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

搜索文档
从一布通用到“专区专布”,追觅Matrix10 Ultra开辟扫地机新赛道
环球网· 2025-08-14 03:50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当智能家居深度融入现代家庭。曾被视为新奇"网红"的扫地机器人,如今已成为许多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清洁好帮手。但随着 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扫地机"一布拖全屋"的交叉污染风险也开始受到关注。近日,追觅发布了全新一代的扫地机产品Matrix10 Ultra,通过专区专用拖布的 创新方案针对性解决了这一痛点。 " 一区一布 " 破解扫地机行业 " 二次污染 " 困局 追觅Matrix10 Ultra扫地机搭载的智能换拖布系统,可以让用户根据不同房间的功能属性(如厨房、卫生间、客厅、宠物活动区)和地面材质(如瓷砖、木 地板),自定义专属拖布组,如A组用于厨房,B组用于卫生间,C组用于日常清洁。并且根据不同环境下的清洁要求,追觅扫地机对三组拖布的材质也做 了专属设计。 强力刮污拖布专为厨房和餐厅设计,其尼龙丝组能产生强劲摩擦,可有效刮除那些重度粘性污渍,比如厨房地面上滴落的油渍,餐厅地面残留的饭菜污渍 等,让这些难以处理的污渍彻底瓦解。 海绵锁水拖布则是卫生间和宠物区域的理想选择。它采用加厚设计,具备出色的吸水锁水能力,能够快速吸走地面的水渍,同时搭配锁水硅胶条,有效避免 水痕残留,让卫生间地面 ...
智能家居系列2-智能摄像AI升级,聚焦三大细分场景
2025-08-13 14:5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智能家居安防领域 包括智能摄像头 智能门锁 智能猫眼等细分品类[2][4] * 涉及公司包括中国品牌小米 萤石(海康威视子公司) TP-Link 华为 华米 以及海外品牌Wing(或指Wyze) Allo(或指Arlo)等[5][9][17][24][27] * 海康威视分拆出的萤石在智能摄像头领域具有线下渠道优势[27][3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50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700亿美元 年增长率超10%[3] * 2024年全球智能摄像头出货量达1.37亿台 同比增长8%[7] * 中国智能摄像头市场规模约100亿元 预计到2027年增长至120-13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双位数[10] * 全球智能摄像头市场规模约300亿元 预计2027-2028年可达400亿元以上[10] * 中国智能门锁2023年销量达1870万套 同比增长6%-8%[30] 渗透率与区域差异 * 中国智能摄像头渗透率不足5% 而英国 德国 法国等欧洲发达地区渗透率达30%[11] * 中国智能门锁渗透率预计可从当前水平提升至20%-30%[33] * 日韩市场智能门锁渗透率高达46% 欧美市场达20%[31] * 美国是智能摄像头出货量最大区域 且份额持续提升[9] 应用场景与需求驱动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儿童看护 宠物监护及老人照护[12][13][14] * 儿童看护市场近一两年增长非常快[12] * 宠物监护需求旺盛 支持通过摄像头与宠物对话及通信功能[13] * 老人市场潜力大 支持跌倒检测及自动报警功能[14] 产品演进与AI赋能 * AI大模型技术提升交互功能 如移动底盘跟踪宠物 自动生成Vlog[16] * 功能从基础安防向情感交互 健康监测等增值服务拓展[14][16] * 存储服务是当前主要付费点 免费存储约7天 延长存储需付费订阅[15] * AI功能付费升级是未来方向 如宠物交互 老人防跌倒等增值服务[15][16] 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 * 硬件利润率较低 仅5%-10%[21] * 软件服务付费利润率显著高于硬件[21] * 海外品牌如Wing Allo软件服务付费收入占比达40%[18] * 中国品牌如小米 萤石软件付费比例仅约10% 提升空间大[17] * 软件服务ASP约每年100多元 类似视频或音乐会员[19] 竞争格局与渠道 * 中国品牌全球市占率约10%-15% 萤石年出货量超2000万台[24] * 海外品牌背靠亚马逊 Google等大平台生态[24] * 智能摄像头线上线下渠道各占50% 线下包括零售商超 五金门店 家装渠道等[25][26] * 智能门锁更依赖渠道 包括家装公司整包采购及精装房开发商前置安装[34] * 智能门锁行业玩家超300家 集中度较低[32] 拓展方向与风险 * 从家用向小B端拓展 如无人便利店夜间值守[22][23] * 产品互联互通及生态协议统一是未来方向[36] * 渗透率提升依赖缓慢培育 而非爆发式创新[28] * 海外市场对中国品牌性价比认可度提升 但需突破软件付费能力[9][29] * 智能门锁均价从2020年1400元降至2023-2024年约1000元[33]
