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新能源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8年排名全球第一 解锁宁德时代的成功密码
中国青年报· 2025-08-22 10:30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5年6月累计服务车辆超2043万辆 产品覆盖66个国家及地区 [2] - 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37.9% 连续8年全球使用量第一 [2] - 储能电池市场占有率36.5% 连续4年全球出货量第一 [2] 研发与制造能力 - 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宁德/溧阳/上海/厦门/香港/慕尼黑) 研发人员超2万人 [2]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86亿元 [2] - 全球布局十三大生产基地 三座基地获评"灯塔工厂"(宁德/宜宾/溧阳) [2] 产业生态与区域发展 - 宁德市锂电产业采用"龙头引领 链条延伸 集群共建"发展模式 [3] - 2022年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获工信部产业链供应链生态试点 [3] - 2024年获"中国锂电产业地标"称号 建成及在建总产能330GWh [3] 区域产业经济数据 - 2024年宁德市锂电规上企业70家 完成产值2508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规上企业产值1470亿元 同比增长27.3% [4] - 消费类电池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市占率分别连续13年/8年/4年全球第一 [3]
中矿资源:8月2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5:57
公司董事会会议 - 第六届第十八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1日以现场结合视频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等文件 [2]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 - 锂电新能源原料开发与利用占比40.01% [2] - 稀有轻金属(铯和铷)资源开发与利用占比21.67%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21.11% [2] - 贸易业务收入占比16.83% [2] -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服务占比0.38% [2]
中矿资源: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1:10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锂电新能源原料开发与利用、稀有轻金属(铯、铷)资源开发与利用、固体矿产勘查和矿权开发三大板块 [5][12][17] - 公司是全球铯产业链最完善的制造商,拥有从铯榴石开采到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23][24][26] - 公司拥有73处矿业权,包括15处采矿权、44处探矿权和14处地表租约,资源储备丰富 [18][27] 锂电新能源业务 - 公司是硬岩型锂矿开发、锂精矿加工和锂化合物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企业,产品包括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和电池级氟化锂 [19] - 公司所属津巴布韦Bikita矿山锂矿产保有资源量达11,335.17万吨矿石量,折合288.47万吨碳酸锂当量(LCE),较收购时大幅增长 [20][32] - 公司拥有418万吨/年锂精矿选矿产能和7.1万吨/年电池级锂盐产能,原料自给率显著提高 [20][33] 稀有轻金属业务 - 公司控制全球主要高品质铯资源(加拿大Tanco矿山和津巴布韦Bikita矿山),拥有全球两大生产基地和甲酸铯回收基地 [23][24] - 甲酸铯租售业务采用生态产业链模式,回收再利用率可达80%以上,全球储备甲酸铯产品17,320.45bbl [26][27] - 铯产品应用广泛,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发挥关键作用,可显著提升电池效率和稳定性 [15][16] 资源储量情况 - 津巴布韦Bikita矿区保有锂矿产资源量10,741.94万吨矿石量,折合270.85万吨碳酸锂当量(LCE) [28] - 加拿大Tanco矿区保有原地矿石储量1,074.60万吨,含Cs2O金属量2.90万吨,Li2O金属量14.18万吨 [29] - 赞比亚Kitumba铜矿区保有铜矿产资源量2,790万吨,铜金属量61.40万吨,平均品位2.20% [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67亿元,同比增长34.89% [37][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9亿元,同比下降81.16% [37] - 稀有轻金属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50.43%,毛利5.11亿元,同比增长50.15% [37]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我国锂盐产量折合碳酸锂当量约56.6万吨,同比增长14.5%,其中碳酸锂产量约38.6万吨,同比增长29.0% [10] - 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697.3GWh,同比增长60.4%,累计装车量299.6GWh,同比增长47.3% [10] - 全球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0%,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11][12] 技术优势 - 公司率先掌握透锂长石单烧及混烧生产工艺,在行业内采用透锂长石批量生产电池级锂盐 [19][33] - 电池级氟化锂生产工艺获得发明专利,产品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链体系 [19][34] - 在铯铷盐领域拥有63项技术专利,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2项,国外专利50项 [34] 产能建设 - 江西中矿锂业正在建设年产3万吨高纯锂盐技改项目,预计停产检修及技改时间6个月 [20][33] - 赞比亚Kitumba铜矿项目已完成一期建设,纳米比亚Tsumeb Smelter项目设计产能为锗锭33吨/年、工业镓11吨/年 [38] - Bikita锂矿200万吨/年选矿改扩建工程已建成投产,极大提高原料自给率 [20][32]
湖北掇刀:集体经济“金扁担”挑起城乡共富路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07:54
