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咖啡种植与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将对非洲53个建交国零关税,利好非洲咖啡出口,目前咖啡豆更多来自这些国家
第一财经· 2025-07-14 11:54
政策影响 - 中国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零关税政策 将降低非洲咖啡进口成本[1] - 零关税政策下 每吨咖啡生豆可节省320美元关税及41.2美元增值税[1] - 2023年3月起已对埃塞俄比亚等3国98%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 涵盖咖啡及相关产品[1] 贸易数据 - 2023年中国自非洲进口咖啡总额达1.7亿美元[1] - 2014-2023年非洲咖啡进口年复合增长率为41.9%[1] - 2025年前4个月上海口岸进口非洲咖啡生豆5.83亿元 同比增长129.5%[2] 市场背景 - 非洲咖啡产量占全球总产量12% 是中国咖啡生豆主要供应区域之一[1] - 中国咖啡产业规模2024年达3133亿元 年增长率18.1%[2] - 中国人均年咖啡饮用杯数提升至22.24杯[2] 竞争格局 - 商业咖啡豆主要来自南美和东南亚 巴西因产量大和成本优势占主导地位[2] - 非洲咖啡豆特色鲜明但生产成本偏高 零关税有助于提升其市场竞争力[2]
小山村“咖”位大
经济日报· 2025-07-07 01:20
行业概况 - 保山小粒咖啡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得益于高黎贡山与怒江的地理条件,包括千米海拔、年均25℃气温、700毫米降水及干热河谷气候 [1] - 新寨村被誉为"咖啡第一村",拥有70多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超万亩,形成完整产业链 [1][2] - 2024年全村咖啡豆产量达4300余吨,实现农业产值1.7亿元 [3] 产业转型 - 10年前面临咖啡豆收购价低迷问题,通过成立7个合作社整合资源,统一收购/加工/销售提高议价能力 [2] - 转型精品化路径:建设600亩党员示范基地,推广良种选育,良种覆盖率达98%,主要种植铁皮卡、波邦等品种 [2][3] - 推行精细化种植理念,核心产区1.36万亩采用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实行订单式收果与分级定价 [3] 产业链延伸 - 开发鲜果加工厂、咖啡馆、民宿等设施,推出咖啡豆、冻干粉、挂耳咖啡等10多种产品 [4] - 2024年线上交易额超1200万元,通过电商平台及直播带货拓展销售渠道 [6] - 采用"精品咖啡+热带水果"立体套种模式,开发花茶、花蜜等衍生品 [6] 咖旅融合 - 2023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 [7] - 建成5座精品咖啡庄园,入驻10余家咖啡企业,提供"从种子到杯子"的一站式体验 [8] - 发展"庄园+"经营模式,融合种植、加工、展销、休闲等功能,形成多元产业生态 [8] 人才与品牌 - 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例如村民王涵创办咖啡店及公司,配备专业烘焙设备并开展线上销售 [5] - 持续擦亮"保山小粒咖啡"品牌,通过文化传播(如咖啡知识讲解、文创产品)提升附加值 [7] - 计划引进专业公司开发精品民宿与餐饮,深化旅游体验 [8]
世界咖啡版图上的东方韵味(环球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6-24 22:01
云南咖啡产业升级 - 云南临沧咖啡豆在"卓越杯"赛事中以每公斤1.3万元成交价刷新国产咖啡生豆拍卖纪录 [1] - 云南首次被纳入"卓越杯"国际咖啡评价体系 标志着从原料输出转向标准输出的产业升级 [1] - 云南咖啡精品率从2022年40%提升至2024年70% 精深加工率从60%提升至85% [2] 国际咖啡行业动态 - "卓越杯"赛事1999年创立于巴西 通过"竞赛+拍卖"模式建立精品咖啡可追溯性行业标准 [1] - 赛事覆盖全球十几个产区 推动洪都拉斯等新兴产区价值发现与品质提升 [2] - 87分以上评分代表国际咖啡界最高水平 评分维度包括纯净度/甜度/酸质/口感/风味等 [1] 中国市场消费趋势 - 上海成为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城市 超越纽约和伦敦 [3] - 咖啡在中国从社交媒介发展为社区生活日常消费品 显示消费文化快速渗透 [3] - 云南咖啡产量占全国98% 具有百年种植历史 地处全球咖啡种植黄金地带 [2] 产业价值提升路径 - 云南通过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加工技术等全链条优化实现品质突破 [2] - 建立"品质提升-收益增长"正向循环 完善种植优化/市场培育/品牌建设体系 [3] - 云南咖啡以鲜明风土特色成为精品咖啡代名词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3]
