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

搜索文档
长江河湖建设有限公司同日连收四张罚单
齐鲁晚报· 2025-08-29 04:52
公司违规处罚事件 - 长江河湖建设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因多项违规行为被武汉海事局连续处以四张罚单 [1][2][3] - 具体违规案由包括:船舶未持有有效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使用过期的船舶国籍证书或临时证书、未按规定报告船舶进出港信息、未按规定开展船舶自查或保存自查记录 [2][3] - 其中一项违规(船舶未持有有效安全配员证书)被处以人民币10,000元罚款 其余三项违规行为均被认定为"不予处罚" [2][3]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为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国有企业 成立于1999年11月22日 注册资本1.3亿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邵亮 [5][6] - 主营业务涵盖堤防工程、河道湖泊整治、环保疏浚、农田水利、港口航道工程及水库电站建设 [5] - 拥有海狸3800型、海狸1600型绞吸式挖泥船及20余艘辅助船舶 配备多种先进施工机械设备 [5] 股权结构与经营状态 - 公司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管理中心全资持股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6] - 登记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营业期限至2029年11月22日 注册地址为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1863号 [6]
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降本增效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迎新规
经济日报· 2025-08-29 01:45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指导意见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 旨在提升项目运行质量和效益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1] - 指导意见从保障在建项目顺利建设 推动已运营项目平稳运行 强化政策支持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1] - 政策发布有助于明确政策预期 回应各方关切 推动PPP存量项目高质量发展[1] 运营期项目管理 - 约70%存量项目已进入运营期 运营情况直接关系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2] - 强调坚持按合同办事原则 合同是项目管理根本依据 相关方责权利均在合同中明确[2] - 要求地方政府依法履约 按效付费 将政府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管理 不得以拖延验收或延迟绩效评价等方式拖欠付费[2] - 要求社会资本方按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公共服务[2] 降本增效措施 - 推动项目瘦身健体 减少不必要建设内容 节约后期运营成本[2] - 合理调整投资回报率和资金折现率等收益指标 适当延长合作期限[2] - 引导社会资本方创新运营模式 引入先进技术 改进管理手段 提高运营专业化水平[2] 在建项目保障 - 对已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 重点保障顺利建成完工 及时发挥前期投入效益[3] - 根据当地发展需要 项目性质和财力状况 优先实施具有一定收益的项目[3] - 2024年底前未开工项目原则上不再采取PPP模式实施 确有必要开工的可采取其他模式[3] 资金支持机制 - PPP存量项目分为完全政府付费 可行性缺口补助和使用者付费三类 前两类需政府补贴支持[3] - 地方政府要将PPP项目相关支出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 按照绩效评价结果及时付费[4] - 可统筹运用专项债券 一般债券以及中央转移支付 地方自有资金用于政府支出部分[4] - 省级政府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 统筹各方资源支持存量项目稳健运行[4]
PPP存量项目迎新规!不得以这些理由拖欠付费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00:3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指导意见 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 提升项目运行质量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1] - PPP模式发展10余年来在交通运输 市政工程 片区开发 生态环保 水利建设等领域实施大批项目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现代化 在稳增长 调结构和惠民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 加力支持PPP存量项目顺畅建设和高效运营是盘活存量资源 以存量带动增量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的必然要求 [1] 运营期项目管理 - 约七成PPP存量项目已进入运营期 其运营情况直接关系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2] - 坚持按合同办事是存量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相关方责权利均在合同中明确 [2] - 要求依法履约和按效付费 地方政府需将政府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管理并按绩效结果及时付费 不得以拖延竣工验收或延迟绩效评价等方式拖欠付费 [2] - 社会资本方需按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质量和标准要求的公共服务 [2] - 强调降本增效和节约优先 推动项目瘦身健体 减少不必要建设内容 节约运营成本 合理调整投资回报率和资金折现率等收益指标 适当延长合作期限 [2] - 引导社会资本方创新运营模式 引入先进技术和改进管理手段 提高项目运营专业化水平 [2] 在建项目保障措施 - 对于已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 重点保障其顺利建成完工 及时发挥前期投入效益 [3] -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项目性质和财力状况 优先实施具有一定收益的项目 其他项目按轻重缓急合理排序 稳妥有序梯次推进 [3] - 2024年底前尚未开工的项目原则上不再采取PPP存量项目模式实施 确有必要开工的可采取其他模式 [3] - 要求加快建设进度和保障融资需求 [3] 资金支持与资源整合 - PPP存量项目分为完全政府付费项目 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和使用者付费项目三类 其中前两类需政府补贴支持 [3] - 推动存量项目运行需要因地制宜具体分析和系统统筹各方资金资源 多措并举加力保障 [3] - 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政策工具 包括足额安排预算并严格执行 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工具和整合相关资金资源渠道 [3] - 地方政府需将PPP项目相关支出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并按绩效评价结果及时付费 同时可统筹运用专项债券 一般债券 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自有资金用于政府支出部分 [4] - 省级政府需扛起主体责任 统筹各方资源和组织有关方面支持PPP存量项目稳健运行 [4]
