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

搜索文档
行业转型期交出韧性答卷!短期波动难掩福寿园(01448.HK)长期价值的成色
格隆汇· 2025-09-01 01:0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归母亏损2 61亿元人民币 但这一亏损主要源于一次性资产减值和人员优化成本等非经营性因素 而非核心业务恶化 公司实际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达1 98亿元 显示出主营业务韧性[1][4] - 公司正积极推动从传统殡葬服务商向生命科技综合服务提供者转型 通过品牌化 科技化和文化创新三大战略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并在ESG和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7][14][15] - 行业在人口老龄化和政策规范化驱动下保持增长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600亿元 公司凭借合规经营和战略布局优势 有望在行业洗牌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17][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6 11亿元 同比下降 其中墓园服务收入4 77亿元 占比78 1% 殡仪服务收入1 22亿元 占比提升至20 0% 其他服务收益1462万元 占比2 4%[2][3] - 归母亏损2 61亿元主要源于2 18亿元资产减值计提和一次性人员优化成本增加约1 79亿元 若还原这些一次性因素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约1 98亿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现金储备达23 2亿元 包括银行结余及现金16 23亿元 定期存款3 82亿元和非上市现金管理产品3 12亿元 资产负债率仅0 6% 无未偿银行借款[5]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7 00港仙 派息总额1 62亿港元 占现金储备的7% 为连续第三年实施高派息政策[6] 业务战略 - 墓园服务通过增加中价位产品占比主动调整产品矩阵 经营性墓穴均价下降47 5% 以适配客户更趋理性的消费需求并抢占长期市场份额[3] - 殡仪服务作为抗周期板块 收入占比提升 公司通过标准化流程升级与情感服务加持提升客户粘性与单客价值[3] - 品牌化方面 公司通过户外广告 跨界合作和内容IP构建公众可感知的品牌形象 品牌价值达29 16亿美元 入围2024世界创新品牌500强榜单[8][9] - 科技化方面 公司形成以数字礼厅 AI追思 福寿在线和纪念家元为核心的数字化生命服务体系 并于2024年4月推出虚拟数智人 数位家祠等创新服务[10][11] - 文化创新方面 公司挖掘墓园文化先贤资源与红色记忆 通过新媒体形式传递生命传承理念 并协办北京大学清明论坛推动公众死亡教育讨论[12][13] 行业与竞争优势 - 行业受益于人口老龄化 2024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2 0% 80岁以上老人超4000万 预计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每年净增老年人口超1000万[17] - 政策层面推动行业强化公益属性和规范市场秩序 加速行业洗牌 对合规龙头企业有利[18] - 公司ESG表现领先 MSCI ESG评级升至最高AAA级 跻身MSCI中国可投资市场指数成分股前1% 并连续四年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基准指数[15] - 公司业务覆盖19个省40余座城市 通过审慎收购+精细化运营模式输出自身能力 并参与民政部殡葬管理条例等政策完善[16][17] - 生前契约业务上半年累计签约1 03万份 通过整合安宁疗护等服务提前锁定长期客源[17]
福寿园(01448)发布中期业绩 收益6.11亿元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7港仙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5:40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中期收益6.11亿元人民币 [1]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7港仙 [1] 品牌价值与荣誉 - 公司品牌价值达29.16亿美元 [1] - 品牌指数492.45分 位列2024世界创新品牌500强第380位 [1] - 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年度责任品牌奖 [1] - 上海福寿园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单位荣誉 [1] - 