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九方金融研究所:证监会“十五五”规划座谈会,投资者需关注三大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9-02 05:48
座谈会核心观点 - 座谈会释放三大积极信号 包括肯定"十四五"政策成效 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倡导长期投资理念 [1][2][3] - 中国股市未来有望呈现三大特征 包括慢牛走势 科技主线结构性牛市 价值投资迎来春天 [4][5] 政策成效与市场表现 - "科创板八条"强化硬科技定位 开展发行承销制度试点 优化股债融资制度 支持并购重组 [1] - "并购六条"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 [1] - 硬科技板块保持强势 成为2025年股市行情主线 科创综指和创业板指数大幅领先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 [1] - 硬科技板块上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增强经济韧性和竞争力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1] 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 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稳定运行对经济发展 企业融资 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2] - 稳定资本市场能提供持续融资渠道 可靠投资机会 支撑宏观经济发展 [2] -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国内经济面临挑战 资本市场稳定对增强市场信心和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 - 巩固回稳向好势头是为实现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2] 投资理念倡导 - 加快培育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 战略资本 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3] - 长期投资强调时间力量和复利效应 减少短期波动影响 降低交易成本 实现资产稳健增长 [3] - 价值投资侧重基本面分析 寻找被低估优质资产 逆向思维获得长期稳定收益 [3] - 理性投资要求保持冷静理性 避免情绪化决策 合理配置资产 提高决策科学性 [3] 未来市场展望 - 中国股市有望在"十五五"期间走出慢牛走势 政策持续支持和制度完善提供稳定环境 [4] - A股将呈现以科技为主线的结构性牛市 硬科技领域发展推动新兴产业涌现 [4] - 人工智能 半导体 人形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突破将带来更多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4] - 价值投资者将迎来春天 市场结构优化和理念转变使价值投资更深入人心 [5]
大米与加工食品推升通胀 日本央行10月加息预期升温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2:24
日本通胀数据表现 - 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1% 略低于前值3.3%但高于经济学家预期中值3.0% [1] - 剔除能源和生鲜食品的深层通胀指标同比上涨3.4% 与上期持平且符合预期 显示潜在通胀动能持续 [1] - 能源价格同比下跌 为2024年3月以来首次下降 主因去年同期政府补贴结束导致基数较高 [4] 食品价格驱动因素 - 大米价格同比暴涨90.7% 虽较6月100.2%有所放缓 但仍处高位 [5] - 加工食品价格单月上涨8.3% 创2023年9月以来最快增速 [5] - 8月日本食品饮料公司涨价品项达1010个 较一年前增加50% [7] 服务与劳动力成本 - 服务品类价格单月上涨1.5% 涨幅与上月持平 [5] - 企业持续通过加价转嫁材料与劳动力成本上升 加深通胀持续性预期 [7] 日本央行政策预期 - 市场对10月加息概率预期从45%升至51% 远高于一个月前35% [7]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反映市场加息预期强化 [7] - 92%经济学家预计9月政策会议按兵不动 但63%预计下季度将基准利率从0.50%升至至少0.75% [8] 政策决策影响因素 - 日本央行在7月季度报告中上调本财年通胀预期 主因食品通胀影响 [7] - 央行需权衡明年薪资增长动能及货币政策对全球股债市场影响 [8] - 38%经济学家预计10月加息 30%选择明年1月 18%选择今年12月 [8] 政治与经济影响 - 生活成本飙升导致执政联盟参议院选举遭遇历史性挫败 两院均失去多数席位 [5] - 分析关注政府是否增加财政支出以安抚消费者并推高支持率 [5]
降息不一定是利好!万一美联储又错了呢?