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降本增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迎新规
经济日报· 2025-08-28 22:13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指导意见 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 提升项目运行质量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1] - 指导意见涵盖保障在建项目顺利建设 推动已运营项目平稳运行 强化政策支持三大方面[1] - 政策旨在盘活存量资源 以存量带动增量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1] 项目运营管理要求 - 约70%存量项目已进入运营期 运营情况直接关系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2] - 坚持按合同办事原则 合同是项目管理根本依据 相关方责权利均在合同中明确[2] - 要求依法履约按效付费 地方政府需将政府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管理 按绩效结果及时付费 不得拖欠[2] - 社会资本方需按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质量和标准要求的公共服务[2] - 强调降本增效节约优先 推动项目瘦身健体 减少不必要建设内容 节约运营成本[2] - 合理调整投资回报率和资金折现率等收益指标 适当延长合作期限[2] - 引导社会资本方创新运营模式 引入先进技术 改进管理手段 提高运营专业化水平[2] 在建项目保障措施 - 重点保障已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顺利建成完工[3] -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项目性质和财力状况 优先实施具收益项目[3] - 其他项目按轻重缓急合理排序 稳妥有序梯次推进[3] - 2024年底前未开工项目原则上不再采取PPP模式 确有必要开工的可采取其他模式[3] - 要求加快建设进度 保障融资需求[3] 资金支持政策 - 存量项目分为完全政府付费 可行性缺口补助 使用者付费三类 前两类需政府补贴支持[3] - 地方政府需将PPP项目相关支出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 按绩效评价结果及时付费[4] - 可统筹运用专项债券 一般债券 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自有资金用于政府支出部分[4] - 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政策工具 包括足额安排预算并严格执行 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工具 整合资金资源渠道[3] - 省级政府需扛起主体责任 统筹各方资源支持存量项目稳健运行[4] 行业发展背景 - PPP模式发展10余年来在交通运输 市政工程 片区开发 生态环保 水利建设等领域实施大批项目[1] -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持续改善公共服务供给 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1] - 在稳增长 调结构 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
涉及超10万亿元存量项目!重磅财政新规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8-22 01:58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发布指导意见以规范PPP存量项目建设运营 提升项目运行质量效益 支持项目顺畅建设和高效运营 [1] - 政策旨在加力保障存量项目建设运营 推动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效 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 [4] 项目实施要求 - 地方政府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项目性质和财力状况按轻重缓急合理排序 优先实施具有一定收益的项目 [2] - 2024年底前未开工项目原则上不再采取PPP存量项目模式实施 确有必要开工的可采取其他模式 [2][5] - 需进一步论证项目建设内容 压缩实施规模 优化建设标准 调整配套内容 减少不必要建设成本 原则上不得超出已核定概算总投资 [5] 融资支持措施 - 金融机构应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客观评估 依法合规积极支持在建项目融资 [2] - 对已签订贷款协议项目依法履约及时发放贷款 对未签订贷款协议项目充分尽职调查合理确定信贷条件 [6] - 优化信贷审批流程 不得无故终止 不得要求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出具承诺或证明文件 [6] - 鼓励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方平等协商 采取调整还款计划 降低利率 展期等方式优化融资结构 [2][6] 履约与付费机制 - 强调坚持按合同办事 PPP存量项目均已签订合同 有合同依合同是项目实施基础和保障 [7] - 地方政府对已运营项目要按合同依法履约 将政府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管理 [2][7] - 需按绩效结果及时付费 不得以拖延竣工验收时间 延迟绩效评价等方式拖欠付费 [2][7] - 社会资本方需按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质量和标准要求的公共服务 [7] 行业背景与现状 - 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工作 通过使用者付费及政府付费获得投资回报 [3] - 2014年以来PPP模式在交通运输 市政工程 片区开发 生态环保 水利建设等领域实施大批项目 [3] - 截至2022年底各地录入PPP项目共8057项 总投资11.6万亿元 [3] - 目前约七成PPP存量项目已进入运营期 运营情况直接关系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7]
以水兴业描绘发展新图景
经济日报· 2025-08-16 21:47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 -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坎乡库勒特克其村建成36个特色水产养殖池塘 养殖面积达360亩[2] - 投放南美白对虾苗1000万尾 罗氏沼虾苗200万尾 螃蟹苗20吨 预计年收入超300万元[2] - 养殖基地为19位村民提供务工机会 通过技术培训将水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收入[2] 生态旅游开发成效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通过彩稻稻田画打造热门景点 去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3] - 赛里木湖景区投入生态保护资金7.23亿元 实施45项环境整治工程[5] - 水质从Ⅲ类提升至Ⅱ类标准 部分水域透明度达16米 年均净入湖水量0.16亿立方米[5] 水利工程建设进展 - 大石峡水利枢纽最大坝高247米 创造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世界纪录[8] - 工程总库容11.7亿立方米 2026年完工后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8] - 配套电站装机容量75万千瓦 预计年发电量18.93亿千瓦时[8] 生态环境改善成果 - 赛里木湖实施抛石固岸工程35公里 缓解湖岸冲刷问题[5] - 湖区现有浮游植物65种 浮游动物19种 底栖动物7种[6] - 生态旅游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带动就业与增收的"金山银山"[6]