从田间到舌尖,云南咖啡尽显“咖”位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8 22:31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云南咖啡及咖啡制品出口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22.1% [2] - 云南咖啡产量占全国98%以上,正加速向标准化交易和品牌化培育方向发展 [2] - 云南咖啡以"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赢得国际市场认可 [2] 科技赋能与品质提升 - 新寨村引进铁皮卡、波旁等优质咖啡品种,科学划定1.36万亩核心产区,推广水肥一体化与智慧农业技术 [3] - 2012-2022年新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150元增至2.8万元,增长近10倍 [4] - 2024年底云南省优质咖啡品种种植面积超15万亩,占比从2021年的5%提升至12.8% [4] - 云南农业大学保存260份咖啡种质资源,开设全国首个"咖啡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4][5] 精深加工与国际市场拓展 - 云南咖啡精品率从2021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31.6%,精深加工率从20%提升至80% [7] - 2024年云南出口咖啡3.25万吨,同比增长358%,主要销往荷兰、德国、美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 [7] - 咖啡果皮茶标准化加工技术与国际品牌皮爷达成联名合作,实现创新产品与国际市场深度接轨 [4] 咖旅融合与消费新场景 - 大开河梅子咖啡庄园"五一"假期日均接待游客超1000人,打造"月球冥想屋"等特色场景 [8] - 爱伲咖啡庄园以"咖啡+畜牧"循环农业模式吸引游客参与咖啡豆晾晒、烘焙等活动 [8] - 2025年"五一"期间云南口岸外国籍游客达22万人次,同比增长26%,带动咖啡旅游消费 [9]
专访云南省精品咖啡学会理事何飞飞:今年云南咖啡价格创历史新高,可考虑深度融入中国—东盟超大市场丨全球农业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00:05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于2022年11月启动,历经近两年时间、9轮正式谈判,于2024年10月实质性结束,双方经贸部长共同宣布全面完成谈判 [1] - 中国—东盟自贸区取消90%以上商品的关税,咖啡及相关产品受益于低关税或零关税政策 [1][11] - 印尼曼特宁等东盟咖啡加工产品在中国市场竞争力有望加强,中国也可提供庞大的消费市场,双方形成互补 [1][11] 中国与东盟咖啡合作机遇 - 鉴于中国劳动力成本高,土地种植面积有限,可考虑在东盟国家种植咖啡,再出口至中国市场,既能带动当地就业,也可满足中国庞大市场需求 [2][11] - 可在云南口岸设立咖啡加工区,形成"东盟原料+中国加工"模式,降低中国国内供应链成本,促进东盟国家咖啡原料出口 [2][11] - 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为咖啡电商提供新机遇,利用中国技术优势为东盟国家提供可持续种植,助力东盟国家绿色经济发展 [2][11] 云南咖啡产业现状 - 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8%以上,但产量仅占全球的2% [2][10] - 云南热区具有光照充足、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等适宜种植精品咖啡的自然条件,但当前种植品种主要依靠国外引进 [2][10] - 云南咖啡约80%的咖啡豆用于出口,国内缺少规模化的咖啡企业,精深加工环节跟不上 [7]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历程 - 云南咖啡产业规模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952-1965年起步阶段、1966-1979年相对停滞阶段、1980-2005年提速阶段、2006年至今转型阶段 [5][6] - 2022年云南出台咖六条政策,旨在提升咖啡精品率、精深加工率,并对精品咖啡种植区、精品庄园进行认定 [3][6] - 在政策利好等因素作用下,2024年云南咖啡价格创下历史新高 [6] 云南咖啡品质与育种 - 