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渔业
icon
搜索文档
海上渔汛来
新华网· 2025-09-04 07:13
行业复苏情况 - 北纬35度以北渤海和黄海海域结束4个月休渔期 数百艘渔船启程出海 [1] - 渔船日均渔获量明显增加 开海第一网收获带鱼和鲅鱼七八千斤 单船单日收获达两三万斤 [1] - 小型张网渔船每日凌晨出海四小时 渔获数百斤上岸即被抢购一空 [1][2] 休渔政策成效 - 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实施30年 有效保护鱼类生长繁衍 近海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得到遏制 [2] - 休渔期使鱼群恢复 渔船作业周期从长途奔波缩短至4-5天即可返港 [2] - 近海捕捞产量总体稳定 带鱼/鳀鱼/梭子蟹保持稳定 鲅鱼/鲳鱼/鱿鱼稳中有升 [2] 市场供需特征 - 渔获从大海到餐桌时间短鲜度高 "小船海鲜"上岸即被商贩和市民抢购 [1][2] - 伏季休渔期酝酿的鲜美度提升 优质水产品实现持续稳定供给 [2]
歌起深蓝 广铸粮仓:广东书写“向海要粮”史诗 | 海上新广东系列报道⑤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06:33
行业核心观点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占全国总量1/5,连续30年位居全国首位 [9][10] - 通过深远海养殖平台、种业创新及全产业链建设,破解传统渔业"看天吃饭"困境,构建"蓝色粮仓" [4][5][6][46][47] - 2024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4718.25亿元,海水养殖产量376.83万吨(同比增5.47%),渔民人均收入27381.84元(同比增8.65%) [48][49][52][148] 深远海养殖装备与技术 - 湛农1号采用桁架结构+座底桩柱设计,18根钢管桩通过液压系统实现自主升降,可抵御17级台风,规划年产优质海鱼超600吨 [3][56][59][60][63][75][76] - 格盛1号为半潜桁架式平台,配备智能渔业系统,2024年试养章红鱼总产量超10万斤,单体均重8斤以上 [7][31][32][36][37] - 海威2号设计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单周期收获超100万斤优质鱼类 [16] - 全省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517个(全国第一)、桁架类智能网箱15个(全国第三) [28][29] 种业创新突破 - 阳西县海水种苗年产量超400亿尾(占全省80%),总产值超10亿元 [88][89] - 2023年以来突破南海大黄鱼、黄金鲹、章红鱼等人工繁育技术,培育国家审定海水新品种18个 [100][101][102] - 黄唇鱼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苗种出膜成活率达60% [103][104][105] - 2024年海水鱼苗产量67.96亿尾,占全国51.14%,连续7年领跑 [110]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建设 - 布局超百个海洋牧场项目,覆盖种业研发、装备制造、精深加工等全链条环节 [45][46] - 在湛江、珠海布局金鲳鱼产业集群,阳江、江门布局生蚝产业集群,珠海建设海鲈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向两百亿级规模发展 [137][138][139] - 发展预制菜精深加工,突破传统渔业600公里运输半径限制 [116][117][120][121]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3年出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17条措施,2024年设立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种业创新与装备研发 [43][44] - 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新增3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规划2025年前再增至少6个省级经济区 [134][135][136] 新兴模式探索 - 阳江青洲岛风电融合海域牧场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2023年首投1万尾鱼苗收获近万斤,2024年投10万尾收鱼8万斤 [77][78][79][80] - 建立"广东鲜品"农产品公用品牌,组织海鲜走进重庆、四川等地,推动高端鱼种远销 [144][145][146]
冰美式变温水!日韩“史上最热”夏季,韩国央行预警热浪推高CPI
第一财经· 2025-09-04 05:08
即便已进入9月,两国的高温似乎也没有"退烧"迹象。日本气象台预计,未来两周日本高温天气还将持续,气温仍可能超过35摄氏 度;直至今年10月,日本全国气温预计仍将较往年同期偏高。韩国气象台也得出类似结论,韩国的全国性热浪预计将持续至9月,9 月气温有六成概率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韩国央行报告警告称,极端天气已成为冲击韩国经济的重要不确定因素。 刚刚过去的6-8月,日本与韩国均见证了"史上最热"夏季。 日本气象厅9月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日本6月至8月平均气温较往年均值高2.36摄氏度,是1898年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日本夏 季气温已连续三年刷新纪录。 韩国气象厅同期最新数据也显示,6月至8月,韩国全国平均气温达25.7摄氏度,为1973年开始收集数据以来最高值,刷新去年夏天 25.6摄氏度的纪录。 就在8月25日,韩国183个地区中有182个发布热浪预警。甚至有韩国网友戏称,"这个天气下,冰美式都变温水泡咖啡了"。 据央视新闻援引韩国电视台KBS此前报道,韩国江原道江陵市因持续干旱,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供水危机。作为江陵市主要水源的五 峰水库已经见底,蓄水量创历史新低。截至8月底,江陵市的干旱情况已升级至最高的"严 ...
