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22条举措如何激活服贸、数贸新动能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23:18
新措施注重加强数字贸易的制度软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硬环境。 广州市立足湾区主动对接国际规则,在医疗、养老等领域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记者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近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广州市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 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22条"),支持全市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企业 优结构、提效益、强实力。 此次广州出台"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22条",进一步深化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领域改革、开放、创新、合 作,更好支撑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促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提升服务贸易标准化水平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携手港澳主动对接国际经贸 规则,促进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广州"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22条"聚焦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出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与港澳规则衔接 机制对接、提升服务贸易标准化水平等措施。突出湾区特色,提出率先促进与港澳服务贸易规则衔接, 把握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服务贸易协议修订利好,强化与港澳服务对 接,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和业务 ...
持续放大数字贸易强劲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5-13 21:47
数字贸易政策与战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将数字贸易作为自贸试验区贸易政策体系的一部分,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以促进数字贸易发展 [1] - 数字贸易创新商业模式,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复苏提供新动能 [1] - 构建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体系,掌握数字贸易话语权成为各国关注焦点,是强化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 数字贸易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成为拉动外贸增长主要引擎 [1] - 数字技术贸易、数字内容产品贸易和数字贸易业态蓬勃发展,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集聚区发挥示范作用 [1] - 深圳前海跨境电商集聚区吸引超15万家跨境电商出口企业,2024年区域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1200亿元,大幅增长超100% [1] 数字贸易基础设施与平台 - 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布局 [2] - 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数字贸易服务平台,加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B2B与B2C综合发展 [2] - 发挥进博会、数贸会和服贸会功能,精准对接国际供需各方,扩大数字贸易空间 [2] 数字贸易主体培育 - 重点培育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字贸易龙头企业 [3] - 支持数字研发和数字贸易品牌企业发展,打造融合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数字贸易链主企业 [3] - 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展中小型数字企业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数字贸易产业 [3] 数字贸易制度保障 - 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构建数字贸易规制体系 [3] - 加强数字贸易领域个人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审查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3] - 提高跨境电商政策透明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 [3] 数字贸易国际合作 - 积极拓展数字贸易海外市场,巩固发达国家市场同时通过数字"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新兴市场 [4] - 参与WTO、G20、APEC等多边数字贸易规则制定,落实RCEP数字贸易内容,推进加入CPTPP和DEPA进程 [4] - 依托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引领全球南方国家构建维护数字贸易发展利益的国际规则体系 [4]
政企联动:中星智昇集团擎起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度
搜狐财经· 2025-05-13 07:26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模式 - 中星智昇集团与地方平台公司通过"数字平台"实现政企合作模式创新 打破传统"资源置换"逻辑 采用"数据筑基 技术赋能 生态共荣"三重路径推动区域经济转型 [1] - 合作模式将地方经济增长动能从"资源依赖"转向"数据驱动" 从"政策牵引"升级为"技术内核" 实现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企业价值增长和区域经济韧性重构 [1] - 数字化平台作为载体 将技术势能转化为产业生态的"自进化基因" 推动区域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重构 [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共建贸易信息化平台与大数据中心 形成政企联动的"数字神经中枢" 通过区块链技术打破数据壁垒 实现业务数据的快速追踪与全息化呈现 [3] - 平台运用AI算法实时诊断供应链风险 预测市场趋势 优化库存策略 将地方平台公司从传统城投升级为数据运营商 [3] - 通过数据资产确权 交易与增值服务 将产业资源转化为可量化商业价值 推动国有资产从物理形态向数字形态转型 [3] 电商供应链平台创新 - 电商供应链平台重构产业逻辑 实现"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 通过物联网技术追踪货物全生命周期 [3] - 供应链从单向链条进化为"可感知 可响应 可进化"的智能生态 数据中台提供库存管理 物流调度等模块化服务 [3] - 平台使区域电商产业整体运营成本降低 开辟双重盈利路径 推动产业从低附加值贸易转向高价值数据运营 [3] 数字经济生态构建 - 中星智昇与地方平台公司的合作超越传统政企维度 形成"科技为核 生态为体 价值为魂"的区域经济进化模式 [5] - 数字时代竞争力体现在"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融合深度 共同打造具有自我迭代和跨界共生能力的产业生命体 [5]