核心观点 - 掇刀区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 农民人均收入达28814元 城镇化率85.58% [1] 工业赋能集体经济 - 花竹村通过建设孵化器厂房出租给科技型企业 年租金收入430万元 2025年村集体收入将突破1100万元 [2] - 依托锂电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绿色化工三大千亿产业 20多个村(社区)通过建厂房、租仓库搭上工业快车 [2] - 2024年掇刀区工业营收破2000亿元 村集体经济成为直接受益者 [2] 产城融合与服务业发展 - 石堰村建设美食街服务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上万名工人 32间门面一次性收齐3年租金80多万元 [3] - 美食街二期11个木屋年租8.08万元 加上服务楼36万元租金 2024年集体收入超100万元 [3] - 兴隆街道迎春村小吃街年增租10万元 龙井社区美食街年创收50余万元 服务近3万锂电职工 [3] 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 板庙村通过建设厂房和青饲料贮存室出租给养殖企业 同时利用牛舍屋顶发展光伏产业 实现双增收 [4] - 雷集村流转堰塘土地给企业养甲鱼 2024年增收37.5万元 [5] - 中山村成立人力资源公司服务快递转运中心 2023年利润20多万元 村民分拣快递月工资近5000元 [5] 集体经济整体成效 - 全区64个村中 年收入超10万元的占82.05% 超50万元的占11.53% [5] - 集体经济实现工农互补、城乡交融 既增加乡村收入又提升城镇服务能力 [5]
永兴材料: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目前产能为3万吨/年,其中1万吨产线正在进行绿色智能高效提锂综合技改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1:31
产能现状 - 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当前产能为3万吨/年 [2] 扩产进展 - 1万吨产线正进行绿色智能高效提锂综合技改项目 [2] - 技改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中 [2]
反内卷推动锂电产业链升温 万润新能锁定宁王长协受益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01:38
行业事件与市场反应 - 宁德时代旗下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矿区于8月10日停产 每月供应缺口约0.8万吨LCE 占国内碳酸锂月度供应总量8% [1] - 碳酸锂期货所有合约涨停 主力合约涨幅8% 创近三个月新高 A股锂矿概念上涨3.98% 锂电池板块上涨2.38% [1] - 停产事件被视为国内锂矿减产和反内卷的标志性事件 政策端推动行业收缩产能 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1] 公司经营与竞争优势 - 万润新能作为磷酸铁锂龙头企业 当日股价大涨15.59% 位列锂电池板块涨幅第一 [1] - 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5年长期协议 预计供应磷酸铁锂产品约132.31万吨 年均订单规模超现阶段全年出货水平 [2] - 公司在库存管理、上下游议价能力方面具备优势 技术积累深厚 三季度排产良好 预计保持高产能利用率 [2] 行业需求与前景 - 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需求超预期 国内储能需求1-6月累计同比增幅达219.1% [2] - 反内卷政策从终端向上游传导 以技术创新和产能优化为核心 促进产品创新与质量提升 [1] - 供应缺口短期内对碳酸锂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行业传统三季度销售旺季来临 [1][2]
锂电新能源产业迎发展拐点!技术创新成破局关键,生态重塑势在必行
搜狐财经· 2025-08-10 22:53
行业现状 - 锂电新能源产业处于发展拐点 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但面临"内卷式"竞争 [1] - 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大幅缩水 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1] - 行业亟需通过创新驱动和生态重塑实现高质量发展 [1] 技术创新 - 固态电池技术受关注 头部企业布局全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小规模量产全固态电池 [3] - 半固态电池已在消费电子领域实现规模化渗透 [3] - 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中 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产学研合作 [3] - 智能化升级成为新方向 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管理 智能化生产线提升效率质量 [3] 产业生态 - 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成熟 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闽东宁德市已有80多家上下游企业 [4] - 区域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枣庄高新区推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发展模式 [4] - 绿色发展理念普及 企业建立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推广回收利用技术提高废旧电池回收率 [4]
方正中期期货新能源产业链日度策略-20250731
方正中期期货· 2025-07-31 08: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碳酸锂市场多头氛围退潮,下探后回升显示下游逢低备货意愿增强,但中长期需求端走弱,建议谨慎参与避免追高[5] - 工业硅在供给侧改革措施出台前,市场炒作政策预期,盘面波动大,建议谨慎对待[6] - 多晶硅短期投机情绪火热,终端需求走弱和企业库存高位构成卖保压力,下方成本提供支撑,须警惕短期回调风险[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 现货价格 一、板块策略推荐 - 碳酸锂09合约震荡偏强运行,支撑位65000 - 66000,压力位78000 - 83000,可把握卖出套保机会,下游正极材料企业关注低位[14] - 工业硅09合约双向波动,支撑位8500 - 8600,压力位9900 - 10000,谨慎投资者观望 ,激进投资者可波动操作[6][14] - 多晶硅09合约双向波动,支撑位45000 - 46000,压力位55000 - 56000,多单减持[14] 二、期现货价格变动情况 - 碳酸锂收盘价70600,跌0.34%,成交量792909,持仓量272753,持仓量环比 - 27867,仓单数13131[14] - 工业硅收盘价9285,跌0.70%,成交量605161,持仓量242677,持仓量环比 - 34057,仓单数49846[14] - 多晶硅收盘价54705,涨8.87%,成交量565243,持仓量164490,持仓量环比23852,仓单数3070[14] 第二部分 基本面情况 一、碳酸锂基本面数据 (一)产存情况 - 周三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72858元/吨,环比跌211元/吨;电池级均价7.295万元/吨,环比跌200元/吨;工业级均价7.085万元/吨,环比跌150元/吨[2] - 