麦思智能引擎上涨4.66%,报3.705美元/股,总市值9602.34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3 14:32
股价表现 - 8月13日盘中上涨4.66%至3.705美元/股,成交额2386.0美元,总市值9602.34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7.1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11.86% [1] - 归母净利润2.3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98.03% [1] 公司背景 - 麦思智能引擎有限公司(NASDAQ:MAAS)成立于2010年,定位为智能家居和企业服务顶级提供商 [1] - 使命为提高全球家庭生活质量,核心驱动力为"技术智能"和"资本投资" [1] - 重点领域包括资产配置、教育游学、文化旅游、医疗保健养老及家庭治理 [1] 战略方向 - 具有全球战略眼光,专注于识别具全球投资和运营潜力的高质量企业 [1]
松霖科技股价下跌2.54% 子公司签订1250台机器人供货合同
金融界· 2025-08-12 19:3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报29 11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76元 跌幅2 54% [1] - 盘中最高触及30 00元 最低下探28 35元 [1] - 成交额达2 93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卫浴配件 家居产品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厨卫 家居及养老等场景 [1] 战略合作 - 子公司松霖机器人与福建省伍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1] - 将分三年交付不少于1250台养老机器人产品 [1] - 机器人将应用于助行 清洁 理疗等多个养老服务场景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04 56万元 [2]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94 43万元 [2]
贷款贴息降门槛,撬动民众消费意愿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2025-08-12 14:59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覆盖居民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部分[2] - 贴息政策采用"广泛辐射+重点涵盖"双轨制 全面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 重点支持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领域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3] - 贴息比例设置双重限制:1个百分点和不超合同利率50% 中央财政承担90%贴息资金 政策预留延长机制窗口[4] 行业覆盖范围 - 政策覆盖基础刚需型消费和民生改善型消费 包括衣食住行、大宗商品及服务消费[3] - 重点支持七大长产业链领域: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3][4] - 政策试点地区(四川、重庆)显示对装修、家电、汽车等领域贴息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促消费效果[3] 市场影响机制 - 当前消费贷利率最低可达3% 贴息政策将进一步降低实际利息 提升民众运用金融杠杆扩大消费的意愿和能力[3] - 政策通过降低贷款利息刺激长产业链消费 带动家具、酒店、餐饮等上下游产业发展[4] - 政策着力构建"家庭资产负债表修复-消费能力提升-企业经营改善"的良性循环链 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形成多维度影响[5] 政策实施特点 - 政策设计具有可持续性 不是临时性应急措施而是长期战略部署[4] - 通过贴息资金流向监控和贷款审批流程优化确保政策利好落到实处[5] - 政策将促消费与补短板、惠民生相结合 使民众以更低门槛享受优质养老、生育、教育、医疗、装修等服务[3]