广深齐发力,服务贸易迎来新动能
南方都市报· 2025-05-10 15:30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广深两地近期出台服务贸易扶持政策 深圳发布"服务贸易发展扶持政策要点十条" 广州出台"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22条" [1] - 全球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逐年上升 但中国服务贸易存在逆差且结构需优化 [1] - 数字技术发展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 服务贸易规则成为大国博弈焦点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 发展数字贸易" [1] - 广州是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深圳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 [1] 数字贸易战略布局 - 深圳和广州均将数字贸易作为战略支点 深圳政策第一条即推动数字贸易发展 [2] - 广州强调建设"制度软环境"和"基础设施硬环境" 促进互联网 大数据 区块链技术应用 [2] - 广州特别注重培育数字创意产业 体现"文化+科技"融合思路 [2] 规则衔接与标准引领 - 广州政策重点促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把握CEPA服务贸易协议修订机遇 [2] - 深圳虽未直接提及港澳衔接 但其数字贸易和金融服务开放措施有利于大湾区要素流动 [2] - 两地均重视标准制定 广州提出研制湾区标准和国际标准 深圳支持企业获取CMMI5 ISO27001等国际认证 [2] 金融与专业服务支持 - 深圳对金融服务出口企业支持力度更大 最高奖励200万元 其他领域100万元 [3] - 广州侧重会计 法律等专业服务国际化 打造"广州样本"服务标准 聚焦跨境养老和互联网仲裁等领域 [3] 发展优势与未来方向 - 广深具备数字经济领先地位 丰富人才与科研资源 较高对外开放水平 [3] - 数字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广深需在服务贸易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 [3] - 未来广深应加强政策协同 破解数据流动 人才引进 知识产权保护等难题 [3] - 需培育市场主体 深化港澳合作 强化数字赋能 完善生态体系 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 [3]
如何拿好品牌出海的“新船票”?专家为浙企“支招”
中国新闻网· 2025-05-10 13:54
非洲市场消费观念转变 - 非洲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300美元的知名品牌同类产品,而非60美元的普通品牌商品,显示消费观念正经历价值重构[1] - 消费者更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这种转变正在重塑非洲商业生态[1] 中国品牌出海战略 - 品牌出海要追逐新业态、新模式、新理念,传统贸易模式已不适应新经济发展[1] - 品牌出海需做好海外综合服务,本土化经营,全球开店,数字化转型,达到全球价值链中高端[2] - "心""新"相印、数字融合、强链出海、新质消费成为新商业关键词[2] 浙江品牌出海实践 - 浙江已有200多万浙商在全球投资创业,涵盖传统制造、新能源及数字贸易等领域[1] - 通过"品牌溢价+本土化运营+数字渠道"战略矩阵,依托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赛道实现全球品牌转型[2] - 杭州已促成200余个中非项目落地,帮助100余家企业搭建海外独立站,推动杭州制造进入54个非洲国家[2] 新兴市场机遇 - 非洲、拉美等全球南方市场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新蓝海,具有巨大发展空间[2] - 索马里拥有年轻人口和未开发的渔业、农业、矿业资源,数字基建、绿色能源及渔业开发成为三大投资窗口[3] 品牌出海支持体系 - 杭州形成政企学研联动服务企业出海的标杆模式[2] - 举办中非经贸气候论坛、浙非经贸合作对接大会等平台促进项目落地[2] - 启动多项出海行动计划和服务平台,助力开启品牌出海新征程[3]
最高奖励200万元!深圳又放“大招”
证券时报· 2025-05-08 13:11
深圳服务贸易扶持政策核心内容 - 深圳发布《2025年深圳服务贸易发展扶持政策要点十条》,通过资金奖励和政策支持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最高奖励达200万元 [1][2] - 政策目标包括扩大数字服务出口、培育高端专业服务出口主体、提升金融服务出口能力等十大领域 [2][3] - 深圳计划到2025年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500亿美元以上,数字贸易进出口额660亿美元以上 [4] 具体扶持措施 数字贸易领域 - 支持企业跨境传输数据、扩大数字服务出口,符合条件企业每家最高奖励100万元 [2] - 重点发展游戏出海、软件外包、平台分包、云外包等数字贸易业态 [4] 服务外包领域 - 鼓励承接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业务,符合条件企业每家最高奖励100万元 [2] - 支持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按实际执行额分档奖励5万-100万元 [3] - 鼓励企业取得CMMI5、ISO27001等国际资质认证,最高补贴50万元 [3] 专业服务领域 - 培育会计、法律、检验检测等跨境专业服务机构,符合条件企业每家最高奖励100万元 [2] - 支持技术出口业务(非限制类技术),按执行额分档奖励8万-100万元 [3] 金融服务领域 - 重点发展跨境金融服务,培育国际水准的金融贸易企业,符合条件企业每家最高奖励200万元 [2] 企业培育 - 对首次达到"四上"标准且营收正增长的服务业企业,最高奖励10万元 [3] - 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可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4] 深圳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 市委书记孟凡利强调要形成游戏出海、跨境金融、国际物流等领域的品牌优势 [5] - 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发展,打造高端服务进出口战略基地 [5] - 3月已召开服务贸易企业座谈会,明确将加快培育和引进服务贸易主体 [4][5]
深圳发布服务贸易发展扶持政策要点十条 真金白银助力服贸企业开拓市场
深圳商报· 2025-05-07 17:40
