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复星医药(02196.HK):复星医药产业与Sitala达成许可协议
格隆汇· 2025-08-26 13:20
核心交易安排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授予Sitala在除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外的全球范围及人类和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领域开发、生产及商业化FXS6837及相关产品的权利 [1] - 复星医药产业以零对价获得价值500万美元的Sitala股份,预计全面摊薄后持股比例不超过10% [1] - 集团保留许可产品在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 [1] 产品与技术细节 - FXS6837为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抑制剂,拟用于免疫调节领域相关疾病的治疗 [1] - 截至2025年8月26日,FXS6837相关适应症在中国境内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1] - 截至2025年7月,集团针对该在研药品累计研发投入约人民币1.20亿元(未经审计) [1] 市场与行业背景 - 根据IQVIAMIDASTM数据,2024年全球范围内用于治疗相关疾病的主要药品销售额合计约38亿美元 [1] - Sitala为成立于2021年5月的英国生物技术企业,专注于研发炎症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创新药物 [2] - Sitala现有投资人包括若干具有丰富行业投资经验的欧美知名投资机构 [2] 战略意义 - 合作有利于加快许可产品在全球范围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进程 [2] - 合作持续拓展集团创新产品的海外布局 [2]
Mirxes觅瑞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营收毛利双增长 核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1: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047万美元 同比增长9.4% [1] - 毛利达71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470万美元增长51.1% [1] - 权益股东应占亏损2835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4445万美元显著收窄 [1] - 销售毛利率由49%提升至67.6% 主要受益于高毛利率产品及成本管理优化 [1] 业务表现 - 早期检测及精准多组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至1047万美元 [1] - 该业务分部毛利同比增长102.9%至710万美元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GASTROClear及LUNGClear在亚洲癌症诊断市场的强劲销售表现 [1] 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GASTROClear为基于12种miRNA生物标志物的胃癌血液检测组 [2] - 拥有两种商业化产品(LUNGClear及Fortitude)及六种临床前候选产品 [2] - 在研产品包括结直肠癌筛查CRC-1 肝癌筛查LV-1及乳腺癌检测BC-1 [3] 市场拓展 - GASTROClear已在新加坡和泰国获批上市 并在日本启动LDT服务 [2] - 中国注册临床试验于2023年11月完成 已提交国家药监局上市申请 [2] - 公司专注于新加坡及中国等亚洲关键市场的疾病筛查解决方案落地 [2]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5年5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 [3] - 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自上市至纳入仅三个月时间 [3] - 恒生指数变动将于9月5日收市后实施 9月8日起生效 [3]
商务部:将积极稳妥扩大增值电信等试点,并继续推进有关领域开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8:12
扩大对外开放政策 - 商务部宣布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稳妥推进试点扩展[1] - 去年在部分地区开展增值电信 生物技术 独资医院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1] - 目前已有一批试点项目落地并取得积极进展[1] 外资企业市场准入 - 将继续推进有关领域开放 切实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1] - 着力破解市场准入中"大门开 小门不开"的具体问题[1] - 确保外资企业"既准入又准营"[1]
百济神州上涨2.02%,报320.0美元/股,总市值379.0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5 14:07
股价表现 - 8月25日盘中上涨2.02%至320美元/股 成交额806.65万美元 总市值379.04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24.33亿美元 同比增长44.73% [1] - 归母净利润9559万美元 同比增长125.73% [1] 公司业务 - 商业化阶段生物技术公司 专注于癌症治疗药物开发及商业化 [2] - 产品组合包含六种内部开发临床阶段候选药物 含三种后期临床候选药物 [2] - zanubrutinib为BTK抑制剂 tislelizumab为PD-1抗体 pamiparib为PARP抑制剂 [2] - 获得五种药物授权许可 包括三种已在中国销售的新基授权药物ABRAXANE/REVLIMID/VIDAZA [2] 公司背景 - 2010年在北京成立 2016年2月于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 [2] - 截至2018年7月拥有超过1300名员工的全球团队 [2] - 具备研究/临床开发/生产/商业化的全面全球生物技术公司实力 [2]
科技新观察|从长三角到长江经济带——超级“创共体”来了
科技日报· 2025-08-25 09:22