金十数据· 2025-08-13 09:27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市场影响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反应可能不及预期 核心通胀环比上升0.3% 为六个月最大涨幅 [2] - 若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5%可能引发大型科技股获利了结 [3] - 资金可能从股市流向债市 美债收益率此前飙升逾100个基点 [2] 关税政策与通胀压力 - 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通胀压力 未来一年关税收入或增加2500-3000亿美元 [2] - 关税成本部分通过涨价转嫁消费者 月关税收入从80亿美元升至近300亿美元 [2] 科技股市场集中度风险 - 美国最大10%企业占总市值76% 达历史最高集中度 [3] - 市场集中度使整体市场易受利率变动影响 [3] - 科技股"七巨头"投资需准备应对大幅波动 [3] 美联储政策信号与政治压力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或在杰克逊霍尔研讨会释放明确信号 [2] - 若暗示9月不降息可能面临政治压力 包括特朗普解雇美联储主席的可能性 [2][3]
会员金选丨教授公开课: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下的国际经济形势展望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3 04:12
活动信息 - 公开课时间定于8月16日(周六)下午13:00 [2] - 活动地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路1号环球金融中心 [2] - 活动由第一财经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举办 [7] 活动议程 - 13:00-14:00为签到时间 [3] - 14:00-15:00李楠教授主讲"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下的国际经济形势展望" [3] - 15:00-15:40解析高金MBA培养体系 [3] - 15:40-16:00为问答环节 [3] 主讲人背景 - 李楠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证券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4] - 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4] - 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4] -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融经济学、金融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资产定价 [4] -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Lars Peter Hansen合作发表论文于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4]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上海市浦江人才基金项目 [4] 研究专长 - 专注于不确定性下的经济政策和投资决策研究 [4] - 研究长期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定价问题 [4] - 探索技术创新和无形资产的风险与估值 [4] - 开发了前沿学术研究转化的经济趋势研判框架 [3] - 建立了复杂环境中的风险定价与资源配置逻辑 [3] 教学成果 - 主讲课程覆盖本科生、硕士、博士及高管培训项目 [5] - 指导论文获全国优秀金融专业硕士论文奖 [5] - 《商业银行管理》课程入选国家首批国际平台全英文课程 [5] - 参与编写加拿大Ivey案例和银行培训教材 [5] 社会影响 - 在日经亚洲、FT中文网等媒体发表金融监管相关文章 [6] - 接受路透社、上海证券报等多家媒体采访 [6] - 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东方卫视点评嘉宾 [6] - "楠说风险"公众号获上海交通大学网络育人工作室称号 [6]
会员金选丨教授公开课: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下的国际经济形势展望
第一财经· 2025-08-13 03:55
活动概述 - 公开课主题为"不确定性环境下的经济决策逻辑" 涵盖长期风险与增长技术创新对资产机遇的量化评估 [2] - 活动由第一财经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举办 旨在为企业提供破局思路 [10] - 具体议程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展望 MBA培养体系解析及问答环节 [4] 核心议题 - 重点探讨技术创新对资产定价的核心影响 提供前沿学术研究转化的经济趋势研判框架 [2] - 分析复杂环境中的风险定价与资源配置逻辑 涉及不确定性下的经济政策和投资决策研究 [6] 主讲人背景 - 李楠教授现任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教授 兼任证券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领域涵盖金融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资产定价 [5][6] - 曾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合作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发表长期风险研究论文 主持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 [6] - 具备丰富双语教学经验 课程入选国际平台全英文课程及世界慕课联盟项目 编写多部金融教材和案例 [7] 活动形式 - 采用线下形式举办 地点设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 包含教授公开课和互动问答环节 [2][4] - 提供与金融学界资深研究者直接对话机会 内容覆盖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分析 [2][4] 主办方信息 - 第一财经会员金选系列课程 联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打造专业财经内容 [9][10] - 主讲人通过"楠说风险"公众号等渠道持续输出金融监管与科创金融领域观点 [8]
ESG投资延续扩张态势,推动了ESG理念的普及
环球网· 2025-08-12 01:30
政策支持与标准建设 -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新版《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明确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除绿色股票外)并将于10月1日起施行[1] - 新目录为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ESG投资工具构建统一标准和制度基础[1] 市场产品规模与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底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320只规模达人民币2924亿元[1] - ESG主题公募基金存续数量485只规模达人民币3762亿元近一年保持稳定[1] - ESG理财与债基产品凭借低风险、稳定回报特点成为投资者青睐的主力选择[1] 行业发展趋势 - ESG产品持续密集发行尤其是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1] - 银行ESG理财和公募ESG债基持续作为ESG投资主力军引领可持续投资市场[3] - 相关产品推动ESG投资理念普及并为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动力[1][3]
新质生产力再造GDP!“长牛已至,股海扬帆”九方金融研究所半年度策略会举办
第一财经· 2025-08-08 08:28
宏观经济分析 - 宽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宽松成为本轮慢牛行情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9月后货币政策转向(M2拐点),财政赤字率从7%升至8% [5][6][7] - 宏观经济基本面不支持疯牛、快牛行情,若股市短期迅速攀升至3800~4000点,多数企业财务指标不支持 [6] - 国际市场表现稳健,OECD领先指标持续上行,全球CPI稳定在2%-3%区间,无通缩或过热风险 [6] 市场策略展望 - 上证指数处于震荡上行的慢牛走势中,第一目标4000点,中长期看4500点,以巴菲特指标估算1~2年内A股市值对应4500点合理估值 [10][11][12] - 政策从六大方位支持资本市场向好,包括金融组合拳发力、新"国九条"鼓励分红回购、央国企市值管理考核等 [11] - 技术面显示上证指数周线级别W底成型,突破3500点颈线后形成6道技术支撑,3600点附近震荡属健康调整 [11] 行业投资方向 - 新质生产力是未来产业核心,人工智能为"旗手",国产算力与大模型达国际先进水平,下游应用加速渗透政务、能源等领域 [15][16] - 未来产业十年规模或达140万亿,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GDP,涵盖人形机器人、空间经济、未来能源等颠覆性领域 [16] - "反内卷"政策优化存量经济,工信部十大行业(钢铁、汽车等)占A股近40%市值,政策要求纠偏价格战、鼓励高端化差异化 [17][18] 行情时间节点 - 三季度市场偏震荡,沪指需整固突破前高;四季度政策效果与业绩拐点同步出现,将启动全面牛市 [5][6] - 科技股为布局重点,过去行情中小盘科技股占优,建议等待三季度回踩后的"黄金坑" [7] - 美元降息周期(预计9月启动)或推动人民币升值,吸引外资涌入,中长期科技竞争力决定A股高度 [12]
直播入口 | 7月27日“2025国际货币论坛“倒计时!