原创短视频系列获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优秀作品奖 [1] ESG表现 - MSCI ESG评级由AA级跃升至最高AAA级 [2] - 跻身MSCI中国可投资市场指数成分股前1% [2] - 连续四年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基准指数成分股 [2] - 最新ESG得分提升至65.20分 保持A+评级 [2] 数字化创新 - 2022年至今初步形成数字化生命服务体系 [2] - 体系包含数字礼厅 AI追思 福寿线上 纪念家元四大核心功能 [2] - 2024年4月推出生命美学产品 天堂社区计划 数字家祠等创新服务 [2] - 采用数智人虚拟发布形式推动行业数字化升级 [2] 公益事业 - 2025年3月支持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活动 [3] - 与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 重庆市红十字会共创情景剧《生命续航》 [3] - 持续开展扶贫 济困 助老 救孤 优抚等多项公益项目 [3]
中国万桐园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938.9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8 13:09
财务表现 - 收益1106.6万元 同比减少54.1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938.9万元 去年同期溢利727.7万元 [1] - 每股亏损0.9分 [1] 收入下降原因 - 支付过往期间殡葬服务收入额外重估的增值税导致收益减少 [1] - 墓地销售单价下降使收益减少 [1] - 殡仪服务需求下降使收益减少1300万元 [1]
殡葬生意下滑了
36氪· 2025-08-27 13:35
行业需求与市场现状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 2024年死亡人数约1093万 较4年前增长10% [7][16] - 殡葬专业就业率近100% 录取分数线连续四年超本科线 [5][6] - 五大上市殡葬企业2024年总营收同比下降19.3% [9][17] 商业模式与盈利结构 - 行业毛利率超80% 接近贵州茅台92%的水平 [12][27] - 墓地销售占殡葬费用50%-70% 是行业主要收入来源 [21] - 福寿园墓地服务收入占比80% 2024年墓穴销量同比下降23.2% [22][23] 价格机制与消费行为 - 福寿园经营性墓地平均客单价12.12万元 每平米均价达24.2万元 [29][30] - 中国丧葬费用占年平均工资45.4% 全球第二高 [46] - 殡仪服务客单价从2019年6000元降至2024年5200元 [38] 竞争格局与市场分流 - 行业高度分散 除福寿园5.8%市占率外 无企业超1% [17] - 生态葬/土葬分流需求 公益性海葬可获千元补贴 [24] - "骨灰房"现象出现 反映传统商业模式失灵 [39] 增长挑战与转型方向 - 福寿园2024年营收20.78亿元(-20.9%) 净利润3.73亿元(-52.8%) [20] - 提价策略难持续 墓穴单价从2020年10.78万涨至2024年12.12万 [43] - 尝试AI数字人等新业务 但尚未形成明显差异化 [54][55] 政策与监管环境 - 基础殡仪服务政府统一定价 4项单项收费低于300元 [51] - 经营性墓地面临潜在限价管制风险 [49] - 城市公益性墓地严重供不应求 北京万安公墓年批1亩地仅100墓位 [34]
中国万桐园(06966)发盈警 预期中期亏损总额约900万元至1000万元,同比盈转亏_每日关注
智通财经· 2025-08-21 10:21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人民币9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 相比2024年同期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人民币728万元 业绩由盈转亏 [2] 亏损原因 - 墓地销售单价下降 受宏观经济及客户谨慎消费影响 [2] - 殡仪服务需求下降导致销售收入下降 [2] - 附属公司因税务因素导致税务成本上升 包括税务机关通知后就过往期间支付的额外重估增值税及附加税项 [2] - 持有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下降 [2] 业务影响与应对措施 - 本期亏损主要由税务成本上升及金融资产公平值减值两项一次性事件导致 不影响主营业务经营 [2] - 集团将通过"地理深耕、成本精益、生态构建"三维驱动 围绕殡葬全产业链发展 [2] - 持续优化运营管理 保持稳健现金流和财务结构 [2]