耕海牧渔鱼虾满仓、土地轮作增效益 科技赋能绘就金秋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9-04 04:48
渔业资源与休渔政策 - 黄渤海伏季休渔期结束 为期4个月 首批近海作业渔船回港带回开海第一网海鲜 [1] - 伏季休渔自1995年实施 是养护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要举措 保护渔业生物生长繁衍 [1] 大连海鲜市场供应情况 - 首批回港多为中小型近海渔船 渔获总量有限导致供不应求 [4] - 渔获品种包括鳀鱼、鲅鱼、鱿鱼等 [3] - 近海渔船带回小黄花鱼每斤价格25-35元 [10] - 远海大马力渔船将在未来几天返港 预计海鲜种类进一步丰富 价格逐步回落 [6] 海鲜消费与物流 - 水产经销商和市民抢购开海第一网海鲜 [4] - 海鲜寄递业务迎来高峰 有游客购买飞蟹和海螺邮寄回家 [12] - 市场鲜活螃蟹和海虾吸引市民争相购买 [8] 福建海蛎养殖产业 - 漳州市列屿镇海蛎进入采收季 工人进行采收装卸作业 [13][15] - 得益于优越海域环境 当地海蛎生长快个体大品质好 [17] - 全镇筏式养殖海蛎面积1.5万亩 养殖数量约1000万条 年产值近2亿元 [19] 创新农业养殖模式 - 山东武城县推行"虾藕共作"模式 延长小龙虾上市周期实现增收 [20] - 草一村在400多亩藕塘中套养小龙虾 形成上有光伏中有莲藕下游养虾的立体农业模式 [22][26] - 新疆和田采用"盐碱地改良+生态养殖"模式 将100亩盐碱地改造成虾塘养殖南美白对虾 虾苗成活率80%以上 [28] 水产养殖区域扩展 - 和田县10个乡镇发展水产养殖 总面积超3520亩 产品涵盖螃蟹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 [28] - 南美白对虾正发往阿克苏喀什等地 [28] 农产品种植与出口 - 重庆潼南区上万亩高粱迎丰收 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 [30][31] - 高粱播种前与企业签订收购协议 每吨售价5000多元 [31] - 推广"高粱+油菜""高粱+儿菜"轮作模式提高土地效益 [33] - 河南灵宝阳光玫瑰葡萄出口东南亚 已出口销售100多吨 [34][35] - 现有出口订单上千吨 预计2025年销售规模达2500吨以上 [35] - 葡萄经分级包装后通过冷链运输 15-22天海运抵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34]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22:38
股东权益变动 - 持股5%以上股东和岛一号基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导致持股比例下降 [3] - 本次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 系股东减持计划执行的一部分 [3] - 权益变动不涉及控股股东变更 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 [3] 股东减持计划 - 减持计划预披露于2025年6月6日 公告编号2025-30 [3] - 计划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27日至2025年9月26日 共3个月 [3] - 拟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即不超过711.1万股 [3] 信息披露 - 公司收到股东关于减持触及1%刻度的正式告知函 [3] - 股东保证提供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无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 [1] - 公司及董事会保证公告内容与信息披露义务人提供信息一致 [2]
獐子岛: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3 10:15
股东权益变动 - 持股5%以上股东和岛一号基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39.08万股股份,减持比例为0.0550% [1] - 权益变动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至2025年9月2日,变动后持股总数降至5,677.188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由8.0385%降至7.9835% [1] - 本次减持属于已披露减持计划的一部分,计划减持不超过711.1万股(占总股本1%),且减持行为与承诺一致 [1][2] 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减持计划于2025年6月27日至2025年9月26日期间实施,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本次减持后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1] - 股东严格履行承诺,未违反《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且不存在不得行使表决权的情形 [1][2] - 本次权益变动不涉及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且无需适用要约收购豁免情形 [1][2]
渔业板块9月3日跌2.74%,中水渔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033.4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3 08:39
板块表现 - 渔业板块9月3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74% [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16%报收3813.56点 深证成指下跌0.65%报收12472.0点 [1] - 中水渔业领跌板块 板块内个股全线下跌 [1] 个股涨跌 - 开创国际跌幅最大达3.51% 报收10.98元 [1] - 中水渔业下跌3.56%报收7.85元 [1] - 獐子岛下跌3.02%报收4.17元 [1] - 国联水产下跌2.96%报收3.60元 [1] - 好当家下跌2.05%报收2.39元 [1] - 大湖股份下跌1.27%报收5.44元 [1] 成交情况 - 国联水产成交额最高达1.72亿元 成交量47.22万手 [1] - 好当家成交量最大为35.77万手 成交额8616.44万元 [1] - 大湖股份成交额9418.81万元 成交量17.42万手 [1] - 开创国际成交量最低为4.91万手 成交额5470.33万元 [1] 资金流向 - 渔业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2033.42万元 [1] - 游资资金净流入1062.82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970.6万元 [1] - 獐子岛主力净流出最大达600.93万元 占比12.25% [2] - 国联水产主力净流出891.35万元 占比5.18% [2] - 大湖股份主力净流入135.79万元 是唯一获主力净流入个股 [2] - 大湖股份游资净流入511.07万元 占比5.43% [2] - 中水渔业游资净流入341.64万元 占比7.78% [2] - 开创国际散户净流入624.92万元 占比11.42% [2]