搜狐财经· 2025-07-26 13:42
2025国际货币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地缘经济风险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聚焦地缘经济风险 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 数字货币影响 金融大模型创新等议题 [2] - 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南开大学联合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等6家机构联合承办 [2][5] - 将于2025年7月27日在北京举行 汇集国内外科研院所 政策部门 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 [2] 会议议程与传播 - 开幕仪式暨人民币国际化课题成果发布会将进行现场直播 直播平台包括新华财经 新浪财经 网易 百度等7个主流媒体平台 [3][4] 论坛历史与定位 - 国际货币论坛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十四届 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 [5] - 论坛兼具国内与国际视野 重点关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国际金融格局变迁 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5] - 往届吸引欧美亚非地区科研机构 政府部门 金融机构的专家参与讨论 [5] 2025年核心研究成果 - 发布《不断深化的地缘经济风险》报告 系统性分析地缘经济风险的生成逻辑 演化路径及应对策略 [6] - 研究涵盖中美贸易摩擦 中东冲突 美元霸权波动 全球支付体系多元化 人工智能重构产业链等热点议题 [6] - 通过理论建模 实证研究与案例讨论 提供地缘经济风险的双重分析框架 [6] - 提出中国通过制度型开放 技术创新与南南合作 为全球治理提供新范式 [6] 参与机构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6] - 承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等4家学术机构 [6] - 特别支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投资教育基金 [6]
一觉醒来,日菲迅速对美国妥协了:石破茂下台已成定局,马科斯的下场恐怕更惨
搜狐财经· 2025-07-25 03:08
美日贸易协议 - 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放开大米等农产品市场[1] - 原定25%的对日汽车关税税率下调至15%[1] - 美国将获得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中90%的利润[3] - 协议达成后日经225指数一度上涨超800点[3] - 野村综合研究所估算协议将导致日本GDP一年内下降0.55%[3] 日本经济与政治影响 - 日本汽车、大米等关键市场向美国开放[3] - 日本企业可能放缓对美投资或转移业务重心[3] - 自民党内部出现反对声浪 前首相岸田文雄试图东山再起[3] - 首相石破茂政治地位受协议内容"屈辱性"条款冲击[3] 美菲贸易协议 - 美国对菲律宾关税从20%降至19%[5] - 菲律宾需对美国开放市场并实行零关税[5] -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示好未获美国实质性支持[5] 菲律宾经济与政治影响 - 菲律宾经济让步未获对等回报[5] - 国内对美国高关税批评声浪高涨[5] - 总统马科斯中期选举失利后政治地位进一步削弱[5] 亚太地区格局变化 - 日本经济让利可能削弱其地区影响力[6] -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更趋孤立[6] - 美国通过协议强化"美国优先"政策及亚太战略布局[6] - 欧盟表示若7月底前未与美达成协议将采取反制[6] 区域经济影响 - 中国或借机加强周边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8] - 日本政治经济双重压力可能改变其产业投资流向[3][6] - 菲律宾零关税政策将重塑其进出口贸易结构[5][6]
担心特朗普要“开了”鲍威尔,华尔街找到的完美对冲策略是这些
第一财经· 2025-07-22 01:30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引发金融市场震动 机构Citrini Research建议客户买入两年期美国国债并卖出10年期国债以对冲潜在政策风险 [1] - 市场担忧新任美联储主席可能屈服于政治压力推行宽松货币政策 导致短期收益率下降而长期债务收益率因通胀预期上升 [1] - RBC等机构认为美联储独立性正在受到实质性挑战 投资者加速布局"陡峭化交易"和看跌美元策略 [4][5] 市场交易策略调整 - 美国银行建议通过押注盈亏平衡利率对冲通胀风险 10年期盈亏平衡利率已上升至2.42% [9][10] - 部分投资者采用期权押注利率波动性上升 认为美联储独立性丧失可能叠加关税通胀和财政刺激形成"噩梦情景" [12] -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预测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90% 基准利率或逐步回落至2%附近 [13] 鲍威尔职位稳定性分析 - Polymarket数据显示鲍威尔2025年离职概率升至22% 但多数受访者预计其将完成任期 [15][16] - 法律层面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联邦储备法》"因故解职"条款尚未经司法检验 学界认为特朗普实际解雇可能性低 [17][18] - 市场反应显示鲍威尔去留敏感 相关消息曾导致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日跳升11个基点 美元兑欧元跌幅超1% [19] 潜在继任者动向 - 美联储理事沃勒成为热门继任人选 主张在7月会议支持降息 在调查中获得三分之一受访者支持 [19] - 沃勒政策立场与特朗普诉求部分吻合 若上任可能加速货币政策宽松进程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