前7个月我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476亿元
大众日报· 2025-08-14 00:56
水利建设投资进展 - 截至7月底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7661亿元 占全年800亿元投资目标的596% [1] - 新建项目244个完成投资31817亿元 续建项目124个完成投资15844亿元 [1] 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 太平水库 官路水库 双堠水库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 [1] - 中皋水利枢纽 黄山水利枢纽 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1] 投融资资金保障 - 已落实到位资金44134亿元 资金到位率5517% [1] - 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21211亿元 利用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19325亿元 [1]
广西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广西日报· 2025-08-09 02:04
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广西发布《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计划到2030年建成116条(个)幸福河湖,包括115条河流和1个湖泊(南宁市南湖)[1] - 方案以"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为目标,立足"两横八纵、六河连通"现代化水网总体布局[1] 五大重点任务 - 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推进"清四乱"常态化,强化执法监管,推动"人工智能+"智慧河湖建设[2] - 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开展漓江全流域治理),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2] - 实现河湖清洁美丽:修复岸线,推进水系连通(重点在桂林、梧州等城市实施),综合治理农村水系[2] - 推动河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建立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河湖+产业"融合,打造绿色产业链、生态农业带、"水文旅"及"健康饮水"产业集群[2] - 保护传承江河文化:挖掘灵渠、古桂柳运河等遗产,建设河长制主题公园,提升水利工程美学设计[2] 实施安排 - 分批分类推进:2025年重点推进2条中央资金支持项目,2026年起有序实施名录内项目,至2030年完成116条(个)建设[2] - 通过项目建设达标或按标准评定两种方式,将符合条件的河湖纳入广西幸福河湖名录[2] 组织保障 - 建立"党政主导、河湖长牵头、属地负责、部门联动"机制,各级河湖长统筹力量、明确分工[3] - 各级河长制办公室协调部门协同推进,严格监督管理,加强宣传引导[3]
浙江上半年水利投资创历史新高,420亿元撬动发展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7-31 08:32
投资完成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浙江省累计完成水利投资420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重大水利项目完成投资248亿元 [1] -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达17% 为全省基础设施领域增长最快板块之一 [1] 资金保障措施 - 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为去年4.5倍 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同比增长39% [3] - 省级财政同步下达专项资金88.9亿元 [3] - 联合9家金融机构落实专项债、信贷等资金211亿元 信贷规模居全国首位 [3] 社会经济效益 - 水利项目带动就业7.6万人 其中农村劳动力6.6万人 [3] - 安吉、长兴等地达成水生态产品交易83单 总金额41.3亿元 [3] - 滨水活动带动旅游人数超3000万人次 促进周边消费157亿元 [5] 项目建设进展 - 187项在建重大项目推进顺利 新增开工项目9项 超额完成半年度任务 [3] - 开化水库主汛期前实现下闸蓄水 梅汛期有效拦洪1.18亿立方米 [3] - 东苕溪西险大塘加固工程提前半年完工 防洪标准提升至200年一遇 [3] 民生实事工程 - 947项省政府民生实事水利项目全部开工 已完工600项 整体进度达94.5% [5] - 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完成8277座 完成率93.8% 惠及227.6万人 [5] 幸福河湖建设 - 累计建成滨水绿道2037公里 滨水户外场所106个 城乡亲水节点1332个 [5] - 构建15分钟亲水圈 覆盖1.7万余个村庄社区 [5] - 天目溪等4条河流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数量居全国最多 [5]
节水控水要下“细功夫”
经济日报· 2025-07-30 22:23
水利建设投资与项目进展 - 今年上半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329亿元 实施各类水利项目34400个 新开工水利项目18800个 水利建设吸纳就业1422万人 [1] 水资源管理策略转变 -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理念深化 推动水资源利用由粗放低效向集约节约转变 [1] - 通过用水总量和效率管理使水资源成为可衡量资产和可交易商品 运用市场化手段向高效益领域流转 [1] -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 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水安全保障 [2] 农业节水技术成效 - 宁夏吴忠市推广滴灌带高效节水技术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2020年0573提升至2024年0602 [2] -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200多万亩 直接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 [2] 社会参与节水行动 - 通过雨污分流和中水回用等措施 再生水已应用于道路清扫 城市绿化和生态补水等领域 [3] - 公众通过拧紧水龙头 一水多用和使用再生水等行为参与节水控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