深圳市服务贸易发展扶持政策要点 - 深圳市商务局发布《2025年深圳服务贸易发展扶持政策要点十条》,涵盖数字贸易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鼓励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提升金融服务出口能力等十大方面 [1] - 支持服务贸易企业通过合法合规信息通信网络跨境传输数据、数字产品或提供数字内容服务、扩大数字服务出口规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每家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1] - 支持服务外包企业承接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等高增值型服务外包业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每家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1] - 支持会计、法律和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每家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1] 金融服务与风险抵御支持 - 支持创新发展跨境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金融领域服务贸易企业每家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2] - 支持服务贸易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实际缴纳保费的50%最高给予100万元事后资助 [2] - 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对符合条件企业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实际执行额分档予以最低5万元、最高100万元奖励 [2] 市场主体培育与激励 - 对首次达到"四上"标准并成功纳入"四上"企业库,且次年实现营业收入规模正增长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 [2] - 在支持扩大技术出口业务规模、鼓励企业申请国际通行资质认证、促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扶持内容 [2] 深圳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深圳服务贸易呈现"量增质优"的良好态势,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潜力持续释放,数字贸易发展领先优势持续提升 [3] - 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培育了华为、中兴、腾讯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3] - 形成头部企业全面领跑、新锐企业多点开花、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出现的蓬勃发展格局 [3]
锚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 萧山实施三大工程冲刺“双万”目标
杭州日报· 2025-04-23 02:53
发展目标 - 2025年力争实现发明专利授权2500件 有效发明专利突破1.3万件 万人高价值专利达20件 [1] 服务体系建设 - 整合科研院所专家 知识产权联盟 市场监管专班形成横向覆盖部门机构 纵向直达镇街园区的立体化服务网络 [1] - 迭代升级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 联合政企银保机构推出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实现专利价值资本化突破 [1] 产业化创新 - 以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为窗口打造第三届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展 构建展示+路演+采购产业转化闭环 [1] - 建设全国首个专利密集型生态园区 在视觉智能产业领域搭建培育+推广+金融+招商四位一体服务体系 [1] - 创新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 上线全国首个专利产品培育推广平台 [1] 保护机制创新 - 构建行政+司法+技术协同保护机制 推行专利纠纷简案快办模式使案件处理周期大幅压缩 [2] - 设立全省首个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站 建立重点产业预警数据库提供定制化风控方案 [2] - 通过典型案例发布 保护白皮书 专题沙龙等多元化形式开展靶向式普法宣传 [2]
2025博鳌亚洲论坛|共话亚洲增长共振
北京商报· 2025-03-25 13:31
2025博鳌亚洲论坛|共话亚洲增长共振 3月25日至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围绕亚洲经济体的增长共振,论坛重磅发 布《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回顾2024年,面对诸多挑战,亚 洲经济体特别是中国、东盟继续展示出强劲的韧性,在经济增长、服务贸易、区域一体化等方面都走在世 界的前列。展望2025年,《报告》则给出了4.5% GDP增长速率的预测。 在数字贸易方面,亚洲也保持快速增长。《报告》指出,2024年,亚太地区零售电子商务增速达到8.4%; 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63万亿元(约3690亿美元),同比增长10.8%;东南亚电商行业商品交易总额 (GMV)2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同时,数字服务贸易作为中间服务驱动着全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以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重要数字 服务贸易类别为代表的中间服务贸易对亚洲经济体的依存度逐渐上升。出口到亚洲的世界中间服务占全球 的份额从2001年的24.16%上升到2020年的29.74%,来自亚洲的世界中间服务的份额则从19.75%上升到 26.61%。世界中间服务对美洲市场的依存度总体呈现 ...
(聚焦博鳌)报告称亚洲经济2025年将增长4.5%
中国新闻网· 2025-03-25 09:19
(聚焦博鳌)报告称亚洲经济2025年将增长4.5% (聚焦博鳌)报告称亚洲经济2025年将增长4.5% 中新社博鳌3月25日电 (张月和)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25日发布《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 2025年度报告》指出,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亚洲的贸易和投资将总体承压, 但亮点突出,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是亚洲经贸的突出亮点。 亚太服务贸易区域一体化亦呈现加深趋势。报告称,2023年,亚太25个经济体的服务出口总额达 18070.8亿美元,其中区域内出口增长417.83亿美元,年均增长1.36%,显著高于区域外的-2.28%。按增 加值口径核算,中国2023年服务贸易由赤字转为盈余,凸显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服务贸易的实际贡献及其 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推动作用。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新闻发布会暨旗舰报告发布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博鳌亚洲论坛 秘书长张军会上发布并展示《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报告称,尽管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大,但亚洲仍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 ...