中国万桐园发盈警 预期中期亏损总额约900万元至1000万元,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1 09:42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人民币900万元至1000万元 相比2024年同期溢利人民币728万元 业绩由盈转亏 [1] - 亏损主要受税务成本上升及金融资产公平值下降两项一次性事件影响 不影响主营业务经营 [1] 业务运营 - 墓地销售单价受宏观经济及客户谨慎消费影响出现下降 [1] - 殡仪服务需求下降导致销售收入整体下滑 [1] - 附属公司因税务因素导致成本上升 包括税务机关通知后需支付过往期间的额外重估增值税及附加税项 [1] 战略方向 - 公司通过"地理深耕、成本精益、生态构建"三维驱动策略应对宏观挑战 [1] - 围绕殡葬全产业链发展 持续优化运营管理 [1] - 保持稳健现金流和财务结构 构建可持续发展企业 [1]
20万/平米!“殡葬第一股”宣布首亏
第一财经· 2025-08-19 10:13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殡葬行业标志性企业 在上市后十年间呈现高增长和高毛利率特征 但2025年上半年预计出现大幅亏损 反映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主要受消费行为转变 政策监管趋严及税务因素影响 [3][5][17]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市十年营收从2013年6.12亿元增长至2023年26.28亿元 涨幅超三倍 但2024年营收降至20.78亿元 同比减少21% 净利润同比腰斩至3.73亿元 [3][10][11][1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录得应占亏损2.35亿至2.65亿元 而去年同期为净利润2.99亿元 出现大幅转亏 [3][5][6] - 毛利率从2015年77.60%攀升至2024年85.85% 2018-2023年平均净利润达6.7亿元 平均净利率超30% [11][12] 业务结构 - 墓园服务为绝对收入主力 2023年收入21.65亿元 但2024年降至17.09亿元 殡仪服务收入同期从3.98亿元降至3.39亿元 [12] - 全国40余城墓穴平均售价从2017年10.24万元/个涨至2024年12.2万元/个 按0.6平方米折算单价达20万元/平方米 上海部分产品单价超顶级豪宅3倍 [8] 亏损原因 - 宏观经济及客户消费谨慎导致短期需求不足 消费决策周期延长 [7][14] - 部分附属公司因税务因素成本上升 同期行业其他企业如中国万桐园需补缴增值税1160万元 [7][16][17] - 会计准则下对商誉及相关资产计提减值拨备 [7] 行业变革 - 民政部2023年将《殡葬管理条例》修订纳入立法计划 2024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价格监管 遏制过高收费 部分省份如海南明确强化公墓公益属性 限制高价墓穴比例 [14][15][16] - 行业面临法规转向 地方政策调整及税务政策变化挑战 公司计划发展数字礼祭 智能服务生态等新业态应对 [17]
20万/平米的墓穴“刺痛”市场,“殡葬第一股”上市十余年宣布首亏
第一财经· 2025-08-19 09:06
公司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录得应占亏损2.35亿至2.65亿元 较去年同期2.99亿元净利润大幅转亏 [1][2] - 2024年营收20.78亿元 同比减少21%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73亿元 同比减少52.8% [6] - 上市十年间营收从6亿元涨至26亿元 涨幅超三倍 2023年营收达26.28亿元为十年前4倍有余 [1][4][5] 主营业务结构 - 墓园服务为绝对收入大头 2023年墓园服务收入21.65亿元 2024年降至17.09亿元 [6] - 殡仪服务收入从2023年3.98亿元降至2024年3.39亿元 [6] - 业务覆盖19个省区直辖市 2024年17个省份中16省收益全面下滑 最重要上海市场营收从12.62亿元降至9.98亿元 [2][6] 产品定价特征 - 上海墓园产品价格每座数万元至四五十万元 个性化定制价格更高 [3] - 按每座墓占地0.6平方米计算 较贵产品每平方米单价约为上海顶级豪宅单价3倍 [3] - 全国墓穴平均销售单价从2017年10.24万元/个涨至2024年12.2万元/个 每平方米单价高达20万元 [3]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从2015年77.60%攀升至2024年85.85% [5] - 2013年净利润1.67亿元 2018-2023年平均净利润达6.7亿元 平均净利率超过30% [6] 行业政策环境 - 民政部2023年11月将《殡葬管理条例》纳入立法工作计划 2024年4月发布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7][8] - 征求意见稿规定加强对公墓经营行为监管 通过成本调查和设置参考区间遏制过高收费 [8] - 海南省2024年7月新规要求经营性公墓以供应中低档价位墓穴为主 限制高档墓穴比例并配建公益性墓穴 [8] 税务影响因素 - 部分附属公司因不同税务因素导致成本上升 [2] - 廊坊万桐公墓被要求按6%税率补缴增值税 额外税款达1160万元 [9][10] - 税务政策调整导致行业企业面临增值税减免政策适用条件变化 [9][10] 市场需求变化 - 受宏观经济及客户谨慎消费影响 短期内业绩承压 [2] - 殡葬情景中客户消费行为趋向谨慎 消费决定前考虑周期拉长 [7] - 高价经营性墓地引发社会关注 业内专家建议通过税收调节等法制监管程序解决价格问题 [7] 公司战略调整 - 从市场和产品双重维度满足墓园客户多元化差异化消费需求 [10] - 通过科技赋能打造智能服务生态 发展数字礼祭、数字人文纪念馆等新业态 [10]