云米上涨3.47%,报3.58美元/股,总市值2.4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14:1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2024年8月12日,云米股价盘中上涨3.47%,报收于3.58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为11.45万美元 [1] - 公司总市值为2.44亿美元 [1]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云米收入总额为21.1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9.31%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6341.4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74.89% [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云米全屋互联网家电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1月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成立 [1] - 公司使命是通过物联网家居概念重新定义未来家居 [1] - 公司开发了独特的物联网家居平台,包括物联网智能家居产品生态系统及互补的消耗品和增值业务 [1]
大疆杀入扫地机器人赛道,“云鲸追觅们”要小心了
36氪· 2025-08-12 12:29
行业市场格局 - 扫地机器人市场已形成明显头部效应 科沃斯、石头科技、云鲸、小米、追觅五大品牌占据国内近90%市场份额 [2]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出货量达118.8万台 同比增长21.4% 连续两个季度增长率超20% [4] - 中国市场渗透率约6% 较欧美国家10%以上渗透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4] 大疆战略布局 - 大疆于2020年启动扫地机器人项目 研发周期超五年 内部代号"地面空间智能探索者" [6] - 曾于2023年及2024年两次推迟发布 2024年5月因产品未达预期直接推翻重做第二代产品 [6] - 选择该赛道因技术高度重合 视觉识别/路径规划/雷达避障等技术可從飞行器平台平移 使建图精度提升30% [7][8] - 旨在通过大众赛道扩大硬件生态宽度 无人机市场虽占超80%份额但属非刚需低复购品类 [7] 头部企业竞争态势 - 石头科技具高端品牌心智和整机自研能力 海外渠道贡献超40%营收 但长期依赖激光方案导致机身高度受限 [10] - 科沃斯拥有强大供应链整合和规模化优势 下沉市场渗透能力强 但研发投入占比低且采用跟随策略 [10] - 云鲸凭借"自动洗拖布"基站实现单点突破 但产品线单一且导航技术积累薄弱 [11] - 追觅以高速数字电机技术横向拓展多品类 但研发资源分散 电机优势可能被大疆稀释 [11] 技术路线变革 - 行业主流激光导航方案面临成本与形态限制 大疆采用纯视觉方案直接挑战现有技术根基 [12] - 视觉导航技术门槛和量产难度较高 技术突破将成为主导市场变革的新方向 [12] 大疆面临挑战 - 高性能视觉模组量产良率和成本控制存在挑战 曾因零部件量产问题推迟产品发布 [16] - 行业普遍面临毛利率压力 科沃斯2024年净利润8.06亿元不足2021年一半 石头科技2025年Q1营收增86.22%但净利润降32.92% [17] - 产品定价显著高于行业 ROMO三款售价4699-6799元 较全球平均单价3200元人民币高出47%-112% [18] - 线下渠道建设成为关键 2024年线下销售均价4710元较线上3282元高43% 需持续扩大下沉渠道 [18][19] 行业影响 - 大疆入局将推动行业技术路线博弈 头部企业有资源通过收购或合作补强视觉技术 [13][14] - 云鲸和追觅面临直接冲击 云鲸因产品单一缺乏战略纵深 追觅因多品类分散研发资源 [15]
谷歌智能家居遭遇大量故障投诉,智能家居会成为谷歌的"弃子"吗?
36氪· 2025-08-11 23:52
谷歌智能家居产品可靠性问题 - 大量用户抱怨Google Home和Nest设备出现连接中断、指令失效等故障 例如90%的Smart Life灯泡断连 eufy门铃和Tapo摄像头异常 [1][3] - 常见问题包括自动化操作中断 音频视频流不可用 设备离线 响应延迟 甚至基础功能如关闭特定灯具会误关全部照明 [3] - 谷歌官方确认问题存在 承诺推进重大改进并计划在2024年秋季公布解决方案细节 [4] 历史产品终止案例与影响 - 谷歌云IoT Core服务于2023年8月16日终止 该平台自2018年2月推出仅存活5年 引发客户对谷歌物联网产品信任危机 [5][6] - 2025年10月25日起停止支持2011年及2012年发布的Nest Learning恒温器软件更新 并完全停止在欧洲推出新Nest产品 [7] - 谷歌曾以32亿美元收购Nest 但后续多款产品如Nest Protect报警器、Nest x Yale智能锁均被终止 [7][8] 智能家居战略调整方向 - 将资源集中于支持Matter协议的新一代生态 旨在打破不同品牌设备间的互联壁垒 而非继续区域性硬件适配 [9] - 推进人工智能集成 Gemini大模型可能成为故障原因之一 谷歌计划将其深度整合至Google Home以提升智能助手体验 [10] - 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从2018年52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543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达19.57% 头部厂商策略将显著影响行业走向 [11] 故障原因与行业趋势 - 问题集中出现在老旧硬件设备 这些设备运行时间长达数年甚至十年以上 面临技术迭代淘汰 [6][9] - 故障可能源于Gemini集成过程中的系统更新问题 或是谷歌有意推动旧设备淘汰以促进新产品销售 [6] - 智能家居作为消费物联网核心载体 技术迭代加速 头部平台厂商正通过协议统一和AI融合重塑行业生态 [8][9][10]
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超6800亿 行业如何破解“伪智能”困局
北京商报· 2025-08-11 14:36
智能家居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6821亿元 [1][4]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2% 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5G AIoT 云计算等技术成熟 支撑商业应用落地 [3] 企业战略合作与布局 - 海尔智家与九牧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智慧住居 技术互联 场景共创 服务生态四大维度 [1] - 金牌家居设立厦门星链优材科技 聚焦新零售 飞流AI 家装三大业务板块 [4] - 好莱客 蜂助手 好太太合资成立广州合觅科技 研发家庭端"智能融合网关"产品 [4] - 林氏家居 万和电气 海信家电等企业推出智能化产品 构建全屋智能生态系统 [5] 消费者需求变化 - 年轻消费者对智能产品需求度高 部分已构建智能生态系统 部分为长辈生活便利考虑 [6] - Z世代消费观念转向"情感性 体验性满足" 成为智能家居市场催化剂 [6] - 小红书平台"全屋智能家居"浏览量4.0亿次 "智能生活"浏览量4.7亿次 [6] - 消费者从"没感觉"转向"想试试" 对居住环境舒适度 便捷性 安全性要求提高 [7] 行业现存问题 - 设备间互联互通存在严重阻碍 标准不统一 协议不互通 [9] - 部分产品操作复杂 学习成本高 智能语音识别率低 [1] - 市场上存在"伪智能"产品 仅简单改造传统产品 未带来实质性便利 [8][9] - 小红书"装修踩坑"话题浏览量12.3亿次 含大量全屋智能避坑内容 [8] 专家观点与发展建议 - 需从"控制"思维转向"无感"思维 研发重心转向"感知"和"预判" [9] - 应放弃"单品为王" 拥抱"场景联动" 未来竞争是生态竞争 [9] - 行业需解决标准和生态隔阂 巨头应保持开放态度吸引合作伙伴 [9]
香江集团:“8恒+森林环境系统”完成论证 即将对外发布
中证网· 2025-08-11 14:36
公司动态 - 香江集团主导的"森环标准&森环指数全球发布前期论证会"在广州举行,联合松下电气、泰创科技研发的"8恒+森林环境系统"完成论证,将于8月底正式发布[1] - 该系统历经560多天研发,以"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恒风、恒智、恒控"八大指标为核心,运用环境仿生学原理构建森林级室内生态[1] - 香江1号作为该系统全球首个应用项目,承载科技成果转化与落地的重要意义[1] 技术突破 - "8恒+森林环境系统"实现从"被动适应环境"到"主动创造健康生态"的转变,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呼吸质量下降、环境感官失衡"等全球共性问题[1] - 香江1号创领全球首个智能家居全链路生态系统,通过"万能网关"技术打破Matter、PLC、Zigbee等协议的地域限制与技术壁垒[1] - 实现瑞士瑞族、北欧ASKO、德国嘉格纳等20余家国际顶尖品牌跨协议、跨品类、跨场景的互联互通,完成从"单品智能"到"全链路生态智能"的跨越[1] 行业影响 - 该系统不仅解决中国城市化中的人居健康问题,更为全球高密度城市的生态困境提供可复制方案[1] - 公司将持续深化研发,推动创新成果全球化应用与共享,携手国际伙伴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全球更多地区[2] - 公司致力于为解决人类未来生活命题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重塑全球未来生活新范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