][13] - 公司表示将申请行政复议并继续追查,强调已掌握部分原始材料但部分信息查询仍存在困难 [14][15] 公司股权结构说明 - 2022年8月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韵简实业(实控人嵇霖),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超30%,大众交通持股14.48% [17][19] - 管理层强调追责行为与股权争斗无关,指出当前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远高于大众交通 [19] - 公司表示追责行动与大众交通利益一致,因后者作为股东也应追究前高管侵害行为 [21]
权威专家深度解析紫皮石斛原浆科研价值
中国食品网· 2025-07-10 10:05
科研成果发布会 - 品斛堂在云南龙陵举行紫皮石斛原浆科研成果发布会 多位权威专家现场发布研究成果 深度解析其科研价值 [1] - 发布会为紫皮石斛传统本草的现代化应用提供科学支撑 推动其在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 [1][6] 紫皮石斛的代谢健康价值 - 董悦生教授发布《紫皮石斛原浆干预前驱糖尿病的作用和机制》 解码其在预防前驱糖尿病方面的作用机理 [3] - 丁章贵博士发布降血糖专利成果 系统阐述紫皮石斛原浆辅助降血糖的科学原理 为产品开发提供专利保障 [5] 紫皮石斛的肠道与胃部健康价值 - 王振兴教授团队将紫皮石斛深加工技术转化为国家专利 揭示其对结肠损伤修复的独特价值 [5] - 环特生物通过斑马鱼模型实证品斛堂紫皮石斛原浆的胃粘膜保护功效 传统滋补价值获现代化科学验证 [6] 行业影响与前景 - 专家从不同角度挖掘紫皮石斛原浆的科研价值 为其在健康领域应用奠定权威基础 [6] - 研究成果推动业界对紫皮石斛产业发展前景的期待 促进产业链高值化升级 [1][6]
警惕“养生讲堂”背后陷阱 老年人保健消费需擦亮眼睛
新华网· 2025-07-10 01:27
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 - 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 发现商家通过私域渠道(个人微信 企业微信 微信群)引流至线上直播间 假借"养生讲堂""健康咨询"名义进行夸大不实宣传 [1] - 商家采用线下活动如"免费送鸡蛋""社区义诊"吸引老年人加入微信群 在直播间通过"伪科学养生课"等形式夸大产品功效 诱导购买高价"神药" [1] - 私域直播间采用封闭场景实施情感营销 使用"包治百病""根治慢性病"等违规用语 通过"专家推荐""限时秒杀"等手段制造消费焦虑 [1] 消费者防范措施 - 建议查验直播间公示的营业执照 食品经营许可证 核查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和药品"国药准字"批号 [2] - 应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正规平台消费 警惕私域直播间和临时链接等非正规渠道 注意保存交易凭证和商品信息 [2] - 保健食品仅具调节功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发现质量问题可通过平台维权或拨打12315投诉 大额涉嫌犯罪案件应向公安机关报案 [2]
不让“假洋牌”有可乘之机
经济日报· 2025-07-09 21:51
直播电商行业"假洋牌"乱象 - 电商直播间存在大量"假洋牌"骗局 本地生产的普通商品被冠以洋品牌高价售卖 典型案例包括伪进口奶粉和冲调燕麦粉 [1] - "假洋牌"主要出现在美妆 保健品 食品等领域 通过国内生产+国外注册商标的套路 将低成本商品包装成高端进口货实现价格倍增 [1] - 直播间主播通过模糊产地信息 淡化商标背景 设计诱导性话术等手段 促使消费者冲动下单 [1] "假洋牌"商业模式特征 - 利用消费者"进口等于高品质"的刻板印象进行精准营销 本质上属于商业欺诈行为 [1] - 部分产品存在以次充好 虚标成分等问题 消费者支付高溢价却获得劣质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商品 [1] - 生产销售全流程在国内 无需承担跨境税费和运输成本 却通过"洋名"抬高定价损害消费者经济利益 [2] 行业影响分析 - 挤压正规本土品牌生存空间 当优质国货输给包装精美的"假洋牌"时 会削弱行业创新动力 [2] - 破坏行业创新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长期将损害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2] - 涉嫌虚假宣传 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食品保健品类问题可能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 [2] 治理建议 - 直播平台需完善准入管理机制 加强品牌背景和生产经营信息核验 封禁违规账号 [2] - 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 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 对虚假宣传等行为形成高压震慑 [1][2] - 消费者需提高鉴别能力 仔细核查产品产地和原材料信息 避免冲动消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