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 全国首次以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主题开展区域立法 三省一市颁布《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并于9月1日施行 标志着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1] - 11省市科技部门签署《长三角—长江经济带联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协同推进跨区域科技产业创新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创新平台共建 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 [1]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拓展发展新空间 培育发展新动能 [1] 创新合作园区与产业协同 - 中新苏滁高新区60%外资项目 70%投资额 80%项目源自长三角地区 为省际产业合作园提供示范样板 [2][3] - 协同创新案例包括沪淮科创协同中心 湖州南浔(松江)人才科创中心 南通如皋高新区沪苏科创产业园 [3] - 长江经济带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但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 先发和后发地区并存 [3] 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平台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人员超18000人 衍生孵化企业1700余家 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 累计布局建设超过100家研发载体 [6] - 通过拨投结合模式实施前瞻性 引领性重大技术项目140余项 与200余家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 与近600家龙头企业建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 [6] - 江苏奥意科技自主研发国内首个飞秒光栅 光谱调节参数达4阶国际领先水平 6000W光栅通过客户测试为国内最高功率倾斜光栅 [4][6] 创新联合体与区域协同机制 - 三省一市共同推进建设两批24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 跨区域协同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8] - 亨通光电牵头长三角海洋信息传输技术创新联合体 与高校企业共同出资合作研发 共享知识产权与市场收益 [8] - 江苏联合长江经济带沿线高校院所共建1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聚焦跨区域组建创新联合体 攻克关键卡脖子技术 [7] 创新投入与要素流动 -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共组织实施项目43项 三省一市财政投入1.8亿元 联动社会投入共计11.5亿元 [10] - 2024年联合攻关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34项 发布重点揭榜任务41项 首次将未来产业纳入支持领域 [10] - 长江经济带拥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高校院所 一半左右两院院士和科技人员 五大国家级科创中心有3个落子该区域 [10] 东西部协同与创新成果扩散 -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孵化成果合成气制航空煤油项目落户四川泸州 实现东部技术西部产业化 [11] - 研究院入渝5年引进人才811人 发布重庆市首款语言大模型兆言 全球首款AI全参数成药性预测平台等重大成果 [11] - 通过联盟共建 平台共用 人才共聘 成果共享 生态共治 以创新一体化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 [11]
20cm速递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盘中涨超3.0%,政策红利或助推细分领域估值修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08:28
医保支付改革与创新药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推进支付方式改革 明确总额预算管理、分组调整周期及支付标准测算等规范 [1] - 2025年医保及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公布 多款肿瘤药物(包括双抗、CAR-T疗法、ADC)和慢病新药通过审查 [1] - 未来纳入医保及商保双目录的创新药有望快速放量 [1] 创新药物研发进展 - 司美格鲁肽获FDA批准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 [1] - GLP-1药物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1] 投资机会聚焦 - 建议关注创新药、器械设备等细分领域政策红利释放带来的投资机会 [1]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跟踪创医药指数(399275)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指数从创业板市场精选从事生物技术、创新制药及医疗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 重点聚焦具有核心研发能力和高成长特性的生物科技与制药企业 [1]
财经观察:“K字签证”如何打开人才交流新思路?
环球时报· 2025-08-24 23:11
中国K字签证政策 - 中国新增K字签证类别 专门签发给从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科学 技术 工程 数学学科领域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学位证书 或从事相关教育科研工作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 [1][2] - K字签证在入境次数 有效期 停留期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持证人可从事教育 科技 文化等领域交流及创业 商务等活动 [2] - 该政策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旨在便利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来华 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国际合作交流 [2] 国际人才竞争背景 - 美国4月取消逾千名国际学生签证或合法身份 涉及哈佛 斯坦福等名校 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香港大学为受影响留学生提供专属转学通道和奖学金支援 [3] - 韩国3月推出顶尖人才签证 提供50%所得税减免及全家迁居激励 要求申请者持有全球百强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 具备8年工作经验且年薪不低于1.4亿韩元 [5] - 日本实施高度专业人才签证采用积分制 2023年启动特别高度人才制度简化流程 