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4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 反映经济回升向好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02:32
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长态势 - 4月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 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稳步增长态势[1] - 工业继续发挥基本盘作用 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1] -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 主要受"两新"等政策带动[1] 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3%[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4%[1] - 电气机械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8%[1] - 计算机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7%[1] - 仪器仪表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9%[1] 建筑业与基建投资表现 - 建筑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1] - 土木工程建筑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6% 反映基建投资加快[1]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 东部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 增长较快[2] - 浙江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3%[2] - 广东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2] - 北京市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4%[2] - 东部地区增速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 对美出口企业内销转型 - 对美出口企业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4.7%[2] - 内销占总体销售额比重较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2] - 31个制造业大类中21个行业对美出口企业内销占比提高[2] - 皮毛制品及制鞋业内销占比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2] - 计算机通信设备 黑色金属 家具 食品业内销占比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2]
海南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海南日报· 2025-05-13 01:40
单位情况 - 2023年末海南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7.4万个,较2018年末增加7.4万个 [1] - 产业活动单位19.2万个,较2018年末增加7.6万个 [1] - 个体经营户39.3万个,较2018年末增加6.5万个 [1] - 批发和零售业(3.9万个)、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万个)、建筑业(1.8万个)为法人单位数量前三行业 [1] 资产和营业收入 - 2023年末海南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8627.4亿元 [2] - 2023年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34335.8亿元 [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 2023年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1761个,从业人员78284人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年营业收入2224.8亿元 [2] - 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8030个(占数字经济68.3%),从业人员54220人,营业收入1176.4亿元 [2] 新兴产业 - 202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法人单位139个 [2] - 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90个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76个,全年营业收入289.6亿元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322个,全年营业收入1117.4亿元 [2]
五经普数据,披露广东江苏真实家底
城市财经· 2025-03-20 03:50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和江苏公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从从业人员、新兴产业、区域分布等方面数据对比,展现两省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两省积极拥抱新兴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提升经济韧性 [2][13] 从业人员 - 第五次经济普查调查二、三产业单位规模、从业人员等情况,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数量反映经济活动规模与市场活跃程度,2023年广东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总量及增幅略胜江苏 [4] - 2023年广东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285.7万,比2018年增加674.8万;江苏从业人员3881.6万,5年减少47.6万;2023年广东、江苏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41.6%、45.5%,与2018年相比,广东提升4.3个百分点,江苏下降1个百分点 [5] - 江苏从业人员缩水主要受二产影响,5年二产从业人员减少390.8万,超过三产增加的343.3万;2018 - 2023年江苏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从业人员严重缩水 [5][6] - 全国及粤苏二产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三产占比上升,过去5年广东二产从业人员增量远不及三产,但工业企业效益提升,法人单位资产和营收两位数高速增长 [6] 新兴产业 - 江苏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家底优于广东,2023年江苏规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更多,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家底更厚 [8] - 江苏培育出“中国新能源之都”常州,拥有完整度全国第一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是新材料产业霸主 [9] - 广东在数字经济领域更具优势,2023年广东工业战新产业法人单位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超4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营收几乎都是江苏的1.5倍 [9] - 在“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指标上,江苏开展R&D活动的工业企业更多、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更高,广东R&D经费支出更大、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更多 [9][10] 区域分布 - 2023年广东从事二、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珠三角占全省86.4%,深圳、广州合占全省半壁江山;江苏法人单位区域分布更均衡,苏南地区约占全省60% [12] - 5年来,珠三角和苏南地区法人单位与从业人员占比均提升,法人单位与从业人员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趋势加强 [12] - 珠三角和苏南地区从业人员占全部人口比重高,深圳超70%,东莞、苏州超60%,珠海等超50%,远超全国均值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