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源回收
icon
搜索文档
税务部门“反向开票”,支持废旧物资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经济日报· 2025-08-17 23:05
政策实施规模与成效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实施反向开票开票金额达5152亿元开票份数达511万份 [1] - 芜湖奇瑞资源技术公司累计向4000余名自然人反向开票金额近800万元预计2024年报废车拆解量达2万台增幅超100% [1] - 广西桂物再生资源公司累计开具反向开票金额5600多万元废旧物品利用率达98%以上 [3] 行业痛点解决与效率提升 - 反向开票政策有效解决资源回收行业长期缺少第一张票导致的增值税进项抵扣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难题 [2] - 企业可直接为自然人开具发票减少中间成本和信息隔阢使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更高效 [2] - 广西方圣纸业通过反向开票实现直接对接个人收废规避税务风险形成良性循环 [2] 市场参与度与回收量增长 - 湖南省汨罗市个体回收者叶光玉合作企业增多废旧物资销售量增加40%以上 [3] - 2024年前4个月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量达276.7万辆同比增长65% [3] - 规范拆解废旧家电超700万台增长25%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同比增长70% [3] 政策推广与合规意识提升 - 税务部门对大型回收企业和中小型回收门店进行上门辅导讲解政策适用条件和申报流程 [2] - 政策推动资源回收行业相关个人和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增强 [2] - 政策实施初期自然人存在手续繁琐和个人信息安全顾虑经宣传后情况显著改善 [2]
“反向开票”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仅上半年开票金额就达到515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10:16
政策实施规模 -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有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参与反向开票 向167万名自然人开票 开票金额5152亿元 开票份数511万份 [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自去年4月29日起税务部门为配合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在资源回收行业实施反向开票政策 提升企业向自然人收购报废产品时取得发票的便利性 [1] - 政策助力两新政策落地 规范行业秩序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1] 行业合规经营改善 - 资源回收行业相关个人和企业合规经营意识逐渐增强 [1] - 企业可直接从个人手中回收废品并依法开票 解决进项税合规抵扣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抵扣凭证问题 规避税务风险 [2] - 减少中间成本和信息隔阂 使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更高效 [2] 政策实施挑战与应对 - 政策推行初期自然人出售者对开票环节存在顾虑 包括手续繁琐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2] - 税务部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对集中自然人的大型企业和中小型门店进行上门辅导 讲解政策适用条件和便捷申报流程 情况显著改善 [2] 企业案例与成效 - 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反向开票政策实施后 销售的废旧物资同比增长超过58% [3] - 政策允许企业作为开票主体向上游散户开具收购发票 畅通散户交投—企业回收—加工再生—市场销售链条 [3] - 提升建筑装修废料资源化率 带动上下游协同 例如环保砖生产降低对天然砂石依赖 减少采矿环节碳排放 [3] - 减碳量进入碳交易市场后为企业开辟绿色收益渠道 进一步激励企业投入循环经济 [3] 行业影响 - 政策有效解决资源回收企业长期缺少第一张票的痛点 既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也难以获取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 [3] - 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废旧物品回收 有力支持两新政策落地 [3]
中国“反向开票”助力“两新”落地,促进循环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00:54
政策实施规模 - 截至6月底全国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实施反向开票[1] - 累计开票金额达5152亿元 开票总量511万份[1] - 安徽某企业累计向4000余名自然人反向开票 金额近800万元[2] 行业痛点解决 - 有效解决资源回收行业长期存在的源头票缺失难题[1] - 破解企业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和获取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的困境[2] - 广西某企业财务成本降低 节省资金用于资源深加工[3] 业务增长表现 - 浙江某企业废旧物资销售量同比增长超58%[3] - 安徽某企业预计今年报废车拆解处理量达2万台 增幅超100%[2] - 前4个月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量276.7万辆 同比增65%[4] 资源循环利用 - 安徽企业将拆解部件供给备件公司 减少新部件资源消耗[2] - 广西企业对拆解资源分类储存 废旧物品利用率达98%以上[3] - 前4个月规范拆解废旧家电超700万台 增长25%[4] 产业链协同效应 - 实现散户交投-企业回收-加工再生-市场销售链条畅通[3] - 环保砖生产降低对天然砂石依赖[3]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以70%同比增速领跑行业[4]
助力“两新”政策落地,截至6月底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实现“反向开票”
人民日报· 2025-08-12 00:09
政策实施规模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完成反向开票[1] - 反向开票总金额达5152亿元涉及511万份发票[1] 政策背景与时间节点 - 反向开票政策自2024年4月29日起实施旨在配合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1] - 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有效提升资源回收企业收购报废产品时取得发票的便利性[1] 行业运行数据 - 2024年前4个月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量276.7万辆同比增长65%[1] - 同期规范拆解废旧家电超700万台同比增长25%[1]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以70%同比增速领跑行业[1] 政策成效 - 反向开票政策助力两新政策落地并规范行业秩序[1] - 政策促进废物回收、拆解、再利用产业链高效运转[1]
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实现“反向开票”
人民日报· 2025-08-11 22:01
政策实施规模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实施"反向开票"政策[1] - 开票总金额达5152亿元人民币 开票份数共计511万份[1] 政策背景与效果 - 税务部门于2024年4月29日推出"反向开票"政策以配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1] - 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有效推动"两新"政策落地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1] 行业运营数据 - 2024年前4个月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量276.7万辆 同比增长65%[1] - 同期规范拆解废旧家电超700万台 同比增长25%[1]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同比增速达70% 居行业领先地位[1]