消费疲软,墓地生意“凉凉”?福寿园上市13年后宣布中报首亏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56
核心观点 - 福寿园发布上市以来首次盈利预亏公告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2 35亿元至2 65亿元 去年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 99亿元[1] - 公司2024年已出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面临商誉较高和存货周转天数迅速增加等问题[1]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26 28亿元下降20 95%至20 77亿元[2] - 2024年净利润从2023年的9 76亿元下降49 04%至4 97亿元 回落至2016年水平[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从2023年的11 03亿元降至2024年的7 09亿元[4] 业务板块分析 - 墓园服务占总收益82 3% 2024年收入17 09亿元 同比减少21%[4] - 墓园服务经营利润率从60 2%下降至41 3%[4] - 殡仪服务及其他服务构成剩余收益来源[4] 行业环境与消费趋势 - 消费市场整体疲软 波及白酒 休闲食品 饮料乳品等多个行业[5] - 白酒企业如酒鬼酒 水井坊和顺鑫农业归母净利润跌幅超50%[5] - 休闲食品企业洽洽食品利润下滑71 05%至76 25% 佳合食品下滑77 21%至84 80%[5] - 客户消费行为趋谨慎 厚养薄葬观念普及 生态葬等新型方式选择比例增加[7] 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毛利率从2015年77 60%攀升至2024年85 85%[7] - 经营性墓穴平均销售单价从2018年10 25万元涨至2024年12 12万元 同比上涨1 4%[7] - 存货周转天数2024年达694 61天 创历史最高 2020年为649 21天[8] - 商誉达11 06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53 24%[10] 业绩下滑原因 -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客户消费趋谨慎[2] - 部分附属公司税务成本上升[2] - 对部分附属公司商誉及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拨备[2]
殡葬龙头预亏超2亿元,上市以来首亏!公司直言“客户消费谨慎了”,去年均价超12万元的墓穴滞销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2:08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录得股东应占亏损2.35亿元至2.65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988亿元,这是公司自2013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1] - 2024年全年收益总额20.775亿元,同比减少20.9%,股东应占溢利3.731亿元,同比减少52.8% [5] - 2024年中期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减少27.97%,股东应占溢利2.988亿元,同比减少35.7% [5] 业务板块分析 - 墓园服务收入17.09亿元,占总收益82.3%,同比减少21%,经营利润率从60.2%下降至41.3% [5] - 经营性墓穴销售数量减少3816个至12569个,收入减少4.35亿元,公益性墓穴数量增加约1500个,收入增加约450万元 [5] - 经营性墓穴平均销售单价从2023年的11.95万元上涨1.4%至2024年的12.12万元 [6] 亏损原因分析 - 宏观经济影响及客户消费行为趋向谨慎导致业绩短期受压 [3] - 部分附属公司税务成本上升 [3] - 对部分附属公司商誉及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拨备 [3] 公司战略调整 - 将持续优化运营管理,加速科技赋能,打造智能服务生态 [3] - 推进从殡葬服务提供商向殡葬及生命科技服务提供商转型 [6] - 推动火化机业务成长,扩大生前契约业务及互联网+服务 [6] 市场反应 - 发布业绩预亏公告次日股价下跌9.09%,收于3.3港元 [6] - 截至8月8日收盘价3.28港元,总市值76亿港元 [6] 行业趋势 - "厚养薄葬"观念流行,生态草坪葬、海葬、VR祭扫等新型殡葬方式占比增加 [5] - 公司可用于墓穴销售的土地面积约283万平方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