云南咖啡目前主栽品种为卡蒂姆,种植面积占比在95%左右,冲泡后风味以坚果、柑橘和焦糖调性为主 [4][8] -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拥有中国最大的咖啡资源库,收集了10个种类952份咖啡种质资源,自主研发了"德热"系列品种 [8]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自主选育了"云咖1号"和"云咖2号"咖啡新品种,杯测分数超过86分 [8] 中国咖啡消费市场 - 中国咖啡消费势头受益于消费水平整体提升,百姓具有更强的消费能力和更多元的消费需求 [9] - 瑞幸咖啡等本土企业崛起,凭借价格优势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培育对咖啡消费的习惯 [9] - 中国咖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未来老年群体是有待挖掘的咖啡消费者 [9] 咖啡产业链特点 - 咖啡原料无法直接消费,加工链条长、环节多,包括采摘、脱皮脱胶、晾晒干燥、脱壳、烘焙、磨碎、冲泡等,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3][7] - 从全球范围来看,精品咖啡包括瑰夏等品种,价格远高于商业级别的咖啡豆 [3][7] - 云南咖啡精品化转型有助于提振咖啡豆价格,提高咖农的种植积极性 [3][7]
云南咖啡一季度出口货值同比增长122.1%
快讯· 2025-05-14 02:13
云南咖啡出口增长 - 云南咖啡一季度出口货值达3.1亿元 同比增长122 1% [1] - 云南咖啡年产量占全国98%以上 为国内最大种植区域 [1] - 国内外品牌加速布局云南咖啡供应链 看好市场潜力 [1]
全球农业观察 | 从种子到杯子:云南咖啡的精品化“蝶变”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09:29
云南咖啡产业概况 - 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98%以上 出口量全国首位 [1] - 云南咖啡种植历史130年 商业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外资企业投资 [1] - 咖啡消费需求近十年爆发 国内精品咖啡供不应求 [1] 产业历史与转型 - 早期以生豆贸易为主 现转向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双提升" [2] - 20世纪80年代种植为生存 90年代用于出口创汇 现阶段转向内需精品化 [1] - 2015年前生豆交易定价权由国外资本掌控 生豆10元/公斤 vs 成品杯售30-40元 [4] 种植条件与成本 - 云南热区土地8.111万平方千米 低纬度高海拔气候适合精品咖啡 [4] - 种植成本3000元/亩 2025年预期收益5500元/亩 [3] - 咖啡单产146.75kg/亩 为全球平均水平55.15kg/亩的2.66倍 [4] 产业链价值分布 - 种植业占价值链1% 加工业6% 服务业93% [5] - 当前生豆价格60元/公斤 精深加工烘焙豆超100元/公斤 [5] - 2014-2024年种植面积从183.15万亩萎缩至119.31万亩 [5][6] 精品化转型进展 - 精品豆价格是商业豆2倍以上 2024年精品率31.6% 精深加工率80% [6][9] - 2022年政策推动精品率从8%提升 精深加工率从30%提升 [7] - 本土企业建立咖啡综合体 如爱伲庄园等入选省级精品庄园 [9] 国际竞争与挑战 - 云南咖啡占全球产量2% 远低于巴西越南 [9] - 精深加工领域薄弱 速溶等主流领域多依赖贴牌生产 [9] - 需加强品牌营销与历史文化挖掘以匹配顶级产区品质 [8]
云南咖啡生豆价格创下历史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1 11:07
云南咖啡生豆价格创新高 - 云南咖啡生豆交易均价达66元/公斤,创历史新高,其中瑰夏品种价格达800-1600元/公斤,铁皮卡150-260元/公斤,卡蒂莫60-90元/公斤 [4] - 价格上涨周期始于2019年,从2018年谷底14.78元/公斤持续反弹,2024年2月首次突破60元/公斤 [4] - 国际咖啡期价创50年新高,叠加中国消费旺盛和主产区减产,推动云南价格上行 [4] 中国咖啡消费市场潜力 - 2024年云南咖啡产量15.02万吨,占全国98.65%,全球1.49%;中国消费量34.59万吨,同比增长9.19% [8] - 2020-2024年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长12.69%,为全球增速的141倍,85后-00后消费日常化推动需求 [8] - 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244.80克,仅为全球水平1208.76克的1/5,若达全球水平需产量扩大10倍至170.80万吨 [9] 咖啡贸易与进口趋势 - 2024年中国咖啡进口23.38万吨,出口6.15万吨,贸易逆差10.31亿美元;自给率仅44.03% [11] - 2020-2024年咖啡净进口量增长6.53倍,年均复合增速65.7%,进口依赖度持续提升 [11] - 云南咖啡出口量38892.90吨(同比+294.55%),出口额15639.62万美元(同比+200%),覆盖44个国家和地区 [12] 云南咖啡产业升级 - 云南咖啡精深加工率从2021年20%提升至2024年80%,生豆出口占比从78.94%降至67.96% [12] - 企业通过国际展会推广精品咖啡,如斯里兰卡、迪拜、日本等市场,并依托"一带一路"进口周边国家原料 [13][14] - 部分公司采取"进口生豆+精深加工+国内外销售"策略,利用中老铁路等便利条件拓展供应链 [14] 行业前景与挑战 - 国际价格高位推动云南种植积极性,但需扩大规模以满足国内外需求,尤其东南亚市场潜力待挖掘 [14] - 国内消费增速远超全球,但产能缺口需通过进口弥补,未来可能形成"进口原料+本土精加工"模式 [11][14]
彩云之南 咖啡飘香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 云南省咖啡种植规模达126.7万亩,产量14.6万吨(截至2024年末)[2] - 咖啡产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推动产业持续发展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2] - 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村白沙坡村民小组形成集种植加工、旅游体验、销售于一体的咖啡社区,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2] 政策支持与监督机制 - 云南省出台系列支持咖啡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2] - 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室组地""组地""纪委+职能部门"联合监督方式,压实职能部门责任[3] - 全链条跟进监督"中低产咖啡园改造""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及加工厂改扩建工程"等项目[3] 产业升级与问题整改 - 普洱市思茅区纪委监委督促解决咖啡精深加工厂污水排放问题,指导企业清淤并安装污水处理设施[2] - 镇沅县纪委监委对废水排放不达标问题制发整改提醒通知,强化"精深加工"和"品牌提升"环节监管[3] - 沧源县纪委监委监督"咖旅融合"项目,紧盯政策落实、资金扶持、用地保障等情况[4] 典型案例与模式创新 - 镇康县蟒蛇山村原党总支书记段某某因违规套取国家项目资金被查处,涉案金额近5万元(涉及50亩咖啡地补偿款)[3][4] - 沧源县糯良乡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打造2000亩"粮食+咖啡"间套种核心示范基地[4] - 糯良乡盘活闲置集体资产,解决咖啡鲜果加工厂落地生产问题[4]
高海拔气候成就独特风味 精品化转型助力产业发展 “借助中国大市场,布隆迪咖啡产业的未来充满希望”(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5-08 21:51
布隆迪咖啡产业概况 - 咖啡出口占布隆迪出口总额近90% [1] - 约80万户家庭以种植咖啡为生,占总人口近10% [2] - 主要产区分布在恩戈齐、基特加、穆因加等高海拔省份 [2] 产业特点与优势 - 以小农模式为主,咖啡园面积多不足两公顷,采用生态混合农林系统 [2] - 波旁种咖啡占比高,采用独特"双重水洗法"工艺,2015年国际竞赛获91.09高分 [2] - 火山土壤、1600米平均海拔、1200毫米年降雨量形成独特风味 [1] 政府支持措施 - 成立国家咖啡董事局等机构监管行业发展,全国咖啡农协会联盟包含3246个山区协会 [3] - 推进私有化改革、加强基建、推广先进技术,投资加工设施提升附加值 [3] - 与欧盟合作建设"东非咖啡走廊"优化跨境运输,全国建有300多个处理站 [4] 中国市场机遇 - 2024年9月中国海关允许符合要求的布隆迪咖啡进口 [1] - 对华出口价格从2-3美元/公斤上涨至6-6.5美元/公斤 [5] - 中国自2009年起派遣6批农业专家组,援助领域向咖啡产业延伸 [5] 技术升级与挑战应对 - 研发耐旱品种尝试将种植海拔下移至1200米,推广抗病品种如杰克逊、米比里济 [4] - 引入太阳能干燥设备提升30%加工效率,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 [4] - 当前产业链薄弱,加工依赖手工,物流需经坦桑尼亚转运成本较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