助力“两新”政策落地,截至6月底 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实现“反向开票”
人民日报· 2025-08-11 21:42
资源回收行业政策实施效果 -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有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参与"反向开票"政策[1] - 政策覆盖167万名自然人开票金额达5152亿元[1] - 累计开票份数511万份[1] "反向开票"政策背景 - 2024年4月29日起为配合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1] - 政策旨在提升资源回收企业收购报废产品时取得发票的便利性[1] - 实施一年多来助力"两新"政策落地和循环经济发展[1] 产业链发展数据 - 今年前4个月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量276.7万辆同比增长65%[1] - 同期规范拆解废旧家电超700万台同比增长25%[1]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同比增速达70%领跑行业[1]
税务部门“反向开票”政策持续释放“三大效应”
证券日报网· 2025-08-11 11:13
资源回收行业政策实施成效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完成"反向开票" 开票金额达5152亿元 开票份数达511万份[1] - "反向开票"政策自2024年4月29日起实施 旨在提升资源回收企业收购报废产品时取得发票的便利性[1] - 政策实施一年多来在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产生三大效应[1] 废物回收产业链运行数据 - 2024年前4个月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量达276.7万辆 同比增长65%[1] - 同期规范拆解废旧家电超700万台 实现25%增长率[1]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以70%同比增速领跑行业[1]
国家税务总局:截至6月底“反向开票”政策开票金额5152亿元,有力支持“两新”政策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25
政策实施成效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完成"反向开票" [1] - 累计开票金额达5152亿元 开票份数达511万份 [1] 政策背景与作用 - 2024年4月起税务部门为配合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反向开票"政策 [1] - 政策有效解决资源回收企业缺少进项发票导致的增值税抵扣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难题 [1] - 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废旧物品回收 支持"两新"政策落地实施 [1] 行业回收数据表现 - 2024年前4个月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量276.7万辆 同比增长65% [1] - 同期规范拆解废旧家电超700万台 增长25% [1]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以70%同比增速领跑行业 [1]
陕西前6个月落实科技制造业税惠29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9 23:57
科技创新与制造业税惠 - 陕西省前6个月落实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税惠政策累计290亿元,其中15.1%精准投向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1][2] - 税收政策鼓励人才提升,7.5万人(次)享受个税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4亿元[2] - 税惠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2] 内外贸协同发展 - 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开票”政策实现100%资格开通率和实际开票率[3] - 拓展纳税信用应用场景,联合文旅部门推出A级纳税人增值服务[3] - 打造“税路通·陕耀丝路”品牌,推动离境退税便利化,上半年出口退税67.1亿元(同比+9.1%)[3] 民生保障与就业支持 -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差异化帮扶1.4万户(次),559.1万户(次)享受税费减免超百亿元[4] - 62.23万户缴费人享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24.4亿元,15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银税互动”贷款超千亿元[4] - 351万人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减免84亿元(惠及人数+8.7%,减免金额+10.5%)[4] 税务执法优化 - 涉税投诉量同比下降92.9%,通过基层治理化解税费争议[5] - 推行“三不开展一不放松”原则,避免重复检查、简单执法和集中入户检查[5] - 实施动态信用等级分类和智能化风险监管,减少对企业不必要打扰[5]
奋楫争先立潮头
人民日报· 2025-07-28 22:30
政策支持与民营经济发展 - 党中央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 - 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92%以上,贡献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80%以上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92%以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 - 政策东风为民营企业家提供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 [3] 科技创新与行业突破 - "三体计算星座"计划推动计算上天、星间组网和模型上天,实现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 [2] - 阿里云计算平台"飞天"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万客户 [2] - 隆基绿能在晶硅及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上屡破世界纪录,单晶硅片10年累计出货量居全球前列 [4] - 东明石化研发的原油超级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国外垄断 [6] 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 万事利集团构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高能级平台,以数字创新探索数实融合 [4] - 昊邦医药开发10余款民族医药特色产品,为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开辟新路径 [4] - 春秋航空自研独立订座系统与离港系统,拿下127项软件著作权和34个国产自主知识产权软件 [6]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牧原集团创新"猪养田、田养猪"循环模式,服务农田472万亩,减少化肥使用15.46万吨 [7] - 圣源地毯在农牧区建培训基地,带动农牧民家门口就业,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好医生攀西药业带动凉山州9个县种植中药材3.38万亩,全国种植面积达6.54万亩 [9] - 宁波富邦构建覆盖3200多个点位的资源回收网络,5年实现超50万吨资源回收 [9] 全球化与产业协同 - 光伏作为"新三样"代表扬帆出海,遍布全球 [4] - 朗华投资累计服务超3万家制造企业,支撑制造企业"走出去" [9][10] - 春秋航空以20%以上航线投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2024年运送民族地区旅客380万人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