南农晨读 | 锦绣山河
南方农村报· 2025-09-03 04:05
今日关注 - 全民族抗战烽火在八十多年前由卢沟桥枪声点燃 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5][6] - 岭南儿女与全国同胞共赴国难 东江纵队突破敌寇封锁线 坪石先生在战火中续写文明 [6][7][8] 海洋经济转型 - 茂名博贺港凌晨三点上岸的梭子蟹下午可送达消费者 体现海鲜物流效率提升 [11][12] - 凌晨五点博贺港码头人声鼎沸 新农人通过直播将刚上岸海鲜推介给线上食客 [16][17] - 数字平台助力传统渔市转型 新农人借助互联网破浪前行成为海洋经济鲜活注脚 [18][19][20][21][22] 乡村振兴政策 - 汕头8月25-31日统筹政策、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向基层倾斜 推进"百千万工程" [26][27] - 佛山集中力量打造标杆工程 完善文旅硬件配套并探索多领域改革 [28] - 深圳坪山"70后"夫妻教师赴广西百色德保县开展三年支教 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 [29][30][31][32][33][34] 区域经济协作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线上平台9月1-30日推出疏附县主题月 让湾区民众感受西域食品 [36][37][40][41][42][43] - 活动以产品为媒串联两地经济脉络与文化情谊 [44][45] 产业培训 - "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第一课9月1日启动 67万人在线学习 [45][46] -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家禽业协会、畜牧兽医学会等八大畜牧业组织负责人出席开班仪式 [47][48][49][50] 天气影响 - 9月3-5日广东中北部市县有35~37℃高温天气 需注意防暑防晒 [54] - 4-5日雷雨趋多趋强 局部有暴雨或大暴雨 并伴有8~10级短时大风 [55][56]
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 2025-09-03 00:24
农业科技创新 -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9%以上 [1] - 无人机喷施酵素技术使水稻亩产增加200斤 [1] - 大垄密植技术使大豆每公顷保苗量从26万株提升至32万株 单产从6000斤增至7000斤 [2] 粮食产能提升 - 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600亿斤创历史新高 [1] - 通过良田 良种 良法 良机 良制"五良"融合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 [1] 农产品加工升级 - 鲜食玉米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达100万穗 [2] - 鳙鱼精细化分割加工实现上半年加工量35吨 预计年总产值达3000万元 [3] - 推动农产品初加工与精深加工有效衔接 促进多元化开发和多环节增值 [2][3] 产业融合发展 - 冷水渔业振兴行动优化养殖结构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3] - 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1亿亩 通过"黑土优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 - 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 大企业 大产业 统筹推进"四个农业"发展 [3]
金融“鱼群”游进蓝色牧场:青岛海洋经济新养殖记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22:43
海洋牧场发展与金融支持 - 青岛鲁海丰食品集团投入12亿元建造300多个智能型深水抗风浪网箱 每个网箱可收获40吨鱼 养殖鲈鱼 大泷六线鱼 黑鲪等鱼种[1] - 公司拥有5万余亩海域和1534公顷休闲海钓钓场 通过投放人工鱼礁 种植海草修复生态 并采用发光诱饵装置提升鱼类产量[2] - 建设60万吨冷藏库(含5.3万吨超低温冷库和30万吨保税冷藏物流库) 业务覆盖远洋渔业 水产品深加工 冷链物流 酒店餐饮及高端休闲旅游[3] 金融机构对海洋经济的赋能 -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为鲁海丰提供银团贷款和跨境结算EASY系列线上服务 助力企业降低财务成本[3] - 该行建立"境内分行+境外机构"协同机制 为涉海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 截至2025年6月末授信余额237.71亿元 较年初增加28.58亿元[4] - 青岛市33家金融机构推出177项特色海洋金融产品 涵盖蓝色债券 项目融资 海上保险等十二大品类[7] 保险业对海洋装备与科研的保障 - 中国人保财险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深海一号"科考船及科研人员提供累计超15亿元风险保障[6] - 2025年上半年人保财险青岛市分公司承保涉海类保险业务保费3.1亿元 同比增长25% 累计承担保险责任金额1.08万亿元[6] - 平安财险 东海航运保险在青岛设立总部级海洋保险中心 推动保险业参与海洋治理[6] 政府与监管机构的协同推进 - 青岛金融监管局联合海洋发展局整合推送67个重点项目和201户企业信息 打破银企信息壁垒[7] - 黄岛金融监管支局向8家产业链龙头企业派驻金融服务特派员 组建14人涉海金融服务专家团提供一站式服务[8] - 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市涉海贷款余额1449.05亿元 较年初增长15.47% 海洋保险保费收入6.74亿元 同比增长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