英国2022年推出高潜力人才签证面向全球前50高校近5年毕业生 瑞典将高学历人才签证审批时间压缩至30天内 [6] - 美国正推进修改H-1B签证政策 从每年8.5万份签证的随机抽签制转向加权筛选模式 优先考虑高薪高技能人才 [7] 政策实施挑战与机遇 - K字签证不要求国内聘用或邀请单位 仅依据年龄与教育或科研背景认定资格 显著降低制度门槛 [3][8] - 配套政策设施对留住人才至关重要 需解决职业发展通道 生活便利性 情感连接等问题 并衔接工作签证 [4][10] - 该政策将提升旅游 教育 商业产业需求 相关行业需打造专门旅游渠道 国际授课交流平台及商业居住配套设施 [9] - K字签证有望加快中国与国际人才对接效率 通过人才技术标准联动扩散效应提升中国科技全球影响力 [8] 国际环境对比 - 与美国联邦资助缩减和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形成对比 中国通过K字签证凸显对科研人员重视 [7] - 截至7月底中国与75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 但外籍学生来华学习签证申请仍较复杂 [3]
和誉-B(02256):默克行使匹米替尼全球商业化选择权,多个创新管线快速推进中
国投证券· 2025-08-23 12:23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评级 目标价19.43港元[3][6] 核心观点 - 默克行使匹米替尼全球商业化选择权 支付行权费8500万美元 潜在总收益达6.055亿美元含销售提成[1] - 匹米替尼国内纳入优先审评 预计2025年下半年向FDA递交NDA[1] - 多个创新管线快速推进 涵盖FGFR4抑制剂、PD-L1抑制剂等重磅品种[2]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12亿元/6.50亿元/6.80亿元 净利润0.88亿元/1.17亿元/0.90亿元[3][8]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 归母净利润3.28亿元[1] - 毛利率预计保持90%高位 研发费用率从75%逐步降至18%[9] - 预测自由现金流从2025年0.2亿元增长至2034年11.2亿元[9] - 采用DCF估值模型得出目标市值131亿港元[9] 管线进展 - ABSK011启动FGF19+肝细胞癌注册试验[2] - ABSK043开展联合三代EGFR TKI一线治疗NSCLC的2期临床[2] - ABSK061推进一线治疗FGFR2突变胃癌2期临床[2] - 多个早期管线包括ABSK121/3376/112/131/051/211有序推进[2]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6.82港元 总市值114.39亿港元[6] - 12个月绝对收益率达442.6% 相对收益率410.4%[7] - 市盈率从2024年367倍降至2026年88.5倍[8][13]
再鼎医药(09688):维持全年收入指引,下半年多个里程碑事件值得期待
国投证券· 2025-08-23 08:2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6] - 6个月目标价33.87港元 当前股价26.80港元(2025年8月22日) [6] - 总市值299.52亿港元 流通股本11.18亿股 [6]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亿美元 归母净利润-0.89亿美元 [2] - 维持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5.60亿至5.90亿美元 [2]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0.1亿元、54.8亿元、74.9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0.6亿元、5.9亿元 [4] - 预计2025年毛利率65% 2027年提升至70% [11] - 预计2027年净利润率7.86% 净资产收益率10.32% [15] 产品管线里程碑 - 2025年下半年计划提交贝玛妥珠单抗胃癌一线治疗上市申请 [3] - 计划提交肿瘤电场治疗一线胰腺癌适应症上市申请 [3] - 计划提交艾加莫德预充式皮下注射剂型用于gMG和CIDP适应症上市申请 [3] - 呫诺美林曲司氯铵有望获批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 [3] - 维替索妥尤单抗有望获批用于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 [3] - 瑞普替尼有望获批用于NTRK阳性实体瘤 [3] 临床开发进展 - ZL-1310(DLL3 ADC)将公布二线ES-SCLC数据更新 2025年下半年启动全球注册研究 [4] - ZL-1310联用阿替利珠单抗一线ES-SCLC剂量递增研究数据即将读出 [4] - ZL-1503(IL-13/IL-31R)计划启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全球1期临床研究 [4] - ZL-6201(LRRC15 ADC)计划启动肉瘤及其他LRRC15阳性实体瘤全球1期临床开发 [4] 估值分析 - 采用DCF估值模型 假设WACC为9.0% 永续增长率3.0% [11] - 预测2025-2034年自由现金流从-9.6亿元增长至30.4亿元 [11] - 预测期风险调整后自由现金流现值107亿元 终值现值241亿元 [11] - 测算市值347亿元 对应379亿港元 [11]
宝济药业递表港交所 中信证券、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0:56
上市申请与保荐机构 - 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1] - 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公司定位与业务专注 - 公司为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 [1] - 专注于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在中国开发重组生物药物 [1] 产品管线布局 - 拥有涵盖四个治疗领域的七款候选药物 [1] - 包括三款核心产品KJ017、KJ103和SJ02 [1] - 另拥有五项临床前资产 [1] 核心产品进展 - 所有核心产品均已在中国进入临床后期阶段或NDA注册阶段 [1] - KJ017用于大容量皮下给药 [1] - KJ103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1] - SJ02用于辅助生殖 [1] 知识产权保护 - 核心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受知识产权保护 [1] - 拥有9项授权专利和10项专利申请 [1] 生产能力与战略 - 公司拥有商业化规模的生产能力 [1] - 推行"两抗"战略开发抗体药物和抗生素的皮下制剂 [1] 业务模式特点 - 业务模式结合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 [1] - 具备成本效益和标准化生产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