上周碳酸锂产量18630吨,较前一周降485吨;辉石锂周度产量9264吨,环比降60吨;云母锂周度产量5115吨,环比增15吨;盐湖锂周度产量2847吨,环比降435吨[2] - 上周全口径样本库存143170吨,较前一周增550吨,创历史新高;周度表观需求18080吨,创阶段性新高,库存可用天数55.4天[2] (二)下游情况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过半,需求增速逐步下行,8月产销增速或进一步下台阶,四季度产销量或与去年同期持平甚至下滑[2] 二、工业硅基本面数据 (一)产存情况 - 前期利润回升推进厂家复产,开工积极性上升,北方头部厂有再点火预期,后续产量将回升[6] - 库存短期受成交好转去库,后续需关注成交和减产落地情况[6] (二)下游情况 未提及具体内容 三、多晶硅基本面数据 (一)产存情况 - 短期投机情绪火热,双硅基本面驱动暂时失效,终端需求走弱及企业库存高位构成卖保压力,下方完全成本提供支撑[7][8] (二)下游情况 未提及具体内容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聚焦19条标志性产业链 山东塑造工业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7-31 03:21
产业链政策与成效 - 山东聚焦19条标志性产业链推行"链长制" 推动产业链 供应链 创新链深度融合 [1] - 19条产业链涵盖人工智能 新能源装备 现代医药 纺织服装等领域 入链企业超3.6万家 占全省企业总数90%以上 [4] - 围绕产业链出台20余项行业支持政策 启动"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行动 [4] - 2023年上半年汽车 铁路船舶 电子产业链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2% 21.1% 21.9% [1] - 工业投资增长13.4%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 [14] 产业链协同与创新 - 风电装备"链主"企业国创精密带动打造产业基地 实现风电领域85%以上产品品类本地化生产 [2] - 鲁泰纺织构建"纤维-纺纱-织造-印染-成衣"全周期创新链 研发自清洁面料等创新产品 [6] - 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762项 累计形成新技术 新产品 新工艺7074项 [8] - 青岛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链实现发动机曲轴本地配套率提升50个百分点 发动机本地配套率达89% [7] - 省财政按项目预算最高20%标准 每年支持100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6] 产业集群建设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形成正极材料16万吨 负极材料6万吨 电解液26万吨 隔膜21亿平方米 电芯32GWh产能 [13] - 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形成规模以上企业250多家 科技型企业1000余家 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13] - 全省建成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数量居全国前列 [13] - 2023年1-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72.4% 出台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10] 企业对接机制 - 全年计划举办省级产业链对接活动30场 市级活动600场 服务中小企业超10万家 [5] - 通过"汽车产业链对接活动"等场景化对接方式 推动上下游企业合作 [4] - 企业共享厂房设备模式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 如枣台儿庄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企业共享案例 [11]
经济大省新亮点|聚焦19条标志性产业链 山东塑造工业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7-31 02:41
产业链政策与实施 - 山东聚焦19条标志性产业链并推行"链长制" 推动产业链 供应链 创新链深度融合 [1] - 19条产业链涵盖人工智能 新能源装备 现代医药 纺织服装等领域 入链企业数量超3.6万家 占全省企业90%以上 [3] - 围绕产业链出台20余项行业支持政策 包括人工智能赋能 元宇宙创新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医药产业提质等 [3] 产业链增长表现 - 上半年汽车产业链行业增加值增长16.2% 铁路船舶产业链增长21.1% 电子产业链增长21.9%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今年1至5月同比增长72.4% [10]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 工业投资增长13.4%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 [13] 企业协同与创新成果 - 风电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山东国创精密机械吸引上下游企业落地 基地内风电领域85%以上产品品类可实现生产 [1] - 鲁泰纺织构建"纤维-纺纱-织造-印染-成衣"全周期纺织业创新链 [6] - 青岛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 船舶发动机曲轴本地配套率提升50个百分点 发动机本地配套率达89% [6] 技术创新与资源投入 - 围绕19条产业链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762项 累计形成新技术 新产品 新工艺7074项 [7] - 省财政按项目预算金额最高20%的标准 每年支持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鼓励民营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攻关 [6] 产业集群建设成效 - 枣庄市锂电产业集群形成正极材料16万吨 负极材料6万吨 电解液26万吨 隔膜21亿平方米 电芯32吉瓦时产能 [12] - 青岛仪器仪表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50多家 科技型企业1000余家 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12] - 全省建成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13] 产业活动与企业融链 - 全年计划举办省级产业链对接活动30场 带动各市举办活动600场左右 服务中小企业10万家以上 [5] - 通过"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行动推动中小企业"卡位入链" [3] - 烟台汽车产业链对接活动中30余家零部件企业现场洽谈合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